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0年10月~2004年2月,笔者采用"清眩汤"治疗梅尼埃病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镇眩汤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方法采用阻塞前庭导水管的方法复制梅尼埃病模型,观察大鼠用药前后听觉诱发电位听阈的变化及大鼠血浆中血管加压素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听觉诱发电位听阈和血浆血管加压素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镇眩汤高、中剂量组大鼠听阈和血管加压管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镇眩汤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与其调节血浆血管加压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镇眩汤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方法 采用阻塞前庭导水管的方法复制梅尼埃病模型,观察大鼠用药前后听觉诱发电位听阈的变化及大鼠血浆中血管加压素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听觉诱发电位听阈和血浆血管加压素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镇眩汤高、中剂量组大鼠听阈和血管加压管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镇眩汤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与其调节血浆血管加压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邢亮  李进  穆超  李阿洁  李菊芬 《中医学报》2019,34(1):140-144
目的:观察滋阴定眩汤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16例梅尼埃病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采用银杏叶片治疗,研究组58例采用滋阴定眩汤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中医证候积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梅尼埃病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相较于治疗前下降明显,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情绪角色、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精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身体疼痛、躯体角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 10%(54/58),高于对照组72. 41%(4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滋阴定眩汤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梅尼埃病疗效确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得到了显著改善,有助于患者身体早期转归,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观察培土滋水止眩汤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采用中药随症加减治疗,对照组84例,常规口服西比灵,静脉滴注盐酸培他啶加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78.6%。2组比较,有显差异(P<0.05)。结论:培土滋水止眩汤治疗中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  相似文献   

6.
天眩清治疗梅尼埃病临床对比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尼埃病病因未明 ,治疗方法很多。西医对本病多采用调节植物神经、镇静剂、脱水剂与血管扩张剂为主的药物治疗 ;中医认为属虚证 ,肺脾气虚占多数 ,可行升阳补气、温阳益气、活血熄风等辨证施治。天眩清是我国名贵中药材天麻的有效成分之一 ,为验证探讨天眩清对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 ,笔者进行了临床观察。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所有入选患者均选自本院门诊与住院病人 ,并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天眩清组5 0例 ,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镇静剂对照组 4 0例 ,所有患者均按照 1997全国梅尼埃病诊断标准来诊断。天眩清治疗组 5 0例中 ,男 2 2例…  相似文献   

7.
田富坤 《吉林医学》2010,(33):5995-5996
目的:观察自拟息风止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眩晕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自拟息风止眩汤治疗组)和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各63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63例患者中痊愈37例,显效17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63例患者中痊愈5例,显效19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息风止眩汤治疗老年性眩晕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宁玉青 《基层医学论坛》2013,(32):4319-432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痰浊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拟健脾止眩汤治疗眩晕40例,平均疗程20d。结果40例患者,痊愈31例,占77.5%;有效7例,占17.5%;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为95%。结论应用健脾止眩汤治疗眩晕不仅提高了疗效,还缩短了疗程,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匮》泽泻汤的主治证与梅尼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泽泻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支饮"冒眩"的经典方剂,本文从组方配伍原理、药物性味归经、现代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等对其主治证进行了论述,并对与梅尼埃病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泽泻汤的主治证和梅尼埃病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方剂止眩益智汤治疗老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我院自拟的"止眩益智汤"进行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在40例病例中,治愈29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结论自拟方剂止眩益智汤治疗老年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舒筋止眩汤治疗发作性眩晕40例许丽清(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210029)关键词舒筋止眩汤发作性眩晕活血化瘀中图号R255.3发作性眩晕多见于老年颈椎病患者。笔者近3年来,用舒筋止眩汤治疗发作性眩晕40例,并与同期纯西药治疗32例进行对照,疗...  相似文献   

12.
探讨葛龙枣仁汤配合西药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经验。葛根通过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解肌,生津而止眩;龙骨通过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而止眩;酸枣仁通过养心益肝,安神而止眩。三药组成的葛龙枣仁汤不但止眩迅速且疗效肯定,彰显了中医药优势。桂利嗪在改善脑循环方面有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眩晕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止眩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自拟方止眩饮治疗。结果:76例病例治疗后显效53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11%。结论:自拟止眩饮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强力定眩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梅尼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创新组,各42例.传统组给予倍他司汀治疗,创新组给予强力定眩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创新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  相似文献   

15.
天眩清联用敏使朗治疗梅尼埃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天眩清联用敏使朗治疗梅尼埃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12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天眩清和敏使朗治疗,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安定、眩晕停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显效率(92.86%)及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5.36%、80.36%),P均<0.01,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天眩清联用敏使朗治疗梅尼埃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涤痰定眩汤加减治疗眩晕病(痰浊中阻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涤痰汤对眩晕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眩晕病(痰浊中阻证)患者采用自拟的涤痰定眩汤加减治疗,疗效判定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722%。结论:涤痰定眩汤治疗眩晕病(痰浊中阻证)有一定疗效,尤其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36例患者采用自拟清眩汤治疗,对照组89例口服全天麻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5%。结论:清眩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5%~7%碳酸氢钠溶液100~200mL静脉点滴,口服盐酸地芬尼多片治疗,治疗组38例,加用自拟定眩汤加减治疗。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针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病例90例,随机分为联用组、β-七叶皂苷钠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并做统计分析。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β-七叶皂苷钠组(P〈0.05)及对照组(P〈0.01)。结论:β-七叶皂苷钠针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梅尼埃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姜利国 《河北医学》2016,(7):1215-1217
目的::观察自拟眩康晕愈汤结合腧穴针刺治疗眩晕临床疗效并与其它方法治疗进行疗效对比。方法:治疗组草药结合针灸治疗眩晕症102例,对照组予盐酸倍他司汀片(抗眩啶片)治疗眩晕51例,两组均5d 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眩康晕愈汤结合腧穴针刺治疗眩晕患者10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予盐酸倍他司汀片(抗眩啶片)治疗眩晕51例总有效率78.43%。结论:自拟眩康晕愈汤结合腧穴针刺治疗眩晕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