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通过 8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对该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特点予以分析总结。结果  8例患者 ,均经半年以上随访 ,结果优良率达 87.5 %。其在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及诊断上与椎管内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明显不同 ,手术范围及暴露也明显不同。结论 因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很小 ,报道及文献都很少 ,故对其认识相对薄弱 ,是临床上腰椎间盘脱出症漏诊的原因之一 ,极有必要加强其交流、总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微创外科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3例,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取微创经椎间孔锥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B组患者采取开放性经椎间孔锥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B组[(143.34±21.03)d、(9.19±0.63)元、(70.92±26.31)d、(5.64±1.13)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B组[(95.41±12.37)、(233.44±26.3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优良率(95.4%)明显高于B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手术在治疗及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减少出血量,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1991年~1997年我院骨科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7例,其中14例为极外侧型,占同期手术例数5.9%,因该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与治疗有其特殊性,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例病人,男9例,女5例,年龄28岁~68岁,平均年龄44岁。发生部位:L_(3~4)4例,L_(4~5)9例,L_5—S_11例。其中首先发现的3例系由于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腰腿痛患者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多。据报道 [1]真正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仅占 25 ~40%。本组收集整理了 2000年 4月~2004年 4月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42例病案资料,发现在该病的诊断中存在着许多误区,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初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40例。其中男 253例,女 187例;年龄 24~80岁,平均 52岁;腰腿痛病史 1w~3年;临床表现腰腿痛 263例,腰痛 104例,腿痛 73例。1.2 误诊情况 本组病例最后确诊不符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经皮椎间孔镜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对其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疼痛科47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ODI指数、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相对更低(p0.05);本组患者优良率为93.62%。结论: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疼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症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孔镜下的手术效果。方法用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 PELD)治疗50例重症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术前、术后12周、术后24周和一年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isual analogue scale , VAS)、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 ODI)评分,使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的疗效优良率为92.0%;患者在手术前、术后12周、术后24周及术后1年腰痛、腿痛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改善显著(P<0.01)。结论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重症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张顺聪 《现代医院》2006,6(9):23-24
目的分析髋关节疾病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2003年4月~2005年10月住院病人中有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历的髋关节疾病患者25例,并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股骨头坏死17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7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复习腰椎CT及MRI,存在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23例,另2例MRI见椎间盘退变,突出不明显。7例曾行不当的腰椎间盘手术。25例患者均经髋关节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对病史了解不详、不重视体查及过度依赖影像学检查结果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详细分析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是减少误诊漏诊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突出位于椎弓根内外缘之间,或位于椎间孔以外的突出,压迫同节段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症状、体征的病症[1]。其临床少见,传统术式创伤大,影响脊柱稳定性。经椎旁入路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不累及椎管,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创伤较小,同时椎间盘镜可放大术野,提高操作精确性,减少损伤风险。我科自  相似文献   

9.
对我院1980~1999年10月手术治疗1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中的51例(4.40%)再次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术中所见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再手术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一、临床资料 1.本组51例再手术,初次手术来自外院22例,本院29例。男37例,女14例。初次手术年龄21.60岁,平均38.4岁,再手术时年龄26~60岁,平均43.2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6小时至1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们收治的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失败原因主要为椎间隙的定位错误、复发、遗漏和感染。另外本组手术失败患局麻所占比例较大。结论 术认真是避免患手术失败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卫生郡明确疼痛的诊断与治疗麻醉科的业务工作之后,我科开设的疼痛治疗中心前来就诊的腰腿痛病人较多。不少曾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既往行理疗、牵引、药物治疗均无效,而在我中心经数次神经阻滞治疗后,其自觉症状缓解或消失,但X线或CT检查却证实腰椎间盘突出并无变化。由此可见,把腰椎间盘突出作为引起腰褪痛的病因,并非合适。 去年,国外有一篇尸体解剖临床报道,85%以上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其中40%的人在生前曾发现并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只有5%左右的人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这说明腰椎间盘突出这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疗检查设备的现代化,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误诊越来越少见,但在临床的实际诊疗过程中,由于医患主客观原因,仍然存在着误诊的情况,本文就4例误诊病例进行报告讨论.1 临床资料1.1 病例1 误诊为慢性阑尾炎.李某,女,45岁.患者于1年前出现腰部困痛及右下腹疼痛,在某医院以慢性阑尾炎行手术切除,之后右下腹疼痛仍然存在,时常疼痛.医生认为术后粘连,给予对症治疗.后患者因腰部疼痛加重来本院就诊.查体右侧腰肌紧张,L3 ~4棘突旁开1.5 ~2 cm处压痛明显,并伴有右下腹放射性疼痛和右下肢放射性酸困感,麦氏点有轻度压痛,直腿抬高试验弱阳性,CT检查示L3~4腰椎间盘突出,采用牵引、手法复位、中药等综合治疗后痊愈,6个月以上随访无复发.  相似文献   

13.
1976年至1983年我科收治1036例腰突症,最后经X线摄片和临床手术病理证实,有16例为肿瘤疾病,包括脊髓(马尾)肿瘤6例;骶骨原发性肿瘤3例;腰骶椎骨转移性肿瘤2例;椎管内转移性肿瘤3例;直肠癌局部复发1例;支气管肺癌1例。这些病例早、中期症状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贻误了肿瘤的治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缺血坏死(ischemic necrossis of the femord head)是由不同病因破坏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所致,是一种较为严重的髋部疾病.我科自2002年7月~2007年12月共收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4例,其中6例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率11.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据统计,60%~80%的人一生中都会经历至少一次腰痛。许多人"理所当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必定导致腰痛,于是乎一旦"腰痛"就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实不然。腰椎是由脊柱骨骼、椎间盘、关节突关节和周围的肌肉、韧带共同构成的。它们任何一个结构异常都会成为产生疼痛的原因。所以,腰痛并非提示有腰椎间盘突出。腿痛才是腰椎间盘突症的主要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表现是坐骨神经痛,也就是疼痛从臀部沿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的误诊原因分析,提示要求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必须经验丰富、知识全面,紧紧围绕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作出全面分析,避免误诊误治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脊柱腰段有5节腰椎,椎体之间夹着椎间盘。椎间盘的结构类似小圆饼,周围由坚韧的纤维环包绕,中央是胶状的髓核。它的作用是协助脊柱运动,缓冲应力,保护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经。第4、5腰椎,以及第5腰椎和骶椎之间的椎间盘因为处于下方,受到的应力最大,活动最多,容易损伤或退化。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断裂形成破口,中央髓核向后移位,即称椎间盘突出。突出椎间盘压迫、刺激附近坐骨神经根,病人感到一侧腰部疼痛,经臀部、大腿后方一直向小腿及足部放射,并伴有小腿或足部麻木。严重时出现跛行,咳嗽、用力排便时症状加重。这种症状便称为坐骨神经痛。据…  相似文献   

18.
徐栋华 《家庭医学》2004,(21):22-22
脊柱腰段有5节腰椎,椎体之间夹着椎间盘。椎间盘的结构类似小圆饼,周围由坚韧的纤维环包绕,中央是胶状的髓核。它的作用是协助脊柱运动,缓冲应力,保护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经。第4、5腰椎,以及第5腰椎和骶椎之间的椎间盘因为处于下方,受到的应力最大,活动最多,容易损伤或退化。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断裂形成破口,中央髓核向后移位,即称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19.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选择2003-2007年有明确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历并有腰椎CT或MRI检查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36例,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36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提示腰椎退行性病变或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其中L4~5,椎间盘突出者25例,L3S14椎间盘突出者11例.结果 36例患者按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不佳,最终经髋部X线及腰椎CT或MRI等检查证实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临床病史资料了解不详细,对类似症状未进行必要的鉴别,忽视临床查体及过度依赖影像学检查结果 是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误诊的主要原因.详细分析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则可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0.
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对7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术前体检、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椎间盘再次突出、术中定位错误、神经根粘连、椎管狭窄未除以及腰椎不稳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较多,大部分为医源性,术中细致操作、彻底减压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