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78例高血压病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正常颈动脉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糖尿病史和血压,测定尿酸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颈动脉组.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患者用彩色多普勒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正常颈动脉组.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糖尿病史和血压,测定尿酸及其它生物化学指标.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颈动脉组(394.53±68.29)比(323.43±55.74),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χ2wald=4.33,P=0.038,OR= 3.68).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河北省围场县40岁以上居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年龄在40岁以上患者1560例作为分析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情况分为2组.正常组IMT<1.0 mm,720例.颈动脉硬化组,IMT≥1.0 mm,840例.采集患者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等病史资料,身高、体重指数、及血压等体格检查资料,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等检验资料.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显著相关(P<0.01).体重指数、高血脂、尿酸等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饮酒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性别之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有所差别.男性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女性组,男性组动脉粥样硬化组吸烟史患者明显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河北省围场县40岁以上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吸烟等都是可控的危险因素.平衡饮食,适当运动,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减少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血压、血糖、血脂、尿酸、体重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57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彩超结果及其血糖、血脂、血尿酸、体重指数、年龄,以及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情况。结果:颈动脉硬化组的年龄、血压、血脂水平明显高于颈动脉正常组,高血压并糖尿病组较不伴有糖尿病组颈动脉病变及心脑血管病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而两组间尿酸、空腹血糖、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高血糖、高血脂等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动脉粥样硬化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大足区中老年居民颈动脉硬化流行病学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足区人民医院居民动脉硬化病变的程度及危险因素,为脑卒中预防打下流行病学基础.方法 以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大足区人民医院超声科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的大足区居民(1 725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对象进行性别、年龄、烟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问卷调查.结果 人群中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检出率为11.19%,颈动脉斑块形成检出率为34.67%,颈动脉狭窄检出率为4.99%.颈动脉粥样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逐渐升高(P<0.05);男性各年龄阶段颈动脉硬化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农村人群检出率高于城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中,合并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史在颈动脉内-中膜正常居民和颈动脉硬化居民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在大足区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颈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有助于颈动脉硬化的筛查;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DM)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与血清中铁蛋白(SF)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86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2DM患者中,4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40例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血清SF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并分别比较两组间各相关指标有无差异,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颈动脉病变组SF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0.05);(2)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T2DM患者血SF水平分别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等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体重指数、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无显著相关性。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各主要危险因素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进入回归方程。结论:SF的升高可能预示着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老年T2DM患者85例,按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对惠者尿酸、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老年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为(378.25±83.61)μmol/L明显高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285.78±79.3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年龄、病程、收缩压、空腹胰岛素、Ln(HOMA-IR)和Ln ISI均高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尿酸水平、年龄,病程、收缩压、Ln(HOMA-IR)、Ln ISI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尿酸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谈志强  梁凌  庞振瑶  林芳  陈平 《广西医学》2004,26(4):498-500
目的 研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正常对照组 10 0例 ,高血压病组 14 5例 ,2型糖尿病组 90例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 10 2例 ,测定空腹血糖 (FSG)、血胰岛素 (Fins)、血和尿的 β2 -微球蛋白 (β2 -MG)、尿微量白蛋白 (Alb) ,计算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测定颈动脉中 -内膜厚度 (IMT)、斑块的发生率 ,并根据Crouse方法计算斑块积分 ;测定心脏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期内径 ,根据Devereux公式计算左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高血压病组、糖尿病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的ISI、血和尿的β2 -MG、尿Alb、IMT、斑块发生率、斑块积分及LVMI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 <0 0 1) ;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中ISI、IMT和斑块积分又较高血压病组和糖尿病组高 (P <0 0 5 ) ;各组资料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 :颈动脉粥样硬化 (IMT及斑块积分 )与年龄、体重指数、ISI、TG、LVMI及血和尿的 β2 -MG、尿Alb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均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肾损害 ,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时 ,靶器官损害更明显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心、肾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踝臂指数(ABI)异常的发生情况及踝臂指数异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定点连续收集的699例年龄大于40岁的(平均年龄61.2±11.20岁)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测量其踝臂指数.同时收集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踝臂指数异常的发生率为22.5%,ABI异常组患者ABI均值为0.71±0.17;ABI正常组患者ABI的均值为1.10±0.09.ABI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糖尿病史、既往冠心病史、既往脑卒中病史、颈动脉斑块、TG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糖尿病史、既往冠心病史、既往脑卒中病史、颈动脉斑块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踝臂指数异常发生率高,年龄、体重指数、既往糖尿病史、既往冠心病史、既往脑卒中病史、颈动脉斑块是ABI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98例为观察组,以同期前来体检的高血压颈动脉正常患者99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超声测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总结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糖尿病比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等指标上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在TC、TG、HDL-C、LDL-C等指标上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略微升高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在UA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上述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a=0.05水平进入最终回归方程,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平均动脉压、尿酸是造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危险因素包括自身年龄、平均动脉压、尿酸含量等,护理人员鉴于此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杜精睛  马跃东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6):7-10,I0001,I0002
摘要: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的值,分析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空腹血糖(FBG)、糖尿病病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收录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40—65岁,男女各45例;正常对照组90例,年龄40~60岁,男50例,女35例。采集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性别比例、吸烟比例、饮酒比例、空腹血糖。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空腹血糖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71-1372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T2DM患者212例,其中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且血肌酐<110μmol/L的患者183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糖脂代谢指标、胰岛功能以及肾功能、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检测双肾GFR值;颈动脉B超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1在肾功能正常的183例T2DM患者中,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症(CAS组)患者143例,占78.1%;未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症(NCAS组)患者40例,占21.9%。2CAS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BMI、SBP、LDL-C、血清CysC水平显著高于NCAS组,双肾GFR值显著低于NCAS组(P<0.05);两组间的性别比例、DBP、FPG、HBA1c、TG、TC、HDL-C、UA、UACR无明显差异(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男)后,糖尿病病程、SBP、LDL-C、血清CysC是影响肾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除血糖、血压、血脂传统危险因素外,血清CysC水平也可以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尤其在肾功能正常的T2DM患者中。临床上对于血清CysC水平升高患者,不仅要检测肾脏功能,而且还要注意筛查动脉硬化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医学》2017,(3):197-19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H型高血压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连续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1-01—2014-05间新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3963例,调查及记录入院时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脂及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H型高血压组2147例,非H型高血压组1816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饮酒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H型高血压组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H型高血压组与H型高血压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R=1.487,95%CI(1.239~1.784),有统计学意义;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血脂后OR=1.476,95%CI(1.217~1.790),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型高血压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正常的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临床特征,揭示糖耐量异常与血脂、尿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方法:选择确诊有原发性高血压而无糖尿病的患者436例,入选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测定,分析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等参数与糖耐量异常的关系。结果:436例患者中检出糖耐量减低患者127例,占29.1%,糖尿病患者41例,占9.5%,糖耐量异常与性别、年龄、血尿酸水平、低密度脂蛋白、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结论:空腹血糖正常的门诊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比例较高,常伴有血脂、尿酸及动脉粥样硬化等高危因素,应及早预防及治疗糖代谢异常及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减少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患者的年龄、病程、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病史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关。斑块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无斑块组。结论:年龄、病程、高血压、IMT、空腹和餐后血糖、胆固醇等因素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有作用。除控制血糖外,应该加强对高血压、高血脂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尿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表达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8例,按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两组,均检测血尿酸、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及总胆固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尿酸及三酰甘油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与三酰甘油正相关(r=0.759,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三酰甘油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时血尿酸水平升高。血尿酸可能促进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诊断的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及其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01例,根据有无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分为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组(78例)以及非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组(123例)。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尿酮体、血气分析、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糖脂代谢指标以及胰岛功能;颈动脉B超测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①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以自发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起病的占38.8%,其发病年龄平均为44岁,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为11.91%,其中男性患者占71.8%,超重/肥胖患者占57.7%,高血压患者占24.4%,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占55.1%。②与非酮症倾向T2DM患者比较,酮症倾向T2DM患者发病年龄较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馒头餐试验空腹及餐后2h胰岛素水平较低,HOMA-β值也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酮症倾向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为55.7%,非酮症倾向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为62.4%,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相比,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酮症倾向T2DM患者的年龄较大,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新诊断的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患者中,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高收缩压及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能够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10例,根据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分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A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B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患者B组在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尿酸(SUA)水平均高于A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尿酸水平、年龄,糖尿病病程、LDL-C是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其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用菲利浦7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分成A组(颈动脉IMT1.0mm及无颈动脉斑块)及B组(颈动脉IMT≥1.0mm和/或颈动脉斑块),记录年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测定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结果两组年龄、收缩压、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0.052,P0.05)、收缩压(B=0.029,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1.771,P0.01)、血尿酸(B=0.006,P0.05)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38例住院的T2DM患者行双侧颈动脉彩色B超检查,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有无斑块,分为非斑块组(颈动脉IMTGl.5mm和无颈动脉斑块)、斑块组(颈动脉IMT≥1.5mm和颈动脉斑块),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并测定生化指标及踝臂指数(ABI)。结果:两组高血压病史、年龄、T2DM病程、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同型半胱氨酸(Hcy)、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0.01或PG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ABI呈负相关,与高血压病史、年龄、T2DM病程、SBP、LDL—C、Hcy、HbAlc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病史、年龄、SBP、LDL—C、Hcy、HbAIc、ABI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病史、SBP、年龄、LDL—C、Hcy、HbAlc、ABI可能参与了T2DM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ABI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一个简便可靠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