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平扫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临床证实急性胰腺炎病例的CT资料,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范围.[结果]轻中型急性胰腺炎68例,大多数痛人胰腺体积局部或弥漫性增大,胰腺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吉氏筋膜增厚,少数病人可无阳性CT表现;重型胰腺炎12例,胰腺体积增大,胰腺边界模糊,胰周脂肪间隙消失,胰周可见积液(小网膜囊和结肠间隙),胰腺坏死密度减低.[结论]CT平扫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简便、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分型.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诊断并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急性胰腺炎的表现。结果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1例(68.9%),2例胰腺无明显异常,1例胰头增大,2例胰体增大,1例胰尾增大,25例弥漫性增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4例(31%),表现为胰腺密度不均,胰周积液8例,胰周脓肿2例,6例有假性囊肿形成。结论CT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能明确有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进一步提高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水平,对临床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方法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为临床高度怀疑者,均行B超检查和血尿淀粉酶测定及CT检查。结果2例胰腺弥漫性肿大,其中1例女性患者发现胆囊增大。1例有胰管扩张。出血坏死性胰腺炎5例。吉氏筋膜增厚7例,其中3例肾周脂肪密度增高。胰外液潴留即蜂窝织炎5例,1例胃壁增厚。其中1例向下蔓延至左侧结肠旁沟直至盆腔,合并胰腺脓肿1例。10例均在2个月后来我院复查,形成假囊肿的有2例。结论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率高,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雄 《临床医学》2013,(12):71-71
目的探讨螺旋CT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螺旋CT表现。结果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8例,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4例;10例胰腺周围、胃脾间隙液体渗出,8例肾前筋膜增厚,7例小网膜囊积液,5例胰腺体部假囊肿形成,2例胰腺尾部脓肿形成。结论CT诊断是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螺旋CT不仅对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器官的解剖能清晰显示,而且还可以明确并发症情况,有助于对其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急性胰腺炎的CT征象,并将急性胰腺炎分为单纯水肿型,出血坏死型和合并感染型三个临床类型。结果 57例中,急性单纯水肿型26例,出血坏死型20例,合并感染型11例,31例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术后死亡,单纯水肿型26例均经保守治疗,55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胰腺炎的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对其正确的临床分型,早期发现胰腺的出血,坏死是提高治愈和生存的关键,CT增强扫描不仅可肯定胰腺炎的诊断与类型,而且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作出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和CT复查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做腹部平扫,8例做增强扫描。结果水肿型46例,坏死型42例,其中合并感染14例,均有较典型的CT表现,胰腺肿胀75例,胰周渗液68例,胰腺坏死42例,脾大62例。结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有助于临床定量,可发现并发症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分型、病因及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平扫、动脉期(28秒)、静脉期(60秒)对2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多期扫描,分析其形态学及动态扫描CT表现。结果坏死型9例,水肿型12例;伴胆道结石或胆囊炎13例,伴肝脓肿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例,腹部外伤2例,分裂胰腺1例;并发症中,假性动脉瘤1例,静脉栓塞1例,胰性腹腔积液7例,胸腔积液4例,右下叶肺不张1例。结论多排螺旋CT动态扫描能准确区分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及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能全面观察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并发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附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CT检查,取层厚5mn,平扫 增强扫描。结果:单纯性14例,坏死性6例,合并出血2例。CT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改变,胰周渗液,并发症。结论:CT是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增强扫描对胰腺坏死范围、程度、定量、定性的判断有很大价值,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年来经B超、血清淀粉酶以及临床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急性胰腺炎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急性及弥漫性上腹疼痛、呕吐,均伴有血、尿胰酶及淀粉酶增高。胰腺实质改变CT表现为胰腺肿胀、蜂窝组织炎、点状或小片状低密度区、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包膜增厚等,CT增强扫描可分辨急性胰腺炎是水肿型还是出血坏死型。结论:急性胰腺炎为最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层螺旋CT能确诊急性胰腺炎,判断炎症累及范围。CT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能明确有无并发症,极大地提高了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对临床正确诊断及制订科学的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3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临床与CT检查资料。结果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主要CT表现有:(1)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伴胰内单个或多个小斑片状无强化低密度灶;(2)胰周脂肪间隙模糊混浊,肾前筋膜和胃后壁增厚;(3)胰内和/或胰外单发或多发渗漏积液;(4)合并胰腺出血、脓肿和假性囊肿形成。结论 CT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患者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胰腺损伤的病例23例的CT表现。结果在23例胰腺损伤中,胰腺损伤的CT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1)胰腺断裂型14例(不完全断裂8例,完全断裂6例):CT扫描可见胰腺小低密度缺口或垂直于胰腺长轴的低密度裂隙,以增强扫描显示更清楚。(2)胰腺炎型7例(局限水肿型4例,弥漫性急性胰腺炎型3例)。(3)胰腺血肿2例。同时合并胰腺以外损伤15例。结论胰腺损伤的CT征象包括(1)直接征象:胰腺低密度裂隙,创伤后的胰腺弥漫性和局限性肿大,胰腺内高密度影。(2)间接征象:胰腺周围积液是重要的间接征象。(3)增强多期扫描对胰腺损伤的诊断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搜集20例患者的CT片及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实质改变的特点CT表现为胰腺肿胀、蜂窝织炎、点状或小片状低密度区、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包膜增厚等。CT增强扫描可分辨急性胰腺炎是水肿型还是出血坏死型。结论急性胰腺炎为最常见的胰腺疾病,也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通过分析评价认为手术前的CT检查十分重要、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急性胰腺炎螺旋CT扫描及临床资料。结果68例中螺旋CT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2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46例。表现为胰腺体积变化及胰腺实质坏死,肾周筋膜水肿增厚、腹膜后和(或)腹腔积液及其他实质性脏器受累。结论螺旋CT增强检查可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准确判断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全面显示其原发病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胰蛋白酶原—2在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用胰腺淀粉(P-Amy)和淀粉酶(α-Amy)与尿胰蛋白酶原-2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胰蛋白酶原-2在急性胰腺炎时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急性胰腺炎(AP)69例,非胰腺炎(NAP)31例,采用免疫层析法测定尿胰蛋白酶原-2,免疫抑制法测定胰腺淀粉酶,酶偶联法测定α-淀粉酶,结果 69例急性胰腺炎中有65例尿胰蛋白酶原-2阳性;63例胰腺淀粉酶阳性,59例α-淀粉酶阳性,尿胰蛋白酶原-2的诊断敏感度是94.2%,特异性是90.3%。胰腺淀粉酶诊断敏感度是91.3%,特异性是87.1%,α-淀粉酶的诊断敏感度是85.5%,特异性是74.2%,结论 尿胰蛋白酶原-2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5.
郭俊  胡雄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5):892-893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后假性胰腺囊肿的手术时机及疗效.[方法]选择合并假性囊肿的胰腺炎患者47例,根据患者行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和晚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22例,为胰腺炎后4~8周出现的假性胰腺囊肿患者.晚期手术组25例,为囊肿形成后等待24周再施行手术的患者.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疾病及合并症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对5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胰腺CT影像学表现:50例患者中17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6例局限性胰头肿大,6例胰尾肿大,均有胰腺密度下降的表现,6例表现出结构不完整,3例有胰腺假性囊肿的表现,12例胰腺征象正常仅单纯出现吉氏筋膜增厚。2)胆系征象:40例(80%)患者表现为胰腺炎合并胆囊炎征象,8例(16.0%)患者有胰腺炎合并胆管结石征象,2例(4.0%)患者有胰腺炎合并胆道蛔虫征象。3)其他表现:22例(44.0%)患者有胰腺炎合并脂肪肝征象,16例(32.0%)患者有胰腺炎合并双侧胸腔积液或者肺底炎症征象;7例(14.0%)患者为胰腺炎合并左侧胸膜增厚的征象。结论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应用CT检查诊断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且还能对该疾病的合并症进行明确的诊断,为医生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的CT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急性胰腺炎在发病6~52小时,胰腺边缘模糊、毛糙,周围呈细网线状、条状低密度影,胰腺密度不均且低于正常胰腺密度;23例中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10例,局限性增大8例,5例胰腺体积无明显增大.结论 对于急性胰腺炎发病早期及时诊断,CT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无损伤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水平和临床认识。方法分析经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67例,全部行CT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60例,急性坏死型7例,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单纯胰腺体积增大60例,体积增大并密度改变及胰腺内坏死或出血7例。结论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CT扫描不仅能明确诊断,鉴别其病理类型,而且有助于临床定量,发现并发症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建平 《华西医学》2010,(5):959-960
目的探讨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09年10月收治的3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照片。结果 35例患者中CT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6例(74.3%),急性坏死型胰腺炎9例(25.7%)。CT主要表现胰腺体积增大31例,其中胰头增大10例,胰体、尾单独或同时增大21例,4例胰腺表现基本正常。单侧或双侧肾前筋膜水肿增厚27例(77.1%),胰腺边缘模糊、部分脂肪层消失20例(57.1%),胆囊增大胆总管扩张17例(48.6%),胰周蜂窝组织炎6例(17.1%),合并左侧胸腔积液5例(14.3%),伴有少量腹水2例(5.7%)。结论 CT检查可以显示胰腺自身肿大、坏死、出血,还能够显示胰外的腹腔、腹膜后腔以及肾筋膜的受累情况,可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作出预后的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胰腺疾病,是多种病因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发病急,病情重,CT对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发现率很高,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有效的方法,使急性胰腺炎的死亡率降低到5%~10%,我们收集了我院94年以来47例经临床手术及试验室检查证实的急性胰腺炎的CT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急性胰腺炎的CT征象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