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石榴皮多酚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石榴皮多酚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石榴皮多酚能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使癌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结论]石榴皮多酚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诱导癌细胞凋亡,并阻滞癌细胞在G2-M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试番荔枝内酯单体Bullatacin,研究其对ER(-)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为抗乳腺癌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MTT法观察Bullatacin体外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筛选出有效剂量和作用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Bullacatin对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能使G1期的细胞比率减少,S期的细胞比率增加,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S期。结论 Bullatacin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使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 MDA-MB-231细胞中Rab7a基因敲除后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阐明Rab7a相关基因在TNBC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乳腺癌ZR-75-30、MCF-7、T-47D、MDA-MB-231和HCC-1937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乳腺癌ZR-75-30、MCF-7、T-47D、MDA-MB-231和HCC-1937细胞中Rab7a蛋白表达水平。慢病毒敲除TNBCMDA-MB-231细胞中Rab7a基因,分为阴性对照组和Rab7a基因敲除组,根据敲除的4种不同Rab7a序列分为KD1组、KD2组、KD3组和KD4组。采用qPCR法检测各组MDA-MB-231细胞中Rab7a基因敲除效率,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Rab7a基因敲除效率最高组(KD2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基因,一体化通路分析(IPA)软件分析Rab7a基因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结果:在TNBCMDA-MB-231细胞中可见Rab7a蛋白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较,KD2组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Rab7a基因敲除效率最高(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KD2组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有634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数均增多(P<0.01);差异基因分析,Rab7a基因敲除与癌症、细胞存活、细胞周期和细胞生长及转移等有密切联系;Rab7a的IPA网络图中eIF4F、IRS1和RPS6KB1表达下调,PRKAA1、IKBKE、VEGFA和转录因子ATF2表达上调。结论:Rab7a基因在TNBCMDA-MB-231细胞中以基因网络的形式发挥作用;Rab7a基因与多基因相互作用,参与癌细胞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4):38-42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隐丹参酮处理MDA-MB-231细胞24 h。采用MTT、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对MDA-MB-231细胞活性、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中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0μmol/L对照组相比,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隐丹参酮组MDA-MB-23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隐丹参酮在20μmol/L浓度时MDA-MB-231细胞凋亡率为(6.34±0.52)%,与对照组(6.09±0.76)%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40μmol/L、80μmol/L浓度时MDA-MB-231细胞凋亡率分别是(18.74±0.65)%、(28.04±3.08)%,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浓度组之间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隐丹参酮在40μmol/L、80μmol/L浓度时,MDA-MB-231细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显著下调(P0.05),同时,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隐丹参酮可诱导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Bax、Caspase-3和抑制Bcl-2等凋亡调控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犀黄丸提取液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犀黄丸提取液对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和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转移能力;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犀黄丸提取液干预细胞72 h的IC50值为15.08 g·L~(-1);以15.08 g·L~(-1)的犀黄丸提取液干预细胞72 h后,相对未加药组,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本研究从细胞水平上证实了犀黄丸具有显著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转移和降低细胞活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报》2019,(6):1226-1230
目的:研究犀黄丸提取液对MDA-MB-231乳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犀黄丸提取液对细胞半抑制浓度(IC50)和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转移能力;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犀黄丸提取液干预细胞72 h的IC50值为15.08 g·L~(-1);以15.08 g·L~(-1)的犀黄丸提取液干预细胞72 h后,相对未加药组,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本研究从细胞水平上证实了犀黄丸具有显著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转移和降低细胞活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气功锻炼对高血压病人心房利钠肽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功锻炼对高血压病人心房利钠肽水平的影响刘吉林姚素芬周士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南京210029)关键词气功;高血压;心房利钠肽静气功锻炼是高血压病非药物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心房利钠肽(ANP)又称心钠素,是一种主要由心房分泌的循环激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E-cad、N-cad表达的影响,探讨华蟾素注射液对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探讨华蟾素注射液抑制乳腺癌转移机制。方法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高、中、低剂量华蟾素注射液(100mg/L、25mg/L、6.25mg/L)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E-cad/N-cad m 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MDA-MB-231细胞中E-cad/Nca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高浓度组华蟾素注射液48h对MDA-MB-231细胞抑制率较中、低剂量组明显(54.54%比50.20%、3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 RT-PCR实验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华蟾素注射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E-cad相对表达量依次为(1.05±0.04)%、(8.77±1.54)%、(3.74±1.56)%、(1.64±0.30)%,N-cad相对表达量依次为(1.18±0.19)%、(0.34±0.19)%、(0.79±0.20)%、(0.84±0.07)%。华蟾素可以上调E-cad表达,下调N-cad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blot结果显示华蟾素注射液能降低N-cad蛋白的表达,上调E-cad蛋白的表达。结论华蟾素能通过上调E-cad表达和下调N-cad表达,抑制MDA-MB-231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转变,从而降低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5):16-20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隐丹参酮处理MDA-MB-231细胞24 h。采用MTT、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测定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对MDAMB-231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中c-Src、p-c-Src Tyr416、FAK、p-FAK Tyr576/577、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0μmol/L对照组相比,5μmol/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隐丹参酮组对MDA-MB-23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P0.05)。与对照组相比,5μmol/L、10μmol/L、20μmol/L隐丹参酮组对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率均显著降低,且呈剂量依赖(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组经隐丹参酮处理的MDA-MB-231细胞,MMP2蛋白水平和c-Src、FA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隐丹参酮可抑制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c-Src/FAK通路和MM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莲心碱作用于乳腺癌细胞MDA-MB-231后,自噬表型的变化,初步论证莲心碱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自噬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莲心碱处理后MDA-MB-231的亚细胞结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EGFP-LC3或ptfLC3(mRFP-EGFP-LC3)转染后自噬小体的形成和自噬流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SQSTM1/p62,Beclin1的表达,以及论证自噬流的变化.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莲心碱处理后MDA-MB-231细胞内有较多自噬空泡出现,部分分裂的线粒体,但未见到高密度的嗜锇性的自噬溶酶体结构;EGFP-LC3转染后,莲心碱组自噬体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1);Western blot检测到自噬相关蛋白LC3B-Ⅱ,SQSTM1/p62表达呈现量效性和时效性的增多[20 μmol/L组或24 h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Beclin1未见显著变化[20 μmol/L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mRFP-EGFP-LC3转染后,对照组可见少量自噬体和自噬溶酶体,莲心碱和Bafilomycin A1处理组均可见大量自噬体结构,未见显著自噬溶酶体结构;Westem blot证实莲心碱处理后增多的LC3B-Ⅱ不受Bafilomycin A1预处理的影响[莲心碱组LC3B-Ⅱ,SQSTM1/p62蛋白水平与Bafilomycin A1预处理加莲心碱组比较(P>0.05)].结论 莲心碱抑制自噬小体成熟,阻断乳腺癌细胞MDA-MB-231自噬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糖基转移酶β3GnT8探讨追毒方逆转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MTT法观察追毒方对MDA-MB-231耐药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转染β3GnT8得到高表达β3GnT8的MDA-MB-231/TAX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观察糖基转移酶β3GnT8和耐药蛋白BCRP、P-gp的表达,通过凝集素流式细胞术观察转染β3GnT8 MDA-MB-231/TAX细胞膜表面β3GnT8的荧光强度。结果 追毒方有效成分能明显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耐药细胞的增殖,作用72 h抑制率达到50.16%,能有效下调β3GnT8和耐药蛋白BCRP、P-gp的表达,并且β3GnT8的表达与BCRP、P-gp呈正相关。结论 追毒方可通过下调糖基转移酶β3GnT8,从而降低耐药蛋白BCRP、P-gp的表达,逆转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细胞基底样乳腺癌(basal-like) MDA- MB-23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5个不同剂量的丹参注射液组.MTT法检测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PI染色检测凋亡.结果:丹参注射液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h,随着药物剂量的下降,其作用由促进增殖过渡为对增殖无影响再到抑制增殖,48h、72h分别表现出抑制增殖和促进增殖的作用.高、中剂量组诱导细胞凋亡;中低剂量组降低MDA-MB-231细胞G0/G1期DNA含量,增加S、G2-M期细胞DNA含量,可能促进了有丝分裂.结论:丹参注射液对basal-like型乳腺癌MDA-MB-231细胞 相似文献
14.
SHP-1基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观察转染SHP-1基因前后MDA-MB-231细胞SHP-1蛋白表达情况及转染SHP-1基因对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SHP-1,利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经G418筛选阳性克隆.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SHP-1基因在MDA-MB-231细胞中的稳定表达情况,并通过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蛋白水平证实,转染细胞内有SHP-1基因的高表达,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抑制(P<0.05).结论 向无SHP-1基因表达的MDA-MB-231细胞内转染SHP-1基因并使其稳定表达,可以使MDA-MB-231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为以后进一步探讨SHP-1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Procyanidins,PC)对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株增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细胞,24 h后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 对照组和PC10、20、40、80、160、320μg/mL组.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FoxA1蛋白及抗凋亡蛋白bcl2、UCP2表达.结果 PC各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P<0.05);PC(10-160μg/mL)组剂量依赖性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P<0.05),PC(40-320μg/mL)可以时间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P<0.05);PC320μg/mL组各时间点细胞抑制率与PC160μg/mL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160μg/mL PC可以时间依赖性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P<0.05);160μg/mL PC作用24 h后,FoxA1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同时bcl2及UCP2表达降低(P<0.05).结论 PC抑制MDA-MB-231细胞,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升高其FoxA1表达,同时降低bcl2及UCP2表达,表明PC可能通过促进FoxA1表达发挥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心房利钠肽与“心”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利钠肽与“心”的关系探讨张晓文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730050)宋清甘肃省中医医院(730050)关键词心房利钠肽,心(中医)生理学心房利钠肽(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又称心房肽、心钠素和心房利钠因子,是一种...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低钠血症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大约为 30 %~ 40 % ,其产生的原因目前一般认为有 2种 :抗利尿激素 (ADH)分泌异常综合征 (SIADH)导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 ;中枢性失盐综合征 (Cerebralsalt wastingsyndromeCSW )导致的低渗性脱水性低钠血症 ,此综合征目前认为与心房利钠肽 (ANP)有关。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患者均选择 1998年~ 2 0 0 0年底住院的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出血患者 ,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且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一 )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 ATRA)及其衍生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 ATPR)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ATRA及其衍生物ATPR分别处理MDA-MB-231细胞48 h后,Hoechst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RT-PCR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 mRNA水平的变化, 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凋亡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ATRA相比,相同浓度的ATPR能明显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随着浓度的增加,凋亡作用越加显著( P<0.05)。 RT-PCR显示 ATPR作用后Caspase-3 mRNA 水平显著上调( P <0.05)。 Western blot法显示ATPR能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NF-κB、survivin的表达( P<0.05) ,上调促凋亡蛋白Bax、Grim-19、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 ATPR比ATRA更明显地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结构类似物黄芩苷诱导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株MDA-MB-231(ER-)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不同剂量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及黄芩苷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RT-PCR技术分析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bcl-2、bax 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效、量效关系,IC50为151 μmol/L;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黄芩苷作用细胞48 h后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着黄芩苷的浓度增加而增大,并阻滞细胞于G2/M期;RT-PCR结果表明,黄芩苷作用细胞后bax mRNA水平的表达增加而bcl-2的表达降低. 结论:黄芩苷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bax的表达和干涉细胞周期而发挥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R-α36基因与人雌激素受体( ER)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内在联系。观察其对ER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影响。为探索ER阴性乳腺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利用RNAi技术,构建靶向ER-α36基因的短发夹状RNA(shRNA)重组质粒,脂质体法将pRNAT-U6.1/Neo-ER-α36导入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利用RT-PCR法检测MDA-MB-231细胞ER-α36基因表达的抑制情况;MTT法检测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情况。结果①PCR、酶切鉴定、DNA测序证实小干扰质粒构建成功,无碱基突变;②ER-α36-siRNA表达载体转染ER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可有效抑制ER-α36 mRNA表达(抑制效率=86.3%),P<0.01;③MTT实验结果表明ER-α36沉默可有效抑制ER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提示ER-α36参与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增殖。结论 ER-α36参与MAPK/ERK信号转导途径,与ER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RNAi有效沉默ER-α36基因是ER阴性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有效手段。ER-α36可能成为ER阴性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