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概念[1,2]1.1共病 是指多个独立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即一个病人符合一种以上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这些多个诊断标准涉及病人的全部症状、体征、病程。 目前关于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有三种观点: 一元论:即连续谱论。认为焦虑和抑郁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形式,原有疾病随着病情的加重  相似文献   

2.
亢明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9):1268-1269
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共病(简称焦虑、抑郁共病),据WHO和美国Michingan大学流行病学调查,共病率达50%,C.Lindsay Devane报道85%的抑郁患者伴有焦虑症状,58%的患者一生有焦虑症的诊断。广泛性焦虑(GAD)在社区的患病率可高达60%~90%。  相似文献   

3.
刘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3):3474-3477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共病在整体护理影响因素中的心理社会因素,旨在为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患者的整体护理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对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利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1例患者进行调查评定,同时对60名医护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抑郁组、焦虑组、共病组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及生活事件总频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神经质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组社会支持分高于抑郁组,与焦虑组无差别;共病组存在家庭功能缺陷,但较抑郁组和焦虑组为轻;3组患者DSQ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一共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又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表现形式,对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共病在整体护理中心理社会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9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3例,脱落1例,对照组26例,脱落3例。研究组服用米氮平治疗,对照组服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6w。于治疗前及治疗6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68%,对照组为65%(χ2=0.044,P>0.05);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两组治疗6w末较治疗前均有极显著性下降(P均<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米氮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安全性更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相关因素,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影响,旨在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对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利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57名患者进行调查评定,部分指标与国内常模或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抑郁、焦虑、共病组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及生活事件总频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之间负性生活事件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共病组、抑郁组、焦虑组社会支持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共病组社会支持分显著高于抑郁组,而与焦虑组无显著差别;(3)共病组存在家庭功能缺陷,但显著较抑郁组和焦虑组为轻;(4)抑郁组、焦虑组和共病组神经质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3组之间的EPQ各因子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DSQ结果示,3组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抑郁组成熟防御机制均分低于共病组、焦虑组和正常组(P<0.05).结论 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共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又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表现形式,应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共病 (PSCA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35例PSCAD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并辅以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进行测评 ,并对所获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 ,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消失率为 74.2 9% ;SAS、SDS标准分均数值均显著下降 (P <0 .0 0 1 ) ;各项目所引出的症状得分均数值亦明显下降。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SCAD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闫美英  张云  耿微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1153-1155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相关因素,阐明生活事件对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影响,旨在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对患者实施早期的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利用生活事件量表(LES)对57名患者进行调查评定,部分指标与国内常模或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抑郁、焦虑、共病组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及生活事件总频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之间负性生活事件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与生活事件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又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表现形式,应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者200例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特点,为临床治疗和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收住入院的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将测试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从不同性别、年龄、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及病程方面进行心理状况的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SAS评分(45.18±9.64)、SDS评分(51.81±12.18)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女之间、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之间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常存在焦虑、抑郁心理,且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胡淑霞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560-1562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并观察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为期8周的药物和心理综合干预,再进行复查.结果 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经8周综合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分别由(47.35±8.72)分和...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舍曲林联合心理治疗治疗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联合心理治疗组和单用舍曲林治疗组各29例进行对照研究.疗程8w.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及药物副作用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抗焦虑、抗抑郁起效均较对照组快(P〈0.05或0.01),抗焦虑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8w末两组抗抑郁疗效相当。结论舍曲林联合心理治疗治疗抑郁、焦虑障碍共病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4000万,预计在未来的20~30年内,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还将大幅度升高[1].糖尿病为慢性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改变一些生活习惯,需要终生配合治疗,加之由于疾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经济上的重负,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4000万,预计在未来的20~30年内,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还将大幅度升高。糖尿病为慢性病,一旦确诊,患者需要改变一些生活习惯,需要终生配合治疗,加之由于疾病带来生理上的痛苦,经济上的重负,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焦虑及抑郁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焦虑和抑郁现状,探讨其相关因素及不良后果,为GDM孕妇焦虑和抑郁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5例GDM孕妇进行调查。结果GDM孕妇焦虑和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7.4%和33.4%。焦虑情绪的孕妇筛查时血糖、空腹血糖、OGTT 0min血糖高于非焦虑孕妇;抑郁情绪的孕妇筛查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OGTT 0min及120min血糖均高于非抑郁孕妇。结论存在焦虑抑郁的GDM孕妇血糖更高,代谢控制较差,负性情绪应受到高度关注,尽早采取较为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病原因,并观察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7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进行为期8 w的药物和心理综合干预,再进行复查.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经过8 w综合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分别由48.37±8.79和53.49±9.28降为35.34±7.09和43.07±7.98(P<0.01),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由48.6%和45.8%降为22.2%和18.1%(P<0.001).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开展糖尿病教育及相应的心理或药物治疗,可帮助老年患者恢复自信心,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老年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的睡眠障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共选取首发脑梗死患者216例,根据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其划分为焦虑抑郁组、单纯焦虑组、单纯抑郁组及无焦虑抑郁组。对各组患者吸烟、饮酒、文化程度、生活工作压力、日常锻炼频度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状况,并分析影响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 结果各组患者吸烟、饮酒、文化程度、工作生活压力、日常锻炼频度等情况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各组患者HAMA及HAMD评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抑郁组患者HAMD总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HAMA总分则明显高于单纯抑郁组和无焦虑抑郁组(P<0.001);睡眠质量各维度评分组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焦虑抑郁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无焦虑抑郁组(P<0.05);焦虑抑郁组主观睡眠、睡眠潜伏、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及PSQI总分显著高于单纯焦虑组(P<0.05);焦虑抑郁组睡眠潜伏、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及PSQI总分显著高于单纯抑郁组(P<0.05)。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生活工作压力、吸烟、饮酒等是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睡眠质量较差,主要体现在主观睡眠、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等方面;年龄、生活工作压力、吸烟、饮酒是焦虑抑郁共病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肺癌不仅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也对患者的心理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不良的心理情绪又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本文对我院20例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化的原则将符合CCMD-3 诊断标准、年龄≥60 岁、首次发病、HAMD-24 得分17 ~35 分、HAMA 得分14 ~29 分,且有严重躯体疾病的75 例患者,分别随机给予口服西酞普兰(研究组)和帕罗西汀(对照组).研究全程6 周,中途脱落共11 例,其中研究组3 例,对照组8 例,脱落原因均为药物副反应.完成研究全过程共64 例(85.33 %),其中研究组35 例,对照组29 例.研究期间禁止应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或者联合其他的抗抑郁的药物.允许使用阿普唑仑,剂量控制在0.2 ~0.6 mg /d.按患者的个体情况增减西酞普兰、帕罗西汀的剂量.分别在入组前及疗后的第1 、2 、4 、6 周末分别由两名高年资医师交叉对患者进行HAMD 、HAMA 、TESS 评定.疗效以HAMD 、HAMA 总分减分率来衡量,减分≥50%为有效,≤49 %为无效,总分≤7 为治愈.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有效率用经Ridit 分析.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性别比、年龄、病程分布,基线HAMD 、HAMA 均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的情况下,两药在治疗后的第1 、2 、4 、6 周末HAMD 、HAMA 得分及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应用阿普唑仑天数、剂量在西酞普兰显著长于、高于帕罗西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的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出汗等副反应出现率均比较低且轻,未影响治疗的进行.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疗效与帕罗西汀相当.但是西酞普兰的受体作用比单一药物的相互作用的概率减少,可能更适用于老年抑郁与焦虑共病的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