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锁阳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对中药锁阳中活性总多糖进行研究。方法 :SephadexG-100和G-150凝胶柱色谱纯化多糖 ;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纯度和分子量 ;PC ,TLC及GC法测定中性糖组成 ;咔唑法测定糖醛酸含量。结果 :SYP-A和SYP-B的分子量分别为 3.1×105和 2.8×105。中性单糖组成均为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和核糖 ,摩尔比SYP-A为 5.1∶4.1∶1.6∶1.0∶0.5∶0.3,SYP-B为5.2∶4.2∶1.5∶1.0∶0.5∶0.2。糖醛酸含量分别为 10.7%和 10.5 %。结论 :SYP-A和SYP-B为均一的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2.
马齿苋多糖POPⅢb的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丹  牛广财 《中草药》2007,38(12):1790-1793
目的研究从马齿苋全草中得到的多糖POPb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方法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从马齿苋全草中提取粗多糖,通过Sevage法脱蛋白质后,再经DEAE-纤维素柱色谱和Sephadex G-20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马齿苋精多糖,由醋酸纤维薄膜电脉和Sephadex G-200葡聚糖凝胶过滤法检验其均一性。通过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NMR)等分析手段初步测其结构组成。结果马齿苋多糖POPb为均一性组分,其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木糖和半乳糖醛酸,摩尔比为4.6∶1.1∶4.8,POPb具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其结构中存在α-,β-型糖苷键。结论马齿苋多糖POPb属果胶类多糖。  相似文献   

3.
淮山药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琴  徐增莱  沈振国  史云云 《中药材》2006,29(9):909-912
目的:从淮山药中提取粗多糖RDP,进行纯化分离,得到均一的多糖RP,并初步研究其组成和结构。方法:依次经水浸提、乙醇沉淀、十六烷基三甲基溴胺盐脱蛋白、微晶纤维素柱色谱、Sephadex G-100色谱分离纯化得白色粉末状多糖RP。Sephadex G-200柱层析进行纯度鉴定。纸层析分析多糖酸水解产物;凝胶色谱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用红外光谱分析鉴定RP。结果:纯度鉴定证明其为均一组分;红外光谱分析其具有β-糖苷键;PC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结论:本实验对为该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三七药材中快速批量分离提取人参皂苷Rd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德育  曾飒 《中药材》2006,29(3):247-249
目的:从三七药材中快速批量分离提取人参皂苷Rd。方法:三七药材经乙醇提取总皂苷后,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出人参二醇组皂苷,再经硅胶柱分离纯化。结果:用大孔吸附树脂乙醇溶液能分离去人参三醇组皂苷,再经硅胶柱“氯仿-甲醇-水”溶剂梯度洗脱一次过柱获得纯度达93%以上的Rd单体。结论:此法适合于批量分离提取人参皂苷Rd。  相似文献   

5.
玉竹中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玉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所得均一多糖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热水提取玉竹粗多糖,乙醇分级沉淀,收集乙醇体积分数为80%条件下析出的多糖沉淀物.再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分子筛色谱得到玉竹酸性多糖(POAPS0).应用紫外光谱、凝胶柱色谱、纸色谱分析POAP80的纯度,红外光谱和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结构和单糖组成.结果:从玉竹粗多糖中分离纯化了1种酸性多糖POAP80,主要含有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4种单糖,其摩尔比为0.93∶2.65∶ 29.38∶3.47.结论:POAP80为玉竹中新发现的均一组分多糖,上述方法提供了玉竹POAP80的一些结构信息,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杜镇  张玲  曹桂云  于瑞雪  崔媛  田振华  蒋海强 《中草药》2023,54(6):1736-1742
目的 从薏苡仁Coicis Semen中分离纯化多糖,分析其单糖组成并通过血清代谢组学探讨薏苡仁多糖对脾气虚证的调节作用。方法 石油醚脱脂、热水抽提、乙醇沉淀、Sevage法除蛋白得到薏苡仁多糖(Coicis Semen polysaccharide,CP),经过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75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水洗脱多糖CP-W,气相色谱分析单糖组成;通过饮食失节(高脂低蛋白饲料)与劳累过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大鼠脾气虚证疾病模型,对获得的血清进行HPLC-TOF/MS分析,以期从代谢组学角度阐明薏苡仁多糖对其脾气虚证的调节作用。结果 从薏苡仁中分离纯化得到CP-W多糖,其总碳水化合物含量为97.32%,单糖组成分析表明CP-W多糖由L-鼠李糖、L-阿拉伯糖、D-木糖、D-葡萄糖、D-半乳糖组成,单糖组成比例为0.4∶0.3∶1.1∶97.7∶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在给予CP-W之后,在血清中发现12种差异代谢物,主要与脂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激素代谢相关。结论 薏苡仁多糖能改善脾气虚证模型的生理特征,血清代谢组学结果表明薏苡仁多糖能够调节脾气虚证大鼠紊乱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从人参果肉中分离人参皂苷 Re的方法。方法 :利用D4 0 2 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人参果总皂苷 ,分别以水、2 %NaOH和 90 %乙醇洗脱 ,收集乙醇洗脱液 ,回收乙醇 ,静置沉淀 ,得到人参皂苷 Re。结果 :所得产品的含量达到 5 0 %以上。结论 :以本法提取分离人参皂苷 Re ,方法简便易行 ,为进一步将人参皂苷 Re开发为新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藤茶多糖AGP-3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藤茶水溶性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AGP-3组分,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的鉴定,为藤茶多糖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DEAE-Sephadex A-25、Sephadex G-200和HPLC对藤茶多糖分离纯化,并通过IR、GC、1HNMR和13CNMR分析对藤茶多糖AGP-3组分的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 AGP-3重均分子量(Mw)为1.02×105 Da,含中性糖质量分数57.6%、糖醛酸32.3%、蛋白质3.5%.结论 藤茶多糖分离组分AGP-3为一种含蛋白质的复合多糖.  相似文献   

9.
陈巧巧  萧伟  万琴  潘迎志  姜华  张怡  朱克近 《中草药》2012,43(5):910-914
目的优选人参多糖除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及糖醛酸保留率为考察指标,用静态吸附试验和动态吸附试验研究树脂对蛋白质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JK008能有效去除人参多糖中的蛋白质,在比上柱量为1 g/g(药材-干树脂),径高比为1∶7,洗脱剂用量为3 BV的工艺条件下,蛋白脱除率达到84.38%,糖醛酸保留率为84.90%。结论阳离子交换树脂除蛋白工艺简单可行,同时还起到较好的脱色作用,适用于工业生产前期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纯化天龙酶解液,制备小分子肽。方法:用石蜡萃取法除油脂,用Sephadex G-15除氨基酸和盐。结果:天龙酶解液中加入药材质量分数40%的石蜡,加热使完全融化,搅拌,冷藏(6℃)静置4 h,弃去石蜡,水液以每2 mL加于Sephadex G-15柱(1.6 cm×64 cm)上,用去离子水2 mL.min-1洗脱,收集第60~84 mL洗脱液。结论:所筛选的纯化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1.
<内经>中"经脉"实际包含两套完全不同的脉道系统,即行气之脉--十二经脉和行血之脉--血脉.气血是分离的,气即卫气,血即营血,两者各自运行于这两套不同的脉道之中.古人误将"内视"所见的行气之脉与解剖所见的行血之脉及各自脉中的气血视为一体,导致了气脉与血脉、气与血相互混淆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肝星状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沉积及瘢痕组织形成,是各类慢性肝病向各类终末期肝病转变的关键病理过程。近年来,中医药被证明在防治肝纤维化方面成果突出,中医学对肝纤维化具有极富特色的诊疗理念,认为肝纤维化基本证候病机中“虚损”为其根本,并集中表现为气虚络瘀、肝郁脾虚和肝肾阴虚等证型,通过对以上3种常见肝纤维化证型总结相应常用效验方剂的临床及药理学研究进展,归纳其调控肝星状细胞命运、调节胆汁酸代谢、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抑制肝窦内皮血管化等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参芪降糖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赵能江  杨叔禹  李博  代表专家组 《中草药》2020,51(17):4383-4387
参芪降糖颗粒由人参皂苷、黄芪等配伍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滋脾补肾之功效,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临床应用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数据。为精准临床定位,促进合理用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立项,糖尿病分会组织专家,共同编写。本共识明确了参芪降糖颗粒在糖尿病前期、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适用于全国各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各级临床医师(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专业)。  相似文献   

14.
李杲,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创始人。其著作《脾胃论》中记载很多关于针灸疗法的内容,并被高武整理、总结并命名为《东垣针法》。就《东垣针法》有关学术思想进行汇总与分析,分别从其理论基础、理论渊源和理论特点进行讨论,以期“东垣针法”能够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服务于针灸从业者。  相似文献   

15.
郝阳  刘纳文 《天津中医药》2021,38(8):1022-1027
膜性肾病是临床高发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肾脏疾病病理类型。文章运用中医学思维,基于《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从少阴枢机观点出发,对膜性肾病从辨病论治角度进行了探讨,阐明少阴枢机不利是发病的病机关键,阴阳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寒热失衡,水道不利是其基本病理变化。提出以"和畅少阴枢机,调和阴阳,调畅气机升降,平衡寒热,疏利水道"法治疗,为膜性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证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其中微观辨证是对中医宏观辨证的深化和扩展。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复杂系统性疾病,中医治疗MS具有多靶点与整体调节等优势,而准确辨证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文章从证的生物学基础角度出发,探讨近年来MS不同证的生物学研究概况,以期为今后多维度、客观化探求MS证的内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黄芪是药食同源的重要中药材品种之一,为了实现黄芪规范化栽培,提高栽培成效,在黄芪道地产区甘肃省陇西县试验基地行距30 cm条件下,分别采用8,10,12,14,16 cm不同的株距栽培蒙古黄芪。方法:通过测定返青株生长发育动态及药材产量和质量,利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旨在确定合理的移栽密度,探寻规范的蒙古黄芪生产技术。结果:在行距30 cm条件下,移栽株距对蒙古黄芪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株距的增大,蒙古黄芪地上部分生物量减小,根冠比增大,但单位面积药材产量下降,药材外观性状随着移栽密度的减小有所改善。在株距14 cm的栽培密度下,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均最高。株距8~16 cm栽培密度条件下,黄芪药材浸出物含量均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各株距处理综合评价指数依次为14 cm> 16 cm> 10 cm> 8 cm> 12 cm。结论:结合产量与经济效益综合评判,最优移栽株行距30 cm×14 cm(密度23.81万株/hm^2),该密度下蒙古黄芪生长发育健壮,主茎较粗,根冠比较大,产量较高,质量优异。  相似文献   

18.
探究《黄帝内经》影响下的《金匮要略》"气化观"。运用历史考察、文本分析等文献研究方法,对先秦两汉文化背景下,《黄帝内经》等著作中"气化"这一概念所体现的哲学、医学内涵进行分析,从道、法、术3个层面揭示在其影响下的《金匮要略》"气化观"的形成原因。秦汉哲学认为"气化"是宇宙万物生成的原因和运动的法则,古代医学认为人体气化遵循天地四时阴阳、五行的运行方式,这些都影响了《金匮要略》健康观、诊疗观及其遣方用药原则的形成。《黄帝内经》对《金匮要略》气化理论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壮火食气”思想反映了体内病理之火对正气的损害,尤其体现在脾瘅-消渴-消瘅的发展过程中,在实际临床中其内涵更为丰富。历代医家十分重视消渴病火热伤气的病机,常用清热益气法治疗消渴病,现代医家也逐渐认识到2型糖尿病火热伤气的病机过程。基于“壮火食气”理论探讨2型糖尿病“火热伤气”的基本病机,以此确立苦寒清热以直折火势、甘温益气以培正固本的治疗法则,临证时能明确改善患者症状和理化指标,有利于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林丽婷  罗霄  王继森  廖婉  高天慧  杨青松  杨鹏  林薇  代文东  孔颖 《中草药》2022,53(11):3425-3431
目的 构建Copula函数,研究莪术Curcuma Rhizoma-三棱Sparganii Rhizoma药对治疗“气滞血瘀”证的方剂剂量耦合效应。方法 从自建方剂数据库中收集治疗“气滞血瘀”证并含莪术-三棱药对的中医方剂,对其中莪术剂量和三棱剂量进行数据处理和检验,从阿基米德Copula函数族、椭圆Copula函数族中选择出最佳的Copula函数建立数学模型,描绘联合分布函数图,测算Kendall秩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监测莪术剂量和三棱剂量数据间的相关性。结果 整理归纳出505首方剂。Gaussian Copula函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莪术剂量和三棱剂量之间的相关性,莪术剂量和三棱剂量的Kendall秩相关系数为0.225 6,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为0.333 0,说明莪术剂量和三棱剂量之间具有较强的非线性关系,且呈正相关,当剂量增加时,两者之间的耦合效应会增强。结论 基于Copula函数模型,研究莪术-三棱药对在中医方剂配伍中的剂量相关性,从数据挖掘和数理统计角度为传统经典药对相须为用提供依据,为研究中药药对在中医药方剂配伍中的剂量关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