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1988—1994年丝虫病横向监测报告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03崔兆麟,许汴利,常江,张玉林,赵庆法,黄倩,蔺西萌河南省1987年经卫生部考核验收确认已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后,于1988—1994年在28市、县进行了丝虫病横向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7地(市)消灭丝虫病考核审评工作初报高长兰,盛琦,赵中平,任正轩,邓绪礼,王培义,刘新,李登俊,万功群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272133)我省原有74个县(市、区)有丝虫病流行,经过30多年的防治,于1983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广西柳州地区1977~1994年丝虫病不同类型流行区监测结果评价黄百仁柳州地区卫生防疫站(柳州545001)柳州地区于1974年到198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对丝虫病防治效果进行考核,先后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77~1994年进行病原学、血...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丝虫病有班氏丝虫病与马来丝虫病两种,分布广泛,北起山东乐陵县,南到海南省三亚市;东起浙江省舟山群岛,西到四川雅安市,流行于山东等15个省(市、自治区)的864个县(市)。1956年丝虫病被列为5种限期消灭的寄生虫病之一,从此开始了大规模防治工作。我国防治丝虫病采取应用海群生消灭传染源的策略。70年代后期,普遍应用0.3%海群生药盐。主要措施有:建立防治机构、制订防治规划、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与培训工作、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普及健康教育以及逐级考核防治工作。当全省(市、自治区)达标后,卫生部进行抽查复核。1994年安徽省达到基本消灭标准,至此全国基本消灭了丝虫病。1995年广西、贵州达到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原为我国丝虫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防治前全省平均微丝蚴阳性率为8.73%,经30年多年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于1988年经卫生部组织考核验收,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的要求。1989年制定了全省丝虫病监测技术方案,转入全面、系统的基本消灭丝...  相似文献   

6.
临沂地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监测山东省临沂地区卫生防疫站临沂276004张纪霖,平凡,刘智宝,康希平,李强民,陈洪山临沂地区原是山东省单纯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经防治,到1983年微丝蚴率已降至0.16%,经部级考核达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我们于1984...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新沂市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流动人口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新沂市1980年经卫生部考核,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为巩固丝虫病防治成果,1985-1991年进行了3次流动人口监测。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残存传染源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纯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于1983年经卫生部组织考核验收,大队的微丝蚴率平均降为0.01%,确认全省达到了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为进一步监测残存的传染源,采取净化措施以尽快达到消灭丝虫病的目的,我们于1984年4月至1985年8月对临沭、苍山等25个县部分居民及兖州、曲阜等8个县(区)的重点人群进行了横向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是我国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一个省。全省74个县、市有班氏丝虫病流行,估计有丝虫病人约500万,占全国丝虫病人数的六分之一。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1983年10月,卫生部对该省防治丝虫病效果进行了考核,证实已达到全省范围基本消灭丝虫病的要求。这是山东省继1958年基本消灭黑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原有的75个县(市、区)中有71个县(市)流行丝虫病,流行区人口4600万,人群平均微丝蚴阳性率4.58%。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1989年全省以村为单位微丝蚴率降至1%以下,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2001年达到卫生部消除丝虫病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全球消灭丝虫病和卫生部全国消除丝虫病目标要求,为评价我省消除丝虫病的远期效果。2001~2005年全省开展了消除丝虫病后的流行病学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微山县原为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自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丝虫病的防治,于1979年通过了省级基本消灭丝虫病的考核,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部颁标准。此后,按照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监测技术方案》和全省防治工作计划的要求,开展了丝虫病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1986年,经省级考核全市11个县(市、区)均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达标后,经过10年的系统监测,原有的微丝蚴血症阳性者逐渐转阴,蚊媒解剖均未发现幼丝虫感染蚊。1995~1997年又开展了基本消灭丝虫病10年后的监测。监测指标和方法1监测点...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于1979~1983年在秀山县试点取得一个县净化丝虫病的成功经验,并于1982年开始逐步在全省丝虫病流行区推广。30个流行县(市、区)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三年内实施巩固措施,经过11—14年病原学、媒介和血清学监测已连续8~14年来检出微丝蚴血症者,9~14年未发现感染人体幼丝虫的蚊媒,纵向监测点人群抗体阳性率接近非流行区人群抗体水平,达到卫生部颁布的消灭丝虫病标准,证实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的巩固和监测措施适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分析认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实施巩固措施和进行足够范围的人群横向监测和重点人群监测可较迅速彻底地检出和消除残存传染源,尽快达到消灭丝虫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1956年起通过调查,证实重庆市有3地、市的13个县、市、区流行夜现周期型班氏丝虫病,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经试点总结和推广应用了普查普治、补查补治、复查复治(人均4次查治),疫点人群服药,村组人群全民服药,对象治疗加全民普服海群生药盐等防治措施,使微丝蚴率以村为单位降至1%以下。1986年经卫生部考核验收,全市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1982—1997年实施了以重点人群对象治疗,疫点人群治疗和局部地区普服低、中剂量海群生药盐等巩固措施,并进行了纵、横向病原学、蚊媒和血清学监测。我市13个流行县分别于1994—1996年接受四川省组织的审评和1997年重庆市组织的全国丝虫病专家组的审评,确认我市消灭丝虫病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卫生部“消灭丝虫病标准”。  相似文献   

15.
常州市属以班氏丝虫病为主的轻度流行区。1984年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95年达到卫生部《消灭丝虫病标准》,1996年开始丝虫病消灭后监测。  相似文献   

16.
流动人口引起间日疟暴发流行调查报告贵州省瓮安县卫生防疫站(550400)周德鑫,朱洪程瓮安县23个乡(镇),247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余人。1985年经卫生部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80~1992年未现本地疟疾病人。由于流动人口增加,1994...  相似文献   

17.
赣榆县历史上为班氏丝虫病中度流行区,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经过30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95年和1997年先后通过了部颁基本消灭丝虫病和《消灭丝虫病》标准的考核。为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巩固丝防成果,现将赣榆县不同阶段丝虫病流行及防治情况回顾如下。1概况赣榆县位于北纬30°30’-35°10’,在江苏省的东北部,北与山东省接壤,年平均气温13.ZC,年平均降雨量1000mm左右,多集中于7月一9月,农作物以水稻为主,辅以小麦、玉米、山芋等。全县有29个乡(镇)、757个行政村,总人口100.8万人。2不同阶段丝虫病流行与防治怕况2.l普查摸…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1983年经卫生部考核,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为了及时掌握我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人群抗体的变化规律,为制定防治后期的措施提供依据,我们自1989年开始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原不同流行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不同时间、不同人群进行了抗体监测。材料和方法一、抗原制备取雌性马来丝虫成虫,充分洗涤后,按冯祖梅等(1983)的方法制备。二、诊断血清羊抗人IgG荧光抗体诊断血清,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三、监测对象 1.原高度流行区基本消灭丝虫病后8年的郯城  相似文献   

19.
1986年经卫生部组织考核确认四川全省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后,我们随即在原四川省班氏丝虫病流行区的黔江、武隆、忠县和原马来丝虫病流行区的五通桥、筠连、雅安等6县开展了丝虫病监测工作。每县选择有代表性的行政村1—4个(人口为1823—2736人)作为纵向监...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回顾并总结巢湖市丝虫病的流行、控制,以及消除丝虫病的历程。 方法  统计分析1970~1989年在该市采取以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防治策略,以及展开大规模防治的各个阶段。 结果  1989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方法调查,微丝蚴率下降至0.032%,以行政村为单位,微丝蚴率已控制在1.0%以下,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91年,经省级调查考核,认定全市已达到卫生部规定的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96年,省级审评确认已达到卫生部颁布的消灭丝虫病标准。经过10年的监测和跟踪治疗,到2005年,全市丝虫病病原学监测未查见微丝蚴阳性者,解剖镜检人房内淡色库蚊1 348只,蚊体内均未查见人体幼丝虫。 结论  巢湖市达到了消除丝虫病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