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容截稿日期  出版日期第一期 危重患儿呼吸道感染 2 0 0 4年 1 1月 1日 2 0 0 4年 2月 2 0日第二期 感染性休克 2 0 0 4年 1月 1日 2 0 0 4年 4月 2 0日第三期 新生儿产房内急救 2 0 0 4年 3月 1日 2 0 0 4年 6月 2 0日第四期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脑损伤 2 0 0 4年 5月 1日 2 0 0 4年 8月 2 0日第五期 危重患儿液体疗法 2 0 0 4年 7月 1日 2 0 0 4年 1 0月 2 0日第六期 肝功能障碍的诊治进展 2 0 0 4年 9月 1日 2 0 0 4年 1 2月 2 0日2004年本刊各期重点…  相似文献   

2.
第1期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第2期危重患儿的代谢及营养问题第3期小儿心血管急救用药的有关问题第4期小儿凝血、止血障碍的防治第5期新生儿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第6期哮喘危重症的诊断及其急救《小儿急救医学》2006年专题讨论选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危重病患儿糖代谢紊乱与胰岛素的关系。 方法  OneTouch仪测定血糖 ,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结果   2 1例危重病患儿危重期和恢复期分别检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为 (13 5 7± 4 78)mmol/L、(5 2 4 2± 6 2 2 3) pmol/L ,和 (5 17± 1 10 )mmol/L、(12 6 0± 11 5 6 )pmol/L。 结论  危重病患儿危重期高血糖和高胰岛素同时存在 ,胰岛素对血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病毒感染危重患儿是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1] 确诊为危重患儿 ,再根据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病毒感染的患儿 ,约占PICU住院患儿的 17 76 % ,在病毒感染危重患儿早期病原未明的情况下 ,治疗针对性不强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何找到一个早期的生化指标来指导临床治疗 ,弥补在病原未明确前临床治疗的盲目性 ,提高抢救成功率 ,显得非常重要。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入住PICU的病毒感染危重患儿 35例 (抽血或脑脊液查病毒抗体 ,合胞病毒 19例 ,腺病毒 14例 ,柯萨奇病毒 2例 ) ,其中病毒性肺炎2 7例 ,病毒性脑…  相似文献   

5.
危重患儿高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高钠血症的常见病因及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我院PICU收治的 1 5 4 8例危重患儿资料 ,就 76例高钠血症的发病原因、治疗策略及影响预后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本组危重患儿高钠血症发生率为 4 91 % (76 / 1 5 4 8例 ) ;原发病主要为腹泻病 (76 32 % )和颅脑疾病 (1 9 74 % ) ;生存组与死亡组的血钠峰值分别为 (1 6 3 1 3± 1 0 0 9)mmol/L和 (1 6 9 5 5± 1 4 30 )mmol/L ,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生存组 6 5例仅 4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死亡组 1 1例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 ;血钠下降速度控制在 0 5~1 0mmol/ (L·h)的患儿均治愈 ,而在 1 2~ 2 3mmol/ (L·h)的 9例患儿在补液过程中均出现脑水肿表现。结论 危重患儿高钠血症并不少见 ,主要病因为腹泻病和颅脑疾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时死亡危险性增高 ,控制血钠下降速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急救绿色通道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探讨最佳的急诊抢救方法。 方法  对我中心 2 0 0 0年 3月—2 0 0 1年 3月经急救绿色通道抢救的 42例危重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抢救危重患儿 42例 ,其中 2 8例进行了心肺复苏 ,复苏成功率 97 3 %。 结论  急救绿色通道是一种简便、快捷而有效的急救医学模式 ,可明显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儿童紧急医疗救护是儿科高级生命支持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不同年龄危重和受伤的儿童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得到及时、有效、合理的救助和治疗,其目的是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治愈率。儿童院前急救是为基层医疗单位向上级医疗、急救条件较好的儿童医疗急救中心安全转运危重患儿的重要纽带,是保证其能否及时得到救治的重要保证。我院于2 0 0 1年6月1日成立了山西省儿童院前急救转运网络系统,至2 0 0 3年2月已经转运危重患儿2 6 5人次,现初步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人员构成 由我院急救中心(PICU \NICU )的主任、副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危重患儿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时血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进行检测,探讨其水平变化与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危重患儿50例及非危重患儿30例血GAS、MTL及IGF-1进行检测,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危重患儿血GAS、MTL及IGF-1各组均数差异有显著性(F=49.61,55.18,18.23 P均〈0.001)。胃肠功能障碍组血GAS、MTL及IGF-1水平变化与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455,4.241,2.672 P均〈0.001)。危重患儿器官功能障碍中4个器官功能障碍与2个器官功能障碍比较,MTL与IGF-1差异有显著性,GAS差异无显著性。危重患儿治疗前后血GAS、MTL及IGF-1水平及非危重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232,4.352,4.706 P均〈0.001)。结论危重患儿MODS时血GAS、MTL及IGF-1可能参与危重症病情的发展,且与胃肠功能障碍及MODS发生有关,结合患儿临床对其血GAS、MTL及IGF-I进行监测,对估计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感染患儿危重病评分与血小板数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患儿入院 2 4h内进行危重病评分。 >90分非危重组 5 7例 ,70~ 90分为危重组 5 9例 ,<70分为极危重组 12例 ,同时测定血小板数量。结果 危重组明显高于非危重组 ( P<0 .0 1) ,极危重组明显低于非危重组 ( P<0 .0 1)。 结论 急性感染患儿危重组血小板数明显升高 ,极危重组血小板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危重病患儿心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危重病患儿血清肌钙蛋白T(cTnT)的测定 ,以了解危重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用ELISA法对 32例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的危重患儿分别于 2 4、4 8和 72h内测定血清cTnT水平 ,其中 2 7例患儿危重评分 (PCIS)≤ 80分 ,5例因呼吸衰竭直接插管机械通气 ,PCIS >80分。结果 危重病患儿收住PICU后 2 4、4 8、72h内血清cTnT测定值分别为 (0 4 39± 0 84 5 ) μg/L、(0 375± 0 6 15 ) μg/L及(0 2 37± 0 35 1) μg/L ,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0 0 6 2± 0 0 2 8) μg/L。心肌损伤发生率为 5 3 1% (17/ 32 ,95 %可信限CI:34 7%~ 70 9% )。心肌损伤组与非心肌损伤组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 ,PCIS与心肌损伤发生也无相关性。结论 危重病患儿心肌损伤发生率较高 ,其与临床预后及PCIS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败血症危重患儿与血浆IL-6 TNF-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败血症危重患儿在病原未明确前临床治疗有一定的盲目性 ,该文探讨败血症危重患儿与血浆IL 6 ,TNF α水平的关系 ,找到一个生化指标来协助败血症危重患儿病原菌未明确前的临床诊断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31例败血症危重患儿及 2 3例病毒感染危重患儿 ,2 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浆IL 6 ,TNF α的水平。结果 败血症危重患儿组血浆IL 6 ,TNF α水平高于病毒感染危重患儿组和正常健康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病毒感染危重患儿组血浆IL 6 ,TNF α水平高于正常健康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血浆IL 6 ,TNF α水平升高提示感染存在 ,当血浆IL 6 ,TNF α水平升高明显时对败血症危重患儿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是新生儿医疗工作的重要环节 ,是将危重新生儿从基层医院转到条件更好的医院的NICU ,进行进一步监护、诊断及治疗的过程 ,是将移动的NICU包括人员、设备 ,送到危重新生儿身旁的医疗项目。我院自 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建立危重新生儿转运项目以来 ,共转运危重新生儿 5 0例 ,现结合我院新生儿转运的临床观察 ,谈谈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我院NICU转运危重新生儿 5 0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2 1例 ,转运日龄 <1d 36例 ,~ 3d 8例 ,~ 10d 6例 ;胎龄<37周 2 4例 ,~ 42周 2 6例 ;出生体重<2 5 0 0g 2 4…  相似文献   

13.
内容         截稿日期     出版日期 第一期 机械通气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2000年11月15日  2001年2月20日 第二期 危重新生儿的转运     2001年2月1日   2001年5月20日 第三期 输液输血反应及其防治对策 2001年5月1日   2001年8月20日 第四期 DIC的早期防治       2001年8月1日   2001年11月20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芬太尼的镇静、镇痛作用在PICU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择 36例危重患儿用芬太尼 1~ 4μg/(kg·h)持续静脉滴注 ,观察用药后 4h、8h、2 4h、48h的镇静、镇痛效果和对危重儿动脉血气分析、经皮氧饱和度、Ramsay的镇静分级影响 ,以及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的副反应情况。 结果   36例危重患儿在持续静脉滴注芬太尼后发生呼吸机对抗情况减轻 ,氧合和通气功能有所改善 ,用药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5 ) ,镇静达到 2~ 4级 ,有效率达到 94 4%。 结论  芬太尼的镇静、镇痛作用可减轻危重患儿应激反应 ,减少氧耗等 ,安全有效实施各种操作、治疗 ,而且该药不良反应较小 ,有利于提高危重患儿急救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中华急诊医学会儿科学组与中华医学会急救学组制订了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草案 (简称草案 ) ,现将我们采用此草案对我院需出车接回NICU治疗的病例试行评分法的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998年 3月~ 1999年 12月由我院NICU出车接回NICU治疗者共 177例 ,男 14 3例 ,女 34例 ,年龄 1h~ 2 8d ,体重 0 .75~ 4kg。患儿主要疾病 见表 1。二、方法 患儿入NICUd1、d3、d7、出院前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草案 ) [1] 作危重度评分 ,同时准确详细记录有关设备利用、抗生素使用 ,以及有否单或多器官功能损害等住院情况 ,器官损害标准参考评分草案并予以补充。统计资料采用t检验 ,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表 1 患儿主要疾病顺位表 (第一诊断 )疾病名称n死亡n (% )死亡率 (% )新生儿肺炎 62 9(1 4 .51 ) 36 .0早产低出生体重或极低出生体重 35 1 (2 .0 5) 4 .0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 0 3(1 5 .0 0 ) 1 2 .0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 1 93(1 5 .78) 1 2 .0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1 6 4(2 5...  相似文献   

16.
采用急性肺损伤评分标准、儿童危重评分标准对 2 3例重症肺炎和 2 7例普通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上述肺炎患儿外周血干扰素γ(IFN γ)、白介素 4 (IL 4 )的浓度。结果 :1.重症肺炎患儿的急性肺损伤评分高于普遍肺炎 (1.5 7± 0 .5 3/ 0 .5 4± 0 .36 ) (P <0 .0 1) ,而危重评分低于普通肺炎 (79.2 4± 5 .38/ 94 .0 0± 3.34) (P <0 .0 1)。 2 .重症肺炎患儿IFN γ低于普通肺炎 (M :3.4 9pg/ml,P95 :7.2 0pg/ml) / (M :5 .2 0 pg/mlP95 :3.4 9pg/ml) (P<0 .0 5 ) ,而IL 4在重症…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危重新生儿病死率 ,发挥NICU病房的优势 ,在辖区内建立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系统 ,对提高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 ,减少致残率 ,降低病死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我院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9月转运危重新生儿 2 0 3例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 1 一般资料 男 170例 (83 74%) ,女 33例 (16 2 6 %)。转运日龄 :≤ 12h79例 (38 92 %) ,≤ 2 4h 36例(17 73%) ,≤ 48h 2 1例 (10 34 %) ,≤3d 13例 (6 4 0 %) ,≤ 7d 2 9例(14 2 9%) ,>7d 2 5例 (12 32 %) ,其中~ 2 4h 115例 (5 6 6 5 %)。出生体重 :<15 0 0 g2 7例 (13 3…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危重患儿血清游离钙 (Ca2 + )的变化及意义 ,对 74例患儿入院当天均经股静脉采血查血清Ca2 + ,统计学处理用t或 χ2 检验。结果血Ca2 + 越低 ,病情越危重 ,小儿危重评分分值越低 (P <0 .0 1)。低Ca2 + 组多脏器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Ca2 + 正常组 (P分别 <0 .0 1,<0 .0 5 )。认为Ca2 +与危重患儿病情密切相关 ,血Ca2 + 检测有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并指导治疗 ,改善预后危重患儿74例血清游离钙变化$郑州市儿童医院!450053@刘宝琴 $郑州市儿童医院!450053@李春枝 $郑州市儿童医院!450053@王群思…  相似文献   

19.
危重患儿在应激状态下 ,糖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低血糖或高血糖。既往有关低血糖对危重患儿的危害 (特别是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已有过大量的研究〔1,2〕。有关高血糖对危重患儿机体的危害近年已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将我院儿科 1997年 2月— 1998年12月收治的 5 8例危重患儿的血糖检测情况作一总结 ,旨在探讨血糖变化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关系。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8例危重患儿中 ,男38例 ,女 2 0例。年龄生后 1h~ 13岁。其中新生儿 31例 ,婴幼儿 2 7例。原发病为 :新生儿窒息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儿科重症监护病区 (PICU)危重病患儿发生急性颅内高压及脑水肿的原因、流行病学特点和病死危险因素。方法 总结 1999年 1月 - 2 0 0 3年 12月 ,我院PICU危重病患者中 ,急性颅内高压及脑水肿患儿的病因、预后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关系。利用队列研究对患者病死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4 4 6例危重病患儿中 ,2 16例发生急性颅内高压及脑水肿 ,病死率2 9 2 %。 5年间病死率无明显变化 (χ2 =0 371,P =0 985 )。神经系统与非神经系统原发疾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5 4 6 ,P =0 4 6 0 )。神经系统感染、意外伤害和败血症是常见病因 ,分别占2 7 8%、2 2 4 %和 10 2 %。对 12个死亡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显示合并器官衰竭数目、年龄小、入科当日危重评分值、有基础疾病、呼吸衰竭和瞳孔大小改变与病死率显著相关 (P <0 0 5或P <0 0 0 1)。结论  1999年以来 ,颅内高压及脑水肿患儿的病死率依然很高。神经系统感染、意外伤害和败血症是主要发病危险因素 ;患病年龄小于 1岁、低危重评分及合并MODS是病死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