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认知状况,促进临床试验的顺利实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参加药物临床试验儿童的家长146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含3部分:家长的一般情况,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概念的了解,对参加试验的态度及原因。结果高学历的家长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概念的了解情况好于低学历家长;居住于城市的家长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概念的了解高于农村。对参加试验的态度及原因调查显示:有80.1%家长担忧孩子身体受伤害;54.1%家长认为有免费的药物或检查提供;47.3%的家长因为信任医师;33.6%的家长认为目前没有比试验药物更好的替代药物;有7.5%的家长认为对医学发展有贡献。结论研究者在进行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家长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通过加强宣传、组建研究团队、重视针对性沟通、加强受试者管理、加强质量自查和数据信息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方可保证高质量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儿童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家长对儿童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护理人员开展儿童用药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益都中心医院、青州市人民医院116名住院患儿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79.3%家长用药行为不规范;75.0%家长药物管理行为不规范;家长年龄、学历以及儿童年龄对儿童自我药疗行为有影响(P0.05)。[结论]儿童自我药疗行为存在潜在风险,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自我药疗风险的认知,进而帮助家长建立科学合理的儿童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儿童自我药疗行为现状,分析家长在实施儿童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护理人员开展儿童用药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以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吉林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120名住院患儿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家长在实施儿童自我药疗行为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结果 79.3%的家长用药行为不规范;75.0%的家长药物管理行为不规范;家长年龄、学历以及儿童年龄对儿童自我药疗行为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儿童自我药疗行为存在潜在风险,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儿童自我药疗风险的认知,帮助家长建立科学合理的儿童自我药疗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市昌平区不同年龄及教育程度人群对抗菌药物及细菌耐药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了解城市人群对抗菌药物及细菌耐药的认知缺口,为制定遏制耐药科普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借助微信“问卷星”平台开展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卡方(χ2)检验分析不同人群对抗菌药物认知、态度、行为状况及差异。结果 共收集到1 267份有效问卷,依据受访者年龄和教育程度的不同,将受访人群分为7个年龄组和4个学历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受访者中对抗菌药物、当前的耐药形势及耐药菌跨领域传播的正确认知率分别为58.09%、48.38%和52.8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组正确认知率高于另外3个学历组(χ2=32.378,P<0.05)。90.6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学习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93.61%的受访者使用前会主动了解药物的使用剂量、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89.42%的受访者会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阅读说明书,显示民众学习了解抗菌药物相关知识的主观意愿比较强。93.37%的受访者赞同必须医生开具处方才可购买抗菌药物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韩祺 《全科护理》2014,(5):387-388
[目的]调查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用药知识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发热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学龄前儿童发热用药知识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对528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家长对发热用药的常规知识掌握较好,对学龄前儿童高热惊厥用药等急救知识及发热时是否交替用退热药知识知晓率较低(1.35分±0.48分);家长的学历越高在学龄前儿童发热时应用抗生素越少(χ2=5.567,P0.05);学龄前儿童发热时,焦虑和担心的家长联合应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较冷静和不在意的家长多(χ2=29.108,P0.01)。[结论]积极开展学龄前儿童发热用药知识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对低学历的和心态不好的家长的宣教。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幼儿园对儿童家长开展抗菌素药物合理应用健康教育后的效果,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安全使用抗菌素药物提供健康教育依据。方法选取本市机关幼儿园两个大班儿童家长,随机按班级将家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只有咨询才给予解答。干预前采用自制问卷不记名调查方式对两组家长关于儿童使用抗菌素的认知行为进行调查,经过半年的健康教育后再次采用同样的调查方法,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干预组在健康教育后家长抗菌素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越高的家长对抗菌素重视认知的回答正确率越高。结论儿童家长普遍缺乏抗菌素使用的相关知识,在儿童使用抗菌素的认知行为方面均存在误区,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儿童家长对抗菌素使用的认知和态度水平,从而改变对儿童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知识的认知和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发热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学龄前儿童发热知识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对528名学龄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的常规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对儿童高热惊厥等急救知识及物理降温知识知晓率较低;高学历和文教卫生工作者的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知识知晓率高;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发热知识的需求较高;大多数家长选择阅读宣传小册子和上网学习获取发热相关知识。结论积极开展学龄前儿童发热知识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对低学历的和非文教卫生工作者家长的宣教,并开发适合家长的学龄前儿童发热的健康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东莞市社会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就医状况,针对问题提出健康宣教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东莞市8所小学4所幼儿园16 650例学龄、学前儿童家长发放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问卷,对该疾病相关知识和就医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疾病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放调查问卷18 000份,成功回收16 650份(回收率92.5%),问卷全部有效。家长意识到小儿打鼾存在睡眠呼吸疾病者90l例(5.4%),其就医的主要原因是别科疾病转诊(41.2%)、亲人或朋友劝告(33.7)和网络、电视宣传(15.4%)。有12 906例(77.5%)小儿家长不认为小儿睡眠打鼾存在睡眠呼吸疾病。结论东莞市社会家庭对OSAHS的严重性和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很不理想,临床需要采取更多种形式健康宣教及普及疾病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9.
单波  王奂生  孙倩 《全科护理》2020,18(10):1254-1257
[目的]了解门诊患儿家长对儿童骨骼发育问题的认知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以促进患儿的身体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6年7月-2018年8月就诊的968名门诊患儿家长进行儿童骨骼发育问题的认知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门诊患儿家长对儿童骨骼发育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父亲和母亲对儿童骨骼发育认知程度无明显差异;家长获取儿童骨骼发育问题相关知识的途径较局限,不同学历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不同,且对健康教育有较高的需求。[结论]门诊患儿家长普遍缺乏儿童骨骼发育的相关知识,应加强对家长的骨骼发育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近视儿童的家长对近视防控知识水平、防控依从性、防控态度及需求情况。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6—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642名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 采取自制的近视防控的认知行为及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642份, 回收有效问卷638份, 有效回收率为99.38%(638/642)。结果 638名家长近视防控认知行为问卷中知识、行为、态度得分分别为13(11, 15)、7(6, 8)、8(8, 9)分;78.68%(502/638)的近视儿童家长认为自己非常需要近视防控相关知识。52.66%(336/638)的近视儿童家长首选通过医务人员面对面讲解获取近视防控相关知识。结论近视儿童家长对近视防控知识水平差, 防控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家长对近视防控态度积极, 希望得到合理高效的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新模式, 以提高其知识水平, 从而配合医疗机构、学校、政府采取相应的近视防控干预措施, 减低高度近视的发生率, 提高近视儿童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影响儿童计划免疫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管理,将提高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疾病的目的.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80例符合国家和广东省规定免疫程序的儿童家长/监护人(儿童月龄为1 ~ 24月)进行问卷调查,将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根据影响因素,针对性地进行护理管理,一段时间后,再次调查,观察结果.结果 护理管理前后家长/监护人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程度比较,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常住儿童家长/监护人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于外地流动儿童家长/监护人(P< 0.05);不同学历的认知比较,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长/监护人对儿童计划免疫知识的认知程度是影响儿童计划免疫主要因素,且与居住稳定性、学历有关,同时与计划免疫过程中接种人员的素质,疫苗存储、运输和使用要求的冷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护理管理密切相关,所以落实、加强免疫过程的护理管理将能提高家长/监护人认知程度,更能提高免疫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减少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确保儿童计划免疫的效果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疗活动中家长对儿童隐私的认知和行为倾向,为临床提高儿童医疗隐私保护对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某儿童医院201名住院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家长对医疗隐私信息重要性认知评分32.47分。在医生问关于孩子隐私方面问题时,61.69%家长要问清楚原因后才给予必要的回答,34.33%家长会知无不言;医生需要检查孩子隐私部位时,51.24%家长表示遮挡后方同意,42.29%家长会立即给医生检查,无需遮挡;54.73%家长认为医生问询患儿特殊病情应该在办公室,12.94%家长认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询问;62.69%家长认为医护人员在公共场所谈论涉及孩子隐私病情是不能容忍的,18.41%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任何操作都可以不用回避。结论家长对医疗隐私信息认知和行为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黄宁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8):4245-4246
选取青秀区仙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2011年1月~2013年12月到该中心进行预防接种的650例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对儿童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度、不同文化程度和户籍的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度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 99.7%(648/650)的家长知晓儿童在出生后应该接种疫苗;88.2%(573/650)的儿童家长对儿童应该接种的10种基础疫苗全部了解或部分了解;92.6%(602/650)的家长知晓当儿童身体不适时不应接种疫苗。当儿童父母来自城市且文化程度较高时,儿童家长对接种知识的知晓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针对农村人口和文化程度低人口,要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选择一些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方法,能更为全面的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提高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我院医护人员对临床试验的认知情况和对教育需求情况,为我院药物临床机构制定培训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5个临床试验资质科室医护人员200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80份,回收率为90%。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信息、临床试验知识认知情况、参加临床试验培训情况。[结果]比较我院参加培训组与未培训组医护人员基本得分情况,培训组医护人员在临床试验基本知识、伦理学知识、质量控制得分高于未培训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医护人员基本得分情况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基本知识得分情况影响因素主要有职称、学历、是否接受过培训,其中参加过相关培训、学历较高、职称较高的医护人员临床试验基本得分较高。[结论]我院医护人员对临床试验的认知水平不高,加强对医护人员培训可以提高对临床试验的认知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探索临床试验资格管理和将临床试验纳入医护人员职称评审体系,是提高医护人员对临床试验认知程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儿童血液肿瘤科医护人员的化疗相关口腔炎认知水平,为制定针对性的口腔炎培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上海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血液肿瘤科的88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的医护人员对儿童化疗相关口腔炎认知水平的比较结果呈正相关,工作年限与问卷得分之间呈显著相关性(P=0.021),学历、职称与问卷得分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护人员现阶段儿童化疗相关口腔炎认知水平偏低,相关研究的新进展了解滞后,与口腔科的多团队合作还未引起重视。职前、入科、在职培训中需要不断的强化并更新口腔炎的认知培训,提高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药物试验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影响临床试验进度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2月在我院参加下丘脑垂体性闭经新药随机、平行阳性药物对照试验的122例受试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试验结局:受试者筛选失败占54.9%,脱落占15.6%;受试者筛选失败的原因分析:不接受试验方案占21.2%,实验室结果不符合入组条件占42.4%,家庭因素占18.2%。结论试验方案因素、受试者个人因素及研究者因素是影响药物临床试验进度的三个重要因素。认为应严格执行试验方案及对各个环节采取相应对策,以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妇产科护士对妊娠糖尿病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其专科培训需求,探讨有效可行的培训方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妊娠糖尿病认知及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对新疆地区351名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妇产科护士妊娠糖尿病认知得分为(53.46±14.95)分;不同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的妇产科护士得分不同(P<0.01);参加过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的护士仅占3.70%,而希望承担妊娠糖尿病健康指导工作的护士高达96.01%。结论新疆地区妇产科护士的学历和职称结构不合理,妊娠糖尿病的认知总体欠佳,培训需求多样化,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并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平台。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家长对小儿胃食管反流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临床和社区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113例胃食管反流患儿家长进行调查,以了解家长对胃食管反流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对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结果对胃食管反流病因、并发症及其与体位、饮食关系认知的家长均不足50%;78.8%的家长知道胃食管反流需要治疗,但对其主要的治疗措施了解的家长不足35%。家长对胃食管反流相关知识和行为指导的需求强烈,84.1%的家长最希望得到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医护人员的讲解。结论家长对胃食管反流相关知识和疾病治疗、应对的认知不足,家长对胃食管反流相关知识和行为指导的需求较高,提示临床和社区医护人员应对家长采取全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知识水平及应对能力,从而科学地护理患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依从性,使其积极参与治疗.方法 采取认知教育、研究团队的优质服务等措施,对20例受试者的依从性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18例受试者均按照研究方案,顺利配合完成药物临床试验的相关用药、访视及检查.2例受试者未按研究路线完成试验的配合,其中1例受试者因年龄过大、丧偶,住在外省,同时因子女无暇顾及陪同访视,此例受试者脱落;另1例受试者因基础差,机体消瘦,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腹泻.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依从性,从而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某院肺结核患者合并下呼吸道阴沟肠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136例阴沟肠杆菌引起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采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鉴定,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阴沟肠杆菌的标本主要分布在痰液(74.26%)和咽拭子(17.65%)中;药敏试验表明,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最敏感,耐药率均10%,可作为临床治疗该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结论阴沟肠杆菌易致肺结核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对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临床应引起高度关注,及早进行微生物学检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