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茶多酚抗甲醛损伤人内皮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茶多酚在甲醛损伤人内皮细胞(HUVEC-12)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12细胞,预孵茶多酚12h后加入甲醛作用4h,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预孵茶多酚组细胞形态损伤减轻,MDA、 SOD、 NO, 2.5mg/L~20mg/L茶多酚各组与0.1mmol/L甲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茶多酚可以拮抗甲醛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其机制与茶多酚减少NO的产生,抑制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对体外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KC)一氧化氮(NO)合成和一氧化氮合酶(NOS)表达及活力的影响,探讨TCE的皮肤细胞毒性机制。方法无血清培养的正常人KC与0.125、0.25、0.5、1.0、2.0mmol/L的TCE共培养4h,分别于染毒后12、24、48、72h测定培养液中NO含量和NOS活力,分析其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诱导型NOS(iNOS)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低剂量组(0.125和0.25mmol/L)NO含量与iNOS活力在染毒后各时点与对照组相比均无差异;0.5mmol/L组NO含量与iNOS活力均在染毒后48h开始升高,分别为(32.19±4.75)μmol/L[对照组:(23.70±3.11)μmol/L,P<0.05]和(1.15±0.02)×103U/L[对照组:(0.77±0.06)×103U/L,P<0.05],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0.5~2.0mmol/L组NO量与iNOS活力呈上升趋势,而且上升出现的时间提前,1.0和2.0mmol/L组分别于染毒后24和12h出现升高;NO释放的增加总是与iNOS活力升高一致,而结构型NOS(cNOS)活力在各剂量组的各时点均无变化;RT-PCR结果显示TCE可以诱导iNOSmRNA转录水平增高。结论TCE可以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NO合成增加,大量产生的NO与iNOS基因的上调有关,这一机制可能参与了TCE的皮肤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血管内皮细胞的DNA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HCY9种浓度组,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情况,取培养液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1)对照组细胞呈单层鹅卵石样,紧密排列。1、2.5、5mmol/L HCY组细胞无明显变化,而自10mmol/L起,HCY组细胞排列杂乱,聚集成团。MTT法显示细胞生长明显受抑制,抑制率达20%;(2)彗星试验显示自5mmol/L HCY起尾长、尾矩和Olive尾矩明显增加;(3)自10mmol/L起HCY培养液中MDA含量高于对照组,SOD活力低于对照组。[结论]HCY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机制可能与HCY直接造成DNA损伤和促进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在细胞培养皿上均匀接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高糖组(HG)与替米沙坦处理组(HG+TM)共2组。HG组在含葡萄糖(Glucose)33mmol/L的DMEM完全培养液培养48h。HG+TM组先在含33mmol/LGlucose的DMEM完全培养液培养24h,然后在含替米沙坦500μg/L+Glucose33mmol/L完全培养液培养24h。按照上条件处理结束后,两组细胞在含5.5mmol/L Glucose的DMEM (无血清)继续培养4h,加入终浓度为5mIU/L胰岛素继续培养10 min,最后将两组细胞上清液进行收集,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6、NO及ET-1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与HG组相比,HG+TM组NO水平升高,TNF-α、IL-6、ET-1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可增加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降低TNF-α、IL-6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甲醛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内皮细胞,实验设正常对照组、甲醛损伤组(0.1 mmol/L)、茶多酚组(2.5、5、10、20 mg/L)。其中茶多酚先与细胞预孵12 h后加入甲醛,置CO2培养箱培养4 h,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和细胞中谷胱甘肽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κB)。结果2.5、5、10、20 mg/L茶多酚组LDH、MDA含量分别为2 021.02、1 878.17、1 748.56、1 625.72 U/L和3.50、3.30、2.99、2.68 nmol/mL,均分别低于甲醛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OD与GSH活力分别为24.16、24.67、25.56、26.02 U/mL和0.334、0.364、0.445、0.449μmol/mg prot均高于甲醛损伤组(P<0.01);茶多酚各组NF-κB活力与甲醛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结论茶多酚可提高内皮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减轻甲醛所致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一氧化氮合酶(e NOS)抑制剂L-亚氨基乙基鸟氨酸(L-NIO)探讨一氧化氮合酶在氟致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空白培养基)组和Na F(0.05、0.1、0.2、0.4、0.5、1、2、4 mmol/L)单独染毒组及L-NIO(1、2、3、4、5、10μmol/L)单独染毒组,染毒48 h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将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空白培养基)组、Na F(0.2、1 mmol/L)单独染毒组、Na F和L-NIO联合染毒组(0.2 mmol/L Na F+3μmol/L L-NIO和1 mmol/L Na F+3μmol/L L-NIO),染毒48 h后,检测细胞中e NOS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情况以及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和NOS活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02~4 mmol/L Na F染毒组及4~10 mmol/L L-NIO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0.2、1 mmol/L Na F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e NOS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升高,除0.2 mmol/L Na F染毒组e NOS蛋白的表达水平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浓度Na F染毒组相比,0.2、1 mmol/L Na F+3μmol/L L-NIO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e NOS蛋白和m RNA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仅1 mmol/L Na F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同浓度Na F染毒组相比,0.2、1 mmol/L Na F+3μmol/L L-NIO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0.2、1 mmol/L Na F染毒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和NOS活力较高。与相同浓度Na F染毒组相比,0.2、1 mmol/L Na F+3μmol/L L-NIO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和NOS活力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量氟可致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NOS活力上升,NO合成增强,导致氧化损伤及细胞凋亡;L-NIO可以拮抗过量氟引起的原代海马神经细胞e NOS蛋白、m RNA表达及细胞凋亡率增高,起到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硒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AC16心肌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AC16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硒预处理组(100 μg/L亚硒酸钠预处理4 h)、50 μg/L TNF-α组、硒预处理+ 50 μg/L TNF-α组、100 μg/L TNF-α组、硒预处理+ 100 μg/L TNF-α组。各组分别培养24 h后, 收集细胞培养液和细胞进行检测。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一氧化氮(NO)含量;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Hoechst 33342核染色, 分析核固缩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水平,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核因子-kappa B(NF-κB)p65、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硒预处理组、50 μg/L TNF-α组、硒预处理+ 50 μg/L TNF-α组、100 μg/L TNF-α组和硒预处理+ 100 μg/L TNF-α组细胞培养液NO含量分别为(10.58 ± 2.32)、(9.07 ± ...  相似文献   

8.
常青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35-1538
目的探讨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效应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铅染毒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和活性,通过检测细胞上清液丙二醛(MDA)、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一氧化氮(NO)的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等指标,观察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量-效关系(终浓度分别为1、2、4、8mg/L的铅处理细胞24h)和时-效关系(终浓度为4mg/L的铅分别于处理0、3、6、12、24、48h后观察检测指标)。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加入与处理组等体积的D-Hank’s液,铅浓度为0mg/L)、铅处理组(加终浓度分别为1、2、4、8mg/L的铅)、铅VitC组(铅终浓度为4mg/L,VitC终浓度为100mg/L)和阳性对照组(加终浓度为500μg/L的过氧化氢)。结果 2~8mg/L的铅能显著改变细胞形态、降低细胞活性;能显著性诱导内皮细胞MDA升高。2~8mg/L的铅还能显著性诱导内皮细胞NO含量降低,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各处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mg/L铅处理时细胞ADMA含量最高,且分别在处理后24h到达最高峰。结论 2~8mg/L铅能显著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ADMA在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的硒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304)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50、100、500、1 000、2000 nmoL/L),连续培养48 h后,以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以四唑氮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并检测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活力,丙二醛(MDA)、NO的含量.结果 硒浓度为1 000、2000nmoL/L时,细胞出现损伤样改变.硒浓度为100nmol/L时,细胞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硒浓度为1 000、2000 nmol/L时,细胞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硒浓度为50~500 nmol/L时,培养液中的SOD、GSH-Px活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硒浓度达2000nmoL/L时,SOD、GSH-Px活力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MDA在硒低浓度时无显著变化,当硒浓度升高至1 000、2 000 nmol/L时显著增高(P<0.05,P<0.01).低浓度的硒增强eNOS活力,降低iNOS活力,降低NO浓度;高浓度的硒降低eNOS活力,增强iNOS活力,升高NO浓度.结论 低浓度的硒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有促进增生作用,高浓度的硒有损伤作用,并随剂量的增高而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大鼠肝细胞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1:培养的大鼠肝细胞分成2组,对照组和5μmol/L槲皮素组,分别用DMEM培养液和含有5μmol/L槲皮素的DMEM培养液培养;实验2(治疗性模型):培养的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5μmol/L槲皮素组、50mmol/L蛋氨酸(methionine,Met)组和5μmol/L槲皮素+50mmol/L Met组,分别用空白DMEM培养液,含有5μmol/L槲皮素、50mmol/L Met以及5μmol/L槲皮素+50mmol/L Met的DMEM培养液培养24h,随后收集培养液检测Hcy;实验3(预防性模型):培养的细胞分成4组:对照组、5μmol/L槲皮素组、50mmol/L Met组和5μmol/L槲皮素+50 mmol/L Met组。在前23h,5μmol/L槲皮素组、5μmol/L槲皮素+50mmol/L Met组用含有5μmol/L槲皮素的DMEM培养液处理,其余两组用空白培养液处理;在实验结束前的1h,所有组均换液,分别用空白培养液,含有5μmol/L槲皮素、50 mmol/L Met和5μmol/L槲皮素+50mmol/L Met的培养液处理细胞1h。实验结束,收集各组培养液和肝细胞,检测培养液Hcy水平,肝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胱硫醚-β合成酶(CBS)活性和表达。结果在槲皮素处理组,槲皮素和甲基化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36.74±0.05)μg/L和(31.57±0.03)μg/L。在实验2和实验3中,Met处理后Hcy水平显著增加,在实验3中槲皮素处理能够降低Hcy水平。实验3中槲皮素组及其槲皮素+Met处理组GSH含量增加,CBS活性显著增加。结论在Met负载大鼠肝细胞,槲皮素能通过促进转硫化途径来降低Hcy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及茶色素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动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6组;培养48 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MTT)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取培养液测定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内皮素-1(ET-1)和超氧化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Hcy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30.70%,中、高剂量茶色素干预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下降为13.62%和11.08%;NO含量对照组为91.33μmol/L,Hcy组为45.67μmol/L;ET-1含量对照组为1.39 ng/mL,Hcy组为7.18 ng/mL,给予茶色素干预后,NO含量升高,ET-1含量降低(P<0.05);MDA含量对照组为4.27 nmol/mL,Hcy组为8.51 nmol/mL;SOD活性对照组为18.72 U/mL,Hcy组为8.73 U/mL,给予茶色素干预后,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和GSH-Px活性升高(P<0.05)。结论茶色素有拮抗高同型半胱氨酸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恢复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the effects ofhomocysteine on the formation of atherosclerosis (AS). Methods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of SD rat were cultured and treated with a concentrated homocysteine for 24h,the cultured cells and the contents in the medium were studied by MTT colorimetric assay,flow cytometric method (FCM),PGI2,thromboxane A2,(TXA2),nitric oxide (NO),endothelin(ET) in the contents were examined. Results (1)homocysteine had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rat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2)homocysteine prevented rat aortic endothelial cell form G1-phase into S-phase in DNA synthesis;(3)vascular relaxing factor NO,PGI2 content in culture media in homocyste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4)vasoconstrictors-TXA2,ET were marked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5)ox-LDL which had a bad effect on endothelia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model study,homocysteine was proved having a definite harmful effect on the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 and this initial damage might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A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许榕仙  向建军 《营养学报》2006,28(2):108-11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血管内皮细胞VCAM-1的表达及内皮-单核细胞黏附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通过区组接种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0、0.01、0.1、1.0、5.0mmol/LHcy干预24h后,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丙二醛(MDA)浓度及内皮-单核细胞黏附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F-кB蛋白的表达;Hcy干预8h后检测VCAM-1mRNA表达量。结果:与对照及0.01mmol/LHcy组相比,0.1~5.0mmol/LHcy可明显降低SOD、GSH-Px的活性,增加MDA的生成量;上调NF-кB、VCAM-1的表达,促进内皮-单核细胞黏附。结论:Hcy可能通过自身巯基氧化激活NF-кB,上调VCAM-1等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内皮-单核细胞的黏附,这可能是Hcy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 探讨锌和 /或维生素 E(VE)减轻糖尿病 (DM)大鼠氧化应激及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 对 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 ,补充锌和 /或 VE,6 w后观察血糖、血清胰岛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 (T- AOC)、血清丙二醛 (MDA)、血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主动脉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活性的变化。结果 : 锌和 /或 VE可以降低血糖、MDA、NO和 ET水平 ,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总抗氧化能力。结论 : 补充锌和 /或维生素 E可以减轻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 ,保护内皮细胞 ,影响血 NO和 ET水平  相似文献   

15.
慢性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大鼠NO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蛋氨酸强化或叶酸缺乏膳食诱导的慢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体内一氧化氮(NO)的生成和代谢转化情况,从而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致动脉粥样硬化(AS)中NO的可能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蛋氨酸组和叶酸缺乏组,分别饲以美国营养学会1993年公布的生长期啮齿类动物纯化配方饲料(AIN-93 G饲料)及强化1%L-蛋氨酸或不含叶酸的AIN-93 G饲料。14周后测定血浆总Hcy,血清NO、丙二醛(MDA)等含量,主动脉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主动脉硝基化酪氨酸(NT)含量。结果高蛋氨酸和叶酸缺乏膳食均可升高血浆Hcy水平,各组的NO含量及NOS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个HHcy实验组的MDA含量和主动脉NT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膳食诱导的慢性HHcy大鼠体内NO总量及主动脉NOS活性并没有变化;氧化应激生成过氧化亚硝基阴离子(ONOO-)等反应使NO的生物可用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茶多酚(TP)对草甘膦致小鼠睾丸支持细胞(SC)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原代培养小鼠睾丸支持细胞,采用FasL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支持细胞。建立草甘膦诱导支持细胞损伤模型,将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草甘膦损伤组(90 g/ml)、TP拮抗组(经10、20、40、80、160 g/ml TP预处理12h后,再用草甘膦作用细胞24h)。四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原位检测细胞凋亡,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核形态改变,并检测细胞氧化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10~80 g/ml TP可拮抗草甘膦诱导的支持细胞损伤,提高支持细胞活力及SOD、GSH-Px活性,降低细胞凋亡指数及MDA含量,改善细胞萎缩变形、染色质浓集现象;160 g/ml时不能减轻草甘膦造成的细胞损伤。结论 TP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草甘膦诱导的支持细胞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氟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硒的干预作用。方法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置于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氟化钠,氟浓度分别为0、100、400、700、1000、2000μmol/L,同时加入硒,浓度为100 nmol/L。连续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培养液与细胞。应用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吖啶橙荧光染色测定细胞凋亡,四唑氮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检测细胞培养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活性、细胞iNOSmRNA、eNOSmRNA表达;检测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含量。结果在氟浓度100~700μmol/L加硒100 nmol/L,可明显减轻氟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恢复细胞形态的改变;使SOD、GSH-Px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5);降低iNOS活性和iNOSmRNA表达(P<0.05),升高eNOS的活性和eNOSmRNA表达(P<0.05);减少CAM-1和VCAM-1含量(P<0.05,P<0.01)。结论氟可致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改变、功能异常。适宜剂量硒补充可通过提高抗氧化功能,调整NO代谢,抑制粘附分子异常表达等途径拮抗高氟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18.
叶酸、VB6、VB12对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表达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叶酸(FA)、维生素B6(W6)、维生素B12(VB12)对同型半胱氨酸(Hcy)上调内皮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抑制作用.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1 mmol/L Hcy组、抑制组I(1 mmol/L Hcy+5 μmol/L FA)、抑制组Ⅱ(1 mmol/L Hcy+5 μmol/L FA+5 nmol/LVB12)、抑制组HI(1 mmol/L Hcy+5 μmol/L FA+0.1 μmol/L VB6+5 nmol/L VB1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 mmol/L Hcy明显上调核转录因子Kb(NF-Kb)和VCAM-1 mRNA的表达,内皮-单核细胞粘附率由6.03%增加到59.04%(P<0.05);与1 mmol/LHcy组比较,3个抑制组NF-Kb(F=11.547,P=0.000)、VCAM-1 mRNA(F=94.014,P=0.000)的表达均明显下调,抑制组Ⅰ、Ⅱ、Ⅲ的内皮-单核细胞的粘附率分别为44.98%,27.23%,10.83%,均明显低于1 mmol/L Hcy组(P<0.05).结论 叶酸、VB6、VB12均可抑制NF-Kb、VCAM-1 mRNA的表达,减少内皮-单核细胞的粘附,缓解Hcy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且三者同时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