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分析了激光照射对弓形虫 RH株速殖子的作用。结果显示 ,激光照射后弓形虫速殖子群体 DNA含量分布发生改变 ,DNA含量的第 1道数峰值 (平均值 )左移 ,第 1峰值分布范围内速殖子数占总速殖子数百分率增加 ,3.5 W和 4.5 W剂量照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 (P<0 .0 5 )。提示激光照射能抑制弓形虫 DNA的合成 ,减少弓形虫群体 DNA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弓形虫速殖子和缓殖子相互转换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在中间宿主内以速殖子和缓殖子两种滋养体形式存在。其机会性致病与速殖子和缓殖子之间的互相转换密切相关,揭示此转换机制将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途径以控制弓形虫的急性和慢性感染。本文刈近年来有关这种转换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弓形虫在中间宿主内以速 殖子和缓殖子两种滋养体形式存在克勤克俭 机会致病与速 殖子和缓殖子之间的互相转换密切相关,揭示此转换机制将有助于寻找更有效的途径以控制弓形虫的急性和慢性感染,本对近年来有关这种转换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激光照射对弓形虫速殖子作用的流式细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分析了激光照射对弓形虫RH株速殖子的作用。结果显示,激光照射后弓形虫速殖子群体DNA含量分布发生改变,DNA含量的第1道数峰值(平均值)左移,第1峰值分布范围内速殖子数占总速殖子数百分率啬,3.5W和4.5W剂量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提示激光照射能抑制弓形虫DNA的合成,减少弓形虫群体DNA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核孔膜过滤法纯化刚地弓形虫接种小鼠腹腔后所获腹水及其洗涤液中的速殖子。共纯化6批,约70ml含虫悬液。原虫回收率为65.8%,原虫纯度达98.87%。对宿主白细胞的清除率为98.4%,红细胞85.2%。宿主细胞占纯化后的原虫悬被中有形成份的比例均低于1%。过滤操作对速殖子的生命力、毒力和感染力等无影响。且一张滤膜可滤获10~8原虫。核孔膜具有孔形稳定、孔径均匀、分辨力高、低吸附和表面阻留等优点。该法是纯化弓形虫速殖子的稳定高效、省时简便的无损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弓形虫是广泛分布的机会性致病原虫 ,速殖子和缓殖子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其致病的中心环节。速殖子引起的急性感染可被宿主正常的免疫系统所抑制 ,从而转变为代谢、增殖缓慢的缓殖子 ,并以包囊的形式继续存在于脑、肌肉和视网膜等细胞中 ,形成隐性感染。当宿主免疫功能下降时 ,包囊中的缓殖子则可变为代谢旺盛、增殖迅速的速殖子 ,引起组织破坏 ,形成局部炎症 ,如慢性脑炎和视网膜脉络膜炎等 ,如不及时治疗 ,可直接导致这类免疫功能受累患者 (如爱滋病患者及器官移植患者 )的死亡[1,2 ] 。1 速殖子和缓殖子 作为弓形虫生活史中滋养体阶段的两…  相似文献   

7.
刚地弓形虫是猫科动物的肠道球虫,由法国学者Nicolle及Manceaux在刚地梳趾鼠单核细胞内发现,虫体呈弓形。该虫呈世界性分布,人和许多动物均可感染,引起人畜共患弓形虫病。弓形虫属机会致病原虫,孕妇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弓形虫可造成严重危害。与其它原虫一样,弓形虫的表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虫体能通过表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宿主免疫系统对弓形虫的识别也主要在表膜蛋白。  相似文献   

8.
弓形虫分泌排泄抗原具有重要功能。本综述了近年来速殖子棒状体,致密颗粒及微线体的主要分泌排泄抗原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抗弓形虫速殖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制备抗弓形虫速殖子单克隆抗体(Mab),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弓形虫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弓形虫速殖子Mab。用间接ELISA法测定活性,以琼脂糖免疫双扩散鉴定亚类,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该Mab所识别的抗原分子量,以IFA确定抗原位点在虫体的定位,并对其保护性及特异性进行分析。通过Mab-ELISA法检测弓形虫抗原,以研究其在弓形虫病血  相似文献   

10.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原虫, 能感染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近年来弓形虫速殖子表面抗原已成 为候选的诊断和疫苗抗原, 主要包括P30、 P22、 P43、 P35和P23等, 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酶联免疫印渍试验(ELIB)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四种不同地理株弓形虫-CN、RH、BH、HH速殖子细胞质、细胞膜和代谢抗原组分及株间抗原差异、免疫反应性进行比较研究。ELIB实验结果:RH株高免兔血清与四株细胞质抗原反应,分别出现10、7、4、6条显色的反应区带,其中在35~38kD处都出现极明显的反应区带;与四株细胞膜抗原反应,分别出现5、6、6、9条显色反应区带,其中在31~35kD处都出现极明显的反应区带;与四株代谢抗原反应,分别出现8、7、6、7条反应区带,其中在50kD处、100~108kD处都有明显反应区带。实验结果提示,高免兔血清与四株12种抗原反应结果所出现的区带存在不同程度差异。ELISA检测免疫比值(P/N)大小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细胞质、细胞膜或代谢抗原,在检测人弓形虫抗体阳性血清时,HH、BH较CN、RH的免疫比值高,株间抗原免疫反应似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LIT对小鼠抗弓形虫感染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激光照射弓形虫速殖子(LIT) 的免疫保护力及其诱导的免疫应答水平。方法: 应用4.5 WLIT免疫ICR小鼠,并用活体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感染,观察LIT抗虫效果。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ELISA法测定T淋巴细胞CD4+ /CD8+ 亚群及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LIT免疫的小鼠具有抗急性弓形虫感染的能力, 能延长小鼠生存时间, 并能导致机体CD4+ 、CD4+ /CD8+ 显著升高及特异性IgG抗体产生。结论: 4.5 W LIT经腹腔免疫接种小鼠, 能诱导部分的保护性免疫力, 并能特异性地刺激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三株弓形虫速殖子的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索一种以体外培养方法收获弓形虫速殖子的较适条件。方法以RH、SH1、PP3个分离株的弓形虫速殖子,按105、104、103的接种量分别接种HeLa细胞,调定培养基的pH值分别为8.0、7.0和6.5进行培养。结果发现接种后6d速殖子的累积收获量存在差异性,其中以SE1株收获量大,RH株次之,PP株最少;接种量为105时,收获量大,104组次之,103最少。在培养基pH为6.5时的收获量大,pH7.0次之,pH8.0最少。结论pH6.5的培养条件较适于试验的3株弓形虫速殖子体外增殖,同时,弓形虫的体外增殖也与接种量及不同弓形虫分离株有关  相似文献   

14.
已知多种酶和细胞因子对弓形虫侵入细胞有促进或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对弓形虫侵入细胞有促进作用的因子提高以细胞培养作病原诊断的敏感性。以激素弱化的小鼠接种成囊株包囊获得速殖子,以单核细胞THP-1细胞系的培养系统定量接种速殖子并加入源自蛇毒的磷脂酶A2(PLA2),以免疫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感染率。结果表明PLA2对弱毒株速殖子侵入细胞有明显促进作用,在4株成囊株培养不同时间的检测,其感染细胞比率均比对照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弓形虫感染鼠尿中循环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快速ELISA检测弓形虫感染鼠的尿液,在轻、中、重三个感染组分别在感染后第5、4、3d检测到弓形虫循环抗原。实验结果显示弓形虫循环抗原的浓度与感染天数相平行,这在国内为首次报道。用免疫印迹法分析感染小鼠尿中形虫循环抗原,其特异区带为75、67、55、43、30、28、22kDa。  相似文献   

16.
弓形虫感染鼠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弓形虫感染早期诊断方法。方法:用快速ELISA检测弓形虫感染鼠血清中弓形虫循环抗原。结果:在轻、中、重3个感染组,分别于感染后d4、d4及d3检测到弓形虫循环抗原。结论:感染虫体数量越多则弓形虫循环抗原测出时间越早,OD值亦越高。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孕妇弓形体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13例孕妇进行了前瞻性调查分析。采用金色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孕妇及胎儿脐血中抗弓形体抗体。孕妇感染率为32.9%(103/313)。农村与城市居民感染率分别为62.69%及30.06%。血清学检查阳性组中以往有异常孕产史者为6.79%,阴性组为0.4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死胎发生率两组分别为6.79%及0.4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而胎儿畸形发生率两组中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用包皮成纤维细胞 (Humanforeskinfibroblasts ,HFF)培养弓形虫速殖子的方法。 方法 将包皮环切术切下的包皮在含青、链霉素的Hank’s液中充分洗涤后 ,用眼科剪子剪成 0 .5cm3 的组织小块 ,移入培养瓶中培养 ,待HFF细胞长满瓶底后 ,用胰酶消化并将其接种到培养皿中的盖玻片上培养 ,HFF长满盖玻片后 ,用弓形虫速殖子感染HFF ,镜下观察并于 1、2 .5、4、5 .5、10、2 3和 3 2h取出其中一皿中的盖玻片 ,经姬氏染色、二甲苯透明后 ,镜下观察速殖子生长情况。 结果 弓形虫速殖子大多在感染后 3h~ 5h侵入HFF ,3 2h左右 ,假包囊破裂 ,释放出虫体。 结论 成功建立了用HFF培养弓形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