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研究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静脉输液护理管理中对降低护理缺陷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门诊部静脉输液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并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门诊部静脉输液护理缺陷发生情况作为对照,比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护理缺陷发生率和缺陷程度。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静脉输液护理缺陷发生率3.2%显著低于PDCA循环管理前12.4%,且一般缺陷率和严重缺陷率均明显更低,数据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门诊部静脉输液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率和缺陷程度,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降低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管理方法。方法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采用PDCA循环的4个阶段8个步骤,对小儿外科住院患儿对静脉输液外渗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的训练以及提升自身责任心,在进行规范输液操作及固定的同时,做到有预见性地观察及处理。结果降低了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从4.6%下降至1.2%),提高了患儿输液安全。结论通过PDCA循环方法查找护理质量管理中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规定具体的护理操作流程、方法及质量追踪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通过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开展品管圈活动,调查、分析儿科门诊输液室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分析穿刺失败原因和静脉穿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而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在调查的360次静脉穿刺中,穿刺失败76次,缺陷率为21.1%,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静脉穿刺缺陷率降低为12.5%。品管圈实施后的静脉穿刺缺陷率明显比实施前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活动的目标达成率为85%,进步率为40%。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室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增强护理人员自信心,从而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运用于静脉输液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通过PDCA循环的4个阶段和8个步骤对静脉输液进行有效管理。结果:通过检查发现,运用PDCA循环理论指导静脉输液管理后,提高了住院患者静脉巡回卡的规范性,静脉输液滴速的合格率,患者对药物作用知晓率及患者满意率。结论:PDCA循环理论运用于静脉输液管理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静脉输液安全风险,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运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要因确认、对策实施、效果检验及巩固措施等质量管理控制程序。结果:优化输液流程后,输液安全问题总发生率由以前的1.61%降至优化后的0.56%,各项输液安全问题的发生比率均有明显降低;护理服务零投诉,静脉输液环节的满意度得分率由以前的89.0%提高到优化后的97.5%。结论:优化静脉输液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静脉输液安全风险,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促进了静脉输液技术和护理工作的安全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2013年1月—10月收治的常规护理模式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400例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10月收治的使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400例住院患儿作为试验组,比较2组患儿总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留置时间.结果 运用PDCA循环组患儿留置时间较长,总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模式能降低留置针使用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留置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限速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住院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PDCA循环法进行静脉输液限速的规范化管理,对比实施前(2020年6~8月)180例患者与实施后(2020年9 ~11月)191例患者静脉输液相关不规范行为及静脉输液限速准确率.结果 实施PDCA管理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静脉输液缺陷率.方法 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原有不合理的输液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 护士工作量减轻,平均各病区输液前准备时间由流程改造前1~2小时缩短至15分钟以内,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率.结论 流程再造使输液准备过程更加合理、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静脉输液缺陷率.方法 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原有不合理的输液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 护士工作量减轻,平均各病区输液前准备时间由流程改造前1~2小时缩短至15分钟以内,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率.结论 流程再造使输液准备过程更加合理、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PDCA护理管程序改进小儿留置针固定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0—12月和2014年2—4月该院收治的2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同部位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固定方法进行标准设定,按标准对护士进行留置针固定方法培训,制定考核标准,逐级进行检查反馈,进行有效改进。结果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同部位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方法的改进,输液外渗、输液部位皮炎、静脉炎的发生率均得到明显减少,留置时间由24.8~120.5 h(平均时间为(84.2±10.5)h),上升至36.4~176.5 h(平均时间为(99.3±15.6)h)。结论 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的管理方法有效提高了小儿留置针的安全应用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静脉输液缺陷率.方法 运用企业流程再造的技术和方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原有不合理的输液流程进行重组再造.结果 护士工作量减轻,平均各病区输液前准备时间由流程改造前1~2小时缩短至15分钟以内,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降低了护理(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率.结论 流程再造使输液准备过程更加合理、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12.
刘昌裕  徐祖余 《黑龙江医学》2021,45(22):2421-242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脑卒中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7月新余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88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0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1,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治疗中,效果良好,能够减少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并获得较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PDCA循环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中均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PDCA循环护理。比较两组依从率、意外拔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生命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并发症发生率为8.89%(4/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应用在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中,能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输液安全中实施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输液的15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的输液患者,对照组为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的输液患者,分析PDCA循环法的实施办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量表评价护理满意度,观察患者呼叫器的使用率、安全事件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以上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循环法的实施,能降低患者输液等待时间,减少护理差错,保证输液安全,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升病案首页信息质量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某院实施PDCA循环前后共596份病案首页信息资料,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将其中实施PDCA循环后的300份资料设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前的296份资料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病案首页信息缺陷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案首页总缺陷率分别为3.00%与22.97%。组间差异具显著性(P〈0.01)。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方式应用于对病案首页信息资料的管理,可有效降低病案首页信息缺陷率,有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进行高渗性药物输液患者100例,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纳入50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PDCA管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输液后4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8.0%,相比对照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且静脉炎严重程度相对更低;研究组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高渗性药物输液致静脉炎中具有明显效果,且PDCA循环管理更令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PDCA循环方法对病历归档管理改进工作的应用。方法采用PDCA循环方法,促进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的出院病历归档管理工作持续改进。结果第一阶段PDCA循环管理,病历归档率为72.89%,有明显提升;第二阶段归档及时率为85.78%,缺陷率为23.62%,控制在25.00%以下,对比第一阶段取得显著效果;第三阶段病历归档及时率达到了91.03%,病历缺陷率为23.15%,控制在25.00%以下,效果显著。结论 PDCA循环方法对病历归档管理持续改进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保证小儿的护理安全。方法:通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对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30例小儿静脉输液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安全隐患主要有护理因素、患方因素、患儿因素、药物因素等,从2011年元月医院釆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加强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和监控的对策,保障小儿输液的安全,小儿输液安全隐患明显降低,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釆用PDCA循环进行管理,有效的减少小儿脉输液中的安全问题发生,确保小儿输液的安全,防范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品管圈(QCC)活动在降低护理人员更换液体查对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护理人员更换液体查对缺陷率"为活动主题,通过品管圈步骤开展活动。应用品管圈活动来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更换液体查对缺陷率情况和质量,按PDCA循环进行检讨和改进。结果实施品管圈后,我科室护理人员更换液体查对缺陷率由41.08%降至15.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率为109.5%,进步率为63.33%。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显著降低护理人员更换液体查对缺陷率,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计划拟定、现状把握、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确认与标准化等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运用品管圈前后静脉给药缺陷发生率.结果静脉给药缺陷率由活动前的16.67%降至活动后的8.00%.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静脉给药缺陷率,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