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目的:探讨3种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mRNA,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rorⅡ,IGF-Ⅱ)mR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mRNA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25例肝癌患者(肝癌组)、131例良性肝病患者(良性肝病组)、32例非肝脏肿瘤患者(肝外肿瘤组)及65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提取外周血中总RNA,经随机引物和反转录酶作用分别合成AFP,IGF-Ⅱ和TGF-β1的cDNA,再以巢式PCR分别扩增其cDNA片段,分析其在肝癌诊断与鉴别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外周血中扩增出的AFP mRNA,IGF-ⅡmRNA和TGF-β1 mRNA基因片段大小为分别为159,170,211 bp,与原设计一致。肝癌组外周血AFP mRNA,IGF-ⅡmRNA和TGF-β1mRNA基因片段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肝病组、肝外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AFP mRNA,lGF-ⅡmRNA和TGF-β1mRNA基因分析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转移判断及术后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韩克强  梁平  吴娅利  李靖  杨彤翰  赵弘智  郑璐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20-1822,1825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外周血AFP mRNA表达水平与早期微转移的关系。【方法】用0.2%二己基亚硝胺(DEN)诱导Wistar大鼠建立肝癌模型,提取外周血总RNA,经转录后,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巢氏RT-PCR)技术检测大鼠AFP mRNA水平。【结果】20只对照组大鼠外周血标本中未检测到AFP mRNA,而在79只存活的实验组大鼠中,肝硬化组AFP mRNA检出率为6.3%(1/16),未转移肝癌组AFP mRNA检出率为42.3%(22/52),伴转移肝癌组AFP mRNA检出率为81.8%(9/11)。【结论】以AFP mRNA为标志物,通过巢氏RT—PCR来检测肝细胞癌外周血微转移是可行的,有助于提高肝细胞癌外周血微转移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早期检测外周血微转移可以提高预测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癌细胞的敏感的分子检测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分离有核细胞,用TRzol提取RNA,采用巢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特异引物扩增CK19mRNA,凝胶电泳观察结果,以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CK19mRNA扩增结果与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7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39例CK19mRNA阳性,阳性率为51.3%(39/76),27例肺良性病变中仅1例阳性,阳性率为3.7%,15例健康对照者为阴性。[结论]巢式RT—PCR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量转移癌细胞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K19-mRNA可作为一个标志物来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改进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巢式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基因分型方法初探广州地区HBV基因型分布状态。方法 设计巢式PCR扩增前S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AvaⅡ和DpnⅡ酶切鉴别HBV A—G基因型;并对140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其中随机挑选3份进行克隆测序,并对20份患者血清进行巢式PCR—RFLP重复分型试验,以验证此分型技术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同时采用PCR和巢式PCR对92份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血清进行HBV DNA阳性率检测比较。结果 基因分型与测序结果一致;基因分型重复试验符合率100%;92份HBeAg阴性血清经PCR和巢式PCR扩增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20.7%和68.5%。140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以C型(94份)和B型(42份)为主,偶见A型(4份)。结论 巢式PCR—RFLP HBV基因分型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稳定性,且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表达水平与肝外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realtime PCR(RT PCR)技术 ,定量检测 5 6例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5 6例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为 (346 4 4 .6± 94 90 5 .4 )copies/ μgRNA ,伴有肝外转移的 13例 10 0 %为阳性 ,平均水平为 (1385 6 9.2± 15 94 99.3)copies/ μgRNA。 结论 伴有肝外转移的肝癌患者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呈高水平表达 ,甲胎蛋白mRNA可作为诊断肝癌远处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甲胎球蛋白(AFP)、糖抗原125(CA125)、糖抗原19-9(CA19-9)在肝细胞癌(HCC)与肝脏转移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93例患者的血清 AFP,CA125和 CA19-9浓度,其中HCC 组45例,肝脏转移瘤组38例,良性肝病组10例。结果①良性肝病组三种标志物均阴性,HCC 组 AFP阳性率明显高于肝脏转移瘤组,且联合检测 AFP、CA125、CA19-9阳性率高达88.9%,明显高于 AFP 单项检测(P <0.05);② HCC 组血清 CA19-9和 CA125阳性率分别为57.8%和77.8%,联合检测 CA19-9、CA125阳性率明显高于肝脏转移瘤组(P <0.05)。结论AFP 仍是诊断肝细胞癌的主要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AFP、CA125、CA19-9可明显提高 HCC 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联合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癌抗原CA50检测对提高原发性肝癌(PHC)检出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7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清AFP,GGT,ALP和CA50定量检测,各组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GGT,ALP和CA50水平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AFP,GGT,ALP和CA50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7.9%,63.6%,55.8%和66.2%,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1) ;AFP与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4.8%,显著高于TM单项检测阳性率(P<0.01).结论 AFP联合GGT,ALP和CA50检测能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和AFP的表达意义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提取肝癌患者外周血总RNA,RT-PCR及巢式PCR扩增目的片段。结果:肝癌患者AFPmRNA表达率为63.33%,明显高于肝炎组9.1%(P〈0.05)。AFPmRNA的表达与血清AFP浓度无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中AFPmRNA和AFP是肝癌诊断、术后复发、评估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CA125在肝硬化与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2例肝硬化与53例肝癌患者及120例正常对照组的CA125水平。结果 肝癌组、肝硬化组CA125分别为312.03±214.45U/ml、288.75±185.47U/ml;以35U/ml为界限值,肝癌组阳性率为64.1%,肝硬化组阳性率为59.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肝硬化组与肝癌组两者CA125水平及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癌组AFP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肝硬化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AFP结合CA125联检肝癌的敏感性可提高到88.7%。结论 CA125可作为肝硬化与肝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如能结合AFP检测,可在两者的鉴别诊断方面及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肝癌患者血清AFP、AFU和SHCSP的联合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多种肝癌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79例B超: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为肝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肝癌患者进行了甲胎蛋白(AFP0、α-L-岩藻糖苷酶活力(AFU)和特异性肝癌蛋白(SHCSP)的联合检测。结果:单项AFP、AFU和SHCSP法在PHC组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95%、72.15%及70.89%,AFP法与AFU法两项联检阳性率为91.14%,AFP法与SHCSP法两项联检,阳性经为89.87%,三项联检的阳性经97.47%,均显著高于任何单项检测的阳性率(P<0.01)。AFP法在PHC中的阴性率为24.1%,AFU法和SHCSP法在19例AFP阴性的PHC病例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3.6%和68.42%。结论:采用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减少遗漏患者,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尤其对AFP阴性的肝癌诊断具有更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异质体(AFP—L3)和甲胎蛋白信使核糖核酸(AFPmRNA)诊断肝细胞癌及评估肝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对2005年4月2005年7月收治的82例肝细胞癌(HCC)、1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和19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应用酶联吸附法及荧光定量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联合检测AFP—L3和AFPmRNA水平,对比其阳性率。结果:AFP—L3和AFPmRNA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87.6%,较单独检测AFP、AFP—L3、AFP—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69.5%、81.7%、36.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联合检测AFP—L3和AFPmRNA均阳性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较低。结论:术前联合检测APF-L3和AFPmRNA可提高HCC,尤其是AFP阴性HCC的诊断率,而术后联合检测对评估HCC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LCA-agarose固相亲和层析法分离血清中核心岩藻糖化的运铁蛋白(cFuc-Tf),再结合运铁蛋白免疫比浊法,测定了50例正常人、44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19例肝癌患者血清中的核心岩藻糖化运铁蛋白。结果显示正常人、良性肝病患者以及肝癌患者血清中的CFCC-Tf分别为36±34.9mg/L、40.5±34.1mg/L和167.8±104mg/L。经统计学处理,肝癌患者血清中的cFuc-Tf含量较正常人及其它良性肝病患者有极显著的升高。以cFuc-Tf>140.7mg/L为诊断上限时,诊断肝癌的特异性为98.9%,阳性率为579%,对伴有AFP升高(>40pg/L)之肝癌,阳性率为100%。血清eFuc-Tf测定可作为肝癌鉴别诊断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监测心肌微小损伤成为可能。探讨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mRNA对心肌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电镜观察心肌损伤时的超微结构改变;从心肌组织和外周血中制备总RNA,以随机引物和反转录酶合成cTn Ⅰ-cDNA,再以巢式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将cTn Ⅰ-mRNA扩增法用于临床诊断,与心肌酶谱(CK,CK-MB,AST,LDH)及cTnⅠ定性比较,以探讨其临床价值。结果:心肌损伤组织超微结构表现为心肌线粒体肿胀、嵴断裂、严重空泡样变及细胞核异形变、染色质浓缩边聚。巢式PCR法扩增cTn Ⅰ-mRNA片段的灵敏度为2μg/L测序分析证实从心肌组织及外周血中扩增基因片段与原序列完全一致。对62例慢性心脏病患者外周血cTn Ⅰ-mRNA的扩增分析,其阳性率明显高于酶谱或cTnⅠ定性分析(P&;lt;0.05)。结论:心肌损伤时cTn Ⅰ-mRNA释放进入外周血,为心肌损伤诊断的敏感基因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5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53、CA19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阳性率及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97例肝硬化患者和152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AFP、CEA、CA125、CA153、CA199,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AFP、CEA、CA125、CA153、CA199在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7.9%、43.2%、56.8%、36.8%、69.5%。五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组的阳性率最高为92.6%。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对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PSA mRNA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mRNA在前列腺癌(PCa)患者外周血表达的意义。方法 运用巢式RT-PCR检测36例PCa患者,28例良性前列腺组织增生(BPH)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结果 BPH患者和志愿者外周血PSA mRNA均阴性,36例PCa外周血PSA mRNA阳性率38.9%(14/36)。PSA mRNA表达阳性率随肿瘤分期进展而增高,各期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SA mRNA特异表达于PCa外周血,可用作PCa微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mRNA在HBsAg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8例HBsAg阳性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甲胎蛋白mRNA。结果:32例(84.2%)患者癌组织甲胎蛋白mRNA呈阳性表达,其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亦为阳性;而阴性表达的6例(15.8%)其外周血甲胎蛋白mRHA和血清甲胎蛋白亦为阴性。HBsAg阳性癌组织甲胎蛋白mRNA阳性率在合并肝硬化组为100%,合并血清甲胎蛋白〉25ug/L组为100%、无合并肝硬化组为57.1%,〈25ug/L组为57.1%,P〈0.05。相关分析显示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阳性率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均于癌组织甲胎蛋白mRNA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癌组织甲胎蛋白RNA阳性表达与合并肝硬化呈正相关,而与有无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及癌灶大小无相关性。结论:大多数HBsAg阳性肝细胞癌的甲胎蛋白基因处于活化状态,其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阳性表达和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均与癌组织甲胎蛋白mRNA阳性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别诊断良恶性腹水。[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腹水中是否存在肝癌细胞,其中良性腹水24例,恶性腹水32例。[结果]良性腹水AFPmRNA阳性率为8.3%(2/24),恶性腹水阳性率为92%(29/32),用AFPmRNA鉴别诊断良恶性腹水的特异性为91.6%,敏感性为90.6%。[结论]用Nested—RT—PCR检测方法鉴别良恶性腹水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一种灵敏、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GPDA同工酶和AFP联合检测对PHC的互补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60例PHC患者血清,采用我室建立的不连续阶段梯度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电泳检测GPDA同工酶;放射免疫分析测定法检测AFP。[结果]160例PHC患者中GPDA-H阳性率为66.5%(106/160),AFP阳性率为63.1%(101/160),在AFP阴性的肝癌患者中GPDA-H阳性率达61.0%,血清GPDA-H在小肝癌组中阳性率达62.0%,联合检阳性率为88.1%(141/160),GPDA-H与AFP无相关性。[结论]GPDA-H和AFP联合检测对PHC有较高的诊断率,且两者有互补诊断价值,有助于PH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取癌栓以及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寻找积极的治疗原发性左叶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方法。方法:对44例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随机分两组,A组采用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门静脉取癌栓及肝动脉,门静脉 脉插管化疗;B组行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并对A、B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为72%,生存率一年为22.7%,三年为4.5%。而A组患者术后2个月AFP阳性率为31.8%,生存率一年为63.6%,三年为40.9%,两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并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膜联蛋白A2(ANXA2)在肝细胞性肝癌(HCC)患者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对HCC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自身配对法收集术后肝癌的癌灶、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以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ANXA2的表达,以定量PCR分析ANXA2 mRNA转录水平,以免疫组化法分析ANXA2在细胞中定位;分组收集肝癌、良性肝病患者和健康人群外周血,以ELISA法定量外周血中ANXA2表达水平.结果 无论是ANXA2还是ANXA2 mRNA,HCC癌灶组织中ANXA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和远癌组织(P〈0.001);ANXA2在HCC癌灶组织中定位于胞质和胞膜,癌旁组织中定位于胞质,而远癌组织中未见明显表达;HCC患者血ANXA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肝病或健康人群(P〈0.01),但与转移性肝癌组间未见明显差异.临床病理学特征:血ANXA2表达与HBV感染(t=6.820,P〈0.001)、伴肝外转移(t=3.191,P=0.002)、门静脉癌栓(t=2.859,P=0.005)、中低程度分化(P〈0.001)和TNM分期相关(t=5.594,P〈0.001),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AFP水平间未见明显相关;血ANXA2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诊断阳性率(96.52%).结论 ANXA2过表达有助于肝癌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