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累及颅底肿瘤的手术切除与入路选择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颅底肿瘤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 回顾分析1993-2000年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外科处理侵及颅底肿瘤84例的经验,讨论及颅底不同部位病变手术入路特点,以求选择最好的手术入路彻底切除肿瘤,同时昼保护颅底、颅内重要结构,减少并发症。结果 患者年龄6-78岁,平均43.8岁。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70例。采用各种手术入路切除累及咽旁颅底肿瘤38例;同时有前、中颅底破坏7例;肿瘤同时累及中、后颅底13例;侧颅底颞下窝肿瘤26例。用各种组织瓣修复颅底缺损或填充60例。6例并发脑脊液漏,2例迟发脑脓肿,修复组织瓣部分坏死3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颅脑并发症。恶性肿瘤在3年生存率67.5%(27/40)。结论 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应相对于颅底不同部位的肿瘤,针对特殊的解剖结构而选择,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因素综合考虑:①肿瘤部位及累及的范围;②安全、充分地切除肿瘤;③正常功能结构及外观影响小;④便于可靠有效地修复。  相似文献   

2.
颅鼻沟通肿瘤切除(附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颅鼻沟通肿瘤的显微手术切除与颅底重建的适应症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38例颅鼻沟通肿瘤,经CT或MRI扫描确诊,手术选择经鼻侧入路或颅鼻联合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并行颅底修复重建。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7例,无手术死亡。随访2~5年,30例病人,22例恢复原来的工作,2~3年内肿瘤复发3例,再次手术切除。1~4年内5例恶性肿瘤多处转移、死亡。结论根据肿瘤的大小与累及范围选择鼻侧入路或颅鼻联合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或颅底重建是颅鼻沟通肿瘤切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面联合入路在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治疗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4例经颅面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颅底区沟通性肿瘤患者资料,经病理证实恶性肿瘤31例,良性肿瘤13例。位于前颅底区35例,累及前、中颅底区9例。肿瘤切除后造成的硬脑膜缺损用自体组织严密修补,并用额部带蒂复合组织瓣行颅底区组织缺损修复。结果肿瘤全切38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症包括脑神经损伤3例,伤口感染2例,出现暂时性脑脊液漏2例,一过性精神症状2例。随访1~6年,10例死于肿瘤复发,失访2例。存活2年以上25例,3年以上17例。结论颅面联合入路是颅底区沟通性肿瘤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术入路之一,它是前颅底区(部分可以累及中颅底区)沟通性肿瘤较好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额颞骨瓣开颅加Weber-Fergusson手术切除累及颅眶的鼻腔鼻窦肿瘤的疗效.方法采用额颞骨瓣开颅加Weber-Fergusson切口手术切除侵犯颅眶的鼻腔鼻窦肿瘤9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颅脑并发症病例.随访2~8年,死亡4例, 5例无瘤生存.结论此手术方法不仅能完整地切除肿瘤,而且可一期切除肿瘤后修复颅底及硬脑膜缺损,有效地预防了脑脊液鼻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较为理想的外科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切除颅底肿瘤的可行性、手术入路的选择及修复与重建.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6年收治的116例颅底肿瘤患者,根据肿瘤部位选择相应手术入路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全切除76例(65.5%),次全切除40(34.5%)例,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20.7%.结论 术前对颅底病变充分评估,制订合理的治...  相似文献   

6.
累及舌根晚期咽喉恶性肿瘤的手术及舌根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累及舌根恶性肿瘤的手术及功能重建。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57例原发舌根及咽喉部累及舌根的恶性肿瘤病人进行总结,其中舌根癌7例,软腭癌累及舌根6例,扁桃体癌累及舌根14例,声门上区喉癌累及舌根30例,分别实施经口、咽侧、舌骨区、下颌骨正中裂开外旋入路切除肿瘤,术后行切除舌根的修复及舌功能重建,应用颈阔肌皮瓣、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皮)瓣、颞肌肌筋膜瓣、胸大肌肌皮瓣、喉气管瓣及局部拉拢缝合喉体上提修复缺损。结果 全部病人术后经锻炼逐步恢复了饮食功能;除行喉气管瓣修复5例外,全部恢复了言语功能;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0/57(70.18%)、33/57(57.89%)。结论 术前对肿瘤原发部位及范围的准确评估是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路、修复方式及彻底切除肿瘤的重要前提;适合的手术入路及修复方式,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得以功能重建,提高了生活质量,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这类肿瘤府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翼点入路切除前、中颅底沟通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 7例前、中颅底沟通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颅眶沟通瘤 3例 ,中颅底沟通瘤 4例 ,均采取翼点及其改良入路 ,其中 5例采取硬膜外入路 ,2例结合硬膜内外入路切除肿瘤。结果  6例患者实现肿瘤全切 ,1例次全切除 ,无手术死亡。结论 翼点入路是切除前、中颅底沟通瘤的理想入路 ,具有显露充分、易于掌握和改良等优点 ;采取带蒂颞肌瓣充填肿瘤切除后的残腔 ,反折骨膜修补硬膜的颅底重建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颅底肿瘤手术入路,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对37例前颅底肿瘤进行了相应的手术切除,颅面联合入路21例,其中额颅合并鼻侧切开1例,上颌骨内侧部分切除或暂移开切除肿瘤7例,上颌骨切除8例,上颌骨或(和)眶或(和)颌面皮肤切除5例;上颌骨部分或全外旋合并鼻锥转位13例;鼻额翻瓣、额眶入路及面中揭翻各1例。结果:10例良性肿瘤患者均健在,恶性肿瘤患者3、5年存活率分别为81.9%(22/27)、62.9%(17/27)。9年以上无瘤存活1例。结论:除鼻侧切开外不同类型颅面联合入路均能提供良好的肿瘤显露,有利于鼻颅沟通瘤的整块切除。部分或上颌骨全外旋合并鼻锥转位适于切除累及颅底尚未侵及颅内的肿瘤。额鼻共同翻开适于切除额窦发育良好的鼻颅沟通瘤。颅眶入路适于颅眶沟通瘤。面中揭翻应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侵及颅底肿瘤的颅底修补与重建。方法38例颅底侵入瘤患者,均采用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颅底缺损采用9种不同方法修补。结果38例患者均达到显微镜下肿瘤全切或次全切。全部患者获1~7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33.7个月。因肿瘤复发死亡6例,与肿瘤无关死亡2例,带瘤生存5例,其余25例均无肿瘤复发。与颅底修补与重建有关的手术并发症包括:转移组织瓣部分坏死2例,脑脊液漏3例,1例术后第30天行面部创腔冲洗吸引时突发颈内动脉大出血死亡。结论上颌骨翻转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颅底侵入瘤具有显露充分、肿瘤切除彻底的优点。根据肿瘤切除后颅底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修补,重建颅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31例头颈部肿瘤因累及前颅底而行前颅底切除术,包括多种部位和类型的肿瘤,大多数为鼻腔、鼻窦肿瘤,其中良性肿瘤4例,恶性肿瘤27例。手术分为经颅底咬除术和颌面联合切除术两种不同方式。各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2.3%(10/31),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33.0%。5年生存率16.5%。对头颈部晚期肿瘤施行前颅底切除术是安全可接受的,建议以颅颌面手术入路,选择肿瘤未侵破颅底骨板至硬脑膜为主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6例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①耳后“C”形切口,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6例;②颞侧舌形切口,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4例;③颞-耳-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6例。其中13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结果 16例中11例术后存活3年以上,5例术后3年内死亡。按寿命表法统计,3年生存率为69%。结论 本组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并进行肿瘤切除。对颅底区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等积极措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适宜切除巨大侧颅底肿瘤的手术途径。方法 应用额 耳前 颈联合入路 ,制作眶颧骨瓣及颅骨骨瓣 ,结合下颌骨脱位下移 ,获得了充分暴露肿瘤的术野 ,治疗 2例占据咽旁间隙、颞下窝穿颅底达颅中窝的巨大侧颅底沟通性肿瘤。结果  2例肿瘤均获得全切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均未发生脑脊液漏等任何颅内并发症 ,面部无明显畸形 ,咬合正常。结论 额 耳前 颈联合入路是用于切除巨大咽旁间隙、颞下窝、侵入颅中窝的侧颅底良、恶性肿瘤较理想的手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头颈外科神经外科联合手术治疗颅底沟通肿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头颈外科与神经外科合作处理颅底沟通肿瘤的经验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联合制定手术方案并共同实施手术54例(良性21例,恶性33例)颅底沟通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前颅底19例,侧颅底12例,中央颅底17例,后颅底(颈静脉孔区)6例.结果 本组颅底沟通肿瘤均一期手术切除.良性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1例;恶性肿瘤肉眼全切除25例,6例鼻窦、鼻咽、腮腺恶性肿瘤及2例脊索瘤近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恶性肿瘤并发症13例,其中术后出血2例.随访8~43个月,良性与恶性肿瘤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19.1及21.0个月,恶性患者失访3例.21例良性肿瘤复发1例.33例恶性肿瘤中复发12例,死亡9例(其中1例死于心脏病),Kaplan-Meier法统计3年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3.0%及52.7%.结论 头颈外科和神经外科合作有利于提高颅底沟通肿瘤的手术切除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10例前颅底肿瘤的术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锥体下翻额正中进路前颅底肿瘤切除术在前颅底肿瘤中的应用。方法:颅面联合进路前颅底肿瘤切除术2例;经额下进路颅-眶-鼻沟通性肿瘤切除术3例;鼻侧切开术3例;鼻锥体下翻额正中进路前颅底肿瘤切除加额骨膜、髂骨瓣颅底修复和重建2例。结果:10例患者均完全切除瘤体,经1~5年随访,良性肿瘤6例无复发。恶性肿瘤4例中,1例随访1年生存良好;余3例中生存3年2例,5年1例。结论:前颅底肿瘤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性质选择最佳的手术进路。鼻锥体下翻额正中进路前颅底肿瘤切除术可在明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对额叶损伤轻,颅底修复方便,是一有价值的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15例骑跨中后颅窝底脑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方法:骑跨中后颅窝底脑肿瘤15例,包括颅咽管瘤6例,脑膜瘤5例,神经鞘瘤3例,垂体瘤1例,均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其中11例采用硬脑膜内入路,4例采用硬脑膜外入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改良翼点入路是切除骑跨中后颅窝底肿瘤的理想入路之一。结合各类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邻近结构、生长方向的关系,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并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有机地结合是取得最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颞骨和颞下窝联合入路侧颅底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探讨安全和彻底摘除广侵侧颅底及其相邻区的肿瘤的手术入路和方法。方法通过颞骨和颞下窝联合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摘除肿瘤,并尽可能维护或重建颅底和颅神经。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s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for removal of lateral skull base tumors, including transmandibular, infratemporal fossa, preauricular transzygmatic subtemporal approaches, are major invasive procedures that often sacrifice hearing and cause abnormal occlusion and cosmetic defects. Reports of the transcervical approach for resection of skull base tumors are rare, although it was described for resection of clival chordomas in as early as 1966.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iew our experiences in management of lateral skull base tumors using the transcervical approach. Study Design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Methods Six lateral skull base tumor cases treated with transcervical approach procedures were reviewed, including the medical records. Results There were 4 males and 2 females. Age ranged from 12 through 52 years. Histopathological diagnoses included malignant schwannoma(n = 1), malignant carotid body tumor(n = 1), heamangioma(n=1), schwannoma (n=2) and pleomorphic adenoma (n = 1). Transcervical techniques were used in all cases with the use of microscope in the lateral skull base area. Complete tumor removal was achieved in all cases.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was implemented in 1 case of malignant schwannoma and 1 case of malignant carotid body tumor. Jugular foramen syndrome occurred as a surgical complication in 1 case of malignant Schwannoma of the vagus nerve. There was no tumor recurrence during the 10 - 42 month follow-up period.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approaches, the transcervical approach provides a easy, safe, minimal invasive and effective procedure for removal of selected lateral skull base tumor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底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 ,保证颅底手术的安全性并彻底根治肿瘤。方法对我院 10年来 2 9例不同颅底手术进行回顾性总结 ,分析颅底的鸡冠、翼突和颞骨棘、茎突和颈内动脉及其各自的毗邻解剖结构在术前诊断、不同手术进路切除肿瘤时的应用情况。结果 本组初期3例手术中有 2例术后颅底有部分肿瘤残留 ;其余 2 6例颅底手术中 ,皆在直视下完全切除肿瘤 ,无手术死亡及严重颅脑并发症。本组 2 9例中 ,侵犯颅底的恶性肿瘤行不同的颅底手术 19例 ,其 3年生存率为 72 2 % (13/ 18) ,5年生存率为 35 7% (5 / 14 )。结论 鸡冠、翼突和颞骨棘、茎突和颈内动脉及其各自的毗邻解剖结构分别是不同的颅底手术重要标志 ,正确认识这些临床解剖标志是颅底手术安全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