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对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96例患者,分为(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n=48)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健康教育。结果康复组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运动积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r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及心理健康教育对脑梗塞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脑血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58例脑血管偏瘫患者随即分为护理干预组76例与对照组82例,对照组延袭常规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互动式健康教育、个体化的心理干预、规范化功能训练、中医针灸、以及家庭跟踪康复指导等进行对照。结果干预组有效率达87.7%,对照组42.1%,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采用Brunnstrom分级法对两组患者在开始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3个月时分级评定。患者上下肢功能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偏瘫的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偏瘫患者的患肢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状况及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轻患者及家庭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2009年9月至2013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致偏瘫患者200例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康复组,分别比较2组患者治疗康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入院时及康复1周后、康复2个月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早期康复治疗后的临床疗效。2组除入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外,康复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经早期康复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及康复1周后、康复2个月后 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康复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施行早期康复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大连市老年病医院康复理疗科收治的脑梗合并偏瘫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康复,试验组30例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躯体功能评分Barthle指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①躯体功能评分:对照组(64.76±11.23),试验组(81.62±12.16);③Barthle指数:对照组(42.54±9.26),试验组:(54.39±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联合手法康复及电针灸肢体刺激可恢复患者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肌肉运动,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自理能力,临床疗效优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8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41例、康复组45例。常规组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神经功能。结果两组Barthel指数、NDS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康复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NDS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把握康复训练时机,加强心理干预,采取正确的训练方法,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病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肥胖因素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入我院进行治疗并给予康复治疗的109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BI)对肥胖因素的影响进行评定.结果 康复治疗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早日恢复,但正常体重组康复效果好于超重组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因素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负性影响,不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在康复治疗中医护人员与家属应对患者适当减重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82例脑出血偏瘫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有效率、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是92.7%,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是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可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住院时间及康复效果的观察。方法:选取某院从2013年8月~2015年8月接诊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方法的护理,治疗组的患者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病率、住院费用、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活动指数,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和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出院时,治疗组的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和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明显的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在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的康复训练的介入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明显的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致偏瘫患者预防二次损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所致偏瘫者100例,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前后用Brunnstrom评定6级法对患者作详细功能障碍评级,然后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 康复组经早期康复护理后二次损伤明显降低,各项指标均有较大程度改善,P<0.01,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二次损伤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护理前有所降低(P<0.05),但是对照组的降低幅度不如观察组大,且t=10.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更好的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还能够使大部分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常规药物治疗结合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程序,评价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康复组,康复组在康复前,康复后60天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痉挛评分比较,数据应用SPSS10软件处理。结果康复后的60天与康复前比较,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所提高。痉挛评分有所下降。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护理程序,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家庭康复护理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2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过系统康复治疗,患者出院回家后,对照组在每天康复护理与否、康复护理时间和内容等方面完全由自己掌握;家庭康复护理组则严格按照康复护理计划所规定的康复护理时间和内容实施,并每2周来康复门诊评估指导一次,每4周家庭随访评估指导一次。采用Fugl-Meyer评测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分别于入选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FMA积分和MBI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性提高(P均<0.05),但家庭康复护理组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恢复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可以明显地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药房》2015,(20):2801-2803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脑出血患者的康复管理和药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1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依达拉奉并于发病48 h内开始接受规范化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发病2周后开始接受规范化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康复治疗前和治疗4、12周后各进行一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12周后NIHSS和MMSE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偏瘫行康复治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行康复治疗的78例作为试验组,并选取无慢性心身疾病的家属78名作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康复治疗.两组均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估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试验组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因子评分及EPQ中N和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普遍存在精神心理问题,在康复治疗中应用心理治疗措施,可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3组,3组均常规使用内科药物治疗,其中2组分别于2 d和14 d进行康复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Fugl-Meyer评分。结果与其他2组相比,早期康复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评分明显增高(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脑外伤病人心理状况及肢体障碍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神经科脑外伤70例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路径组各3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运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分析两种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路径组护理后HAMD、HAMA、NHI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FMA、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可改善脑外伤病人负面情绪及肢体障碍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不孕不育患者治疗中采取健康教育对患者满意度和治疗信心的影响。方法通过入院就诊时间的不同本次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74例不孕不育患者均分成参照组(n=37)与实验组(n=37),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健康教育,评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信心有效率、护理服务、护理方式、护理满意度、护理环境等均高于参照组数据,P <0.05,统计学存在验证意义。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在不孕不育患者中展现更具优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康复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有计划的多种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多次教育,对照组仅进行入院常规宣教,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于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时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两组在健康教育治疗前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WCST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N2、P3波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P3波幅增高,而观察组改变更为明显,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WCST与治疗前相比,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及随机错误数均减少,正确数及分类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增加,两组相比观察组改变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更有助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