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犬弓蛔虫病的病理学和免疫学方面的研究都需要大量无菌幼虫。本文作者设计在体外采用培育胚胎期虫卵逸出犬弓蛔虫第2期幼虫的快速方法。放在0.1当量的硫酸中的胚胎期虫卵及含有感染期幼虫用0.85%盐水经混悬和离心交替洗3次。在室温下,再将虫卵混悬于0.1%的去氧胆酸和0.26%的次氯酸钠盐水中30分钟,以使粘附于管壁上的虫卵减少到最低限度。而后再用盐水洗2次,继而用含有10mg/ml的硫酸庆大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洗2次,但不加谷酰胺或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55岁,裁缝工,于1988年1月26日因回盲部粘液腺癌手术治疗,8月1日出院后化疗8次。89年8月11日因发现腹腔广泛性转移作姑息手术。血检白细胞7600个/mm~3,中性细胞62%,淋巴细胞36%,嗜酸性细胞2%,先后6次粪检寄生虫卵(一),手术切除回盲部至横结肠中段时也未检及肠道寄生虫。术后因创口反复化脓不能愈合,患  相似文献   

3.
用低、中、高剂量的犬弓蛔虫受精卵分别感染小鼠,在感染后5,14,26天,可在小鼠的脑、肝、肺、肾和肌肉中发现犬弓蛔虫幼虫。由此可确定犬弓蛔虫幼虫的移行路径;而用相同数量的虫卵同时感染小鼠,小鼠的各器官特别是脑中的幼虫数量会出现差异。这提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感染犬弓首鼠行为改变与脑内幼虫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犬弓首线虫感染期卵,管喂小鼠,观察小鼠的爬行活动、抓握力、平衡能力、逃避反应、走迷宫的情况;用压片法和切片法观察幼虫在脑内分布。结果:感染鼠的行为改变明显;幼虫在脑内主要分布于小脑,其次为大脑、脑干。结论:感染鼠脑内寄生的犬弓首线虫幼虫对鼠行为改变有较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作者介绍了一种漂浮土壤中犬弓蛔虫卵的新方法。并对硫酸锌(比重1.18)、重铬酸钠、硫酸锌(比重1.20)和碘化汞等漂浮液作了比较。方法:制成每克土壤中含有210个虫卵,并经搅拌器充分混匀后的土样。取2个离心管各加入土样1克和9毫升蒸馏水。加塞搅匀后,以1,000转速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加入一种漂浮液至离管口1吋。再搅拌2~4分钟后,去塞,并用同种漂浮液少许将塞子上粘着物冲入管内。然后小心地加入该  相似文献   

6.
幼虫内脏移行症是一种低等动物的线虫在人肠外移行引起的疾病。犬弓蛔虫是常见的病因。典型病例见于1~5岁间的儿童,患儿有异食癖、咳嗽或喘鸣、发热、苍白及惊厥等病史及肝肿大、嗜酸粒细胞及白细胞增多、高球蛋白血症及同族血球凝集素滴度升高的体征和化验结果异常。作者等应用酶标免疫吸附法,认为此法为一种既敏感而特异性又高的血清学诊断方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DNA技术研究犬弓蛔虫和猫弓蛔虫基因的特点,并比较其种间差异和雌雄成虫的差异。 犬弓蛔虫和猫弓蛔虫分别采自斯洛伐克的Kosice市的犬和猫。成虫在0.85%盐水中洗涤数次,保存于-80℃或70%酒精中,依照Rishi和McManus等的改良方法分离出犬弓蛔虫和猫弓蛔虫的全部DNA。然后分别用20单位限制性内切酶Bgl Ⅰ,Pst Ⅰ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采用Ambrojso-Thomas氏荧光抗体试验方法,以埋在冰冻豚鼠肌肉内的幼虫作为抗原,诊断人体内弓蛔虫内脏幼虫移行症。此法为人体内脏幼虫移行症的血清学诊断提供了一种敏感、特异和易于贮存的抗原。犬弓蛔虫第2期幼虫的抗原比成虫的更为敏感和特异。对于感染已长期的蛔虫病、钩虫病和鞭虫病,病人血清为1:40稀释度的试验结果是特异的。为了防止与鞭虫病和蛔虫幼虫移行症有交叉反应,血清的最低特异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犬弓首蛔虫卵的体外发育形态学变化,采用显微自动拍照系统对体外培养的犬弓首蛔虫卵进行了连续21 d观察和记录。结果表明,犬弓首蛔虫卵存在12个体外发育阶段,即1细胞期、 2细胞期、 3细胞期、 4细胞期、早期桑葚期、晚期桑葚期、囊胚期、肠胚期、 1期幼虫前期、 1期幼虫期、 2期幼虫前期和2期幼虫期。观察发现,虫卵在培养24 h后开始出现卵裂,形成2细胞期虫卵;虫卵第3~6天陆续发育形成3~4细胞期、桑葚期、囊胚期以及肠胚期虫卵;第7天,22.5%虫卵发育形成1期幼虫,并表现出一定趋光特性;第8天,10.67%虫卵发育形成感染性2期幼虫;第17天,感染性2期幼虫从虫卵孵出,卵壳塌陷。这些结果补充和完善了犬弓首蛔虫卵的体外发育形态变化资料。  相似文献   

10.
犬弓首线虫(Toxocaracanis,T-canis)是犬科动物常见的肠道寄生线虫,以幼犬的感染率为高。虫卵随犬粪排出体外后,在适宜条件下经3~4周发育为感染期虫卵。犬科以外的脊椎动物(如鼠、兔、猴等)和人是它的非正常宿主,其幼虫在非正常宿主的肝、肺、脑、眼、肾、骨骼肌、心肌等器官、组织内可以长期生存,但不能继续发育。人误食犬弓首线虫感染期虫卵后,依幼虫寄生部位和感染程度不同,有的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的表现为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发热,肝大、腹痛、厌食等消化道症状及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症状,还…  相似文献   

11.
检测弓蛔虫感染的多种血清学试验如犬弓蛔虫成虫或第2期幼虫抗原恒冷切片的免疫荧光抗体试验、血凝试验、皮内试验及活幼虫沉淀试验等,皆因缺乏特异性或实用性而影响其应用。据报道用幼虫抗原进行ELISA试验,血清滴度>16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达92.3%。本文作者试图用纯化的犬弓蛔虫幼虫抗原的特异组分提高ELISA试验的特异性,并用成虫粗抗原作ELISA试验、第2期幼虫恒冷切片作免疫荧光试验及完整的第2期幼虫角皮抗原作免疫荧光试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人蛔虫、猪蛔虫和犬弓蛔虫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成都地区采集了人肠道,人胆道和猪肠道蛔虫,用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电泳进行比较研究,同时选用形态上与其有明显区别的犬弓蛔虫进行对比,以期为了解人蛔虫和猪蛔虫是否同种提供生化依据。 材料标本来源人肠道蛔虫和人胆道蛔虫均取自手术病人。猪蛔虫和犬弓蛔虫分别来自屠宰场和我院动物饲养中心。虫体置于盛有37℃任氏溶液的保温瓶中带回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De Savigny等(1977)曾用犬弓蛔虫第2期幼虫分泌抗原进行红细胞凝集试验及可溶性抗原荧光抗体试验检测人体弓蛔虫幼虫移行症的幼虫特异性抗体。这些检测循环抗体试验的敏感性均不及放射免疫试验。本文报告一种检测人体弓蛔虫幼虫移行症的幼虫特异性抗体的活化纤维纸放射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14.
人体内蛔虫幼虫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VLM)已证实主要是由犬弓蛔虫第二期幼虫引起,且血清诊断是唯一可行的方法。用  相似文献   

15.
活的蛔虫成虫于肝组织内形成一完整的包囊,实属罕见,以往未见报道。今介绍如下,以供进一步探讨。 患者,男性,31岁。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有时伴发热及轻度黄疸。本次发病两天,于1982年6月7日入院。检查:体温37℃,血压120/80,巩膜、皮肤明显黄染,右上腹压痛,未扪及包块,  相似文献   

16.
<正> 犬弓首线虫(Toxocara canis)为常见的犬肠道寄生线虫,也能感染人体而致病。对犬弓首线虫病病原、致病和诊断等方面,国外已做了大量工作。鉴于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人们有养犬的习惯等因素均有利于该病流行,故综述近年与该病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免疫诊断有关的资料,供研究该病参考。 1921年Fulleborn首先提出弓首线虫有可能感染人体这一问题。1940年有人认为儿童中一种以持续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特征的综合征系蛔虫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寻一种更适合医院检测弓首线虫幼虫人体感染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冻千犬弓首线虫第二期幼虫作为抗原试剂,进行孔穴沉淀试验,检测感染犬弓首线虫幼虫的鼠和免血清,以及弓首线虫幼虫移行症患儿血请中抗弓首线虫幼虫抗位。给果表明该法较敏感特异,准确性高。犬弓首线虫材料来源丰富,冻干幼虫制备、保存和寄送均方便。判断孔穴沉淀试验结果客观。适合医院单个病人检测。  相似文献   

18.
19.
宠物传播的人兽共患病中以犬弓蛔虫引 起的内脏幼虫移行症(VLM)尤为重要。人通过摄入土壤中或手和其他污染物上的含有幼虫的卵而获感染。在组织内移行的幼虫可致儿童眼内炎症甚至失明。由于虫卵发育需要2—5周时间,因此直接接触犬、猫等宠物在传  相似文献   

20.
作者研究了抗肠虫药苯硫达唑(FBZ)和阿苯达唑(ABZ)与受免疫调节剂葡聚糖(Glu)联合应用对实验感染犬弓蛔虫的近交系C57BL/6J小鼠的治疗效果。 小鼠分为8组,每组6只,经口给予1000个感染期虫卵。实验Ⅰ以FBZ和Glu治疗,在感染后的第3,4两天给药。分组为:第1组以FBZ20mg/kg口服,一日2次,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