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低血糖?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但低血糖不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血糖正常的人也可以出现低血糖.但与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不一样。诊断低血糖的标准:非糖尿病者,血糖<2.8mmol/L为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值W 3.9mmol/L就是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引起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②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  相似文献   

2.
动态血糖监测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呈正相关性.以往的血糖测量方法(毛细血管血糖、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只能做到某一时间段的血糖变化,而无法了解全天的血糖波动.对糖尿病的治疗不能提供一个非常完整的血糖监测,因此对患者的无感知的低血糖和不明原因的血糖升高等现象的治疗和预防非常棘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可以持续监测受试者血糖水平的变化.采用CGMS对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3天的动态血糖监测.评估T2DM患者血糖波动趋势.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高血糖控制不好的问题。由于引起高血糖的原因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各异。 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及对策 原因之一:“苏木吉”现象 措施:监测夜间(尤其是凌晨)血糖,确认夜间曾有低血糖发作,而后导致次日空腹血糖反跳性增高,即所谓“苏木吉”现象。通过适当减少晚餐前口服降糖药(或睡前中长效胰岛素)的剂量,避免夜间低血糖发生,空腹血糖即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就是血糖升高的疾病,应该严格控制血糖。然而,有的糖友却认为血糖控制越低越好,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高血糖一时半会不会要人命,而低血糖的危害比高血糖要来得急、来得快,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昏迷,危及生命。因此,控制血糖应平稳达标,避免大起大落,同时特别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穑不注意就会发生低血糖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对收治于ICU危重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与控制,针对不同疾病不同原因引起的高血糖、低血糖进行有效及时的监测,合理使用胰岛素,重视低血糖,保持应激性高血糖或低血糖稳定在4.4~6.1mmol/L,糖尿病通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控制在6—10mmol/L,可有效减少危重患者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老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当这些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时,原来控制较稳定的血糖水平会发生波动,会对临床用药造成一定影响,容易发生低血糖。本文观察7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塞后的血糖变化,探讨低血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确诊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特征、诱发因素和误诊原因。结果9例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人院前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入院后快速测血糖1.3-2.7mmol/L,立即静注5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症状改善。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昏迷,临床表现往往与急性脑血管病症状相似,误诊考虑与对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认识不足、病史询问不详,对拟诊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未常规开展快速测血糖检测有关。应重视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临床特点,及时作快速血糖检测,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血糖的影响,减少其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方法:对42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中120例睡前血糖低于6.0mmol/L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发生夜间低血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发生低血糖机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通过对睡前血糖低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如果其血糖值不能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血糖值波动幅度增大,甚至出现低血糖反应,对心血管、微血管、视网膜、肾脏等均有危害。积极查找血糖波动原因,及时调整患者生活方式,保持生活规律,才能使血糖总体水平得到控制,从而减少糖尿病危险事件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是糖尿病病人血糖测定的重要指标。空腹血糖是指晚8点以后不吃不喝,第二天清晨抽血测定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吃饭时按时服降糖药或打胰岛素,从吃第一口饭计时间,饭后2小时所测的血糖。糖尿病病人空腹血糖应该〈110mg%,饭后2小时血糖应该〈140mg%。对于高龄老人或胰岛功能不好的糖尿病患者,经常低血糖的病人,血糖数值可以放宽一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血糖生成负荷(LGL)饮食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影响. 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试验组病人采用临床治疗配合正规糖尿病饮食以及少量多餐的低血糖负荷饮食;对照组采用临床治疗配合正规糖尿病饮食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指标. 结果:试验组病人治疗后HbAlc明显改善,低血糖发生人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也低于对照组. 结论:LGL饮食干预能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HbAlc,减少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欣茹 《保健与生活》2013,(12):23-23
糖尿病患者都想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的水平。然而,大多数患者有时会出现低血糖问题。虽然低血糖很常见也能快速处理,但是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若不及时治疗则非常危险。因此糖尿病患者了解低血糖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格列齐特药物治疗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大小。方法该研究为多中心研究,选择北京、汕头两地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患者,调查基线资料。按照给药方案进行为期60d的格列齐特药物治疗,并每周进行随访,收集随访资料。基线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身高、体重等。随访资料包括药物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采用SPSS16.0和AMOS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最终进入多重线性模型的变量为:第1天空腹血糖水平、低血糖次数、体育锻炼情况、饮食控制情况。各变量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479,-0.093,-0.089,-0.086。通径分析显示,模型经检验拟合良好,第1天空腹血糖水平、饮食控制情况、体育锻炼情况、低血糖次数、药物依从性对于第57天空腹血糖水平的总效应分别为0.481,-0.084,-0.080,-0.093,-0.004。结论加强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提高药物依从性有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水平。而提高药物依从性可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基线空腹血糖水平较低有利于提高后期血糖控制水平,减少低血糖发生次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CGMS与CSII联合应用为实验组,传统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72h,而后者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72h,两组均进行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达到目标血糖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血糖波动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实验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64%,而对照组的发生率却为14.63%,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胰岛素泵因能快速稳定控制血糖,CGMS能够发现血糖异常波动,二者联用能够及时发现低血糖事件,使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的动态血糖图谱变化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妊娠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128例进行72h连续血糖图谱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妊娠组(65例)空腹血糖值、血糖波动系数、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妊娠糖尿病组(63例),妊娠糖尿病组血糖达峰时间长且低血糖发生少。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在基线空腹血糖值及糖化血红蛋白值一致的情况下,动态血糖图谱仍存在差异,动态血糖图谱能够反映妊娠合并糖代谢异常孕妇的血糖波动全貌,为精细调节糖代谢和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在一天之中会有较大的波动。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严格血糖控制可以使糖尿病眼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降低76%、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率降低60%、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降低50%,使心血管病变发生率降低16—35%,而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却较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明显上升。在某些情况下,低血糖已成为制约患者接受严格血糖控制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达到的监测效果。方法:从2019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使用回顾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对照组和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实验组,每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hBG、HbALc、FBC指标均有所降低,且实验组患者的指标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优于对照组、血糖漂移度低于对照组、低血糖事件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平均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无症状低血糖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血糖波动监测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点"血糖监测法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为社区糖尿病管理提供新手段。方法采取在原有睡前血糖和空腹血糖的"2点"监测,过渡到加用早餐后2 h血糖的"3点"血糖监测。结果随访1年后,糖化血红蛋白治疗达标率较对照组上升16.67%,低血糖发生率下降7.14%,各项指标都在3个月监督的基础上更加平稳,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控制满意度进一步稳定提高,患者各种反馈良好,管理组和对照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分别为45.24%和3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此方法后,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加强,血糖达标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明显提高,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在社区糖尿病管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联合应用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CGMS与CSII联合应用为实验组,传统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72h.而后者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72h.两组均进行胰岛素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达到目标血糖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血糖波动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实验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64%,而对照组的发生率却为14.63%,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胰岛素泵因能快速稳定控制血糖,CGMS能够发现血糖异常波动,二者联用能够及时发现低血糖事件,使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5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一组应用胰岛素泵治疗(CSII),另一组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两组均给予综合护理措施.结果两组相比,CSII组血糖达到目标血糖时间缩短,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CSII组与MSII组相比,应用胰岛素泵,能更好控制血糖,良好的护理是糖尿病患者安全使用胰岛素泵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