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tk与XLA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是由Bruton发现的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病,又叫Bruton病。近年来,由于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的发现以及Btk结构功能的研究,使人们对XLA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本文就此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一、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Panhypogamma globulinemia简称全低丙球血症):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包括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和选择性某类(或亚类)免疫球蛋白缺陷症。三类主要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都低下的原发性全低丙球血症临床上分为三型:(1)常见的型是X-伴性遗传,即Bruton氏病(1952年首例报告)。缺乏B细胞,4~8月龄起病,此时通过胎盘由母体提供的IgG已所余无几,  相似文献   

3.
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类对免疫系统的活性细胞和活性分子,以及对基因突变的认识逐渐深入,从而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PID)的认识也日益深入。自1952年Bruton发现首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即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以来,至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列出60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至1999年则已发现了71种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和39种伴有其他遗传性疾病的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4.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Wang XC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8):564-567,i001
目的 探讨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本组8例,经流式细胞仪检测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表达和(或)基因分析诊断为XLA,总结其临床表现,并对其免疫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8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3个月~3岁,诊断为XLA时平均年龄6岁。8例患儿都有反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伴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鼻咽部感染,仅1例曾患中耳炎。反复多关节炎较多见(3/8),没有关节感染的证据。仅2例母系家族中的男性有类似疾病史。诊断时均表现为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延迟。周围淋巴组织发育不良,扁桃体和淋巴结很小或难以查及。实验室检查血清Ig和循环B细胞明显降低。6例CIM/CD8比值明显倒置。结论 本组中国XLA患儿诊断时年龄较大,临床表现以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为主,多关节炎发生率较高,家族史不明显。大部分患儿存在CD4/CD8比值明显倒置,原因和意义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技术在诊断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19(CD19),统计循环B细胞数量,从而使XLA的临床诊断更可靠。结果:8例IgG<2 g/L 的男性患儿中5例(62.5%)CD19<1%而确诊为XLA者。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可提高诊断XLA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Yang XQ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8):561-563
早在1940年学者们就认识到一些疾病与感染密切相关,但并未认识到这些病例存在免疫功能异常。1952年Bruton报道了首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congenital agammaglobulinemia),从此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此后几乎每年均有新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PID)被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中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临床表现、免疫功能评价、Bruton′s 酪氨酸激酶(BTK)的表达及BTK基因突变分析,分析基因型和表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方法 选取拟诊为XLA患儿,使用抗BTK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单核细胞BTK蛋白表达。采用RT-PCR获得患儿cDNA,使用8对不同引物分2步扩增BTK cDNA,PCR产物测序。突变结果通过对DNA 外显子相应部位扩增、测序证实。并对确诊XLA患儿的母亲及家族中部分亲属进行BTK蛋白表达和BTK基因分析。 结果 ①40/50例原发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经BTK基因突变分析确诊为XLA,以错义突变(16例,40.0%)和无义突变(13例,32.5%)为主。②突变类型为错义突变的患儿平均起病年龄为(1.4±1.1)岁,其他突变类型患儿为(1.4±0.7)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错义突变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无义突变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③34/40例(85.0%)B细胞<0.1%;4例(10.0%)B细胞在1%~2%,其中错义突变2例,无义突变1例, 剪接突变1例;2例(5.0%)B细胞为2%,均为错义突变。④血清IgG<3 g·L-1患儿BTK基因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为主。⑤错义突变患儿BTK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他突变类型无显著差异。⑥6/21例(28.6%)2031C/T多态性患儿伴有严重的关节炎,3/19例(15.8%)无多态性患儿有关节炎表现。⑦28/32例(87.5%)XLA患儿母亲为BTK基因杂合型。 结论 错义突变可能与确诊年龄较大有关,且某些位点的错义突变可能与较高的外周血B细胞数量和血清IgG水平及正常的BTK蛋白表达水平有关。BTK基因多态性(2031C/T)可能增加关节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特点及Bruton酪氨酸激酶(BTK)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通过基因检测确诊的20例XLA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采用Sanger测序方法分析BTK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20例患儿均为男性,发病年龄6~54月龄,平均(26.3±14.61)月龄;基因诊断确诊年龄26~168月龄,平均(64.7±38.22)月龄;诊断周期中位数为27.5月龄(3~114月龄)。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18例诊断为肺炎,另外2例为消化道感染。免疫功能检测示成熟B淋巴细胞缺如或比例显著降低,血清IgG、IgA及IgM水平明显降低。基因检测提示错义突变10例,无义突变4例,移码突变3例,内含子剪切位点突变2例,剪接突变1例。20例患儿明确诊断后均给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感染频次均显著减少,均无后遗症。结论对反复严重、特殊部位感染的男童,尤其是有相关家族史的患儿,尽早行免疫功能筛查,并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及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9.
1.目前应用流式细胞术能够诊断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不包括:A.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X连锁重症联合免疫缺陷;C.腺苷脱氨酶缺失;D.X连锁高IgM血症;E.补体系统缺陷病。2.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因是:A.编码Bruton酪氨酸激酶的基因突变;B.编码CD40L的基因突变;C.编码共同γ链的基因突变;D.编码WAS蛋白的基因突变;E.ICOS缺失。3.由于体内有残余或异位胸腺组织存在,部分患者的T细胞计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恢复到正常值范围,该类免疫缺陷为:A.腺苷脱氨酶缺失;B.DiGeorge综合征;C.X连锁高IgM血症;D.Wiskott-Aldrich综合征;E.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特点及检测其致病基因BTK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基因检测的特点,同时复习XLA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等相关文献,尤其是有关XLA基因检测的研究。结果 1例XLA患儿反复感染,表现为肺炎、急性支气管肺炎并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实验室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103 mg/L),各种免疫球蛋白均下降,T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CD19+B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均为0。基因检测,BTK基因EXON7至EXON19缺失,下游基因TIMM8A也缺失。结论 XLA患者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免疫球蛋白下降,外周血B细胞下降。检测BTK基因可帮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一、免疫缺陷病简介正常人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以防御各种病原体的入侵,任何影响和损伤这些兔疫功能的因素,或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的患儿,都容易发性反复感染,甚至很严重的感染导致死亡。免疫缺陷病从原因来看可分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和继发性兔疫缺陷。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包括体液免疫缺陷病、细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吞噬细胞功能缺陷和补体系统缺陷病。体液免疫缺陷病是由于B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异常所致。包括X-连锁低丙种球蛋白血症(Bruton病)。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选择性IgA缺乏症,婴儿暂时性低丙种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的临床表型特点及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基因变异情况,以提高临床医师对XLA的认识。方法收集本组3例XLA患儿外周静脉血,测定其血清Ig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采用RT-PCR和测序的方法分析患儿及母亲BTK基因变异情况,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在临床特征方面3例均为男性患儿,诊断XLA时的年龄分别为4岁、12岁6个月和2岁2个月,平均诊断年龄6岁3个月。3例患儿临床均表现为反复感染,如患中耳炎、鼻窦炎、反复全身脓疱疹、脓胸、细菌性关节炎、细菌性脑膜炎等,3例诊断时均表现为营养、生长发育较差,周围淋巴组织发育不良,扁桃体和淋巴结很小或难以查及;实验室检查血清Ig和循环B淋巴细胞明显降低;在基因诊断方面3例均发现存在BTK基因突变,例1为外显子9的949位G缺失,例2为外显子17的错义突变,例3为外显子15的错义突变,对例2、例3患儿母亲进行BTK基因分析,发现均为携带者,存在相同的基因突变。结论本组3例中国贵州籍XLA患儿诊断时年龄较大,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部位的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在临床表现基础上通过BTK基因分析有助于XLA患儿的进一步明确诊断,并且有利于发现携带者和进行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13.
1我国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认识发展过程自1952年Bruton发现首例反复肺炎、鼻窦炎和中耳炎患儿,伴血浆电泳γ球蛋白带缺乏,而后被命名为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以来,人们认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PID)已近60年。我国对PID的认识和研究大致分两个阶段即启蒙阶段和发展阶段,启蒙阶段之前经历了近20年。虽然我国20世纪60年代已有与PID有关的零星病例报道,但直到80年代初天津市儿童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XLA患儿的临床特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指标及治疗和预后。结果 3例XLA患儿的发病年龄自11个月至6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2岁。患儿均表现为多发反复细菌感染;关节炎症累及膝、踝、肘和髋等大关节。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及循环B细胞明显降低。3例患儿均发现存在BTK基因突变,分别为外显子3的移码突变及无义突变,外显子10的移码突变,以及外显子18的错义突变。确诊为XLA后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替代治疗;合并关节炎加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酌情加用小剂量激素,病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XLA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反复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扁桃体、淋巴结发育不良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是早期诊断XLA的重要环节;XLA合并关节炎使用IVIG和NSAIDs联合治疗,谨慎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患儿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11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的11例XLA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XLA的临床特点.结果 11例XLA患儿首次出现症状年龄最早为0.4岁,最迟为4岁,平均2.4岁;初次诊断年龄3.5~13.0岁,平均7.0岁;63.6%(7/11)的患儿首次诊断年龄>7岁;母系家族中男性有类似疾病史的患儿仅占18.2% (2/11);2例因重症感染死亡,1例失访,其余8例均存活.11例(100%)患儿有呼吸道感染史,中耳炎及消化道感染率分别为54.5% (6/11)和36.4%(4/11).11例患儿血IgA、IgM、IgG较正常值均明显减低;其中9例血IgG均<2g/L,其余2例血lgG均<2.4 g/L.外周血CD19均≤1%,T细胞的突出表现为其中9例CD4/CD8比值倒置.11例患儿中8例经基因检测确诊为XLA.结论 XLA患儿发病年龄相对较早,初诊年龄相对较晚;感染主要以呼吸系统为主,中耳炎及消化道感染亦较为常见,未见有关节炎表现;有明确家族史者甚少;早期诊断、静脉注射人丙种球蛋白长期维持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基因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我国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者Bruton’s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的突变类型。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7例XLA患者cDNA。使用8对不同引物分2步扩增BTK cDNA,PCR产物测序。突变结果通过对DNA外显子相应部位扩增、测序证实。对其中4例母亲进行基因分析。结果7例患者的基因突变均位于BTK基因的编码区,3例在BTK的血小板-白细胞C激酶底物同源区,2例位于酪氨酸激酶区,其他2例分别位于Src同源区2和Src同源区3。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重复序列和片段缺失。除错义突变引起单一BTK氨基酸改变外,突变还分别造成终止密码子形成和阅读框架移位。其中4例为未见报道的新突变。进行基因分析的4例母亲中,3例为携带者。结论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为典型XLA,检测出的7种突变均位于BTK基因编码区,其中4种是未见报道的新突变。XLA可以通过基因分析进行确诊以区别与其他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抗体缺陷病(PAD)是最常见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全基因组测序和小鼠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帮助我们发现众多的PAD,并阐明其发病机制及相关的基因、蛋白功能。本文从免疫发病机制的角度全面介绍各种PAD:包括原发性B细胞缺陷、继发性B细胞缺陷和其他尚未明确分类的抗体免疫缺陷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患儿的实验室免疫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PID提供依据.方法 对76例PID患儿的免疫学检查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 体液免疫检查中,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VID)及联合免疫缺陷病的IgG均降低,尤以CVID降低更为明显,且伴IgA及CD19+B细胞明显降低;IgA降低主要见于CVID、选择性IgA缺乏症(IgAD)及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AT);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IgG、IgA及CD19+B细胞均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中CD3+、CD4+T细胞降低主要见于细胞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及DiGeorge综合征(DGS);AT患儿的CD4+/CD8+比例也降低.8例CVID患儿检测T细胞功能亚群及活化指标,其中5例患儿的CD4+/CD8+比例倒置(CD4+/CD8+ < 0.9);与对照组相比,CVID患儿的CD4+HLA-DR+和CD8+CD45RO+T细胞比例明显升高,CD4+CD45RA+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均< 0.01).结论 儿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免疫学改变各异.CVID患者体内T细胞过度活化,可能是CVID患者容易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11(CARD11)基因编码一种支架蛋白,在T细胞和B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参与的多条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包括核转录因子、c-Jun氨基末端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该基因胚系变异可引起3种不同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包括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双等位基因功能缺失性变异)、NF-κB相关B细胞增殖和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1例低蛋白血症伴NK细胞减少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方法 详细分析患儿临床资料,并结合实验室血常规检查、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中性粒细胞功能、细胞因子以及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分析,来探讨其免疫学特征.结果 收住院的1例3岁男性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的发热、腹痛和部分性肠梗阻.免疫学检查显示低丙种球蛋白血症、B细胞和NK细胞绝对计数降低和B细胞功能受损.患儿曾出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和盲肠肿块,影像学显示回盲部结核感染.患儿病程中曾出现巨细胞病毒和真菌感染,这两种感染对于单纯抗体缺陷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并不常见.对该患儿随访4年,期间患儿出现反复发作的牙周炎并导致牙齿脱落.结论 目前该患儿尚无法明确是何种类型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根据其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特征,可能为某种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