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2.
金雀异黄素的体内与体外抗结肠癌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金雀异黄素(Gen)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结肠癌细胞增殖情况,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Gen对结肠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Gen对SW480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抑制率以80μg/ml Gen作用72 h为最高(60.2%).光镜下,药物作用后细胞皱缩、破裂,胞浆中出现空泡.透射电镜下,细胞体积缩小,核染色质高度浓缩,形成沿核膜收缩的新月状小体.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0、20、40、80μg/ml Gen作用SW480细胞48 h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荧光指数(F1)值分别为1.49±0.02、1.28±0.04、1.14 4±0.03和0.93±0.0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F1值分别为1.75 4±0.02、1.34 4±0.06、1.32 4±0.04和1.23 4±0.04,p21蛋白的F1值分别1.26±0.05、1.36 4±0.06、1.61 4±0.03和1.73±0.03,20、40、80 μg/ml Gen组与μg/ml Ge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Gen处理组中PCNA和VEGF蛋白的表达降低,p21蛋白表达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n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与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_2/M期有关.Gen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PCNA和VEGF蛋白的表达、上调p21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p5 3、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大肠肿瘤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S -P法 )检测 17例大肠腺瘤 ,7例腺瘤癌变 ,48例大肠癌组织表达。结果 大肠腺瘤p5 3阳性率为 2 9 4% ,腺瘤癌变为 71 4% ,大肠癌p5 3阳性率为5 6 3 % ,PCNA强阳性 ( ++)表达与p5 3阳性表达呈平行关系。结论 p5 3、PCNA过度表达代表腺癌细胞由良性向恶性转化区域 ,并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相关。 相似文献
4.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消化道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结果良性肿瘤的PCNA平均指数为6.7%,交界性肿瘤为12.12%,恶性肿瘤为32.19%。良性肿瘤与交界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交界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核分裂相与PCNA表达是相关性(r=0.785,P<0.0005),肿瘤大小与PCNA表达是相关性(r=0.496,P<0.0025)。结果提示PCNA染色有助于消化道平滑肌瘤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直肠癌中VEGF及PCNA的表达 ,探讨其对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其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直肠癌中VEGF及PCNA的表达。结合组织学分类、淋巴结转移等分析。结果 正常结肠粘膜中VEGF及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 15 .4 %及 6 .7% ,直肠腺瘤中VEGF及PCNA的阳性率分别为 16 %及 2 8% ,直肠癌中VEGF及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5 .5 %及 84 .9%。结论 综合检测VEGF与PCNA ,对于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较明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在胸腺上皮性肿瘤中表达的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 ,检测良性胸腺瘤 18例 ,恶性胸腺瘤 16例 ,胸腺癌 16例的 p5 3蛋白与PCNA的表达。 结果 p5 3蛋白和PCNA的Ⅲ~Ⅳ级指数在 3组胸腺上皮性肿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 3 .3 % ( 6/18) ,62 .5 % ( 10 /16) ,81.3 % ( 13 /16)和 3 8.9% ( 7/18) ,68.8% ( 11/16) ,81.3 % ( 13 /16) ,(P <0 .0 5 ) ;其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结论 p5 3蛋白和PCNA阳性表达率可提示肿瘤恶性程度及其侵袭力和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活化白细胞黏附分子(ALCAM)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血管生成、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66例原发性大肠癌肿瘤组织及相应癌旁大肠黏膜组织ALCAM的表达量。ALCAM蛋白表达量以阳性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表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CD34、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根据CD34的染色情况计算大肠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根据PCNA染色情况计算肿瘤细胞PCNA标记指数。结果大肠癌肿瘤组织ALCAM阳性率48.20±20.68,明显高于癌旁黏膜组织10.58±2.03。肿瘤组织MFI10.05±4.47,明显高于癌旁黏膜4.56±2.10(t=9.832,P〈0.001)。ALCAM的表达增强与大肠癌的Dukes分期、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随着ALCAM表达增强,细胞增殖指数也随之升高(P〈0.05)。大肠腺癌ALCAM蛋白MFI与MVD呈正相关(r=0.267,P〈0.05)。而ALCAM蛋白肿瘤细胞阳性表达率与MVD未见明显相关(r=0.234,P=0.059)。结论ALCAM在大肠腺癌中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并与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提示ALCAM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肠癌旁粘膜细胞增殖模式变化与肿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78例大肠癌标本的癌组织、癌旁粘膜及12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并进行随访。结果:癌组织PCNA高表达明显高于癌旁(P<001),癌旁PCNA高表达与隐窝增殖区扩大、上移,明显影响术后第1年局部复发死亡率(P<001),癌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6154%,癌旁为2692%,癌及癌旁p53阳性表达不影响细胞增殖活性及术后第一年内的复发死亡率(P>005)。结论:大肠癌的复发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一样是正常隐窝增殖分化失调的顺序过程。PCNA可直观表现其增殖活性及增殖模式。p53突变及表达是多中心性的,癌旁p53突变点的存在是肠癌局部复发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及其抗体对裸鼠人膀胱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膀胱癌EJ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 ,观察bFGF和bFGF抗体对裸鼠皮下瘤生长状况的影响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表达。结果 (1)bFGF治疗组皮下瘤体积和重量分别比对照组显著增多 ,瘤组织中PCNA指数和微血管密度 (MVD)也显著提高 ;(2 )bFGF抗体治疗组皮下瘤体积和重量比对照组均显著减少 ,瘤组织中PC NA指数和MVD也显著降低。结论 bFGF能够促进膀胱癌生长而bFGF抗体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植酸对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含不同浓度(0、1、2和3mmol/L)植酸的培养液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epG2细胞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RT-PCR法检测细胞癌基因Mdm2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NF-кB p65的表达变化。结果:1、2和3mmol/L植酸作用组PCNA蛋白表达的A值分别为0.189±0.004、0.179±0.003和0.175±0.002,0mmol/L组即对照组为0.209±0.013,植酸作用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91,P<0.05;Mdm2mRNA的表达值分别为0.871±0.058、0.720±0.035和0.593±0.061,对照组为0.889±0.092,植酸作用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98,P<0.05;NF-кB p65蛋白表达值分别为0.933±0.007、0.920±0.014和0.908±0.012,对照组为0.965±0.021,植酸作用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72,P<0.05。结论:植酸具有抑制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植酸下调PCNA、Mdm2、NF-кB p65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垂体腺瘤p16抑癌基因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检测及与PCNA共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良性肿瘤垂体腺瘤中p16抑癌基因的改变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研究p16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并结合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PCNA的改变,以进一步了解p16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作用的分子机理。结果p16基因在垂体腺瘤中不发生缺失,而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强,其免疫组化阳性百分率的高低与肿瘤的大小、侵袭性、复发密切相关;p16的表达与PCNA呈高度正相关。结论p16、PCNA反映垂体腺瘤细胞的增殖活性,可能对临床预后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微血管密度及肿瘤分级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标本,分析肿瘤组织中VEGF,Flk-1,Flt-4,Ⅷ因子的表达与膀胱中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40例BTCC中Ⅷ因子染色阳性率100%,不同病理分级的膀胱肿瘤之间微血管密度无显著性差异,VEGF,Flk-1,Flt-4的II级癌有肿瘤细胞中表达率最高,Flt-4在肿瘤间质中与肿瘤级级密切相关,II级癌和III级癌高于I级GTCC(P=0.01),VEGF的表达与Flk-1,Flt-4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和0.7),Ⅷ因子的表达与Flk-1相关(相关系数为0.30),结论:Flt-4的表达升高与膀胱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可以作为膀胱肿瘤的预后因子,VEGF对膀胱肿瘤的血管生成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