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治疗方法:先找准阿是穴,在压痛最明显点下0.5寸左右作为埋线进针点,常规消毒,局部用2%盐酸普鲁卡因麻醉,左手持镊夹备用羊肠线(1~3号),将线中央置  相似文献   

2.
承山穴埋线治疗顽固性肛门瘙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均为门诊病人,男14例,女7例。年龄9~67岁,其中9~12岁5例,21~45岁10例,46~57岁6例。病程1~3年15例,4~11年6例。 治疗方法 取双侧承山穴,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取6号腰椎穿刺针,将针心退出一段,从针头斜面处装入三段约1~2cm长的消毒的肠线;当针刺入一定深度,出现针感后,边推针心,边退针,使肠线留于软组织内。2次埋线之间隔20天,经期暂停。 治疗效果 经埋线1次,治愈(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者6例,2次治愈者11例,显效(症状消失,遇刺激后仍有瘙痒)者2例,有效(症状有所减轻)者1例,无效1例。 典型病例  相似文献   

3.
腰臀肌筋膜炎是指急性损伤治疗失当,或慢性劳损,或外感风寒等原因造成的腰臀部慢性疼痛为主的临床综合证,自1991年以来笔者应用跟质针针灸治疗本病72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72例中,男49例,女23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4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8周,发病因素:扭挫伤16例,慢性劳损14例,受凉18例,其他原因不明;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5次,平均2.8次;随访时间最短半年,最长2年3月,平均10月;结果:治愈(症状体征消失,随访半年以上未复发)61例,好转(症状明显减轻;或症状消失,半年之内复发者)10例,无效(症状体证无改善)1例。 [治疗方法]1.针具制备:所用银质针是白银制成,直径0.8~1mm,长度分为7.5cm,9.5cm,10.5cm,14.5cm,16.5cm五种,针尖圆而钝,用前须经高压消毒。2.操作方法:患者俯卧位,腰臀病变范围内碘伏常规消毒,医者带无菌手套,寻找压痛点(阿是穴),分别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皮肤麻醉,然后持银质针针柄垂直捻转进针,深刻至肌肉层,或骨膜,患者感强烈酸、胀、麻即为得气,留针,于针柄上置艾柱2~3cm,点燃至热尽,针孔周围皮肤微发红。起针后再用碘伏消毒。本病压痛广泛,每次可针剌6~8点,5日治疗1次。3.注意事项:①严格针具及术野消毒,无菌化操作以防感染;②针刺应避开重要血管神经以防剌伤;③进计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微创埋线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对18例门诊患者微创埋线治疗,选穴:埋线治疗选穴为患侧C5-6,C6-7夹脊穴,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足三里,局部萎缩明显取阿是穴。操作:一次性埋线针和医用可吸收PPDO线体(规格1/0,10mm)。取适当体位,碘伏消毒,消毒镊子将特制PPDO线体置入一次性埋线针前端,根据穴位不同,左手绷紧或提捏起穴位处皮肤,右手将针快速刺入穴位,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针体,将线体留置于穴位内,拔出针头后,用棉棒按压穴位,敷以医用胶贴,10d1次。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90d),判定疗效。[结果]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微创埋线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微创埋线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疗效。[方法]对18例门诊患者微创埋线治疗.选穴:埋线治疗选穴为患侧C5—6,C6-7夹脊穴,肩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足三里,局部萎缩明显取阿是穴。操作:一次性埋线针和医用可吸收PPDO线体(规格1/0.10mm)。取适当体位.碘伏消毒.消毒镊子将特制PPDO线体置入一次性埋线针前端.根据穴位不同.左手绷紧或提捏起穴位处皮肤.右手将针快速刺入穴位.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针体,将线体留置于穴位内.拔出针头后,用棉棒按压穴位,敷以医用胶贴,10d1次。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90d),判定疗效。[结果]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结论]微创埋线治疗肌萎缩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应用皮内埋针治疗腰肌劳损78例,效果较好,兹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选穴:肾俞(双侧)。针具:环形皮内针二枚,无齿镊一把。操作:穴位皮肤消毒后,用无齿镊镊好环形皮内针,选定好穴位沿着皮肤与经脉成“十”字形刺入皮内,然后用胶布固定。埋针时间为3~7天。如一侧腰痛,选患侧肾俞即可。二、疗效:疗效标准:(1)痊愈:症状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2)好转:症状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7.
1一般资料本组84例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最大者57岁,最小者22岁;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1个月。2治疗方法选穴:患侧大肠俞和阿是穴。操作方法:穴位消毒后,用50ml无菌注射器和8号注射针头,抽10%葡萄糖25~30ml注射到患侧的大肠俞和阿是穴内.大肠俞及其以下的阿是穴注射时,要垂直进针4cm,推药10~15ml后将针退出2cm,再将剩余药液全部推入;大肠俞以上的阿是穴注射时,针尖应斜向脊柱方向45°进针2cm,推药液15~20ml。注射完毕后行局部按摩。3治疗结果痊愈(腰部症状完全消失,活动正常)76例;显效(腰部症状明显减轻,腰部活…  相似文献   

8.
1 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32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7天。2 治疗方法选穴:大椎、合谷穴。操作方法:皮肤常规消毒,选15寸毫针3根,于大椎穴同时进3针,3根针的位置呈三角形,进针后施泻法,待得气后出针,再于大椎穴处拔罐,留罐4~5分钟,拔罐时再针合谷穴,施泻法,留针10~15分钟,每日针2次,4次为一疗程。3 疗效观察31 疗效标准 扁桃腺肿大疼痛消失,体温及白细胞恢复正常为痊愈;扁桃腺明显缩小,疼痛减轻为显效;症状、体征无改善为无效。32 治疗结果 25例经1疗程治疗,22例痊愈,2例显效,1例无效,有效率为96%。4 典型病…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埋线疗法治疗输尿管结石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及治法32例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0~45岁。取患侧肾俞、三焦俞、气海俞、上。穴位常规消毒后采用6号腰椎穿刺针,将针芯退出一段,从针尖斜面处装入0/3号已消毒之羊肠线2~3cm,当针刺入一定深度,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出针,使肠线留于软组织内,拔出穿刺针后用棉球蘸碘酒消毒针孔,外敷创可贴。治疗效果经2次埋线(间隔20天)判定疗效。症状消失,B超或腹部平片、CT证实无结石为治愈;症状消失或减轻,结石向下移动,或数目减少为有效;症状未改善,结石无变化为无效…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夜尿,是一种常见病。笔者自1977年5月至1987年5月采用手针“夜尿点”为主治疗小儿夜尿2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17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治疗时间最短5天,最长10天。二、治疗方法:(一)针刺穴位:将患者双侧手小指伸直,手小指掌侧第一、二关节问即为“夜尿点”。(二)针刺方法:令患者将双手心向上,手小指伸直平放。取5分或1寸毫针2支,皮肤经常规消毒后分别将二针刺入两侧“夜尿点”2~3分深,施平补平泻手法。15分钟行针1次,留针45分钟。1日1次,一般针10次左右即可痊愈。三、疗效分析:(一)疗效判定标准:经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本院针灸科与神经内科收治的发作期偏头痛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给予电针治疗(太阳/阿是穴、三阳络、足三里),留针40min,1d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32例给予埋线治疗(太阳穴/阿是穴、三阳络、足三里),治疗1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愈显率为84.38%;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愈显率为46.88%。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穴位埋线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调节血压、血糖、血脂,改善脑部代谢,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感染防治并发症等。治疗组30例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穴位埋线治疗。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120g,地龙、赤芍各15g,当归20g,桃仁、红花、川芎各10g),1剂/d,水煎200mL,早晚口服。微创穴位埋线,手足阳明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一次性埋线针,直径0.7~0.9 mm,针长4~5cm;材料为PGLA生物可吸收线体,规格1/0~3/0,长度1~2cm。用75%乙醇或碘伏消毒局部皮肤,迅速用腕力将针刺入皮下,并逐渐到达适宜深度。右手食指轻轻推动针芯至底部,将线体完全推入穴位,同时拇指和中指捏持针柄轻轻退出针体,重复压下针芯2~3次,确保线体完全推出。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C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0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19例,无变化2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基本痊愈0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14例,无变化8例,恶化3例,总有效率6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CSS评分、Barthel评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微创穴位埋线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运用自拟经验方“暑泻汤”对急性肠炎40例进行了系统的治疗和观察。痊愈(二剂药后症状体征消失,化验转阴)36例,占90%;好转(二剂药后症状体征减轻,化验好转)3例,占7.5%;无效(二剂药后症状、体征及化验无改变)1例,占2.5%。基本方及剂量:藿香15克,地锦草30克,炒黄芩15克,木香10克,车前子、焦山楂各15克,炙甘草3克。每天1剂,分2次煎服。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中国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埋线分会牵头研制的团体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本标准规范了埋线针刀操作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禁忌证。例如,工具选择、治疗点选择、体位选择、环境要求、器械消毒、部位消毒、术者消毒、麻醉、持针、进针、留线、退针、术后处理,埋线针刀在穴位和阳性点的刺、切、摆,停退改进以及特殊技巧,如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术、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三点一线式蝶腭神经节埋线术、推寰循经式迷走神经埋线术、分筋拨脉颈动脉窦埋线术和50个处方的操作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杜丽华 《中医研究》2012,25(9):54-55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给予穴位(三阴交、肾俞、关元、中极)埋线治疗,嘱患者取舒适体位,以上穴位定位后,对其进行常规消毒2次,将羊肠线穿入埋线针中,右手持埋线针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将针刺入皮下肌肉层中,患者有酸、麻、重、胀感后,将羊肠线慢慢推入穴位后,快速出针,贴创可贴.每个月穴位埋线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7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2.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耳针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进齐 《中国针灸》2000,20(12):759-760
治疗方法 :取耳穴肺、风溪、肾上腺、内分泌、对屏尖、心。操作 :找准穴位后 ,耳郭常规消毒 ,用 0 5寸毫针直刺 ,肺穴直刺达软骨内 ,余穴均刺入皮下即可 ,用点刺进针法进针 ,留针 4 0分钟左右 ,每日 1次 ,两耳交替使用。结果 :用本法治疗顽固性荨麻疹 1 7例 ,其中男 5例 ,女 1 2例 ;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 56岁 ;病程最短 3年 ,最长 1 3年。均因其它治疗方法治疗后仍反复发作而就诊。经 1~ 5次治疗 ,痊愈 (症状完全消失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1 4例 ,好转 (症状消失 ,但时有发作 ) 3例 ,有效率 1 0 0 %。体会 :荨麻疹中医称为“风疹”、“瘾…  相似文献   

17.
方法 :以颈项部压痛点或阳性反应点即阿是穴为主穴 ,若无压痛点及反应点则根据X线片或CT片提示的病变部位及临床症状选用相应的颈部夹脊穴。配穴 :大椎、后溪、外关。操作 :主穴采用输刺法 ,用 2 0寸毫针 ,针刺过皮后 ,针尖向椎体方向深刺至骨 ,得气后接G 6 80 5电针仪 ,用连续波 ,电流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 ,配穴用平补平泻法 ,得气即可。治疗期间留针 30分钟 ,每日 1次 ,10次为一疗程。疗效观察 :治疗颈椎病 98例 ,经两疗程治疗后治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恢复正常工作 ,随访半年无复发 ) 4 8例 ,显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工作…  相似文献   

18.
牵引状态下温针颈夹脊穴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方法 :采用吊式牵引 ,在牵引状态下 ,依据临床体征及X线片 ,选取病变颈椎棘突旁开 0 5~ 1cm处为针刺部位 ,消毒后 ,针尖向内下方倾斜 15度角刺入 1~ 1 5寸 ,有中电麻木感最佳 ,但不强调一定有该针感 ,得气后 ,在针柄上套 2cm艾段 ,进行温针灸 ,灸 2段后出针 ,出针时按压针孔 1~ 2分钟。每日治疗 1次 ,10次为一疗程 ,两疗程后评定疗效。疗效观察 :治疗颈椎病 54例 ,经 2个疗程治疗后 ,临床治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无任何不适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 4 6例 ( 85 2 % ) ,好转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 8例 ( 14 8% ) ,有效率 …  相似文献   

19.
穴位埋线配合神灯照射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47例患者中男15例,女32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9年。患者具有鼻塞、鼻痒,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涕,嗅觉减退或消失。鼻粘膜苍白水肿或充血。治疗方法 取穴:大椎、肺俞(双)、风门(双)、肾俞(双)、印堂、上星、百会每次选取3~6穴,交替选用。选准穴位用龙胆紫作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在标记处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将0号铬制羊肠线穿于三角缝合针上,右手用持针器夹针,左手捏紧穴位皮肤,将针穿过皮下组织肌层,从穴位另一端出针,剪断肠线,用碘酒消毒针孔,覆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6h。4周治疗1次,病重者可3周1次。埋线…  相似文献   

20.
取穴:神门,目_1,目_2。操作:常规消毒耳廓,用28或30号0.5寸(0.015米)毫针直刺或斜刺进针,留针15~20分钟,每5分钟捻转一次,强刺激,一天一次。笔者用此法治疗30例,其中针1~2天痊愈18例,3天痊愈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