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于露  梁良 《四川医学》2018,39(11):1228-1231
目的抗氧化参数水平对合并糖尿病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肺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接受手术治疗的I期NSCLC患者共234例,其中合并糖尿病者为126例及无糖尿病者为108例。接受手术治疗前所有患者均进行抗氧化参数水平的检测及常规肺功能,术后3个月复测肺功能。结果合并糖尿病的肺癌组术前、术后的肺功能指标:VC%pred、FVC%pred、FEV1%pred、FEV1/FVC%、DLCO%pred、DLCO/VA水平均低于肺癌组。合并糖尿病的肺癌组术前、术后FEV1%pred有明显差异。合并糖尿病的肺癌组术前抗氧化参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要低于无糖尿病组。GSH-Px<21"mol/L、SOD<200 U/m L可以做为判断糖尿病合并NSCLC组术后FEV1%pred是否下降超过20%的依据。结论结合术前抗氧化参数水平,可更好评估合并糖尿病的I期NSCLC患者术后肺功能明显下降的风险,因而能更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避免术后因肺功能不能代偿而导致手术失败。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进行^99mTc—MAA肺灌注显像,评估手术范围,术前根据公式计算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的预测值PFEV。,并与手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根据^99mTc—MAA肺灌注显像结果计算所得PFEV。与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均呈显著正相关,术前预测值为1.51±0.7L(n=21),术后2个月实测值为1.48±0.5L(n=21),术后12个月FEV1.0实测值为1.59±0.4L(n=19),未发生术后肺功能不能代偿病例。结论^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方法可靠、准确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对于肺功能处于临界状态的患者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9):783-78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纤维化(COPD-PF)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收治的5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40例COPD-PF患者,均于入院当天行肺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并进行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FVC值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和动脉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结果 COPD-PF组患者的FVC%pred显著低于单纯COPD组(P<0.05)。COPD组和COPD-PF组患者的FEV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PF组患者的FEV1/FVC显著高于COPD组(P<0.05)。COPD-PF组患者的DLCO%pred较COPD组显著降低(P<0.05)。COPD-PF组患者的Pa O2和Pa CO2均显著低于COPD组(P<0.05)。56例COPD患者均出现肺气肿,其中38例患者出现肺大泡。40例COPD-PF患者均出现了肺气肿,同时胸膜下有蜂窝状影,其中6例患者呈现网络状以及毛玻璃样,5例患者出现肺大泡。结论 COPD-PF与COPD属于不同的2种疾病,掌握COPD-PF的临床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支气管扩张患者高分辨CT(HRCT)Bhalla评分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63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完善肺功能检查,由2位影像科医师阅片行HRCT Bhalla评分,与肺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支气管扩张患者肺功能为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84.5±22.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68.0±29.4)%],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62.1±15.8)%],支气管扩张患者HRCT Bhalla评分为(14.30±4.58)分。Bhalla评分与FVC%pred、FEV1%pred、FEV1/FVC%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VC%pred,P=0.01;FEV1%pred,P<0.01;FEV1/FVC/%,P<0.01)。结论 HRCT Bhalla评分与肺功能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帮助评价肺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北京市第六医院呼吸科收治的IPF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奇霉素片,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功能指标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pred)、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pred)和治疗期间发生肺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与观察组的8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O2为(78.47±9.07)mmHg,对照组为(68.43±8.40)mmHg,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肺功能参数比较,VC%pred[(64.67±9.87)%vs(70.43±10.38)%]、FEV1%pred[(62.87±10.32)%vs(66.19±13.58)%]、FVC%pred[(66.42±9.34)%vs(73.54±12.48)%]、DLCO/VA%pred[(72.90±9.74)%vs(80.47±12.4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有48.8%的患者未发生肺部感染,而对照组为12.2%(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能明显改善IPF患者气血分析指标、肺功能以及预防肺感染发生,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脊柱侧弯畸形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青少年和成人脊柱侧弯畸形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青少年组16例,均为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成人组15例,均为脊柱侧弯畸形。分析青少年和成人脊柱侧弯畸形患者的肺功能改变及其异同。结果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和肺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在青少年组和成人组均下降,共振频率在两组均增加。青少年组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RV%pred)、肺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LC%pred)和功能残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RC%pred)均下降;成人组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下降。与青少年组比,成人组FEV1/FVC较青少年组显著降低(P〈0.05),共振频率较青少年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脊柱侧弯畸形导致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患者肺功能损害以肺容积下降为主,而成人脊柱侧弯畸形患者通气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开展呼气阻力(PEP)训练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择期体外循环CABG患者11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给予PEP训练,对照组术前给予普通的深呼吸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1天及术后第6天肺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6天肺活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VC%)、潮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VT%)、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EV1%)及呼气峰值流速占预测值的百分比(PEF%)较入院时均有显著降低{Pα’(0.017)};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在入院时、术前1天及术后第6天各相同时点比较没有显著差异,但VT%及PEF%存在交互效应(P0.05),试验组此两项指标在术前1天增幅明显,术后第6天的降幅较小。结论术前PEP训练有利于体外循环CABG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查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发生气胸评估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的肺外周孤立性病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肺功能检查,测试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同时记录患者年龄、术前患者是否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分析发生气胸患者与未发生气胸患者上述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112例患者中共发生气胸20例(17.9%)。发生气胸患者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较未发生气胸患者显著降低,且发生气胸患者的平均年龄较大、术前患者并存COPD的几率高。结论肺功能指标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降低,FEV1/FVC降低显著增加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发生气胸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25-28+33
目的 探讨个体化运动训练对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老年AECOPD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个体化运动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pred)、FEV1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气道高反应发生率和6 min步行距离(6 MWT)。结果 治疗后两组FEV1、FEV1%pred、FEV1/FVC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FEV1、FEV1%pred、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气道高反应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气道高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6 MWT均增加(P0.05),且观察组6 MW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个体化运动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老年AE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发生率,有助于老年AECOPD患者增加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OS)结合支气管舒张试验(BD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5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比较用药前后常规肺功能与IOS测定结果?结果:BDT用药后的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出肺活量中间50%时的平均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25%~75%pred)?呼出肺活量50%时的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50%pred)?呼出肺活量75%时的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pred)结果均明显高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DT用药后患者IOS各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道总阻力改善率(R5Chg)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改善率(FEV1Chg)呈负相关;低频电抗面积改善率(AXChg)与用力肺活量改善率(FVCChg)?FEV1Chg?呈正相关;周边气道粘性阻力改善率(R5~20Chg)与呼出肺活量50%时的用力呼气流量改善率(FEF50Chg)呈负相关?结论:IOS有可能成为老年COPD患者行BDT时肺通气功能检查的必要补充手段;BDT可用于指导老年COPD患者支气管扩张药的选择及疗效评定?  相似文献   

11.
王静  苗姝  佟金平  王涛 《西部医学》2023,35(1):130-134
目的 观察涎液化糖链抗原(KL-6)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表达变化及分析KL-6与IPF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就诊的80例IPF患者作为本项目研究的观察组,收集80例体检中心的健康者作为本项目研究的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KL-6蛋白的表达水平。两组均行肺功能、高分辨肺CT(HRCT)检查,分析血清KL-6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及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pred)及与HRCT检查结果的相关性。ELISA检测KL-6在稳定期和IPF急性加重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变化。ROC曲线评估KL-6对于预测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生的临床效果。结果 KL-6在观察组患者血清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FVC、FEV1%pred、DLCO%pred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RCT评分高于健康组(P<0.05)。HRCT评分>4分患者血清、BALF的KL-6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现为混合性通气障碍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和肺毛细血管床容量的变化情况及可能的病理生理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呈混合性通气障碍的稳定期COPD患者为COPD组,用体描箱测定其肺通气功能、肺容量和肺弥散功能,并设正常对照组。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肺总量(TLC)、残气量(RV)、肺泡气量(VA)、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膜弥散量(DMCO)及肺毛细血管床容量(Vc)。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数据作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并就DLCO%pred、DMCO%pred及Vc%pred与各通气容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OPD组患者肺通气功能、肺容量及肺弥散功能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COPD组患者的FVC、VC、VA及DMCO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平均值均在66%以上;TLC%pred平均值较正常上限稍高;而FEV1、MVV、DLCO及Vc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平均值异常偏低,在36%~44%之间;RV%pred平均值则异常偏高,达到188%。DLCO%pred、DMCO%pred及Vc%pred与FEV1%pred、FEV1/FVC、TLC%pred、RV%pred、RV/TLC及VA%pred等通气容量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表现为混合性通气障碍的COPD患者多处于疾病中后期,肺毛细血管床严重受损,肺毛细血管床容量显著下降,以及严重的气体分布不均和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其弥散功能的下降首先源自Vc的减低,由于Vc的减低从而导致DLCO、DMCO也随之呈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弥散功能及容量与慢性持续期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诊治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1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2例)、中度组(46例)及重度组(32例),检测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及RV/TL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计算各项指标的预计值百分比(%pred).结果 DLCO、RV/TLC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LCO重度组为(87.30±12.65)%pred低于轻度组(94.39±10.74)%pred及中度组(93.11±12.38)%pred,RV/TLC重度组为(55.92±6.91)高于轻度组(45.63±7.44)及中度组(47.16±7.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C%pred、RV%pred中度组为(119.34±12.08)%pred和(160.28±22.54)%pred与重度组(128.31±13.77)%pred和(195.15±34.65)%pred均高于轻度组(108.50±14.52)%pred和(135.86±28.75)%pred,重度组高于中度组,FEV1%pred、FEV1/FVC中度组为(70.58±4.81)%pred和(59.76±8.22)与重度组(52.09±6.81)%pred和(50.74±9.20)均低于轻度组(84.21±3.30)%pred和(65.11±10.62),重度组低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DLCO%pred与TLC%pred、RV%pred、RV/TLC间具有负相关性(P<0.05),与FEV1%pred、FEV1/FVC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肺容量呈现增加、弥散功能呈现下降趋势,弥散功能与容量指标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过定量CT分析(QCT)的方法来预测患者术后的肺功能情况.方法:搜集了22例因肺部肿块行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前均行肺动能检查及肺部CT扫描.利用CT肺功能软件,计算出全肺的功能性肺组织的体积(TFLV)和切除肺叶的功能性肺组织的体秘(RFLV).根据术前肺功能检查的数据和TFLV、RFLV得到肺功能的术后预测值.将预测值与术后肺功能的实测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预测值与术后肺功能的实测值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QCT能预测患者术后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CT灌注成像评价肺切除后患者肺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4例肺癌患者于术前分别行CT灌注成像检测和传统肺功能测试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术后实测值作为比较参照,相较于传统肺功能FEV_1术前预测值[(2.35±0.72)L],CT灌注成像术前FEV_1预测值[(1.62±0.81)L]则更接近于实测值,两种术前预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切除患者术前行CT灌注成像技术可显示肺部灌注状态,对评估肺切除范围、预测术后残余肺功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肺通气功能以及弥散功能的改变情况,分析不同病程、不同并发症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2例T2DM患者及39例健康人进行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的测定,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2DM组,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LC)、最大通气量(MVV)、1s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和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及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程>10年T2DM组VC、FEV1、MVV、TLC、DLCO和DLCO/VA与病程<10年T2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2DM有并发症组DLCO和DLCO/VA均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结论:T2DM患者存在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损害,肺弥散功能损害主要与T2DM病程有关,早期监测肺功能指标对T2DM患者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长期口服福多司坦与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患者、COPD并发肺纤维化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各60例,分别作为COPD组、并发症组及对照组。检测3组IL-1、IL-8、层黏蛋白、透明质酸、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等8项指标;对COPD组和并发症组患者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调查和高频CT检查,再将COPD组及并发症组随机各均分为3组,分别为未干预COPD组、福多司坦COPD组、乙酰半胱氨酸COPD组,未干预并发症组、福多司坦并发症组、乙酰半胱氨酸并发症组。福多司坦组与乙酰半胱氨酸组分别给予给予福多司坦(0.4 g/次)及乙酰半胱氨酸(0.6 g/次),3次/d,连续口服6个月,然后复测上述指标和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和并发症组IL-1、IL-8、层黏蛋白、透明质酸明显增高(P<0.05),并发症组明显高于COPD组(P<0.05);FEV1%pred、FVC%pred、FEV1/FVC、DLCO%pred明显降低(P<0.01),并发症组明显低于COPD组(P<0.05)。与未干预组相比,福多司坦组及乙酰半胱氨酸组IL-1、IL-8、层黏蛋白、透明质酸均明显降低,FEV1%pred、FVC%pred、DLCO%pred均明显升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高频CT下表现明显好转;福多司坦组变化较乙酰半胱氨酸组明显(P<0.05)。结论: 长期口服福多司坦及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延缓COPD进展,对于并发肺纤维化的COPD患者改善作用明显,且福多司坦的治疗作用优于乙酰半胱氨酸。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建立上海地区成人肺功能医学参考值范围和一秒率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正常值。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的健康成年体检者,对合格人群进行肺功能测定,根据华东地区肺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判断结果,以肺功能正常和基本正常2∶1的比例入选360例受试者,按年龄分为6组,每组60例,男女各半。收集14项肺功能参数:肺活量(VC)、功能残气量(FRC)、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残气容积/肺总量(RV/TL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流量(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75%)、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KCO)。以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为自变量建立新的预计值公式,并根据新公式推算各参数的医学参考值范围,计算一秒率实测值占预计值的正常百分比。结果建立了新的肺功能正常预计值公式,其中DLCO=5.206+4.314×性别("男"=1,"女"=0)-0.144×年龄(y)+0.098×身高(cm)+0.082×体重(kg),KCO=9.346-0.026×年龄(y)-0.031×身高(cm)+0.025×体重(kg)。推算出VC、FVC、FEV1、FEV1/FVC的正常值低限(LLN)(P5),FRC、TLC、RV、RV/TLC的LLN(P2.5)及正常值高限(P97.5),其中FEV1/FVC LLN(P5)=101.924-0.144×年龄(y)-0.118×身高(cm),其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正常值低限为92%。结论在国内无肺功能参数医学参考值和一秒率判断标准,而目前华东地区弥散量预计值偏高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本项研究结果。FEV1/FVC的LLN或其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的92%可作为阻塞性通气障碍的诊断标准。FEV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1月回顾性选取完全胸腔镜下的肺部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直径≤3 cm)35例,其中肺段切除15例(切除肺段的数目< 3段),肺叶切除术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肺功能变化,观察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FVC)?分钟最大通气量的实测值/预计值百分比(MVV)?结果:完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组术后半年肺功能FEV1(84.53% ± 13.43%)较肺叶切除术组(76.19% ± 8.51%)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肺功能在FVC%?MVV%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复发及死亡?结论:在完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直径≤3 cm)时,行肺段切除数目少于3段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较肺叶切除术,术后可以更好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前预康复护理方案在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1年1-8月该院行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4月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护理;5-8月的47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肺癌手术患者预康复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包括术后肺功能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术后并发症及出院非计划再入院情况。结果 试验组肺功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试验组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持续性肺漏气及出院非计划再入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康复可促进肺癌患者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