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行VVI及DDD起搏后心功能、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选取Ⅲ度AVB患者50例,按起搏方式分组。VVI组(n=25)植入单腔起搏器,起搏模式为VVI;DDD组(n=25)植入双腔起搏器,起搏模式为DDD。随访3年,比较患者起搏参数、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功能(E/A)、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右室内径(RV)、hs-CRP、NT-pro BNP等指标。结果两组心室电极感知、阈值、阻抗、右室起搏比例均无差异。术后LAD、LVEDD进行性扩大,LVEF进行性下降,CI较前改善,均以VVI组较为明显;SV指标VVI组术后逐年下降,而DDD组术后1年明显增加,随后下降。术后hs-CRP、NT-pro BNP进行性升高,均以VVI组较为明显。患者hs-CRP与LVEDD、LAD、NT-pro BNP之间、NT-pro BNP与LVEDD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s-CRP、NT-pro BNP与LVEF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Ⅲ度AVB患者长期VVI及DDD起搏将不同程度导致心功能恶化,VVI起搏为甚,起搏术后心功能恶化与炎症反应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心脏起搏对血浆脑利钠肽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DDD与VVI起搏方式对血浆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4 7例安装了起搏器心功能II级以上患者 ,分为DDD起搏组与VVI起搏组 ,术前测血浆BNP值及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术后 4~ 6月内随访血浆BNP、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BNP差别、心脏射血分数 (EF)差异。结果 :DDD起搏组BNP水平较VVI组为低 (5 7.2 3± 19.19pg/mlvs 88.35± 2 3.11pg/ml,P <0 .0 5 ) ;EF值在DDD起搏组较VVI组为高 (0 .5 6± 0 .0 8vs 0 .4 5± 0 .16 ,P <0 .0 5 )。两组患者的BNP与LVEF均呈显著负性相关 (P <0 .0 5 )。结论 :DDD起搏与VVI起搏方式相比血浆BNP水平较低 ,对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脏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早期左心室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缓慢心律失常的治疗。目前多在起搏器工作状态下研究左心室功能 ,并注意到心力衰竭是VVI起搏器植入后危害较大的并发症 ,更换DDD起搏器后可改善心功能 ,但对起搏器植入后对患者心脏本身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组采用门控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GSPECT)对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及植入后早期关闭起搏器在自身心律状态下左心室功能变化的特点作了研究。临床资料 对 1 998年 8月~ 1 999年 1 2月在我院植入起搏器的 2 7例患者作了分析。男性 9例 ,女性 1 8例 ,年龄43~ 83(65 1± 9 5)岁。植入VVI起搏器患者 1 5例 ,…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长期随访观察,评价双腔起搏(DDD)与单腔心室起搏(VVI)对起搏器植入患者长期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1年1月~2010年12月之间因心脏传导系统疾病而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245例,植入DDD起搏器915例(73.49%),VVI起搏器330例(26.51%)。从起搏器植入后进行连续随访,收集患者起搏器植入后的随访数据直至观察终点。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者生存率。采用log Rank检验评价不同起搏模式之间患者的生存差异,多因素Cox分析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245例患者中,植入DDD起搏器患者存活846例,存活率92.5%,植入VVI起搏器存活291例,存活率88.2%,不同起搏模式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无影响(χ2=3.248,P0.05);植入时的年龄(RR=1.987,P0.001),植入时合并缺血性心肌病(RR=8.418,P0.001),合并扩张型心肌病(RR=45.332,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结论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与植入起搏器的起搏模式无关,而植入时年龄、合并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房室双腔起搏(DDD)与心室单腔起搏(VVI)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0名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接受人工永久双腔(n=13)或单腔(n=7)心脏起搏器置入术,术前和术后10个月分别取静脉血,通过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脑钠素(BNP)水平。结果术后10个月时,接受心室单腔起搏的患者血BNP水平显著高于接受房室双腔起搏的患者(81.85±17.21pg/mlvs54.15±18.16pg/ml,P<0.05)。结论DDD起搏后患者血BNP水平较VVI起搏的低。本试验结果进一步支持双腔起搏可较心室单腔起搏获得更好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不同起搏方式(DDD方式和VVI方式)对长期心脏起搏患者心功能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分别对43例VVI起搏治疗和32例DDD起搏治疗患者进行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的定期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34±6.8个月和32±8.3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组随访期左房内径明显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减退(P均<0.05);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组左房内径、LVEF无显著差异;与DDD组比较,VVI组左房内径明显增大(P<0.01),LVEF显著减退(P<0.01),房性心律失常明显增加(P<0.01),心功能显著恶化(级别显著增加),P<0.05。结论:DDD心脏起搏器可显著改善心功能,减少房性心律失常,比VVI起搏器为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心室起搏器术(VVI)与双心腔起搏术(DDD)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68例患者分为VVI组和DDD组,比较两组心功能变化、房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结果:心动超声心功能测定,术前和随访结果比较:VVI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从(53.8±2.1)%下降至(49.5±3.4)%,P0.05;DDD组LVEF从(54.1±2.6)%下降至(52.7±2.8)%,P0.05。比较两组患者在心功能变化、房颤的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两种起搏方式的比较,DDD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老年患者心功能的保护及房颤更低发生率均优于VVI组。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采用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价不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因缓慢型心律失常收治住院并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156例, 根据起搏方式分为VVI 起搏组、AAI起搏组、DDD起搏组;按照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计分规则,分别于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进行随访并计算生活质量得分,分值越低说明生活质量状况越好。结果 (1)与起搏器植入前比较,患者术后3个月、1年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一般认知功能4个方面分值均有所下降,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间不同时期两两比较显示3种起搏方式对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一般认知功能3个方面改善无差异(P>0.05),在躯体功能改善方面,AAI起搏组与DDD起搏组之间无差异(P>0.05),VVI 起搏组与AAI起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29),VVI 起搏组与DDD起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33)。结论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AAI起搏组和DDD起搏组在改善患者改善躯体功能方面显著优于VVI 起搏组,提示接受生理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高于非生理性起搏患者。  相似文献   

9.
91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分别植入DDD(R)(n=56)及VVI(R)(n=35)起搏器,术后平均随访28.5±10.7个月。随访结束时与植入起搏器前比较,两组的左房内径均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浆BNP水平增高;Ⅰ级心功能患者减少;Ⅲ级心功能患者增加。而两组间以上各指标均无差异。DDD(R)组心房颤动发生率比VVI(R)组有降低趋势,但未达统计学差异(P=0.061)。两组间因心力衰竭住院率、脑梗塞及因心血管死亡均无差异。结论 :DDD(R)与VVI(R)起搏效果类似,均使患者心脏重构、心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10.
VVI和AAI起搏的远期随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心房起搏、心室起搏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分别对VVI组212例和AAI组96例患者进行临床、心电图、24h心电记录、心脏彩超、胸部X线定期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VVI组54±8.3mon、AAI组48±6.4mon。结果 VVI组术后43例(22.6%)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14例(6.6%)由阵发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发展为持续性心房颤动。其余性质无变化,但发作频率由术前12.4±5.2d缩短为5.3±2.2d发作一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由术前8.2±3.3 h增加至18.3±6.8 h(P0.05)。VVI组心室电极脱位或微脱位的发生率为2.3%,AAI心房电极脱位或微脱位发生率为12.5%(P相似文献   

11.
左室功能和结构改变与心脏起搏器起搏比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后远期左室收缩功能和结构改变的特点及其与起搏比例的关系。方法共入选20例病人,其中植入VVI起搏器10例,DDD起搏器10例。采用双探头门控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系统测定病人植入起搏器3年~4年后自身心律状态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EDV)、左室收缩末容积(ESV)及每搏量(SV)。结果起搏器植入后远期EDV、ESV呈增高趋势,LVEF植入前为(61.5±14.2)%,植入后为(53.4±13.9)%呈降趋势,且植入后远期LVEF在≥50%与<50两亚组均呈下降趋势。结论起搏器植入后远期,可发生左室功能和结构重塑,表现为LVEF增高或降低和EDV增大或减小。EDV增大、LVEF降低与起搏心搏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不同起搏方式对心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不同起搏方式 (DDD方式和 VVI方式 )对长期心脏起搏患者左心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 6 3例 ,其中 VVI起搏 38例 ,DDD起搏 2 5例 ,运用超声心动图仪观测起搏器置入前及置入后随访期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结果  VVI起搏平均 (31.6± 5 .8)月时左心房内径扩大 ,从 (32 .6 8± 4 .71) mm至 (38.31±5 .2 1) m m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扩大 ,从 (4 8.2 4± 4 .93) mm至 (5 1.33± 5 .6 4 ) mm ;室间隔厚度增加 ,从 (8.91±1.12 ) mm至 (10 .32± 1.4 3) mm ;左心室重量指数增加 ,从 (96 .75± 13.32 ) g/m2 至 (12 9.1± 2 1.79) g/m2 ;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 ,从 0 .5 1± 0 .0 79至 0 .4 7± 0 .0 71,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DDD起搏平均 (30 .2± 6 .3)月时 ,左心结构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不明显 (P>0 .0 5 )。结论  DDD起搏对左心结构影响较小 ,VVI起搏可引起左心重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监测植入起搏器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较单腔、双腔和三腔(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植入对静脉血栓形成和栓塞影响程度,以减少静脉栓塞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植入起搏器患者80例,根据起搏模式分为VVI、DDD、CRT起搏器3组,分别于术前2d,术后24 h、7d监测D-二聚体水平.所有患者随访至少1年,随访期间定期监测D-二聚体水平.结果 3组患者植入起搏器后24 h 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0.026,0.003);术后7d,DDD、CRT起搏器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较术前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20);CRT起搏器组患者术后24 h D-二聚体水平较VVI、DDD起搏器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6±2.68) μg/ml对(2.59±2.13) μg/ml,P=0.028;(3.76±2.68) μg/ml对(1.46±0.74)μg/ml,P=0.010].随访期间共发生2例血栓事件.结论 起搏器植入可以导致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通过监测D-二聚体水平,发现CRT植入术后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普通起搏器.能否通过监测D-二聚体水平,判断患者凝血状态、预防血栓形成的发生,还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VI与DDD起搏对瓣膜置换术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疗效的差异。方法瓣膜置换术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29例,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DDD组(n=17例),VVI组(n=12例),观察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心房心室变化,永久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卒中,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住院,死亡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起搏器安置术并发症,在平均随访28个月,未发生卒中、死亡。与VVI组比较,DDD组心衰住院率(10.5%vs 16.6%,P<0.05),永久性房颤发生率降低(11.7%vs 16.6%,P<0.05),左室射血分数增加(0.63±0.10 vs 0.57±0.08,P<0.05)。VVI组起搏后左房内径,左房容积增大,而DDD组不变。两组心功能均提高且无差异。结论对于瓣膜置换术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DDD起搏较VVI起搏降低永久性房颤发生率,心衰住院率,改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比较VVI与DDD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病窦综合征患者212例,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两组:VVI组105例、DDD组107例。研究终点:①在每次预定的随访中,以标准12导联ECG、Holter及心电监护诊断心房颤动(简称房颤);②卒中:当患者有大于24h脑缺血事件而产生神经系统症状或24h内死于脑血管事件,可确诊为卒中;③死亡:心血管事件死亡。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定期随访,以后每隔半年随访一次。随访时,记录标准12导联ECG存档。每例患者至少有一份ECG,部分患者做Holter,了解有无阵发性房颤及术后发生持续性房颤的时间,患者的症状及体征。结果:①与VVI组比较,DDD组房颤发生率明显降低(10.3%vs24.8%,P<0.05);②VVI组患者6例出现脑卒中(5.7%),而DDD组无1人发生脑卒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VVI组共有3例在术后3,4年发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后死于恶性心律失常,而DDD组患者均无因心力衰竭住院,随访至今无死亡。DDD组11例房颤均在2年内发生,其中第1年7例,而VVI组有26例房颤发生的时间较为弥散,2年内发生8例(30.8%),其余在3~8年内陆续发生。结论:病窦综合征患者安装双腔起搏器治疗发生房颤和脑卒中的机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选择因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的患者138例,按不同起搏方式分为非生理性起搏(VVI)组52例、生理性起搏(DDD)组86例。分别于植入后1、3、6个月,以后每半年1次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房颤的发生率以及发作评分、脑卒中、心血管死亡事件。结果与VVI组比较,DDD组房颤及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VVI组有3例术后3~4 a发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后死于恶性心律失常;而DDD组患者无因心力衰竭住院者,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认为VVI起搏模式与DDD比较,房颤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VVI与DDD对起搏术后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 6 4例VVI和 5 1例DDD起搏患者术前 ,术后 6 ,12个月作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以评价其心律失常变化及其机制。结果 :VVI起搏者术前房性心律失常 (AA)发生率为 12 .5 % ,术后 12个月为 45 .3% ,术后AA明显增加 ;室性心律失常 (VA)手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别 ;EF值、左室内径、左房内径 ,术后 12个月与术前比较分别为 40 .8%± 5 .2 %vs 5 0 .6 %± 6 .7% ;6 4.2± 9.5vs 5 6 .4± 8.2mm和 39.4± 8.6vs 34 .2± 9.6mm ,P <0 .0 5。DDD起搏者手术前后比较AA、VT、EF值、心腔内径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VVI起搏可使AA增加、EF下降、心腔内径增大 ;DDD起搏对心律失常、EF、心腔内径大小均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右心室起搏 (VVI)和双腔起搏 (DDD)对各种症状性心动过缓患者左心构型的影响。方法 对安装永久起搏器的 45例患者行VVI起搏 (19例 )和DDD起搏 (2 6例 ) ,平均随访 (2 5 .2± 4.2 )个月 ,于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观察左心房内经 (LAD)、左心室内经(LVD)、心室间隔厚度 (VST)和左心室后壁厚度 (PWT)。结果 DDD起搏组的LAD显著减小 ,为3 2 .2 3mm± 1.45mm比 3 1.47mm± 1.47mm (P <0 .0 5 ) ;LVD趋向于正常 ,为 5 1.62mm± 1.91mm比 5 1.40mm± 2 .15mm (P >0 .0 5 ) ;VST和PWT虽无明显变化 ,分别为 0 .98cm± 0 .12cm比1.0 1cm± 0 .11cm (P >0 .0 5 )和 0 .99± 0 .10比 1.0 0± 0 .10cm(P >0 .0 5 ) ,但有增加的趋势。VVI组的LAD和LVD显著增大 ,分别为 3 2 .81± 1.5 1比 3 2 .94± 1.5 5mm和 5 2 .17mm± 2 .0 8mm比5 3 .46mm± 1.73mm(P <0 .0 5 ) ;VST显著增加 ,为 1.0 1cm± 0 .11cm比 1.0 3cm± 0 .12cm (P <0 .0 5 ) ,PWT也有增加的趋势 ,为 1.0 0± 0 .10比 1.0 2± 0 .0 9cm (P >0 .0 5 )。结论 DDD起搏改善患者的左心房室腔构型 ,但可能增加VST和PWT的厚度 ;VVI起搏对患者的左心构型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有症状患者的起搏参数优化和程控。方法:门诊随访患者324例,随访时根据患者向医生陈述的痛苦表现,如心悸、胸闷等症状,判定为有症状患者138例,其中双腔起搏器(dualchamber pacemaker,DDD)54例,单腔起搏器(singal-chamber pacemaker,VVI)84例。随访时间为术后当天至16年不等,根据患者的主诉、心电图及起搏器功能检测情况进行参数优化和调整,必要时行X胸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在有症状患者中,共检出心房起搏障碍9例(DDD 9例)心房感知障碍2例(DDD 2例);心室起搏障碍13例(DDD 3例,VVI 10例);心室感知障碍12例(DDD 5例,VVI 7例);不适合工作状态31例(DDD 28例,VVI 3例);房性心律失常50例;室性心律失常12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长R-R间期3例。结论:起搏器植入后需定期随访,通过对其参数的测试、调整和优化,既能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延长起搏器电池寿命,还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患者临床症状的产生,使患者最大获益。  相似文献   

20.
对象为20例Ⅲ°房室传导阻滞病人,都已安装了双腔可调节程序起搏器平均(17±3.5)个月。已排除肾衰、心衰及75岁以上者。将病人分成两组:A组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每例病人随机选择VVI或DDD交替起搏,各持续24小时。B组9例,男性7例,女性2例,随机选择VVI或DDD交替起搏。各持续60天。两组起搏心率均为70次/分。24小时内每4小时抽一次血测定血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