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病过程中,神志异常最常见的表现有烦躁、谵语、神昏、语乱等.<温病条辨>中有关神志异常的条文共35条,占全书八分之一,内容涉及上焦、中焦、下焦各篇.温病中出现神志不清、谵语妄言或昏愤不语者,多系病势深重、趋入险境的征兆.吴瑭遵<内经>,宗仲景,师叶桂而汇众长,其专著<温病条辨>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神昏证治理论,创清心开窍、清营透热、除湿通窍、养阴复脉等法.皆依据温病之病因、病机、传变途径而设.但在具体运用时又有清心开窍与辛凉解表配合使用,或先用清心开窍继用淡渗利湿,或清心开窍与通腑泻热并用等灵活应用之例,并创立了许多传世名方.  相似文献   

2.
安宫牛黄丸在儿科临床的再运用:附340例小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宫牛黄丸在儿科临床的再运用──附340例小结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虞坚尔,邱根祥,李晓葵,唐为勇(200021)关键词:安宫牛黄丸,儿科安宫牛黄丸为吴瑭《温病条辨》方,原为温病热邪内闭心窍,高热神昏谵语而设。后人延用此方,宗其为温病开窍醒神...  相似文献   

3.
安宫牛黄丸来源于《温病条辨》,具有清心开窍,苏醒神志的作用,主治温病邪闭心包神昏证,是开窍法的代表方剂。为了深入研究开窍法的作用机理,本实验观察了安宫牛黄丸对兔脑脊液乳酸脱氢酶和兔脑组织化学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实验采用健康大耳白兔16只,体重为1.6~3.0公斤,其中雄兔8只,非孕雌兔8只,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用兔8只,  相似文献   

4.
安宫牛黄丸一方出自《温病条辨》,具有清热解毒、芳香开窍、豁痰醒神的功效,为治疗邪热内陷心包或痰热蒙蔽心窍而致高热、神昏、谵语、抽搐等症的有效方剂。但由于该方药源  相似文献   

5.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及至宝丹通常简称为治疗温病之“三宝”。笔者在临床上应用“三宝”治疗神昏谵语等温邪侵入心包之证,常常疗效不佳,心窍难开,神志难醒,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是该三方均难完全适合各自的适应证,即各方所组成的药物不够全面。因而,探求更完善的组方以冀提高开窍之功效,较有必要。1 “三宝”原方之源流安宫牛黄丸:出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由牛黄、郁金、犀角、黄连、黄芩、朱砂、梅片、麝香、真珠....  相似文献   

6.
<正> 开窍法是采用芳香通灵的药物,以清透热邪,开闭通窍,使昏瞀的神志恢复清醒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温病邪热内陷心包,或痰浊蒙蔽心窍而出现神志昏蒙,或谵语如狂,或不语如尸厥等危重症状。它是一种拯危救急的措施,于热病急症有着重要的意义。发展概况急性外感热病过程中,常会出现神志异常的症状,如《伤寒论》记述的蓄血证之“其人发狂”,或“如狂”;阳明腑实证之“谵语”,或独语如见鬼状”,甚或“发则不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温病条辨》中关于"窍"的论述分析,从"窍"的名称、病机、治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发现《温病条辨》重视"开窍",其开窍法并不仅指开通心包机窍或心窍,而且还包括毛窍、清窍、浊窍等在内的广义之窍。并探析《温病条辨》对于开窍机理的认识,即外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门,内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主,外邪侵袭机体易致诸窍郁闭,当须岌岌开窍。而开窍诸法的运用,因邪之性质、窍之部位、正之虚实、病之缓急不同而各异。这些论述揭示了不可囿于传统上开窍即是开心窍的狭义开窍法认识,并启示从开窍机理来把握温病传变及其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8.
11.昏谵的含义是什么?温病过程中引起昏谵的原因有哪几种?如何辨证施治? 答:昏谵是神昏谵语的简称。即是神志异常。临床中神志异常的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神志不清,语无伦次,重则意识丧失。温病过程中出现昏谵一症,是病情严重的一种表现,其引起的原因主要有因邪热内馅心包、热入营分、热入血分、湿热郁蒸不解、胃肠实热、血蓄下焦等六种原因,侵扰心神而出现神志异常,因心主神明,又主言语之故也。由于引起昏谵的原因及病机各不相同,故其各自  相似文献   

9.
关于开窍法的种类开窍法,是以辛香走窜的药物,在临床上用以治疗窍闭的一种方法。而所谓“窍闭”之症,就是指神识昏迷而言。就其临床上常见的神昏一症的类型来看,有如下几种:(一)热人心包:症见灼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舌尖边红,舌苔黄,或黄燥起刺,脉象洪大而数。治以清心开窍。方用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二)热入营分:症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神昏谵语,斑疹隐隐,口反不甚渴,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治以清营开窍。方用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  相似文献   

10.
安宫牛黄丸为吴瑭《温病条辨》方,由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栀子、雄黄、黄芩、珍珠、冰片、麝香组成。原为温病热邪、内闭心窍、高热神昏谵语而设。我所将其应用于热证,包括肺炎、乙脑、上感、中毒性菌痢等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退热作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菖蒲郁金汤出自《温病全书》,由石菖蒲、郁金、炒栀子、竹叶、牡丹皮、连翘、灯心草、木通、竹沥、玉枢丹(冲)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之功。原方主治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所致湿热类温病,症见灼热自汗、烦躁不寐、神昏、谵语、肢厥脉陷等。笔者用菖蒲郁金汤加减治疗病毒性脑炎,取得满意效果,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同仁堂有十大名药,排在第一的就是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丸是"温病三宝"之一,也是"凉开"的代表性品种,处方源自吴瑭《温病条辨》,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此药主治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用于中风昏迷及脑炎等,临床疗效确切,对患者确有"起死回生"的作用,是传统中药里急、重症的特效药。在现代临床上,其应用范围从内科危重症扩展到外科、儿科、五官科和皮肤科等临床多科  相似文献   

13.
周俊兵 《河北中医》2003,25(5):356-357
古代医学家在运用海洋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汲取前人经验基础上 ,对海洋药物的应用有着独到的见解。海洋药物除单味应用外 ,多数以复方用于临床。现就吴鞠通应用海洋药物的经验总结如下。1 温 病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在汲取前人经验基础上 ,对海洋药物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 ,认为温病邪由口鼻而入 ,伏于膜原 ,邪不在太阳之表 ,故太阴温病 ,不可发汗。发汗过多者 ,必神昏谵语。汗为心液 ,误汗亡阳 ,心阳伤而神明乱 ,中无所主 ,故神昏。心液伤而心血虚 ,心以阴为体 ,心阴不能济阳 ,则心阳独亢。心主言 …  相似文献   

14.
开窍方剂是以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等作用,治疗神昏窍闭病证的方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开之发之”,这是开窍方剂的立论根据。汉·张仲景《伤寒论》对热结阳明之神昏谵语论述甚详,所立寒凉攻下之剂,对后世影响颇大,然于开窍之剂,则未曾涉及。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外台秘要》载用紫雪、吃力伽丸(苏合香丸)、还魂散等有效方剂。宋金元时期,《和剂局方》搜集如  相似文献   

15.
张景祖 《新中医》2003,35(10):66-67
菖蒲郁金汤出自《温病全书》,由石菖蒲、郁金、炒栀子、鲜竹叶、牡丹皮、连翘、灯心草、木通、竹沥、玉枢丹(冲)(一方无木通、灯心草,有菊花、牛蒡子、滑石、生姜汁)组成,具有清热利湿、化痰开窍之功,主治湿热痰浊、蒙蔽心包、身热不甚、神昏谵语等症。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精神疾病,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清代名医王孟英堪称温病学大家,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王氏医案》中可见一斑,特别是该书中有关温病神昏、谵语病案的证治颇多经验之谈,在当前大力开展中医治疗急症的实践中,值得研究和借鉴。神昏、谵语是温病较常见的危重症状,其发生虽然与心包神明失常有关,但病变的原因及  相似文献   

17.
《温病条辨》治法禁忌与护阴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林 《光明中医》2004,19(4):5-6
温病以热盛伤阴为基本病理特点,因此,祛除温邪,保养阴津就成为温病治疗的基本原则。历代医家均非常重视人体阴津在温病发生、发展、预后的重要作用,不仅有关于保津养阴治法的论述,对某些治法对阴津的损伤也有论及。《温病条辨》从保阴津的角度告诫后学注意慎用禁用某些治法,以防津液损伤,论述详尽,对温病临床很有指导意义。1 邪在卫表,忌辛温解表治疗温病,首当忌辛温解表。吴鞠通指出:“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对此,他在自注中说:“温病忌汗者,病由口鼻而入,邪不在足太阳之表,故不得伤太阳经…  相似文献   

18.
“高热”是温病的主要症状,同时也是各种温病必有的表现。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神昏”与“高热”几乎是因果关系。无论温邪在卫在气,或入营入血,只要“邪入心包”、“热陷心营”,就会出现“热多昏狂”、“神昏谵语”、“痉厥神昏”或“神昏气竭”。“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因此,“高热”是温病中邪正相争的结果,而“神昏”又是温病中的一个危急“信息”。若临床辨“症”不清,治疗不当,轻则失误病机,重则危及生命。现对温病中“高热”和“神昏”的辫“症”施治,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是传统的中药急救品,其处方来源于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在他所著的《温病条辨》卷一中记载,安宫牛黄丸"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腑而泻心用"。此药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的功效显著,称得上是"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之品。现代中医常将安宫牛黄丸用于各种外感热病极期出现高热神昏者,还广泛用于高血压危象或痰热型中风伴有高热、昏迷、躁  相似文献   

20.
清营汤方出自《温病条辨》,为温病热入营分所设。主治“夜热尤甚,烦躁口干,或谵语,或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我在临床中常以此方治疗一些不同类型的急危重症,收效较好。对此方的运用及异病同治法略有体会。一、败血症:马某,女,30岁,农民。右手中指感染化脓五天,神昏谵语,高热烦躁二天。西医治疗无效邀余诊。查:T40.2℃,P126次/分,R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