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体质量60 kg,因"癫痫和抗癫痫药物过敏"于2019年12月24日收入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患者癫痫病史8年,未规律治疗,2014年10月曾服用奥卡西平,用药期间四肢、颈部及前胸出现大量红色丘疹。高血压病史多年,口服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血压控制平稳。血小板减少病史多年,未予正规治疗。11 d前患者癫痫发作,外院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用药后出现全身红斑样皮疹,伴咽痛、口腔溃疡,考虑为丙戊酸钠过敏所致,停用丙戊酸钠,经抗过敏治疗皮疹好转。患者否认心脏病、糖尿病,否认手术史、外伤史、输血史,有奥卡西平和丙戊酸钠过敏  相似文献   

2.
《中南药学》2019,(1):156-157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56岁,因严重皮疹累及全身,于2017年11月30日收入本院皮肤科。病史:患者既往于2017年10月10日因脑血管病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过程中并发癫痫,给予拉莫三嗪(LTG)(安闲)、丙戊酸钠(德巴金)抗癫痫治疗。10月20日开始口服拉莫三嗪片25 mg qd,丙戊酸钠缓释片0.5 g bid,服药3 d后拉莫三嗪片改为25 mg bid,服药5 d后出  相似文献   

3.
1例78岁男性患者,诊断为脑卒中后癫痫.2020年7月19日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0.5 g,bid)抗癫痫治疗.8月20日因抽搐再次发作,自行调整丙戊酸钠用量为2 g,bid,2 d后出现抽搐频繁发作及乳酸、血氨升高.入院后考虑丙戊酸钠过量致高氨血症脑病可能性大,立即停用丙戊酸钠,同时给予降血氨对症治疗,调整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4.
丙戊酸钠为广谱抗癫痫药物,多用于其他抗癫痫药无效的各型癫痫。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联合用药可致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1与比阿培南一癫痫样发作 梁旭东等报道,患男,38岁,因脑内血肿术后予丙戊酸钠0.4g口服,bid,预防癫痫发作,因肺部感染给予比阿培南0.3g静滴,bid,用药后患者出现癫痫样发作,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烈收缩,四肢强直,牙关紧闭,呼吸急促,即予对症治疗后发作停止,停用比阿培南后未再出现癫痫发作。提示两药合用可降低丙戊酸钠药物浓度,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1例16岁男性患者因诊断为症状性癫痫(2017年7月)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0.5 g,2次/d;因出现发愣症状,于2018年7月18日加用拉莫三嗪片,经过2个月后加量至100 mg 2次/d。约第155天,患者双侧足踝、面部出现针尖大小红色斑点。停用拉莫三嗪,继续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1周后面部大面积出现丘疹、红斑及渗出,伴有肿胀,躯干及四肢近端出现大量红色斑疹,诊断为药源性皮疹入院,给予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后,皮疹消退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失神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2月~2010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失神癫痫患儿46例首选丙戊酸钠进行治疗,服用2个月后观察丙戊酸钠临床疗效并进行疗效追踪。对于癫痫发作丙戊酸钠不能完全控制者,加用氯硝西泮治疗。结果:46例患儿总有效44例,占95.7%,其中显效40例,占87.0%;有效4例,占8.7%。另外2例患儿经丙戊酸钠治疗无效,经加用氯硝西泮后失神发作均得到完全控制。完全控制发作已停药者共13例,其中1例因6个月内自行停药而复发,复发率为7.7%,重新对其进行联合治疗后癫痫发作得到完全控制。服用期间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对大部分小儿失神癫痫疗效满意,且副作用小。对丙戊酸钠不能完全控制发作者,可加用氯硝西泮,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1例6岁男性癫痫患儿,曾先后口服苯妥英钠、拉莫三嗪、丙戊酸钠、苯巴比妥治疗,因不能规律服药致使癫痫反复发作且进行性加重,家属自行给予其口服奥卡西平300 mg、3次/d,上述症状未再发作。但40 d后出现行走不稳、反应迟钝,且癫痫症状也加重。入院诊断为癫痫,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奥卡西平致定向力障碍及共济失调。停用奥卡西平,给予丙戊酸钠、还原性谷胱甘肽、维生素C,次日癫痫得到控制。第8天定向力障碍及共济失调消失,癫痫未再发作,遂出院。出院后规律服用丙戊酸钠和氯硝西泮。随访1个月,未再出现癫痫发作、定向力障碍和共济失调。  相似文献   

8.
徐兵  任疆  俞士梅 《海峡药学》2011,23(3):71-73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机械通气抢救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通过对16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采用丙戊酸钠联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结果 16例患者于10~30min内抽搐全部控制,1~4天后均顺利脱机拔管。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机械通气控制癫痫持续状态迅速、有效、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李云霞  赵兴敏  苗红 《中国药师》2006,9(9):799-799
患者刘某女30岁,因“癫痫”发作入院治疗,经注射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等抗癫痫药物控制症状后,改服丙戊酸钠片。口服2d后,出现皮肤瘙痒伴皮肤红斑疹,停用丙戊酸钠后,症状好转,但癫痫复发,继续口服此药,再次出现全身瘙痒症状,全身皮肤点片状红斑疹,突出皮肤表面,压之不褪色,眼睑及面部明显浮肿,体温高达39℃,P 95次·min~(-1), BP 103/75 mmHg。立即停用丙戊酸钠给予甲泼尼龙20 mg静滴,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 10%葡萄糖酸钙10 ml缓慢iv,连用2 d并口服西替利嗪10 mg,qd,加用抗生素预防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普通片剂和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治疗继发性全身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明确诊断为继发癫痫患者随机分成丙戊酸钠普通片剂治疗组(丙戊酸钠组,n=22)和德巴金治疗组(n=25),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脑电图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年。结果丙戊酸钠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54.54%,德巴金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8%(P〈0.05);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丙戊酸钠组出现较多。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继发性全身性癫痫的疗效优于丙戊酸钠普通片剂,而且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剂型因素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为丙戊酸钠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儿科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信息,分析丙戊酸钠剂型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我院癫痫患儿丙戊酸钠平均血药浓度为(67.71±18.03)μg/ml,血药浓度达标率为80.5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日剂量和剂型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相比单用口服液和单用缓释片而言,丙戊酸钠缓释片和口服液联合使用的方式能够维持更高的血药浓度,患儿癫痫发作控制情况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剂型对丙戊酸血药浓度存在明显的影响。临床药师应发挥专业优势,重视药物剂型的选择,为临床抗癫痫药物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1例44岁男性患者因癫痫长期给予丙戊酸钠片0.2 g口服、2次/d联合卡马西平0.1 g口服、2次/d;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长期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 mg、1次/d。因疗效不佳抗癫痫药调整为丙戊酸钠缓释片0.5 g口服、2次/d联合左乙拉西坦0.25 g口服、2次/d, 同时因抑郁状态给予帕罗西汀20 mg口服、1次/d。用药约3个月后, 患者反复出现肢体抽搐, 实验室检查示血钠128 mmol/L。给予口服及静脉补钠治疗16 d, 但血钠水平始终低于130 mmol/L, 考虑患者的低钠血症可能为药物引起。停用帕罗西汀, 2 d后患者血钠140 mmol/L。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腹膜透对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影响,为腹膜透析患者正确使用丙戊酸钠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腹膜透析与非透析伴癫痫患者各10例,静推丙戊酸钠30mg/(kg·24h),于第3d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及腹透析液中丙戊酸浓度,比较两组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标率及治疗效果,计算每日腹透液丙戊酸钠排出量。结果两组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均达标(65.23±10.11)mg/L·(68.37±11.24)mg/L,癫痫症状均控制,两组结果无差异。每日腹透液排出丙戊酸钠(20.3±5.8)mg/d,占输注量的(2.0±0.5)%。结论腹膜透析排泄丙戊酸钠量较小,不影响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标率。腹膜透析患者使用丙戊酸钠不须增加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应用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后出现癫痫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2例患有脑卒中后癫痫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抗癫痫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抗癫痫方案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癫痫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颅内水肿等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丙戊酸钠水平、β2-MG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后出现癫痫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病例:患者,女,15岁。因“癫痫伴发热5天”于2013年4月10日入院。既往患者因癫痫而长期口服卡马西平片O.2g,bid,因疗效不佳于2013年3月2513医师建议加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杭州赛诺菲有限公司,批号:758)0.5g,qd,未出现抽搐。2013年4月5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6℃,无畏寒,无抽搐,无咳嗽、咳痰,无呕吐。在当地诊所给予头孢呋辛抗感染等对症治疗5d后,症状无缓解,遂来我院进一步怡疗。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几年来,抗癫痫新药丙戊酸钠(癫健安)用于临床,控制癫痫大发作效果较好。据报道偶有出现嗜睡、恶心、呕吐、头昏、皮疹等副反应.最近我们发现1例患者,用丙戊酸钠治疗时出现双眼球结膜出血.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25岁.从8岁开始全身发硬、口唇发甜、四肢抽搐、双眼凝视、呼之不应,约1min后转醒,醒后意识表现正常,一般每月发作1次,未找医生治疗.于81年起因上述症状复发,次数增加约2-3次/mo,即来我院门诊,诊断为癫痫大发作.用苯妥英钠0.1tid,苯巴比妥30mg tid治疗.由于出现全身皮疹,改用丙戊酸钠0.2tid;后加用扑米酮(扑痫酮)0.25tid治疗,症状发作次数明显  相似文献   

17.
汪新体  张芳芳  余学英 《中国药师》2009,12(9):1301-1301
1病例 患者,女,12岁,体重50kg,2006年12月5日,因癫痫发作来我院就诊,给予丙戊酸钠片(湖南湘中药业,批号050917)0.2g tid口服治疗。1个月后,家长擅自停药,诱发癫痫大发作,再次就诊,继续给予丙戊酸钠片口服治疗,剂量改为0.4g tid,然后继续观察。服药2个月后,于2007年5月13日查肝功能正常,血液分析:白细胞8.8×10^9·L^-1.红细胞4.14×10^9·L^-1,血小板123×10^9·L^-1。  相似文献   

18.
<正> 自1964年Garraz等首次报告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试治癫痫病人以来,临床应用已日益广泛。1975年,Simon等综述了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效益,并肯定丙戊酸钠在治疗顽固性癫痫中具有一定疗效。1980年,Sherard和Redenbaugh对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进行了观察和评价。本文报道100例频繁发作的顽固性癫痫于1979年2月-1982年8月试用丙戊酸钠治疗并进行了半年-3年半的随访。  相似文献   

19.
陈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513-515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癫痫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总结丙戊酸钠预防性治疗自发性SAH后癫痫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将自发性SAH入院时未发生癫痫的患者随机分为预防治疗组和对照组。预防治疗组入院后即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未出现癫痫发作前不使用抗癫痫药物,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结果:预防治疗组癫痫总发病率9.79%,对照组癫痫总发病率20.8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丙戊酸钠对自发性SAH后癫痫发作的预防治疗效果良好。将SAH的一般护理和癫痫的特殊护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6岁,因酒后呕血于2005年3月26日入院,入院诊断为贲门黏膜撕裂症、上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急诊行剖腹探查、局部缝扎止血术,术后消化道出血停止,但出现切口感染、切口裂开、肺部感染、脑脓肿等并发症。4月16日病人出现癫痫,呈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考虑癫痫可能继发于脑脓肿,给予丙戊酸钠注射剂(德巴金)治疗。使用方法:先以400mg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0.8mg/kg的速度持续静脉滴注维持,每天平均用药量为1200mg,治疗前的血常规检查和纤维蛋白原检测均正常。应用5d后症状控制较好。4月17日检测血常规示:HGB105g/L,W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