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康健  丁德平  李新宇  孟忠吉  陈悦 《肝脏》2014,19(1):34-35
目的根据基线ALT及HBV DNA水平评价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优化治疗疗效。方法观察不同基线ALT水平患者,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12周、24周及52周时的HBeAg阴转率,不同基线HBV DNA患者抗病毒治疗24周后HBV DNA阴转率。结果基线ALT〈2 ULN组患者12周和52周HBeAg阴转率分别为2.1%和29.27%;基线ALT〉5 ULN组12周和52周HBeAg阴转率分别为22.5%和63.89%。24周治疗结束,单纯ALT≥2 ULN组和ALT≥2 ULN组且HBV DNA〈8log10拷贝/mL组病毒学应答分别为56.88%和73.22%。结论基线ALT水平较高患者抗病毒治疗HBeAg阴转率更高。较低病毒载量时病毒学应答更优。  相似文献   

2.
血清HBsAg或HBeAg定量水平的变化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应答中有重要预测价值,可以用于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本文综述了CHB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变化与HBV复制指标如血清HBV DNA和肝内HBV cccDNA间的关系,以阐明CHB患者血清HBsAg或HBeAg水平在判定抗病毒疗效方面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sAg和HBeAg滴度的关系。方法在9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FQ-PCR法和Abbott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血清HBV DNA水平及HBsAg和HBeAg滴度,分析HBV DNA水平与HBsAg和HBeAg滴度的相关性。结果在951例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53.83%(512/951);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sAg和HBeAg滴度呈正相关(rs=0.45和re=0.49,P<0.05);在HBV DNA水平≥7lg拷贝/毫升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高于HBV DNA为3~7lg拷贝/毫升患者,HBV DNA为3~7lg拷贝/毫升患者血清HBsAg和HBeAg滴度大于HBV DNA<3lg拷贝/毫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HBsAg分为<1000 IU/ml、1000~10000 IU/ml和≥10000 IU/ml3组,结果不同HBsAg滴度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清HBV DNA≥7lg拷贝/毫升和HBsAg滴度≥10000 IU/mL患者,HBV DNA水平与HBsAg滴度呈正相关,在HBV DNA>3 lg拷贝/毫升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HBeAg滴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V DNA联合ALT对HBeAg阴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0例,根据肝组织活检结果分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229例)与慢性非活动性乙型肝炎(91例),采用ROC曲线分析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HBV DNA联合ALT诊断HBeAg阴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价值。[结果]与非活动性乙肝组比较,活动性乙肝组患者AST、ALT、HBV DNA水平较高(P〈0.001)。ROC曲线图显示,AST、ALT、HBV DNA、HBV DNA联合ALT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8、0.846、0.852、0.953(P〈0.05)。以AST≥40IU/L为标准诊断HBeAg阴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时,其敏感性为78.4%、特异性为64.5%;以男性ALT≥30IU/L、女性ALT≥19IU/L为标准时,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54.4%;以HBV DNA≥1×105cps/ml为标准时,敏感性为52.3%、特异性为98.4%;以男性ALT≥30IU/L、女性ALT≥19IU/L联合HBV DNA≥1×105cps/ml为标准时,敏感性为90.2%、特异性为98.6%。[结论]HBV DNA联合ALT诊断HBeAg阴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价值高于单用AST、ALT、HBV DNA,可以男性ALT≥30IU/L、女性ALT≥19IU/L联合HBV DNA≥1×105cps/ml为标准诊断HBeAg阴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5.
周朝晖 《肝脏》2017,22(10)
目的了解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疗程及停药的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炎门诊确诊为HBeAg阴性的CHB并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停药6月以上的患者121例,观察其停药6个月、12个月的HBV DNA水平、肝功能。结果停药6个月后有33%的患者HBV DNA5×10~2拷贝/mL,19.8%患者出现ALT升高。停药12个月后累计有45.5%的患者HBV DNA5×10~2拷贝/mL,30.6%患者出现ALT升高,用药大于5年的患者复发率最低。此外,基线HBV DNA水平2×10~5拷贝/mL的患者停药后6个月、12个月的复发率较基线水平10~7拷贝/mL者低。结论 HBeAg阴性的CHB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停药复发的比率随着抗病毒疗程的延长而减少,且基线HBV DNA水平与复发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ETV)与替诺福韦酯(TDF)对于高病毒载量初治患者的疗效及应答不佳的处理方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21年7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队列中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165例。入组患者为基线HBV DNA>6 lg拷贝/mL,使用ETV或TDF满48周的CHB初治患者,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统计48周治疗的病毒学应答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48周HBV DNA<500拷贝/mL和<100拷贝/mL应答的因素;分层分析比较48周后不同年龄、性别、基线HBV DNA、ALT、一线用药种类、HBeAg状态情况下HBV DNA<500拷贝/mL和<100拷贝/mL的应答率。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48周治疗后85.5%(141/165)的患者HBV DNA<500拷贝/mL,66.1%(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国产恩替卡韦与合资恩替卡韦治疗不同病毒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4周的疗效。方法 57例CHB患者接受国产恩替卡韦治疗,40例接受合资产恩替卡韦治疗。国产药物治疗患者中血清HBeAg阳性39例,血清HBV DNA水平≥1×106 IU/m1者38例,合资产药物治疗患者HBeAg阳性26例,高病毒载量者2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采用微粒子发光法检测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24 w末,国产和合资产恩替卡韦治疗患者血清HBsAg水平分别为(3651.7±1403.2)IU/ml和(3713.9±1117.5) IU/ml(P>0.05);血清HBeAg阴转率分别为17.9%和19.2%(P>0.05);在高病毒载量患者,24 w末血清HBV DNA水平分别为[lg (3.0±0.5)和lg (2.9±0.4),P>0.05];在低病毒载量患者,则分别为【lg (2.6±0.3)和lg (2.5±0.5),P>0.05】。结论 两种恩替卡韦在降低血清HBsAg水平、促进血清HBeAg阴转和抗病毒疗效等方面疗效确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HBV基本核心启动子(BCP)突变和前C区(PreC)突变与HBeAg、HBV DNA水平和慢性肝病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83例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的血清标本,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185例,肝硬化(LC)98例。采用PCR后直接测序法检测HBV BCP和PreC区突变,同时确定基因型。结果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CHB患者中,前C区A1896变异率分别为44.6%(37/83)和21.6%(22/102)(χ2=11.154,P=0.001),LC患者分别为43.4%(23/53)和17.0%(8/47)(χ2=8.101,P=0.004)。在HBeAg阳性患者中,BCP T1762/A1764双突变率LC组和CHB组分别为89.4%(42/47)和70.6%(72/102)(χ2=6.310,P=0.012)。在单变量分析中,只有年龄(≥45岁)(χ2=27.861,P〈0.001)、BCP T1762/A1764双突变(χ2=8.675,P=0.003)和HBV DNA(≥105拷贝/ml)(χ2=20.499,P〈0.001)与LC进展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匹配年龄和性别)发现,BCP T1762/A1764双突变(OR=3.260,95%CI:1.401~7.586;wald=7.517,P=0.006)和HBV DNA(≥105拷贝/ml)(OR=4.640,95%CI:2.331~9.237;wald=19.089,P〈0.001)是LC进展的危险因素。结论前C区A1896突变与HBeAg的消失有关;年龄(≥45岁)、BCP T1762/A1764双突变和HBV DNA高载量(≥105拷贝/ml)与肝硬化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48周的疗效及其预测指标。方法采用替比夫定(LdT)600 mg/d治疗78例HBeAg阳性CHB患者48周,从性别、年龄、ALT和HBV DNA基线、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12周时HBV DNA转阴)为预测因素,分析其对治疗48周疗效的影响。结果性别、年龄与治疗8~48周时HBV DNA转阴无相关性(P〉0.05);5 ULN≤ALT≤10 ULN组治疗24、36及48周时HBV DNA转阴率高于2 ULN≤ALT≤5 ULN组(P〈0.05,P〈0.01);HBV DNA 106~105拷贝/ml组治疗48周时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高于HBV DNA〉107拷贝/ml组(P〈0.05);早期病毒学应答组治疗48周时HBeAg阴转率ALT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也高于非应答组(治疗12周时HBV DNA≥500拷贝/ml)(P〈0.05)。结论 ALT、HBV DNA基线、早期病毒学应答可能可以作为预测替比夫定抗HBV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肝炎,乙型,慢性;;丙氨酸转氨酶;;肝炎病毒,乙型;;DNA,病毒 %X 目的探讨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ALT正常值上限二倍上下的肝脏组织学改变有无差异,以解决ALT〈80 U/L的ALT轻度升高的CHB患者抗病毒治疗问题。方法将HBeAg阳性和阴性的两种ALT轻度升高的CHB患者120例,按不同HBV DNA水平分组,再以ALT正常值上限的二倍(80 U/L)分为ALT≥80 U/L和ALT〈80 U/L两组进行肝组织学研究。行肝脏穿刺和病理检查,比较不同HBV DNA水平分组(各分为ALT≥80 U/L和〈80 U/L两组)的肝组织学改变有无差异。结果 HBeAg阳性和阴性两种ALT轻度升高的CHB患者(ALT〈80 U/L与≥80 U/L两组)的不同HBV DNA水平分组的组织学改变情况,两组肝脏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比较HBeAg阳性或阴性两种ALT轻度升高的CHB患者的不同HBV DNA水平分组的肝组织学改变情况显示,ALT≥80 U/L和〈80 U/L两组CHB患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为ALT〈80 U/L的ALT轻度升高的CHB患者,寻求抗病毒治疗的依据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专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流程》详细介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美国及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大约25%婴幼儿时期感染HBV的患者因肝硬化或肝癌而过早死亡。由美国肝病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此前曾制订和出版了关于CHB的处理流程。鉴于对CHB的认识日益加深、现有的更为敏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建立、新治疗手段的出现以及对获准的治疗方法的各种优缺点认识的加深,对原有的治疗有进行修订的必要。修订以系统复习文献所获证据为基础,而对于部分缺乏具体参考资料的内容,专家组主要依靠临床经验和专家共识进行修订。目前,应用敏感分子生物学方法,已可检测低至10IU/ml的血清HBVDNA,因此临床应确定抗病毒治疗前患者的基线HBV DNA水平,监测对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和监视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情况。抗病毒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持久抑制HBV复制,尽可能使血清中的HBV DNA降至最低水平。关于适合抗病毒治疗的HBV DNA阈值,HBeAg阳性的CHB患者为≥20000IU/ml;HBeAg阴性的CHB患者宜降低为≥2000IU/ml;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为≥200IU/ml。干扰素α-2b、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化干扰素(PEG-IFN)α-2a等均已被批准用于CHB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艾米替诺福韦(tenofovir amibufenamide, TM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 该项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纳入2021年8月—2022年8月就诊于4所研究中心感染科门诊使用TMF抗病毒治疗的91例CHB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比较12周、24周时患者HBV DNA的变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复常率、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血清学转换情况及肾功能、血脂代谢情况。结果 24周时共入组91例患者,初治28例,经治63例。在抗病毒治疗12周、24周时实现完全病毒学应答初治患者分别有17.4%、47.9%,经治患者分别有48.4%、58.1%。基线与12周、24周初治患者HBV DNA [(4.88±0.54)lg IU/mL vs (2.69±0.35) lg IU/mL vs (2.40±0.39) lg IU...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HBV基因的研究表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与HBV DNA中前C(PC)、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区的基因突变相关,并指出PC/BCP区的突变不仅影响血清HBeAg的表达,也与机体内HBV DNA的低复制、疾病的进展和抗病毒治疗的应答反应密切相关,使得CHB的治疗变得更为复杂。就HBeAg阴性CHB目前治疗现状、HBV PC/BCP区基因的结构与变异、变异对HBeAg阴性CHB疾病进展以及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既往研究认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无论是自然或经治疗转换为抗-HBe,多伴随HBV DNA水平降低或消失,转氨酶恢复正常,提示HBV复制停止,传染性降低,病情缓解。因此,临床上常将HBeAg阴转作为CHB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之一。但近年来研究发现,不少患者出现HBeAg阴转后HBV仍保持高水平复制和肝细胞活动性炎症^[1],并潜在地进行性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患者。本研究对423例CHB患者中的HBeAg、抗-HBe与HBV DNA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减轻慢性乙型肝炎(CHB)相关疾病负担,提高CHB治疗率,2005—2022年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抗病毒适应证呈逐渐放宽、简化的趋势。本文旨从HBeAg阳性和阴性CHB抗病毒适应证的趋同、HBV DNA治疗阈值的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治疗阈值的降低、对疾病进展风险因素的重视,以及肝硬化患者病毒学指标要求逐步放宽五个方面来阐述CHB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HBeAg血清学转换在CHB自然史或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讨论影响HBeAg血清学转换的因素,如患者ALT水平、病毒基因型、HBV DNA水平、病毒变异和宿主免疫状态等。  相似文献   

17.
高鹏  崔中锋 《肝脏》2016,(4):283-285
目的观察分析HBV DNA定量1×10~4拷贝/mL急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前后肝功能、HBV DNA定量及HBV表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时HBV DNA定量1×10~4拷贝/mL的成年急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HBV DNA定量及HBV表面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12周观察组HBV DNA定量5×10~2拷贝/mL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随治疗时间的延长,HBsAg有显著下降,HBsAb有显著上升(P0.05),治疗4周、治疗12周观察组HBsAg显著低于对照组,HBsA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就诊时HBV DNA定量1×10~4拷贝/mL急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采用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HBV DNA水平,阻断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化进程,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急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细胞脂肪变是否影响CHB患者抗病毒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的110例CHB患者,CHB合并NAFLD患者99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采用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肝功能。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1)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时,24周单纯CHB患者较合并脂肪肝患者生化学应答率更高(χ2=4.069,P=0.044);48周HBV 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后者(χ2=17.327,P=0.000)。对于HBeAg阳性患者,单纯CHB患者在24周的生化学应答率、24和48周时的HBV 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均显著优于合并脂肪肝患者,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周时两组的生化学应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时,48周单纯CHB患者的生化学应答率较高(χ2=7.620,P=0.006),24和48周的HBV DNA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HBeAg阳性患者,24周时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高于单纯CHB患者,48周时ALT/AST复常率低于单纯CHB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周ALT/AS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48周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细胞脂肪变对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伟  李颖 《肝脏》2011,16(3):233-235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关键为抗病毒治疗,替比夫定是目前治疗CHB的一线用药。HBV基因型与CHB的疾病进展、抗病毒治疗的应答、病毒变异等具有密切关系[1-6]。关于替比夫定抗病毒疗效与HBV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目前鲜有报道,为了探讨HBV基因型和替比夫定疗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停用核苷(酸)类似物(NUC)抗病毒治疗后肝炎复发致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病情转归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8例停用NUC后致HBV-ACLF的CHB患者。根据HBeAg状态分为HBeAg阳性组(n=57)和HBeAg阴性组(n=51),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体征和入院时TBil、DBil、ALT、AST、PT、活化部分PT(APTT)、PT/INR、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以及并发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等)情况、HBV-ACLF病情转归差异。同时,选取48例持续NUC抗病毒治疗>2年且HBV DNA<20 IU/mL的CHB患者,收集并检测其血清HBV pgRNA水平,探讨影响停药时不同HBeAg状态患者HBV-ACLF预后差异的可能原因。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