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中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是否较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疗效更佳。方法将132例ACS病人随机分为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对照组(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心绞痛发作很快被控制,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很快被改善,出院后病人再发心绞痛,再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及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ACS病人中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首剂氯吡格雷负荷量(300 mg)较阿司匹林加常规治疗联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75 mg/d)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联合用药早期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0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联和阿司匹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发作期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经头部CT检查确诊为非心源性卒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组(52例)和阿司匹林治疗组(50例)。双联治疗组接受氯吡格雷75mg+阿司匹林75~150mg7d,单药治疗组接受阿司匹林75~150mg7d,之后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150mg维持,随访三个月。观察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评判疗效。结果三个月内,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组和阿司匹林治疗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69%和20.0%(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急性发作期及时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患者有着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不同负荷剂量及维持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产生的影响。方法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后每日75 mg组(A组)73例,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后每日150 mg组(B组)55例,负荷量氯吡格雷600 mg后每日75 mg组(C组)60例,负荷量氯吡格雷300 mg后每日75 mg,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每日3次组(D组)52例。予服氯吡格雷前、服药后72 h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抑制率。结果 B组、C组CR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D组(P〈0.05);A组、D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B组、C组(P〈0.05),而血小板抑制率显著低于B组、C组(P〈0.05)。结论高负荷剂量、高维持剂量氯吡格雷可以降低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为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氯吡格雷300mg负荷量治疗,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及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600mg负荷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电图ST段的变化、近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S礅下降幅度和缺血导联个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0dMACE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7.5%vs 10.0%,P〈0.05),两组患者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7.5%vs 5.0%,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600mg负荷量可明显改善心肌供血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用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辅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量效关系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随机分为2组:高剂量组43例,低剂量组43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300mg/d,共服用3d,以后降为100mg/d。住院期间同时给予镇痛、静脉溶栓、降脂及减轻心脏耗氧等常规治疗。溶检开始前,高剂量组首剂给予氯吡格雷600mg口服,低剂量组给予氯吡格雷300mg口服,之后2组分别给予维持剂量75mg/d。检测治疗后2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和达峰时间,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治疗36h及治疗36d时主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以及治疗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高剂量组CK—MB峰值显著低于低剂量组,达峰时间显著短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2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治疗后高剂量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治疗36h及治疗30d后,MACE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300mg相比,采用氯吡格雷600mg作为起始剂量辅助治疗急性STEMI患者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恢复心肌功能,降低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CR)的影响。方法氯吡格雷抵抗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4例,口服氯吡格雷75 mg,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每日3次。B组40例,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 mg。C组为无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35例,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 mg。于服氯吡格雷前、服药后1周分别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抑制率。结果 3组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血小板聚集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1周后,血小板聚集率A组为(21.5±3.9)%,B组为(28.1±5.7)%,C为组(17.9±4.7)%;血小板抑制率A组为(10.2±2.5)%,B组为(8.8±1.8)%,C组为(14.6±2.3),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小板聚集率C组〈A组〈C组,血小板抑制率C组〉A组〉C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以降低ACS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五味子提取物对氯吡格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为:单用组(单用氯吡格雷)、联用1次组(五味子灌胃1次和氯吡格雷联用)和联用6d组(五味予灌胃6d和氯吡格雷联用)。单用组禁食12h;联用1次组大鼠禁食12h后,灌胃五味子提取物2.4mg·kg^-11次;联用6d组大鼠禁食12h后,每日灌胃五味子提取物2.4mg·kg^-1,持续6d。3组大鼠均予灌胃氟吡格雷30mg·kg^-1给药后尾静脉采血,用HPLC法测定氯吡格雷羧酸代谢物SR26334的血药浓度,DAS(数据采集系统)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统计分析。结果:联用1次组SR26334的AUC(0-1、AUCf(0-∞)、Cmx、Clz/F、Tmax、t1/2x与单用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联用6d组SR26334的AUC(0-t)、AUC(0-∞)、Cmax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Clz/F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两组SR26334的Tmax、t1/2z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子提取物和氯吡格雷联合用于大鼠时,五味子提取物一次给药,不影响氯吡格雷的体内代谢;五味子提取物长期给药,会使氯吡格雷羧酸代谢产物SR26334的AUC和Cmax减少。临床上两药联合使用时,要注意氯吡格雷的用量,并且加强其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8.
王塑华  高美琳 《山西中医》2009,25(11):25-2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两组均予脑梗死急性期基础治疗,其中对照组氯吡格雷75mg口服,每日1次,治疗组氯吡格雷75mg口服,疏血通10mL静脉滴注,两组均连续治疗15天。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8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20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指数均明显下降(P〈0.01),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黏稠度,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爱华 《中医药研究》2012,(9):1150-115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2例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凝、抗缺血等治疗基础上,单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随访6个月,评价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1%,且治疗组心脏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UAP,可改善心绞痛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出血风险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噻氯匹定(力抗栓)对急性脑梗塞复发的远期效果。方法:2300例急性脑梗塞常规治疗2周后的住院患者随机单盲分为4组。治疗组Ⅰ(噻氯匹定组)576例,治疗组Ⅱ(噻氯匹定→阿司匹林组)570例,治疗组Ⅲ(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组)574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580例,给予噻氯匹定及阿司匹林治疗,随访6年。结果:4组服药后1年、2年、2.1~5年及5年以上脑梗塞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用噻氯匹定的复发率最低,复发率1年为10.06%。阿司匹林组的复发率最高,复发率1年为31.7%。女性患者服用噻氯匹定较服用阿司匹林复发率显著降低。不同年限的脑梗塞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6年观察中以脑梗塞后1~2年复发率最高,3~4年最低。结论:噻氯匹定对急性脑梗塞的复发预防显著优于阿司匹林。长期使用小剂量噻氯匹定,不良反应小,是脑梗塞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疏血通,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结果: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77%(P〈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疏血通治疗UA安全有效,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冠心病人,给予不同疗程氯吡格雷,观察受试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48名冠心病患者,在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1天每人使用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之后联合使用阿司匹林(1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治疗.术后24h、1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诊。其中PCI后6个月复查患者被分为两组,组Ⅰ接受6个月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Ⅱ先接受3个月的联合治疗,后3个月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即时以及随诊时抽取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CRP浓度,对伶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浆CRP基线水平(术前)为(50.4±4.8)μg/ml。组Ⅰ减少至(27.9±3.9)μg/ml,组Ⅱ为(56.6±6.3)μg/m,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PC/术后延长氯吡格雷疗程可降低血浆C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吡格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和对照组(116例)。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口服氯吡格雷50mg,每日一次,共用6周,阿司匹林0.1g,每日一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0.1g,每日一次。结果1周内心绞痛有效控制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93.33%比74.13%,P〈0.01),6周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事件发生,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氯吡格雷联用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动静脉内瘘(AVF)成形术后早期干预的效果。方法:70例血液透析患者接受AVF手术后,随机分为基础用药组(空白组)25例、基础用药配合噻氯匹定组(噻氯匹定组)24例、基础用药配合川芎嗪注射液组(治疗组)21例。各组予相应治疗,随访观察6周。结果:AVF成熟时间,噻氯匹定组为(25±3)天,治疗组为(26±3)天,空白组为(30±4)天,噻氯匹定组与治疗组AvF成熟时间均明显短于空白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噻氯匹定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首次透析血流量高于200mL/min的患者,噻氯匹定组、治疗组均多于空白组(P〈0.05),而噻氯匹定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噻氯匹定组、治疗组C反应蛋白(CRP)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促进AVF成熟,改善血流量,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112例老年UAP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氯毗格雷+阿司匹林)和对照组(阿司匹林)。观察症状缓解程度,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明显减少,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UAP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安全性好,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剂量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噻氯匹定+阿司匹林组),每组63例,观察2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服药后12 h及24 h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应用氯吡格雷可明显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血栓形成率,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比格雷与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rag/次,1次,d,低分子肝素钙5000U,1次/12h皮下注射,治疗组加用氯比格雷75mg/次,1次,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血小板(PLT)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D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LT及凝血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用药过程中均未并发出血。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即刻嚼服氯吡格雷300mg加阿司匹林300rng疗效是否优于单纯嚼服阿司匹林300mg。通过采用随机分组分成A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29例,B组(阿司匹林组)32例,观察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90d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在溶栓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近期和远期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中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的疗效。方法:选取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80例TIA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血液流变学、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健康状况、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健康状况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阿司匹林肠溶片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终点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同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就诊于我院诊断明确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高剂量组40例在行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给予6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口服,然后150mg剂量维持7天;低剂量组40例在PCI术前给予300mg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口服,然后75mg剂量维持30天,观察PCI术后支架血栓风险率、心肌梗死发作率、大出血率、死亡率.结果 高剂量组使PCI术后支架血栓风险率下降31.0%、心肌梗死发作率降低35.1%、大出血率增加2.0%、死亡率无变化,与低剂量组相比较支架血栓风险率、心肌梗死发作率显著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大出血率、死亡率无显著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讨论 高剂量的氯吡格雷可以显著降低PCI术后的心血管并发症,效果较低剂量显著,且无增加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