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途径放置支架引流治疗恶性胆管梗阻的效果。方法 102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于超声引导下选择胆管走行与胆总管夹角较大、扩张的左、右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7d后置入支架。结果经PTC途径放置支架成功率为97%(99/102),未发生出血、胆汁渗漏等并发症;随访1~18个月,置入支架后6个月死亡12例,18个月仍存活23例。结论对无手术治疗机会或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恶性胆管梗阻患者行经PTC放置支架引流可有效解除梗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经PTC放置支架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管内支架引流治疗良恶性胆管梗阻的效果。方法采用胆管内支架治疗良恶性胆管梗阻32例。结果置管成功率96.8%,引流总有效率为93.7%,并发症为3.1%。结论内镜置入胆管支架治疗胆管梗阻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重复置管使用,是一种较好解除胆管梗阻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病变的诊断价值与限度。材料与方法:分析34例恶性胆管梗阻病变的MRCP与MRI表现,与手术病理和临床诊断对照。采用重T2WI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非屏气扫描术,将原始图像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三维(3D)重建。结果:34例一次检查成功。33例图像显示良好。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病变的定位诊断达100%,与MRI结合定性诊断达94.12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行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反流性胆管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胆漏、总胆红素下降等指标。结果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8.6%,胆漏发生率为3.4%,术后第一天肛门恢复排气10.3%,术后2周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为93.1%。结论胆管空肠桥式内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术后并发症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简单、安全、省时,值得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CT表现。结果 肿块型12例,腔内型8例,厚壁型10例,增强后肿块明显强化,密度不均匀,直接侵犯肝脏19例,累及胆管致使肝内胆管扩张9例,肝转移6例,淋巴转移9例,13例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结论 CT能很好地显示胆囊癌的大小、形态、分型及扩散范围,对临床治疗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继红  夏桂兰 《护理研究》2002,16(11):661-661
恶性胆道梗阻常导致梗阻性黄疸 ,继而引起感染、腹水、肝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而危及病人生命。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是简便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 ,可使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 ,为以后手术和化疗创造条件。现将在DSA机透视下行PTCD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科从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6月 ,接受采用PTCD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性黄疸病人 9例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3 6岁~ 74岁 ,平均 5 9.87岁。其中胰腺癌 3例 ,胆囊癌 2例 ,胆管癌 1例 ,肝门转移癌 1例 ,胆总管狭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恶性梗阻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怀疑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了MRCP检查.并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MRCP对恶性梗阻部位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3.3%。结论:MRCP在恶性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MRCP源像对胆管恶性梗阻的定性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经内镜下逆行胆管内引流术治疗肝门恶性胆管梗阻病人的效果.[方法]先经内镜下行逆行胆管造影,然后逐级扩张狭窄的胆管,根据胆管狭窄的情况放置不同的胆管支架.术后观察病人的黄疸消长情况,并复查肝功能、血常规等.[结果]79例次经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病人引流有效率为91.14%(72/79),只1例死亡.[结论]经内镜下逆行胆管内引流术手术要求的条件低,创伤小,引流效果好,是肝门恶性胆管梗阻的首选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9.
鼻胆管引流治疗胆道梗阻性疾病3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8年起,对胆道良、恶性梗阻性疾病患者,行 ERCP检查或 ERCP EST治疗后,根据病情需要,行鼻胆管引流术 (ENBD),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胆囊癌是比较少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胆系恶性肿瘤的首位,其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易发生转移。由于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就诊时往往已到晚期。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慢性胆结石、胆囊炎所致的胆囊粘膜损伤性改变是引起胆囊癌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胆囊癌早期诊断率低,就诊时大多丧失了根治手术机会。改善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在于:做好胆囊癌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提高胆囊癌的早期诊断率;改进手术方法,制定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治红 《全科护理》2008,(30):1855-1856
鼻胆管引流术是在十二指肠镜直视下施行的胆管置管引流减压技术。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为23例梗阻性黄疸病人施行了鼻胆管引流术,有效地解除了胆管梗阻,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总结了124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内镜放置胆管支架行内引流术的护理经验与教训。分别从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观察和护理进行了介绍。认为经内镜下胆管内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创伤小,是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首选的姑息性治疗方法。而术前、术中、术后良好的护理配合,是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由于十二指肠良性或恶性梗阻、狭窄导致普通鼻肠管置管困难患者经内镜置入鼻胆管替代鼻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7例十二指肠良性或恶性梗阻、狭窄致普通鼻肠管置入困难改经内镜放置鼻胆管,通过鼻胆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观察置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意外拔管率和肠内营养期间的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27例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置管最长时间为30 d,最短为10 d。所有患者留置鼻胆管行肠内营养期间均未出现出血、穿孔和误吸等并发症,无意外拔管、脱管及机械性压疮等护理不良事件。结论 对因十二指肠良性或恶性梗阻、狭窄导致普通鼻肠管置管困难的患者经内镜置入鼻胆管行短期肠内营养具有可行性,但鼻胆管的材质较普通鼻肠管硬,管腔偏细,护理难度较大,对护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个性化精细的护理是保证经鼻肠管肠内营养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后腹腔镜下肾下极异位血管切除、输尿管离断吻合术和肾盂整形术的疗效。方法术前采用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逆行尿路造影和磁共振水成像(MRU)诊断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和肾积水患者28例,21例采取开放手术,7例采取后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术中切断腔静脉后输尿管、切除异位血管和切除受压部分输尿管后做输尿管端端吻合或肾盂整形术。结果手术证实下腔静脉压迫致输尿管梗阻13例,异位血管压迫14例,左髂总动脉压迫1例。术后3~6个月随访,肾脏、输尿管积水减轻;术后1~10.5年(平均3.6年)随访,20例肾、输尿管积水消失,6例明显减轻,肾盂分离小于20mm,1例肾盂分离仍有30~35mm,但无腰区胀痛症状,1例肾积水虽减少,但出现肾脏萎缩,肾功能不良。7例后腹腔镜下手术:1例因损伤腔静脉而中转开放,余6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0~240min,平均90min。结论先天性血管压迫是输尿管和肾积水的原因之一;B超、IVU和MRU结合MRA、腔静脉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诊断有较大价值;手术仍是治疗先天性血管压迫致输尿管梗阻的首选方法。后腹腔镜下手术创伤小、进食早、住院短、恢复快,手术时间不长于开放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提高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早期症状均无特异性,血AFP检查均为阴性,血CEA检查显著升高3例,CA199升高明显1例,4例术前诊断为肝内胆管细胞癌,10例误诊;本组行根治性切除手术5例(35.7%),姑息性手术9例。结论:肝内胆管细胞癌误诊率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应进一步熟悉本病的临床特征,B超仍是首选的术前影像学检查方法。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是避免误诊漏诊的重要方法,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疗本病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技术在恶性胆管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56例恶性胆管梗阻患者行鼻胆管引流、内置管和金属支架置入术.结果 全组56例患者共计进行内镜操作68例次,总有效率(满意组加一般组)为87.2%.其中,中、低位胆管梗阻者治疗有效率为94.0%,高位胆管梗阻治疗有效率70.6%.结论 内镜治疗恶性胆管梗阻是一种较好的姑息性解除胆管梗阻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适合于无根治可能的恶性胆管梗阻,可有效地控制黄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基本可替代姑息性胆管手术.  相似文献   

17.
63例肝外胆管梗阻的B超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超目前已成为对阻塞性黄疸诊断和鉴别检查之首选。现将我院近几年来63例肝外胆管梗阻的病人B超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待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63例,为我院住院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性36例,女性27例,最小年龄26岁,最大75岁。 采用RT-3000型、SSD-63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禁食10-12小时,常规平卧位或左、右侧卧位,部位病人采取饮500毫升温开水或吃二个油煎鸡蛋分别在1—1.5—2.0小时后观察病变情况。 结果 本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十二指肠镜胆管支架或鼻胆管置放与γ刀结合治疗胆管恶性梗阻性疾病的疗效。方法29例胆管恶性梗阻患者中20例被放置塑料支架,6例放置鼻胆管;均行γ刀治疗10~12次/疗程,总剂量为40~50Gy。结果插管成功率89.7%。并发症3例(10.3%),其中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胆管炎1例。血清胆红素术前290μmol/L,术后1周下降到101μmol/L。治疗3、6个月存活率分别达96%及80%。结论经内镜胆管支架或鼻胆管置放结合γ刀治疗胆管恶性梗阻性疾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女性膀胱颈部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1990年8月~1998年5月,共收治女性膀胱颈部梗阻36例,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TUR)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年龄37~70岁,平均564岁,其中<50岁3例。病程6个月~15年,平均42年。临床均...  相似文献   

20.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平  张啸 《浙江临床医学》2003,5(9):649-650
目的 探讨经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在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52例AOSC的病人,经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病情危重直接行ENBD;病情允许的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及ENBD同步进行。结果 31例直接行ENBD、21例EST、取石和ENBD同步进行;23例ENBD后择期EST及取石治疗、3例乳头肿瘤的病人病情缓解后转外科手术,无死亡。结论 ENB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道引流手段,临床上可以广泛地应用于AOS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