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有3个支点,分别是医疗保险预付费方式、基本药物制度、医疗信息化。不同的改革支点可以撬动不同的医疗体制。医疗保险预付费方式可以推动医疗服务体系的“去垄断化”和医疗服务体制的“去行政化”,最终构建“有治理的市场化”医疗服务体制。基本药物制度可以强化医疗服务体系的“垄断化”和医疗服务体制的“再行政化”,最终构建“有管制的垄断性”医疗服务体制。医疗信息化既可以构建有治理的市场化医疗体制,也可以构建有管制的垄断性医疗体制。医疗信息化最终会构建何种医疗体制,关键看其掌握在谁的手中。建议以“预付费方式+医疗信息化”为支点推动有治理的市场化医疗体制构建。  相似文献   

2.
论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二次付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在费用控制上普遍存在重需方控制而轻供方控制。在供方控制措施上,往往又是重“管制”而轻“机制”。所谓重管制,即偏重于对处方限额、用药范围及住院天数等供方限制;所谓轻机制,即不注意通过对支付方式内在机制的改革,将医院的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费用控制与保障基本医疗、公平与效率等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从宏观管理的角度来看,“管制”不如“机制”,因为管制只是对行为的限制,而良性机制可以实现在“义利”一致基础上的自觉行动。虽然必要的管制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3.
2015年11月,国家在经济面临供给侧弊端突显的形势下,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思想。将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引入中国医疗改革,即医疗供给侧改革应从扩大医疗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出发,用创新的办法解决医疗服务供给不足,以及“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低效,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级公立医院适应供给侧改革思路引领下的中国医改,加速康复外科已应用近20年的临床实施效果与社会效益,证明在医疗供给侧改革中解决三医联动低效所发挥的作用,并成为中国三级公立医院适应未来医改切实可行的抓手。  相似文献   

4.
药品价格虚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认为医疗机构基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医疗服务的价格管制而对医疗服务与药品进行捆绑销售,这是导致药价虚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公开的信息制度、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制制度、打破公立医院的垄断格局,强化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2005年9月1日,云南省全面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新的医疗服务价格立足“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充分考虑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力求从卫生经济的角度,改变“以药补医”的不良局面,落实国家“四降一升”政策措施,缓解“看病贵”。现以我省医疗机构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前后的实际运行情况为例,分析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成效、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美国对医疗行业的放松管制与再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医疗行业绩效,美国在不同阶段对医疗行业进行了放松管制到再管制的改革。美国通过管理型医疗对医疗行业实施放松管制的政策。与受到严格管制的医疗行业相比,尽管通过管理型医疗引入竞争有利于控制医疗行业的运营成本,但同时可能会由于价格竞争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为避免引入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美国对放松管制后的医疗行业进行了再管制。  相似文献   

7.
被动模仿经济改革经验:忽视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过去28年中,忽视医疗卫生的宏观改革环境,财政对医疗卫生的筹资职能逐步撤退,以及物价部门长期坚持的降价和限价政策,使得卫生行政部门没有更多的选择,总体模仿宏观经济的改革措施,并成功模仿了如承包责任制、放权让利、利改税、资金自筹、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等用于刺激经济增长的改革举措,这些政策固定了医院的经营模式,同时,使得医院“通过服务收费多收一点”有了制度的保障,客观结果是迫使医院亦步亦趋走向“市场”,忽视了医疗卫生服务的特殊性,刺激了医疗机构“经济(业务收入)增长”的同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如何把握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追求医疗服务“高效率的公平和可及”,应该成为解决医疗费用畸形增长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卫生领域中政府管制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卫生领域中政府的管制作用。方法:通过文献复习进行理论探讨。结果:当前,我国卫生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问题的根源是制度的缺陷,政府治理和监管的不足是关键。卫生系统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充分利用市场的竞争机制来解决。医生的职业道德、伦理观、诚信及对患者的尊重和反应性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政府管制的认识应该是“管办分离,政事分开,分类管理”。政府部门将从“办卫生”转变为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来“管卫生”。卫生政策的制定要“以人为本”,要有及时性。结论:我国卫生改革成功的标志应该是:(1)要达到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可承受性。解决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要有公正的卫生筹资机制,建立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今后努力的方向;(3)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4)要有一个创新的卫生体制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医疗服务价格管制政策对于我国医改的意义。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分析美国医疗服务价格管制的经验和启示。结果: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尝试实施价格管制,即若干州政府实施强制性费率控制措施。价格管制对人均住院费用产生了一些并不显著也无法科学确定的控制效果,而且这些看起来正面的效果也不具有可持续性。与此同时,价格管制对总体医疗费用的控制基本不产生任何影响,因为医疗机构可以通过供方诱导医疗来抵消管制措施压低价格对其收益的负面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成为美国医疗费用控制的新重点,价格管制无疾而终了。结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很多弊端根源于价格管制,因此取消价格管制,代之以医保支付改革,是美国医改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医改的有益启示之一。  相似文献   

10.
医疗服务价格与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卫生改革中难度最大的当属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而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的关键在于对医疗服务成本的科学界定。本文就政府管制价格进行剖析并对补偿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