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66-169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我院80 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取对症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干预后分别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 评分干预后也分别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 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干预后分别较干预前明显升高,对照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干预后也分别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理状况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干预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6MWT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其心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76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单纯常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实验组除常规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观察8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实验组两种量表评分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实验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者300例,随机将其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除按常规治疗护理外,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 300例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分别为(42.72±10.13)分、(46.78±10.21)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两组干预前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无痛人流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娥娥 《吉林医学》2009,30(12):1098-109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9例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仅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有计划地实施心理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于术前1d、术后1、3、5d进行调查,统计SAS、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1、3、5d SAS、SDS评分及阳性率分别与术前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刘静凡 《中外医疗》2014,(17):169-17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56例眼部碱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S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后,实验组护理后S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眼碱烧伤患者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F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相比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FC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有助于FC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目标性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AS 和 SDS 得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目标性心理护理组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组 SAS 和 SDS 得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性心理护理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在5因子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治疗期间患者实施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
薛云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88-89,91
目的 分析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和慢性贫血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1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透析常规护理,实验组在透析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认知行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P< 0.01;实验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P<0.01.两组护理干预后血红蛋白达标率、血铁蛋白达标与干预前比较,P< 0.01或P<0.05;实验组干预后血红蛋白达标率、血铁蛋白达标与对照组比较,P< 0.05.结论 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纠正慢性贫血状态,在提高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82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干预后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的心理状况,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恶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化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68例进行研究,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给予综合性护理。对化疗后患者负性心理和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SDS 和 SAS 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 SDS 和 SAS 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经化疗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可得到有效提高,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茹 《华夏医学》2014,(3):25-2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期间,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吸毒致假性股动脉瘤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将56例感染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价,总体衡量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结果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后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干预前后两组患者NOSIE各因子评分比较,实验组经过心理干预后,总积极因素和病情估计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NOSIE-30评分总消极因素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英  叶沙 《中外医疗》2014,(23):173-175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心理因素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 对来该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确诊后进行一般护理,实验组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剂生存质量。结果 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优质护理后效果理想,7例抑郁、4例焦虑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两组干预前生活治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躯体功能评分为(70.23±9.65);角色功能评分为(78.35±13.27)等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半年生存率为25%,死亡率为57.5%,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心理弹性对患者生存质量关系密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胡进梅 《广东医学》2016,(Z1):280-281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护理价值,探讨其改善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160例,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成观察组( 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抑郁自评量表( SDS)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DS与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及满意的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抑郁情绪,降低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秀芹   《中国医学工程》2012,(4):167-167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4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接受常规神经科治疗和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态,同时对肌力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肢体功能有所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促进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认知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身心健康及认知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将8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以及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早期认知康复护理,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肢体恢复情况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无变化(P〉0.05)。观察组护理后BI、NIHSS、CC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认知康复能有效促进患者身心及认知功能康复,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心理状态、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焦虑和抑郁程度、疼痛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P<0.05).干预组第1天、7天、出院前NR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HH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前SF-36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功能、活力、总体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增加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舒适度,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将60例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以区组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运动疗法和计算机辅助治疗,观察组同时结合人文疗法治疗8周.8周后,两组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LOTCA)各项评分及巴氏指数评定(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知觉、视运动、思维、注意力和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AS、SDS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分别为SAS(50±4)与(55±5)、SDS(53 ±4)与(56±5).提示计算机与人文结合疗法能明显改善脑损伤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期间的意义。方法将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胰岛素泵治疗过程中患者心理变化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