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静  黎明  吴从愿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12):811-813
目的 探讨不同糖耐量者血清真胰岛素(TI)及胰岛素原(PI)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特异的单克隆抗体夹心放大酶联免疫分析法(BA-ELISA)检测135例正常糖耐量(NGT)、86例糖耐量低减(IGT)及101例Ⅱ型糖尿病(DM)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各点血清TI及PI水平。结果 3组血清空腹TI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反应胰岛素(IRI)Ⅱ型DM组明显升高(P〈0.01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糖耐量异常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变及其有关因素,对57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647例糖耐量低减(IGT)和543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和高胰岛素血症的百分率,在NIDDM组>IGT组>正常对照组(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ln(FIns×空腹血糖)]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正常对照组、IGT组,新诊断糖尿病组和原诊断糖尿病组(P<0.01)。各组肥胖者的ISI小于非肥胖者(P<0.01)。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组ISI与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糖尿病组和IGT组的ISI与血压也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SI与BMI呈负相关,部分与血压、血脂也有相关性。提示糖耐量异常者伴有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ISI与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h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糖、胰岛素(IS)代谢的关系。方法46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按昼夜血压节律不同,分为杓型组(DG)与非杓型组(NDG),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IS释放试验。结果DG与NDG2组各时相血糖、血糖面积及空腹IS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NDG在糖负荷后的60min、120minIS水平和IS释放指数(IRI)以及IS面积(IAUC)明显高于DG(P<001、005、001、0001、001);DG的IS敏感指数(ISSI)明显大于NDG(P<001);夜间平均血压下降率与IAUC、120minIRI及60minIS水平呈显著负相关(γ=-0598、-0511和-0486,P<001、001和005),与120minISSI呈显著正相关(γ=0462,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节律异常者有更显著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小剂量胰岛素、葡萄糖持续静脉滴注法测定高血压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培哚普利对其的影响。方法36例高血压患者,依糖耐量试验,将其分为单纯高血压组(HT)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组(HT+DM或IGT),以小剂量胰岛素、葡萄糖持续静滴法测定两组胰岛素敏感性差异。患者经服用长效ACEI培哚普利4~8mg,一日1次,4周后9例完成再次小剂量胰岛素、葡萄糖持续静滴试验,以研究ACEI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以每血清胰岛素浓度葡萄糖清除率表示。结果HT+DM或IGT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低于HT组:HT组ISI为19.64±10.89,HT+DM或IGT组:7.79±4.89(P<0.01)。服用培哚普利前后ISI具统计学显著性差异:治疗前:14.72±8.19;治疗后:15.32±8.18(P<0.01)。结论单纯高血压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高血压合并DM或IGT者具有差异;服用4周培哚普利对胰岛素敏感性有正性作用,进而可能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的重构有逆转作用。然而,尚需对本课题作长期的大样本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真胰岛素(true insulin,TI)和前胰岛素(proinsulin,PI)在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改变,了解免疫活性胰岛素(immunoreactive insulin,IRI)能否准确反映TI。方法 33例糖耐量正常(NGT),24例糖耐量减低(IGT)和53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并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和非肥胖组;采用ELISA方法(其单克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糖耐量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   总被引:62,自引:4,他引:62  
研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分泌缺陷与中国人糖耐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对466例(正常体重189例,超重/肥胖277例)正常糖耐量(NGT)、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减损(IGT/IFG)、2型糖尿病(DM)患者,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基础功能(HOMA-βcell)并用糖负荷30分钟净增胰鸟争增葡萄糖(△i30/△G30)比值评价早期胰 岛素分泌反应。结果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  相似文献   

7.
对葡萄糖毒作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碘脲类药失效的2型DM患30例胰岛素强化治疗,维持血糖达标3个月。结果病人OGTT后胰岛素(INS)、C肽(CP)水平提高(P〈0.01),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较治疗前改善(P〈0.01)。提示胰岛素强化治疗降低葡萄糖毒性作用后,有助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部分恢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8.
用改进的最小模型分别对正常人,IGT(糖耐量减退)和NIDDM(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敏感指数(SI)、胰岛素自身代谢效能(SG)及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最小模型与标准的最小模型相比较,两种方法对评估SI和SG有高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合并原发性高血压(PH)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影响。方法136例NIDDM按是否合并PH分成PH组和非PH组,观察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结果两组ISI相仿。但PH组60min(P〈0.01)、120min(P〈0.05)的IRT比非PH组明显高,其烙点值也较非PH组明显低(P〈0.01,P〈0.01);PH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老年NIDDM与非老年NIDDM及两种老年NIDDM在病情、合并症和代谢方面的异同。方法137例NIDDM病人被分成≥60岁发病的老年NIDDM组、<60岁发病的老年NIDDM组、年龄不足60岁的非老年NIDDM组。观察并比较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IRT)、IRT分型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生化指标及合并症情况。结果<60岁发病的老年NIDDM的病程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但除其高反应型IRT构成百分比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三组间OGTT、IRT各时相点诸值、IRT分型、ISI均无明显差别;两组老年NIDDM的心脑血管合并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但二者均明显高于非老年NIDDM组(P<0.01);≥60岁发病老年NIDDM组血尿酸值比另两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老年NIDDM除心脑血管合并症高发外,病情与非老年NIDDM并无明显差异;老年NIDDM的病情轻重与发病年龄和病程长短无关;老年NIDDM心脑血管合并症的发生与NIDDM无关而与衰老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合并高血压病或冠心病时是否存在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方法选择74例老年NIDDM病人,其中未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者28例(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病者20例(高血压病组),合并冠心病者26例(冠心病组),对各组之间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体重指数(MBI)、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组较对照组胰岛素及IAI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0.001),冠心病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NIDDM合并高血压病时较单纯NIDDM存在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氧化损伤及抗氧化酶活性对型糖尿病( N I D D M)及其伴发高血压( H T)的影响。 方法与结果:采用鲁米诺依赖的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法,对136 例 N I D D M 患者(其中 70 例不伴有 H T,66 例伴有 H T)及30 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者, 检测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 O F R)的水平。采用化学定量法,测定其血浆脂质过氧化终末产物- 丙二醛( M D A)的浓度及抗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S O 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 S H Px)的活性。 N I D D M 伴发 H T组,其 P M N┐ C L 峰值、积分和吞噬指数均明显高于 N I D D M 不伴 H T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 M D A浓度较后两组也明显升高( P均< 0.01); N I D D M 组及 N I D D M 伴发 H T组的血浆 S O D和 G S H Px 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降低( P均< 0.01);但与 N I D D M 组相比, N I D D M 伴发 H T组的血浆 S O D 和 G S H Px 活性其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05); P M N┐ C L峰值与 M D A呈明显正相关(r= 0.7486, Y= 159.8 X+ 132.2, P< 0.01,  相似文献   

13.
空腹血胰岛素、葡萄糖比值作为β细胞功能指数的可能性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目的探讨空腹血浆胰岛素、葡萄糖比值(FINS/FPG)作为群体研究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的可能性,并与文献中其他指数比较。方法在糖耐量正常者(NGT)181例,糖耐量低减者(IGT)281例测定空腹及服葡萄糖75克后1小时、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及胰岛素。按服糖后2小时血糖水平依次递增0.556mmol/L,再将IGT分为血糖从低到高6个亚组,以t检验及方差检验判定FINS/FPG及文献中常用五种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分辨NGT与IGT,及IGT血糖水平不同亚组间β细胞功能差别的能力。结果①OGTT1小时血浆胰岛素、葡萄糖比值(INS1/PG1),OGTT胰岛素、血糖增值比值(△INS/△PG)以及Homamodel中的20×FINS/(FPG3.5)都能分辨从NGT、IGT的β细胞功能变化,却无一能辨认IGT血糖水平不同亚群的β细胞功能差别。②调整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后,它们则具有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分辨上述人群β细胞功能变化趋势的能力。结论①使用上述β细胞功能指数必须调整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②FINS/FPG可在流行病研究中评估β细胞功能,其分辨能力不逊于Homamodel中的20×FINS(FPG3.5)。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与其红细胞胰岛素酶活性(EIA)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EIR)的关系。方法检测54例冠心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EIA、EIR及相关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冠心病患者的EIA、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FINS)、血浆总胆固醇(TC)、血浆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低亲和力EIR位点数、ISI、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分2(HDL2)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与不伴这些疾病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前者的EIA、FINS高于后者,而ISI低于后者(P<001或P<005)。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患者的EIA与FINS、TG显著正相关,与低亲和力EIR位点数及ISI呈显著负相关,患者的低亲和力EIR位点数与FINS及TG呈负相关。结论(1)冠心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2)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其胰岛素酶活性及胰岛素受体活性异常有关;(3)红细胞胰岛素酶活性和红细胞胰岛素受体也许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胰岛早期分泌功能异常。方法 采用精氨酸(L-ARG)静脉注射法对29例IGT患者和54例健康者胰岛早期分泌功能进行研究。结果 IGT组空腹胰岛素和C-肽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胰升糖素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经L-ARG兴奋后,两组INS、C-肽和胰升糖素均在2分钟达分泌峰值,且IGT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经调整性别和年龄后多因素分析发现IGT组INS分泌量与舒张压(DBP)和体重指数(BMI)均呈明显正相关(P< 0.05)。结论 IGT患者对L-ARG的反应性增加,表现为胰岛α、β细胞的高分泌及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糖耐量减退(IGT)和2型糖尿病(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方法 用减少样本数的Bergman最小模型技术结合多样本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分别测定正常人、单纯性肥胖、IGT和2型DM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指数(SI)、葡萄糖自身代谢效能(SG)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结果 正常组的SI和SG均明显高于IGT和2型DM组,但与肥胖组相比,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脓系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细胞功能障碍在2型糖尿病(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DM家系中,对部分成员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WHO标准将家系成员DM一级亲属正常组(106例,糖耐量低减组(IGT)组(39例),新诊断DM组(63例)和原诊断DM组(83例,病程1年以上)〉计算各组成员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以及有遍初期分泌功能的指数,民无DM家族史的健康人(53例)相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人群胰岛素抵抗及血浆胰岛素水平对体重增加的影响。方法:人群调查中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选的非糖尿病者233例(正常糖耐量(NGT)134例,糖耐量低减(IGT)99例),随访观察6年,以多因素回归分析初庐互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与体重增加的关系。结果 在总组,体重增加与初访体重指数(MBI)呈显著负相关(P=0.003),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及家腹血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  相似文献   

19.
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对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目的探讨中国非糖尿病人群中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功能对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方法以Homa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FINS/225e-lnFPG(FINS为空腹胰岛素,FPG为空腹血糖)及β细胞功能指数(HBCI)=FINS×20/(FPG-35),对409例非糖尿病者6年随访资料进行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的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再以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1/(FPG×FINS)、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S)=FINS/FPG这对更简单的指数进行同样分析,并与前者比较。结果以Homa模型的IR、HBCI分析显示,排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体重指数因素影响后,IR与糖尿病正相关(P<005),HBCI与糖尿病负相关(P<0.01),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减少糖尿病发病危险。与以IAI=1/(FINS×FPG)、IS=FINS/FPG分析结果相似。结论(1)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功能差是Ⅱ型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2)仅涉及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的Homa模型在流行病研究中可用于评价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IAI=1/(FPG×FINS)、IS=FINS/FPG可在分析中代替Homa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空腹血糖(FBG)水平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发病的预测价值,对1986年638例非糖尿病人群(糖耐量正常341例,糖耐量低减297例)于1992年进行血糖复查。结果发现,随着初访时FBG水平增高,6年后NIDDM发病率逐步增加。COX成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的影响后,在糖耐量低减组FBG仍与NIDDM发病显著正相关(P=0.0001),FBG均值为5.19mmol/L亚组与均值4.61mmol/L亚组相比,NIDDM发病危险已有显著差异(RR2.1,95%可信区间1.19~3.74,P=0.01)。FBG均值为6.50mmol/L组,NIDDM发病危险更高(RR2.9,95%可信区间1.79~4.59,P=0.0001)。认为FBG水平为NID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