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术,其中左侧19例,右侧23例。42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85min,平均42.5min,术后48—72h拔出胸腔引流管,住院时间5-8d,平均5.8d,平均住院费用8300元,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5-20个月,无复发。提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手术费用低等优点,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小兵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227-1229
目的观察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发性气胸患者78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组及VAMT组。VATS组38例,采用VATS治疗;VAMT组40例,采用VAMT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胸腔引流时间、胸腔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VAMT组的手术时间明显小于VATS组(〈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VATS组(〈0.01)。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有着VATS同样的微创、安全及疗效好的优点,又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胸腔镜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发生率为 5 / 10 10 / 10万人[1,2 ]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案 ,但 30 %的患者可能复发[3~ 5] 。对这些患者有指征行手术治疗。既往以标准开胸术治疗自发性气胸 ,虽然疗效确切 ,但损伤较大 ,病人心理负担重。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 (video assistedthoracicsurgery ,VATS)和经腋下小切口开胸术为目前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两种微创性手术 ,但各有缺点。从 1995年 4月 - 1999年10月 ,我们应用胸腔镜小切口 (video assistedminithoracotomy,V…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1.5cm长切口置胸腔镜,接近病变处做长4-60cm切口,经肋间进胸,使用普通手术器械与胸腔镜手术器械,在镜下和直视下进行探查、分离、止血、缝合等操作。[结果]1例中转开胸手术,15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150min,平均76min;胸管引流时间1~2天:术后无并发症。随访5~48个月,无复发。[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使用常规手术器械治疗自发性气胸,减少一次性医疗器械的使用,节省了费用。同时创伤小,符合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腋下小切口与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胸腔镜组和小切口组,每组60例,2组均符合外科治疗适应证,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止痛药物的用量、术后第1天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带管时间、并发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复发率.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且在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胸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止痛药物的用量、带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小切口组(P<0.05);小切口组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胸腔镜组(P<0.05).结论 小切口与胸腔镜都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但胸腔镜更具微创特点,小切口可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对2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用胸腔镜探查基本确定病灶位置,并在第5肋问作一开胸小切口,对病灶和其他肺大泡用6号或9号国产胃肠缝闭器闭合。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无中转开胸,无输血,平均住院7d;随访2年无复发。认为应用普通国产缝闭器在胸腔镜手术中是可行的.能取得与进口缝闭器一样的治疗效果,降低了手术费用,疗效可靠,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7.
白忠义  林庆胜  侯伟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101-101,103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青少年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1.5cm长切口置胸腔镜,在腋中线上胸大肌外侧缘和背阔肌外侧缘间作一长3~6cm的切口,经第4肋间进胸,使用普通胸科手术器械与胸腔镜手术器械相互配合,在镜下和直视下进行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76min;小切口长3~6cm,平均4.5cm;胸管引流时间36~72h;术后无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3~55个月,尤复发.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使用常规手术器械治疗青少年自发性气胸,减少一次性医疗器械的使用,降低了医疗费用,创伤小,同时增加了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2012年9月32例自发性气胸病人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出院,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月至4年,均无复发。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有效,且病人花费少,对于经济条件差的病人尤其合适,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气胸是普胸外科中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规手术方式往往是开胸治疗,随着现代胸腔镜外科手术迅速发展,它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并且通过辅助小切口减少了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应用,在基层医院已广泛开展。2004年10月至2008年3月我院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38例,  相似文献   

10.
丛伟  甘崇志  格桑耕呷  曾富春 《四川医学》2001,22(11):1013-1014
目的:总结我院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或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经验。对适应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等进行了探讨。方法:从1995年6月至1999年12月,我院采用VATS或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100例,年龄14-70岁。结果:手术成功98例,2例因术中出血而中转开胸,2例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膨胀不全。随访78例,占78%,无1例复发。结论:VATS或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 可靠,安全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超  李淼  孙顺兴  吴万鹏 《吉林医学》2010,31(5):582-584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重症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剖胸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手术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经VAMT手术治疗的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与剖胸手术组比较,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等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微创、安全、疗效好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标准胸腔镜手术与小切口手术相结合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腋下第4肋间做一4cm~10cm小切口,在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做一探查孔,置入胸腔镜,可单纯手工操作,或使用一次性消耗品操作.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90m i n(30~120m i n),术后平均胸腔引流时间3d(2~6d),术后平均住院7d(5~12d),发生胸腔并发症7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便灵活,费用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王文龙 《中外医疗》2011,30(7):111-111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例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手术均顺利,无一例中转大开胸手术,肺均复张。结论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腋中线第7肋间插入胸腔镜后,于腋中线胸大肌及背阔肌间做4~8cm切口,经第4或第5肋间进胸,镜下及直视下缝扎或切除肺大泡,干纱布摩擦壁层胸膜.结果 28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71±22)min,术后胸腔引流量约110mL,胸管留置时间平均1.5d,住院时间4~10d,随访3~6个月无复发.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兼有传统开胸及微创手术的优点,创伤小,手术费用低.  相似文献   

15.
全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VATS)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 方法自2004年7月~2009年6月应用全胸腔镜(VATS)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MAT)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共83例,VATS组共42例,VAMT组共41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VATS组手术时间为78.8&#177;6.1min、术后胸腔引流量87.5&#177;26.3ml,住院时间5.4&#177;0.7天、吗啡总用量11.2&#177;2.1mg。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VAMT组手术时间为45.8&#177;5.6min、术后胸腔引流量141.8&#177;68.2ml,住院时间6.1&#177;1.2天、吗啡总用量18.1&#177;3.4mg。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吗啡总用量、术后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个月VATS组38例患者返回工作,VAMT组为25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VATS组1例复发。VAMT组2例复发,两组统计学无差异(P〉0.05)。结论全胸腔镜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都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优点,在不考虑经济条件情况下应选择全胸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电视胸腔镜作为胸外科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发展很快,逐步普及.并因创伤小、痛苦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恢复快和符合美容要求等优点而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1].本文对2004年10月-2009年10月应用该技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90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电视胸腔镜与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发性气胸是心胸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具有创伤小、疗效可靠、恢复快、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并且通过小切口的应用,减少了一次性医疗器械的使用,降低了治疗费用.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军  杨小平  莫绍雄 《广西医学》2011,33(10):1321-1322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VAMT)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 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腋中线第7肋间插入胸腔镜后,于腋中线胸大肌及背阔肌间做4~6 cm切口,经第4或第5肋间进胸,镜下及直视下缝扎或切除肺大泡,干纱布摩擦壁层胸膜.结果 25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手术时间(70.1±19.3)min,术后平...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的可行性度效果。②方法对79例自发性气胸患者分成3组,分别行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及标准前外侧切口手术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③结果VATS组术后有5例发生漏气,随访1年复发2例。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组6例发生术后漏气,随访1年复发3例。前外侧切口组术后有3例发生漏气,随访1年复发1例。VATS组手术时间(1.4±0.6)h,胸腔引流量(220±70)mL,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组手术时间(1.0±0.5)h,胸腔引流量(200±80)mL。前外侧切口组手术时间(0.9±0.5)h,胸腔引流量(210±60)mL。VATS组度冷丁总用量为(110.81±29.37)mg,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组为(122.69±31.27)mg,前外侧切口组为(182.69±26.37)mg。呼吸系统并发症(肺炎、肺不张)发生率,VATS组3例,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组4例,前外测切口组10例。④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具有等同于VATS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美观度恢复快的优点,且可以降低手术费用压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0.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VAMT)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需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病人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常规组,均在直视下行肺大疱结扎或切除及胸膜固定术,腔镜组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于胸大肌外侧缘和背阔肌外侧缘间做一长4~6cm的切口;常规组于患侧胸前外侧切口,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腔镜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均比常规组短(P0.05),且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VAMT辅助小切口比传统前外侧开胸切口行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