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紧密型医共体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体系构建的路径与经验。方法 以唐县医院集团为例,研究实践与相关改革效果,归纳总结紧密型医共体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改革的经验。结果 唐县医院集团同质化质量管理改革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改善基层服务质量、促进有序就医格局形成、提升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 紧密型医共体是我国质控体系向县域延伸的重要载体,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县域内医疗机构同质化质量管理,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正>为进一步加强姜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1-2],减轻群众医疗负担,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姜堰区在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的全程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主要做法1.1建立组织,落实责任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姜堰区卫生局及时制定了《2011年姜堰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开发及验证面向评价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偏头痛匿名标准化病人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基层医疗机构的质量现状,以期最终能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政策决策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聚类样本设计,选取106次偏头痛访问样本。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梳理科学有效的病例剧本编写流程,并将此运用于正式阶段的匿名访问中。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基层医疗机构中偏头痛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本研究开发的偏头痛匿名标准化病人工具信效度水平较高,可用于正确评价基层医生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问诊、检查、识别和管理能力。偏头痛病例的基层医疗质量总体较差,医疗服务提供者所受训练不足,误诊、漏诊现象广泛存在,正确诊断率仅达到8.49%。结论 基于流程完善、准确有效的质量评估工具评估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十分必要。此外,中国基层医疗机构质量在多种维度上都处于落后水平,需要采取政策行动解决基层医疗机构提供的低质量医疗服务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一套与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导向相适应、科学合理且能有效应用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政策文件分析筛选初始指标,借鉴平衡计分卡理论并运用德尔菲法构建质控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基层医疗机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并得出了指标权重,包括4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结论:该指标体系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如果辅以智慧医疗信息化平台的支撑,将能开展常态化推广运用,形成同质化质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自主开发的供应室质控可追溯软件管理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CSSD),保障区域性无菌产品安全。方法基层医疗机构与区域性CSSD签订消毒供应质量目标协议书,区域性CSSD根据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需求提供有质量保障的无菌物品。同时通过开发信息化条码标签,收集记录再生器械处理流程中清洗、消毒、灭菌及发放使用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灭菌产品质量的过程控制和追踪管理。结果区域性CSSD解决了城区及周边8个基层医疗机构手术器械的消毒供应,再生器械合格率100%;患者手术后1月随访,无因手术器械灭菌质量问题引发感染病例发生。结论区域性CSSD解决了基层医疗机构缺乏建设CSSD能力和无菌物品需要量少的问题;将质控可追溯软件应用于区域性CSSD质量管理,保障了产品质量,有利于举证倒置,让无菌物品进入了医疗市场,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改善了区域公共卫生基础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医疗集团建立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开展质量管控措施和建设成效。方法:回顾集团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建设和运行历程,采用定量分析法比较质控中心实施前、后管理成效。结果:归纳总结了医疗集团质控中心在组织架构、标准、指标建设及过程监管、经费使用、人员保障、结果运用等方面的要点和难点,集团内基层医疗机构质量管理平均得分由实施前的25.61%提升至92.05%;成员单位在上级部门各项考核中成绩突出;下转病例数增加8.98%,上转病例数增加 3.36%;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增加14.54%。结论:在医疗集团内开展质量管控,能促进医疗集团各成员单位更好地适应现有医疗体制改革,推进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7.
庞玉芳,女,汉族,卫生事业管理硕士,主任医师。长期在三级医院及卫生行政部门从事医院服务质量管理工作。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纪委书记,兼广西病案质控中心副主任、广西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秘书。负责制订广西”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实施方案、评价标准与评价办法,以及广西二级以上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督查方案、质量考核标准等。担任《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编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开展卫生管理方面的研究项目有:医院服务质量管理及病例质控研究、质量分层综合评价研究、住院病种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三级医疗机构综合质量管理与评价方法研究、广西病人体验和满意监测研究等,获得厅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  相似文献   

8.
采用广东省G市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局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分析医疗保险制度对参保人首诊常见病、多发病选择医疗机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尽管制度使得参保人在基层医疗机构门诊的自付费用更低,但参保人很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常见病、多发病;这种"逆向"选择现象可能与基层医疗机构受资源配置所限导致其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及法律意识的增强,各医疗机构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全面贯彻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各医疗机构纷纷开展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措施,以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智能监管系统在基层医疗机构综合监管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改进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将智能监管系统应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综合监管工作中,对总体监管结果及违规排名前十的项目监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监管效果,改进监管方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结果通过综合监管,比较2017年9月和2018年11月的监管数据,总问题单据占比下降了16.12%,不合理诊疗问题单据占比下降了6.91%,不合理收费问题单据占比下降了2.62%,不合理用药问题单据占比下降了4.15%,异常数据占比下降了1.77%,违规排名前十名的单据占比下降了13.2%,数据显示:通过实施医疗服务智能监管,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实施医疗服务智能监管,能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监管效率及服务水平,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力,是病人选择就医的最直接、最重要标准。在国家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形势下,如何实现区域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内各层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同质化,是实现医联体价值—资源优化、分层级诊疗,破解基层群众就医难题的关键问题之一。结合郑州市某医联体医疗服务同质化实践,并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分析如何构建医联体框架下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同质化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2008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从需方角度,通过利用者感知质量对我国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影响农村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感知质量和利用水平的原因主要在于相对于其经济承受能力较高的医疗费用、基层医疗机构较差的设备环境和偏低的技术水平等。建议:一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围绕改善设备环境、提高收费的合理性和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等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建设。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将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项目纳入保障范围,并适当提高补偿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在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上海市某区20家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科基本情况和质量状况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盲点调查成绩和现场督查结果的主要因素.结果 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比室间质评能更客观地反映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影响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成绩的主要因素分别为室内质控专业数和室间质评专业数.结论 建立健全盲点调查和现场督查制度,完善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体系.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检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典型案例中纵向整合措施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影响路径。方法以民营医院托管公立基层医疗机构为典型案例,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质量影响路径和质量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组织与管理、人员建设和服务能力三个关键层面的整合举措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产生的影响较大。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因素较少,但临床服务质量的改善会侧面促进其提升。利益分配相关要素对质量影响较小。结论在巩固组织与管理、人员建设和服务能力等层面整合措施效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对利益分配机制相关整合举措的实施并监测评价,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新策略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医疗服务质量的含义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也被不断引进。本文介绍了医疗服务质量的概念、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理论、方法以及改进服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建议,这有利于我国医疗机构明确认识,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平台和信息收集渠道,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进行监管,实现全程、动态、精准的信息化监管,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综合监管的四川省"医疗三监管"制度与模式.方法总结"医疗三监管"工作开展情况,认真分析各个环节和特点,针对指标制定优化质控规则,根据行政管理需求和医疗机构自身改进需求进行平台功能设计.从"医疗三监管"工作的推进情况、成效、监管模式及机制、存在的问题、计划等5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接入省级公立医院32所,市级公立医院84所,县级公立医院424所,民营医院720所,基层医疗机构3124个,累计采集数据35亿余条,追查医生问题行为1321例次.结论四川省"医疗三监管"新模式规范了监管规则及指标,有助于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进行更好的监管,为促进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医务人员严格规范执业、医疗行为合理奠定了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基于欧洲基层卫生质量和成本中心(Quality and Costs of Primary Care in Europe, QUALICOPC)基层医疗调查问卷(医生问卷),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在"可及性"、"连贯性"、"协调性"、"综合性"、"质量"、"效率"和"公平性"7个维度中,能力得分最高的为"公平性",最低的为"协调性"。不同地区之间的"可及性"和"效率"有统计学差异。医生性别、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及当地经济是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因此,四川省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力度,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的联动。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虹口区基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模式的转变使社会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临床检验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相对于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民营医院检验科的规模相对较小,每家医院的检验人员也相对较少,但医院数量较多。如何加强这两类医院的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提高其诊疗水平,已经成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上海市于2004年建立了临床检验专业二级质控管理网络[1];同年,虹口区成立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组(以下简称区质控组)。区质控组受虹口区卫生局和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的共同领导,由本区二三级医院的4位检验科主任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本区内二级乙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民营医院和门诊部等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进行质量督查、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等,旨在提高全区临床检验,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刘艳杰  李琳  吴晔青  王洋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500-4501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公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而临床检验质量往往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医疗机构的临床实验室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医疗机构临床检验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薄弱环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016年网络问卷调查法,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的数据,分析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情况。结果经过数据筛查和整理,进入到本次分析范围有479所基层医疗机构,覆盖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3所占73.70%无床位或床位少于50张,428所占89.35%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448所占93.53%开展院内医院感染管理培训,282所占58.87%开展了医院感染监测,427所占89.14%开展了手卫生培训工作,399所占83.30%开展了安全注射工作,473所占98.75%开展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303所占63.26%表示了解院感质控中心的工作。结论国家层面管理政策的制定对规范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基层医疗机构仍需夯实基础,加强临床医师的医院感染防控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化水平,依法依规开展诊疗服务。同时应加强质控体系建设,加大基层医疗机构质控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