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针刺补泻的相对特异性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高希言 《中国针灸》2002,22(9):10-18
为了探讨针刺补泻手法对人体的作用,通过古代文献记载,以现代临床、实验研究为依据,结合在针灸教学、临床上的体会,对针刺补泻的作用进行探讨,认为补泻作用产生的关键不是针刺补泻手法的本身,而是患者在针刺时机体的机能状况。补泻手法作用于人体,通过调气表现出补泻的效应,说明补泻效果的产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不是任何条件下都有补泻效果,即对虚证病人可以产生补的作用,对实证病人可以产生泻的作用,补法和泻法对虚实病证均有治疗作用,但对虚证要首用补法,对实证要首选泻法。  相似文献   

2.
针刺补泻与“方”“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临床针灸补泻手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灸疗法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针灸补泻手法,倍受医者所重视并经众多医家潜心钻研,临床科学的实践,求其妙,述其理,为发展祖国针灸事业,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手法”的含义,乃指医者在针灸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及技巧.而“补泻”的含义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  相似文献   

4.
针刺手法概而言之,总不外乎"补"与"泻"两种,只要针刺时注意做到选穴准确、意念专一、务令得气、捻转提插相结合,就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针刺补泻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云凤  冯涛 《中国针灸》2002,22(2):20-28
补泻方法的运用是为了达到理想的补泻效应,对于针刺补泻法的探求,应重视发挥针灸的无副作用,痛苦小的优势,应重视理,法,方,穴的,重视留针得气,手法倡用平补泻以补虚泻实。不应片面强求补泻手法对机体的作用,当悉心探究每用行之有效的远道刺法,输刺法,巨刺法及泻南补北法,刺井泻荥法等具体的辨证补泻配穴法。以平补平泻法制作之而“辅针导气,邪得淫溢,真气得导”。  相似文献   

6.
单纯针刺手法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不同年龄组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头项,四项末端的穴位,采用毫针补泻综合手法治疗,年老者重于补法,年轻者重于泻法。结果:三个不同年龄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疗效与年龄,针刺补泻及治疗次数相关。结论:单纯针刺手法治疗高血压病,补法及泻法均可使用,补泻兼施起到共同降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笔者自 2 0 0 1年 9月以来采用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 8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中 ,男 33例 ,女 4 7例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13岁 ,平均 35 .2岁 ;病程最长 12年 ,最短 1年 ,平均 8.4年 ;轻度肥胖 16例 ,中度肥胖 5 5例 ,重度肥胖 9例。诊断要点 :男 ,身高 (cm) - 10 5 =标准体重 (kg) ;女 :身高 (cm) - 10 0 =标准体重 (kg)。超过标准体重 2 0 %属于轻度肥胖 ,超过 30 %属于中度肥胖 ,超过 5 0 %属于重度肥胖。2 治疗方法取穴 :建里、水分、石门、关元、滑肉门 (双 )、天枢 (双 )、大巨 (双 )、水道 (双 )、大横 (双…  相似文献   

9.
论灸法之补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元生 《中医研究》2002,15(4):52-53
灸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今言针灸补泻 ,实乃针法补泻。忽略于灸法而不谈 ,大有灸无补泻之说 ,为了提高灸之疗效和扩大其治疗范围 ,笔者不揣浅陋 ,对灸法的临床补泻作以论述 ,期作引玉之砖。1 施灸操作论补泻《灵枢·背俞篇》云 :“气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以火补者 ,毋吹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将120例腰背痛患者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并分组进行疗效对比手法治疗。观察组60例,辩证施治,补虚泻实;对照组60例,平补平泻,不辩证施治。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程也较对照组短(虚证P<0.05,实证P<0.01)。表明手法的补泻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推拿补泻手法在临床中的运用江安民(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伤骨科333000)关键词推拿手法;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推拿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基础理论为指导,各种手法的运用同样遵循着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的原则。然而伤有轻重,病有缓急,人有胖...  相似文献   

12.
李连洁 《河南中医》2014,(11):2252-2254
灸法的补泻作用客观存在,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辨证施治后的先决条件下,产生补或泻效果的关键在于徐疾,而且受机体状态、灸传感应、取穴配方及外在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曲建中 《光明中医》2008,23(11):1695-1696
经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所谓“灸有补泻”,是言灸法既有补法,可用于虚证、寒证;亦有泻法,可用于实证、热证。然近世以来,在灸法的作用和应用方面,则多认为灸法是以“温补”作用而收功。只适用于沉寒痼冷、无脉亡阳之虚寒证,而对某些正盛邪实的热证、实证,却视灸若畏途,使灸法这一疗法使用愈来愈狭,有湮没不传之虑。这种对于施用灸法所存在的错误思想,  相似文献   

14.
《灵枢·官能》篇指出:“泻必用员”(员通圆)、“补必用方”,而《素问·八正神明论》则说“泻必用方”、“补必用员”、两书的说法正好相反.后世注家因而解释纷纭,使读者莫衷一是.兹就原文作些肤浅的分析,望同道们指正.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活用补泻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伟 《国医论坛》2000,15(6):4-5
补法与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张仲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针对疾病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补泻,确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补泻方法。如其在治疗纯虚或纯实证时,或见虚重补,见实重泻;或无虚用补,无实用泻。对于虚实夹杂证,或以实为主治重补虚,或以虚为主治重泻实,或大胆专补专泻,或施以补泻并重。  相似文献   

16.
出针浅议     
出针是把刺入穴位内的针具拔出 ,又叫起针、拔针。在针刺治疗的进针、留针、出针过程中 ,出针是整个针刺操作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现谨对出针简述如下。1 出针的方法1 .1 一般方法 目前普遍应用的方法是 :用押手拇、食两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 ,刺手持针轻微捻转将针徐徐退至皮下 ,然后拔出。  应用上述方法出针时 ,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①出针一般不会造成病人疼痛 ,因而出针的快慢并不重要 ,匀速退出即可。而在晕针时 ,则强调快速出针 ,迅速将患者身上的针具悉数拔去 ,以尽快去除晕针的病因。②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 (或酒精棉球 )按压…  相似文献   

17.
迎随是针刺补泻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寿康 《中国针灸》2003,23(12):725-727
以《灵枢·九针十二原》《难经·七十二难》等篇为据 ,说明在《内经》《难经》中 ,迎随不是某一具体的针刺补泻手法 ,只是一切针刺补泻法的代称和原则。对于迎随 ,后世大多宗于《难经》 ,发展为深浅迎随、针向迎随、流注盛衰时间迎随、补母泻子迎随等。现代多以针向迎随为补泻 ,但在临床上很少单独用。针向迎随在理论上不符合《灵枢》本义 ,在临床上只能在四肢穴作行气法用 ,没必要作为一种具体的针刺补泻手法存在  相似文献   

18.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指出先天之精藏之于肾,是生命之源,故有肾为先天之本,肾阴、肾阳为生命活动之根,体现了肾以藏为主。《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也体现了肾藏中有泻。肾系病证有虚实和本虚标实之分,治疗上把握核心病机,根据肾虚损程度,急则峻补,缓则平补。又有因邪所致实证,宜补泻兼施,逐邪外出。通过对国医大师徐经世老师诊治的多发肾系病证的整理分析,肾气虚弱、肾阳不振、肾不纳气、肾虚水泛、肾阴亏虚、肾虚火旺等为常见证型,总结其立法、选方、用药经验和辨治技巧,恢复肾生理功能,可为中医药诊治肾系病证提供系统全面的中医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针刺捻转补泻手法为主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耳鸣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合并耳鸣耳聋患者13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6例,观察组针刺患侧听宫、听会、翳风穴和双侧中渚、外关、三阴交、太冲、太溪穴,太冲穴施以捻转泻法,太溪穴施以捻转补法;对照组选取与治疗组相同穴位,不施手法仅留针30 min后出针。2组均配合激光耳部局部照射及五官超短波治疗,均治疗1个月。采用耳鸣严重程度量表评估患者耳鸣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耳鸣严重程度评分[(5.71±2.19)分比(7.14±3.36)分,t=2.897]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耳鸣显效率为77.3%(51/66)、对照组为63.6%(42/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091,P<0.01)。观察组耳聋显效率为72.4%(42/58)、对照组为63.8%(37/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92,P=0.319)。结论捻转补泻法针刺治疗可缓解2型糖尿病合并耳鸣耳聋患者的耳鸣。  相似文献   

20.
针刺补泻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针刺手法之一,它与“轻重刺激”的方法截然不同,是针灸医师必须掌握的。一、针刺补泻的意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道路。任何疾病都会导致经络的气血运行发生异常变化,或血气衰少、功能低下,或气血运行发生障碍等等。人体十二经、十五络,外布周身,内连脏腑,若某一经络气血不足或受七情,六淫之邪所伤,即可产生病证,故云:“血气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