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疟疾病人血样中特异性乳酸脱氢酶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直接电泳法和多克隆抗体捕捉法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病人血样各40份,正常对照血样20份中恶性疟原虫特异性乳酸脱氢酶(LDH-p)。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恶性疟病人血样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95%;而间日疟和正常人血样中皆未检出LDH-p的活性。结果还表明,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地保护LDH-p,而反复冻融则可使LDH-p受到破坏,检出率降低。应用直接电泳法和多克隆抗体捕捉法,在蛋白酶抑制剂存在的条件下,检测新鲜血样中LDH-p是诊断恶性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疟疾病人血样中特异性乳酸脱氢酶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直接电泳法和多克隆抗体搏捉法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疾病人血样各40份,正常对照血样20份中恶性疟原虫特异性乳酸脱氢酶(LDH-p)。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检测恶性疟病人血样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95%;而间日疟和正常人血样中皆未检出LDH-p的活性。结果还表明,蛋白酶抑制剂可有效地保护LDH-p,而反复冻融则可使LDH-p受到破坏,检出率降低。应用直接电泳法和多克隆抗体捕捉法,在蛋白酶抑制剂存在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快速薄层色谱法用于诊断恶性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易而实用的恶性疟诊断方法,应用快速薄层色谱法检测恶性疟病人血样中的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LDH-P),诊断恶性疟感染。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和93.7%。应用快速薄层色谱法检测LDH-P诊断恶性疟,方法快速、简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具有很好的临床和现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应用试纸法检测感染恶性疟后血内富组氨酸蛋白Ⅱ,用以诊断恶性疟。对镜检确诊的恶性疟病人进行了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5%,检测全过程需5 ̄7min。应用改良法检测全血或血浆仅2 ̄3min;同时对间日疟病人血样和非疟疾病人血样进行了检测,结果全部阴性,特异性为100%。应用试纸法诊断疟疾无须任何仪器,诊断快速、方便,对临床早期确诊病人并给于及时治疗、减少传播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常规SDS-PAGE和电洗脱技术相结合,分离纯化旅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I-ES)中46-58kD的蛋白组份,并用于Dot-ELISA诊断旋毛虫病.检测结果:旋毛虫病人血清34份,阳性32份,阳性反应率为94.12%;正常人血精100份未发现假阳性;对蛔虫病人(12份)、囊虫病人(15份)、血吸虫病人(15份)及肺吸虫病人(20份)血清亦无交叉叵应出现;建立的Dot-ELISA易于操作.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用Dot-ELISA比较纯化抗原和TsL1-ES的诊断效果,结果经卡方检验后显示:用纯化抗原和用TsL1-ES检测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但纯化抗原的特异性显著优于TsL1-ES。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应用试纸法检测感染恶性疟后血内富组氨酸蛋白Ⅱ,用以诊断恶性疟。对镜检确诊的恶性疟病人进行了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5%,检测全过程需5~7min。应用改良法检测全血或血浆仅需2~3min;同时对间日疟病人血样和非疟疾病人血样进行了检测,结果全部阴性,特异性为100%。应用试纸法诊断疟疾无须任何仪器,诊断快速、方便,对临床早期确诊病人并给于及时治疗、减少传播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单克隆抗体3A3、2E7用于恶性疟Dipstick检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便,适用于基层的恶性疟免疫诊断方法。方法 将抗恶性疟原虫HRP-Ⅱ的单克隆抗体3A3、2E7纯化后经配对筛选,利用Dipstick-免疫胶体金技术,制成诊断恶性疟的Dipstick层析条。用该层析条对115份疟疾患者血样,20份非疟疾病人血样及10份正常人血样进行检测,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其稳定性、重复性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 用该法检测145份血样,其对恶性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1%及97.5%,已包被抗原、抗体的Dipstick条在4℃及室温下可保存3个月以上,对30份血样重复检测4次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Dipstick-免疫胶体金模式快速、简便,适用于基层应用,为疟疾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双夹心DIGF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血吸虫重组极低密度脂蛋白(SVLBP)制备的多抗为捕捉抗体,胶体金标记血吸虫虫卵多克隆抗体为覆盖抗体,采用双夹心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血吸虫病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结果70份急性血吸虫病病人血清的阳性率为100%,159份慢性血吸虫病病人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62.3%;120份流行区健康人群血清检测均阴性;100份非流行区健康人群血清,2份呈阳性反应,假阳性率为2%。与肺吸虫病病人血清  相似文献   

9.
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的提纯及其特异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得以与人红细胞LDH(LDH-r)分开并纯化,并对他们的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LDH-p和LDH-r均可利用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促进乳酸盐与丙酮酸的相互转化。而只有LDH-p可更快速地利用NAD类似物-乙酰吡啶腺嘌呤二核苷酸完成同一反应,LDH-r不能利用APAD。在PAGE电泳中,NAD使LDH-p和LDH-r均被染色,目前为一条带,后者为三条不同的带;当以APAD染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能区分恶性疟的快速、简便诊断疟疾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 方法 筛选基于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对,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筛选到的单克隆抗体F4H12、G4C9和D8F7,并将其吸附于样品垫;将单克隆抗体B2G10(针对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和D6A7(只针对恶性疟原虫)分别划线包被于同一硝酸纤维素膜适当位置,制成免疫层析检测试条。用该试条检测疫区非疟疾发热病人血样(107份)和内脏利什曼病患者血样(17份)以评价其特异性,检测确诊的疟疾患者血样(间日疟110份, 恶性疟54份)以评价其敏感性。均用单盲法检测。 结果 检测107份疫区非疟疾发热病人血样和17份内脏利什曼病患者血样,有119份显示为阴性,特异性约为96.0%;其中17份内脏利什曼病患者血样全部为阴性。检测164份疟疾患者血样,阳性153份,敏感性为93.3%,其中间日疟检出率为92.7%(102/110),恶性疟检出率为94.4%(51/54)。 结论 研制出的快速诊断疟疾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诊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 I C T) 在疟区诊断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效果。方法: 以疟原虫镜检结果为标准, 用 I C T 检测门诊“四热”病人中的恶性疟和间日疟。结果: I C T 检测恶性疟与间日疟的敏感性分别为967 % 和904 % , 特异性为986 % 。与原虫镜检结果的符合率为947 % 。恶性疟与间日疟之间无交叉反应。结论: 免疫色谱测试卡可同时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 较镜检法快速、简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艾博混合疟/恶性疟(Malaria Pan./p.f..)快速诊断试剂的检测效果.方法 采集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及感冒“四热”患者血样,以显微镜镜检方法为金标准,比较艾博混合疟/恶性疟试剂检测效果结果 共采集584份血样,艾博试剂检测恶性疟原虫277份,灵敏度为98.9%,特异性为97.7%,与显微镜符合率为98.3%.艾博试剂检测混合疟377份的灵敏度为99.5%,特异性为99.0%,与显微镜符合率为99.3%,总符合率为98.8%,上述2方面的检测结果经Kappa一致性检验,Kappa值均大于0.97.结论 艾博混合疟/恶性疟试剂盒实验室检测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能检测混合疟并区分恶性疟,结果与血涂片吉氏染色镜检结果高度一致,适用于疟疾流行的基层使用.  相似文献   

13.
试条法快速诊断恶性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试条法检测恶性疟患者血液中富组氨酸蛋白 快速诊断恶性疟在海南疟区现场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试条法检测 66例发热病人血样 ,将结果同血涂片镜检法进行比较。结果 :试条法检出恶性疟 (包括混合感染 )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5.7%和95.6% ,两种检测法的符合率为 92 .4 % ;用试条法检测 2 0例间日疟患者血样无交叉反应。结论 :试条法诊断恶性疟快速方便 ,能诊断早期恶性疟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式PCR方法在疟疾诊断中的现场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疟原虫18 S rRNA基因序列,合成疟原虫属特异性上游引物和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种特异性下游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特异性DNA片段的疟疾诊断方法,并评价其现场应用价值。结果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经过复式PCR后,分别扩增出1 451 bp和833 bp的特异性条带,而伯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及健康人血样均无扩增带出现,用该反应体系可检出原虫血症为1.1×10-6和5.6×10-7的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与镜检法相比,复式PCR检测119份现场样本,112份与镜检结果相同,阳性率为54%,漏诊率为0.8%,误诊率为0,而镜检法依次分别为53%、1.7%和3.4%。结论复式PCR方法检测疟原虫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在疑似病例的鉴别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异羟基洋地黄毒苷配基(Digoxigenin,(Dig)-11-dUTP),以随机引物法标记含有恶性疟原虫(P.f.)DNA的重组质粒片段(酶切克隆pPF14),制成pPF14-F-Dig探针。用此探针,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提纯的P.f.DNA及海南地区疟疾病人。结果显示,pPF14-F-Dig探针至少可检出40pg的P.f.DNA和低至0.005%原虫血症。38例P.f.病人中,检出阳性33例。3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者中,2例阳性。4例间日疟病人中,阴性3例,可疑1例。21例正常人血皆为阴性。  相似文献   

16.
复式PCR用于闽南疟疾监测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复式PCR在闽南疟疾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集流行区发热病人及疫点居民血样用复式PCR一次扩增同时检测恶性疟原虫(P.f)和间日疟原虫(P.u)。结果:249例发热病人PCR测阳性率为8.02%,敏感性方100%,特异性99.56%符合率99.59%,镜检阳性率为7.63%,抽查疫点居民701人检测疟原虫,未发现阳性样本,复式PCR检测大批样平均费用不高于传统镜检方法。结论:该复式PCR检测系统用于闽南现场疟疾监测具有敏感、特异、快速等特点,可用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防治效果考核及虫种鉴别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用光敏生物素标记恶性疟原虫特异克隆 p BF2 DNA片断作探针 ,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不同疟区疟疾病人血样和蚊体内的疟原虫。探针检测蚊媒时 ,在 2 0只蚊虫中有 1只感染蚊虫即可被检出 ,也可将单个蚊虫直接压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检测 ;探针检测血样亦取得良好结果 ,与镜检的符合率 ,恶性疟 96 .6 % ,正常人对照 99.7% ,检测的敏感度为 90个原虫 /μl血。表明该探针在疟防后期的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