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外对患者全程实施护理干预,通过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心理问题明显减轻(P0.01),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外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临床治疗相同,试验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别于入院24 h内和治疗8周后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SCL-90各因子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6%,对照组为88%。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临床干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期间,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2年1—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接诊的8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予以优质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情绪、独立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Index, Barthel)、满意度等。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分为(8.47±2.54)分、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评分为(12.91±2.41)分,低于对照组的(13.23±2.65)分、(16.87±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1、7.916,P<0.001)。干预前,两组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1,P<0.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其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临床治疗相同,试验组同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别于入院24 h内和治疗8周后对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SCL-90各因子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6%,对照组为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改善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促进银屑病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1月一2017年2月期间接诊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分析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心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沦优质护理可促进脑梗死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6例,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N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早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神经功能,有利于缓解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60例诊断为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例数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发生焦虑的比例为6.68%,对照组为26.68%,χ2=4.32,p<0.05;实验组发生抑郁的比例为10.00%,对照组为33.33%,χ2=4.81,p<0.05;两组Barthel指数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的更加明显.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手术中对患者生理和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以120例急诊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生理、心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手术后患者生理和心理状况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观察组生理、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手术室中急诊手术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理和心理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0):159-16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联合优质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给予细节化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和护理依从性.结果:护理前2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2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71.1%和9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细节化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接受护理的依从性也可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河南医学研究》2018,(3)
目的探讨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9月西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细节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化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前优质护理对老年手术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8月我院100例老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择期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术前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态,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4.3±5.2)分、(46.3±6.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采用术前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不良心理状态,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及SS-QO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干预组患者的SS-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其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和SDS量表)、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和运动功能(FMA量表)。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病人心理状态及适宜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80例脑卒中后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同时用年龄、性别等相匹配的80例健康人为对照,并且对有明显心理、行为改变的脑卒中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和必要的药物干预。结果:脑卒中病人常有抑郁、焦虑、躯体化等心理行为改变。3种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有明显抑郁情绪的31例患者给与心理护理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心理护理及药物治疗后SCL-90各因子分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脑卒中后心理行为改变较为明显,迫切需要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