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并四肢骨折脱位的急救措施,方法:采用现场急救、院前急救、院内早期救治三级网抢救法。所有病例急诊给予快速补流,输血、治疗或预防休克,待病情稳定性,采用先处理四肢骨折脱位,后处理脊髓损伤的原则救治脊髓损伤合并四肢骨折脱位43例,结果:随访6个月-2年3个月者,除上肢畸形愈合1例,下肢关节僵直1例处,其余41例没有骨折不愈合或骨髓炎发生,脊髓功能除8例A级损伤未恢复外,其余35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脊髓损伤并四肢骨折脱位是一严重的多发性骨折,常伴有休克。提出抢救生命为第一原则,早期行四肢骨脱位的复位,并坚强固定,可减轻疼痛刺激,便于脊髓损伤的处理,尽早行脊髓减压,采用综合治疗,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颈脊髓损伤的院前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脊髓损伤的院前急救护理.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与给氧,采用颈托等颈部制动及正确的搬运方法,严禁颈部扭转屈曲.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安全送达医院,1例途中死亡.结论正确的院前急救护理可避免加重脊髓损伤,有助患者安全送达医院,也提高治疗康复率.  相似文献   

3.
陈烜  张栋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9):670-671
目的:总结和分析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治疗的措施和方法,加强对脑出血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09年10月—2011年3月急诊科院前急诊救治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经急救车进行院前急救,3例抢救无效死亡,接受现场急救措施后,送往住院部接受治疗;24例未经院前急救,5例死亡。未经院前急救的病死率(20.8%)明显高于院前急救(4.4%)。结论:早期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死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结果 68例患者中65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6%。结论做好院前急救与护理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证明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继发性脊髓损伤的恢复是有益的,是目前临床上惟一用于干预性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药物。我科2006年7月-2009年7月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37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脊髓损伤院前死亡病因、急救技术及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提高救治率.方法 分析137例病人院前救治过程及创伤情况.结果 137例病人中院前死亡37例(27.0%),存活100例(73.0%).结论 急性脊髓损伤病人院前死亡病因主要是多发伤,与急救技术、急救时间亦有显著关系,也有赖于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设与重视.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107例院前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急救的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及疗效。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与受伤程度、院前急救措施有密切联系。结论应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安全迅速转运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对收治的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观察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治愈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3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治愈率为76.00%(23/30),关节功能评分为(84.16±3.28)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2.10±3.55)分,患者满意度为83.00%(25/30)。结论针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并四肢骨折脱位的急救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急救、院前急救、院内早期救治三级网抢救法。所有病例急诊给予快速补液、输血 ,治疗或预防休克 ,待病情稳定后 ,采用先处理四肢骨折脱位 ,后处理脊髓损伤的原则救治脊髓损伤合并四肢骨折脱位 43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2年 3个月者 ,除上肢畸形愈合 1例、下肢关节僵直 1例外 ,其余 41例没有骨折不愈合或骨髓炎发生 ,脊髓功能除 8例A级损伤未恢复外 ,其余 35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脊髓损伤并四肢骨折脱位是一严重的多发性骨折 ,常伴有休克。提出抢救生命为第一原则 ,早期行四肢骨折脱位的复位 ,并坚强固定 ,可减轻疼痛刺激 ,便于脊髓损伤的处理。尽早行脊髓减压 ,采用综合治疗 ,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并发脊髓损伤2例教训及体会沈健(江苏省荣军医院无锡市214035)支气管动脉灌注(BAI)治疗肺癌合并脊髓损伤在临床中并不多见。我院近5年来先后对18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BAI治疗,有2例术后并发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1.
由于颈椎突出于躯干之上 ,容易遭受损伤 ,而各种暴力作用造成的颈椎骨折脱位 ,通常合并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脊髓损伤。但临床上常会遇到一些幸运的颈椎骨折脱位 ,即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 ,这些病例不伴或仅伴有轻微的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对此类型的下颈椎 (即 3~ 7颈椎 )骨折脱位的治疗有较多的观点。我院自 1998年 3月~ 2 0 0 2年 3月对 2 3例无脊髓损伤的下颈椎骨折脱位分别进行保守与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年龄与性别 :本组共 2 3例 ,男性 2 0例 ,女性 3例 ;年龄18~ 6 4岁 ,平均 4 1岁。1.2 损伤原因与时间 :交通事…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在各种急性小完全颈脊髓损伤中最为常见,其临床特点是上肢功能障碍明显而下肢功能障碍较轻或无,痛觉和温度觉在损伤平面以下消失或减退,但位置觉、振动觉等深感觉存在。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以过伸型多见,绝大多数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且愈后良好。伤前存在发育性或退行性病变及老年患者,脊髓功能恢复差,证实有致压物或不稳定因素存在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我院自1990~2006年16年间共收治急性中央颈髓损伤30例,现对其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颈椎过伸性损伤常伴有脊髓损伤,其损伤常较轻微或隐匿,且许多病例伤后X线无骨关节异常改变。如不了解本损伤的发生机制、病理及临床特征,误诊漏诊病例时有发生,以致延误及时治疗。本文总结我院1982~1994年收治的颈椎过伸性损伤33例中,漏诊2例、误诊2例、X线无异常征象的29例,均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韩素琴  黄海星  杨椹  蚁爱莲 《河北医药》2010,32(18):2623-2624
急性创伤性脊髓损伤是指各种外力作用于脊柱所造成的脊髓压迫或断裂,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截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在损伤早期及时正确处置、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尤为重要。我科在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治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23例,经过早期ICU的监护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元素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功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脊髓损伤治疗的78例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脊髓损伤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元素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经穴电刺激疗法等,比较2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躯干控制能力等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FMA、ADL和Sheikh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对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多元素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5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脊髓损伤情况及MRI表现,采取颈前路或后路手术,并比较手术前后的Frankel分级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术中无副损伤,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随访时间3~20个月,按Frankel分级:术前A级2例,1例未恢复,1例恢复到B级;术前 B级6例,恢复到C级4例,2例未恢复;术前C级13例,恢复到D级4例,其余及术前分级为D级的4例患者全部恢复到E级。结论根据脊髓损伤情况及MRI表现,采取颈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黎明  许民生 《江苏医药》2002,28(2):121-123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脊柱损伤中的应用与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6例临床与影像资料完整的脊柱损伤病例,分析其MRI表现,并与X线、CT检查比较。结果 106例中发现椎体损伤105例,115个,其中89个显示骨折线;合并椎体半脱位12例;韧带损伤11例,12个;椎管内硬膜外血肿9例;伴脊髓损伤47例中,信号改变42例,脊髓受压13例(其中8例伴信号改变),脊髓横断2例;未发现附件骨折37个。结论 MRI对脊髓及髓外软组织损伤敏感,并能判定脊髓损伤的原因;结合CT检查进一步完善了脊柱损伤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临床判断是否需手术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薛健康  谈中文  张军 《安徽医药》2013,17(7):1196-1198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陈旧性胸腰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实际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5年11月—2011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40例陈旧性胸腰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该组患者实施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方法后Frankel分级情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椎体高度(后缘)、椎管狭窄程度、Cobb角等三项临床指标比较结果上看,实施手术后患者三项指标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且治疗前后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陈旧性胸腰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过程中,采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安全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9.
周玉娟  闵燕 《江西医药》2010,45(6):613-614
随着交通、建筑业等的发展,脊髓损伤患者越来越多,排尿功能障碍是脊柱脊髓损伤后的主要后遗症之一,留置尿管和间隙性导尿法仍然是绝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最主要的排尿方式。行为医学治疗的生物反馈法,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丙泊酚具有减轻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应用丙泊酚减轻主动脉手术过程中主动脉阻断引起的脊髓损伤,已成为临床上脊髓保护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丙泊酚的药理学特点、减轻脊髓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及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