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7~2000年本院收治胫腓骨骨折病人59例,根据病因及病情,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注重指导和协助病人正确有序的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男41例,女18例,年龄20~51岁,平均34岁,胫骨骨折45例,胫腓骨双骨折16例,均通过手术复位内固定,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功能锻炼:1术后一二周病人应仰卧于床上,必须将患肢抬高15°~30°,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有利于减轻血肿,消除水肿,同时缓解疼痛。可以做患肢趾关节屈曲活动,每日三四…  相似文献   

2.
自1990~2000年共收治前臂骨折47例,均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功能康复锻炼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全组47例,前臂双骨折18例,尺骨骨折12例,桡骨骨折1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1~63岁,1~10岁11例,11~20岁17例,21~40岁12例,41岁以上7例。方法:47例病人均在透视直视下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后,屈时90°,前臂置中立,用三角巾悬挂胸前,休息时抬高患肢。固定后应密切观察患肢肿胀、颜色、温度和知觉的变化,及时调节扎带的松紧度以保持上下移动1cm为宜…  相似文献   

3.
改良张力带与丝线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很多。我们自1985~1997年采用改良张力带、丝线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75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75例新鲜髌骨骨折,男58例,女17例,年龄16~69岁,横行骨折49例,粉碎性骨折26例,全部病例于骨折后4h~3周内手术。1-2 手术要点 持续硬膜外麻醉,于髌骨下缘作孤行切口直达骨折端,清除血肿,直视下将骨折端复位并用巾钳夹持外固定。丝线环扎法:10号丝线双层于髌骨边缘环行缝合,术后长腿石膏包扎固定4~5周,去石膏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总结了182例髌骨骨折张力带内固定患者,早期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182例中,男106例,女76岁,年龄18~67岁;骨折类型:横断骨折121例,粉碎骨折6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13d。2结果骨折愈合时间32~50d,平均42d,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膝关节活动度>135°,活动后无任何不适,患者肌力正常144例;膝关节活动度>90°,活动后稍有酸痛,肌力较健侧稍弱38例。1.2方法(1)第1阶段:为术后第1周。术后患肢抬高20~30cm,…  相似文献   

5.
下肢骨折内固定物断裂术后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肢骨折行内固定术后为避免关节失用性变化而进行功能锻炼,若功能锻炼不当,缺乏动态指导,易造成内固定物断裂。我科2年来对38例下肢骨折行内固定术后内固定物断裂的患者行二次手术后,通过精心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30~54岁,均为下肢骨折后行内固定术后2~5个月内固定物断裂患者。股骨骨折的患者21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17例。内固定物所用材质钢板32例,带锁髓内针2例,髓内针4例。1.2方法(1)肌力锻炼:术后第1天开始行患肢肌肉自主、充分的等长收…  相似文献   

6.
各种原因导致的骨伤经积极正确的复位、固定后若不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将直接影响其肢体 功能康复。我们加强对病人的功能锻炼指导,取效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335例中,男237例,女98例,年龄14~82岁,平均46.82岁。创伤部位;股骨 骨折112例,胫腓骨骨折191例,脊柱骨折32例,1.2 方法(1)股骨骨折的功能锻炼方法;①患肢肌力锻炼和关节活动:在不影响骨折复位的 情况下进行自我锻炼。内容包括;股四头肌舒缩,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足趾活动,同时辅以 髌骨被动活动。根据患肢肿胀程度,每日3~5次,每项内容逐项进行,每…  相似文献   

7.
本院1994~1997年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及人工双极髋关节二种假体置换治疗股骨颈陈旧性骨折不愈合1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15例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右侧8例,左侧7例;41~50岁4例,51~60岁6例,61岁以上5例。其中跌伤7例,坠落伤2例,车祸伤6例。11例原用三翼钉内固定术治疗3~4年未愈合,其中股骨颈基底部骨折3例,中部骨折4例,头下骨折4例;另4例患肢行皮肤牵引术后5年未愈合。15例骨折两断端全部错位,X线片无骨痂生长,其中10例有股骨头缺血性…  相似文献   

8.
患肢功能障碍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自1995~2000年收治乳腺癌患者125例,全部手术治疗,术后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125例,均为女性,年龄23~71岁,平均48岁;右侧乳腺癌58例,左侧62例,双侧5例;其中Ⅰ期20例,Ⅱ期54例,Ⅲ期40例,Ⅳ期11例;Ⅰ、Ⅱ期患者行改良根治术,Ⅲ、Ⅳ期患者行根治术。方法:(1)术后第1~3天指导患者进行患侧手抓握活动,4次/d,10~15min/次,并将上肢抬高15°呈外展位。(2)术后3~7d指导患者进行腕、肘关…  相似文献   

9.
我们医院自1995~1998年共收治四肢骨折病人120例,由于及早重视功能锻炼,使患肢功能得到了较好恢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85例,女35例,上肢骨折包括肱骨骨折16例,尺桡骨骨折24例,下肢股骨骨折28例,胫腓骨与髌骨骨折52例。年龄4~70岁,平均年龄36岁。车祸88例,砸伤7例,坠落伤5例,跌伤20例。开放性骨折38例,闭合骨折82例,同时伴有脏器损伤23例。1.2方法骨折对位好者,手法复位后外固定。开放性骨折,则先行清创,后用钢针、钢板或支架固定。前臂用悬吊带托起,下肢骨折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0.
本科自 1990年 1月~ 1997年 12月,采用不同种内固定材料联合应用,尽可能达到坚强固定,尽早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共 18例,男 12例,女 6例;年龄 19~ 55岁,平均 32岁;右侧 10例,左侧 8例。手术时间为伤后 2h~ 12d。骨折类型按 Riseborough分类法, 2型 5例, 3型 9例, 4型 4例。开放性骨折 5例,闭合性骨折 13例。 1.2方法开放性骨折病人予急诊手术,根据创口情况,延长切口,尽可能显露满意。而闭合性骨折病人通常在伤后 1周左右,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外侧切口,内侧切口,…  相似文献   

11.
四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应突出功能锻炼的计划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功能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现将我们对86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86例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16~68岁,上肢骨折46例,下肢骨折40例;手法复位30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56例。方法:(1)制订功能锻炼计划,建立登记卡,责任护士根据患者骨折的部位、性质和时间为每例患者制订护理计划,建立登记卡,每天督促检查,记录,定期评价,及时获得反馈信息,随时修改计划,使每位患者都能针对自身问题,确实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炼。(2)早期护…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僵硬是膝关节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自1996年7月~1998年9月,我院收治不同类型的膝关节损伤病人230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术后患肢自然伸直位,勿需外固定,指导病人有计划的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辅以按摩药浴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30例,其中闭合性损伤218例,开放性损伤12例;髌骨骨折136例,前交叉韧带断裂15例,内侧副韧带断裂31例,胫骨平台骨折27例,股骨髁部骨折21例;男182例,女48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78岁,平均43.5岁。1.2方法(1)根据损伤…  相似文献   

13.
运动锻炼对桡骨远端骨折的功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86~1999年对275例经过半年以上的临床随访,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57例,男性97例,女性178例。随访8个月~10年,平均随访3年11个月。年龄19~85岁,平均51.3岁。1.2方法本组病例非手术治疗232例,是以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的方法,4周拆除石膏固定。手术治疗43例,功能锻炼从手术固定后开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经手法或手术复位固定后,要求病人肩、肘关节进行功能锻炼,手指适当活动。去除外固定或内固定后:(1)肿胀处熏洗、热敷。(2)利用简单器材(橡皮握力器、竹筷、手指…  相似文献   

14.
1资料与方法 本组61例,男42例,女19例,年龄18~92岁,平均年龄55岁。高处跌下致伤29例,车祸32例,颈椎骨折3例,T10-S1骨折15例,L1~L5骨折43例,手术治疗38例,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23例。 肢体功能锻炼:(1)早期功能锻炼,将患肢维持手功能位,以2小时变换体位1次,每日按摩肢体,然后做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先健侧,后患侧,先大关节,后小关节,每日进行2次,各关节活动10~15次,循序渐进,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避免过度牵拉。(2)中期功能锻炼,指导病人健肢的主动运动,如仰卧举腿…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2月~1999年12月间共行2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其中14例术后采取早期被动活动及递进性负重牵引肘关节锻炼屈伸活动,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全部28例髁上骨折中,男21例,女7例;年龄3~13岁,平均8.5岁;其中开放伤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h~18d;皆用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加背侧石膏托。其中术后早期被动活动14例中,男11例,女3例;年龄3~11岁,平均8岁,开放伤4例,受伤距手术时间3h~17d。方法:(1)内固定术后每次去石膏托换药时,即行手法轻柔缓慢牵引肘关节被动屈伸5~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骨折外科治疗方法、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适应证及手术对患肢膝关节功能康复的重要性。方法: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胫骨近端骨折病人38例,根据AO分型及骨折移位的严重程度进行手术治疗29例(76%),方法是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骨折内固定牢固者术后及早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器(CPM)进行膝关节功能练习;非手术治疗9例(24%),方法是患肢早期长腿石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4~6周去除石膏后进行膝关节功能练习。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4个月,优良32例(84%),可6例(16%),无疗效差病例。结论:胫骨近端骨折仅有较少移位,胫骨平台关节面平整及胫股关节轴线良好者,一般用非手术治疗,对复杂的胫骨近端骨折,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同时行损伤血管神经探查修复,术后配合CPM进行膝关节功能练习,获得了满意的疗效,明显降低了膝关节僵硬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治疗重点是可靠的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1资料与方法 本组自1999年1月以来48例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者,术后早期进行持续被动活动(CPM)和主动活动锻炼,有效地避免了膝关节功能受损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平均47岁,髌骨上极骨折18例,髌骨下极骨折26例,全髌粉碎性骨折4例;用髌骨爪内固定16例,改良张力带内固定32例,术后均早期应用CPM辅助功能锻炼,配合主动训练,16~25 d内出院,无1例伤口感染,膝关节活动度分别达到70°~90°不等。 方法:(1)材料:我院使用的CPM机为杭州天宝技术公司研制的TX—…  相似文献   

18.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病人 ,男12例 ,女18例 ,年龄45~80岁。平均65岁 ,头下型骨折9例 ,经颈型骨折17例 ,基底型骨折4例 ,骨折复位方法 :床上牵引复位21例 ,手术牵引床急性复位9例 ,均用螺纹钉内固定。复位及固定后优良率占100 % ,术后住院时间6~40d ,平均19d。随访时间1~4年。1.2方法见表1。每隔1月~2月复诊及拍片 ,了解骨折愈合及固定情况 ,以便纠正康复期锻炼方式的错误。2结果在随诊及随访后发现在这些患者中骨折完全愈合 ,骨断端无移位、螺纹钉无松动有23例 ,骨折完全愈合但有轻…  相似文献   

19.
漂浮膝手术后康复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1999年共收治37例,均行坚强内固定手术和早期功能锻炼,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37例,39个肢体;男31例,女6例;年龄19~70岁,平均37.5岁。受伤原因:车祸伤29例,高处坠落伤8例;开放性损伤12例(其中1例为股骨多段骨折),闭合性损伤25例;双侧肢体漂浮膝损伤26例,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17例,颅脑外伤8例,腹部闭合伤6例;其他部位骨折11例。股骨骨折36例行加压钢板或角钢板内固定,1例多段骨折行髓内针内固定。胫骨骨折35例行钢板或角钢板内固定,2…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6月~2001年10月,笔者采用上肢洗方熏洗配合手法治疗儿童骨折后石膏外固定所致肘关节功能障碍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组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4~16岁,平均7.3岁,36例均有明确外伤史,其中运动损伤16例,交通损伤13例,其他意外损伤7例。当时损伤情况及X线显示:肱骨髁上骨折16例,肱骨外髁骨折10例,肱骨内上髁骨折6例,桡骨小头骨折3例,尺骨鹰嘴骨折1例。手法整复加石膏外固定22例,手术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14例;固定时间最长12周,最短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