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肺复苏时的二氧化碳代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PR 时用否碳酸氢钠的争议引起对 CPR 期间 CO_2代谢的重视。本文对一组室颤12min 行CPR 的犬模型,同时测定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气并用 Engstrm Erica 通气机测算 VCO_2、ETCO_2和肺泡VD/VT 进行探讨。结果表明 CPR 时组织(静脉血)酸血症的重要成分是呼酸,而动脉血气不能反映这一异常。特点为 PaCO_2正常,但动静脉 PCO_2差和 pH 差很大,且无明显的动静脉 HCO_3~-差。这种反常的静脉酸血症和动脉碱血症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 CPR 时肺血流减少,肺泡死腔增大一倍,CO_2排除受限;另一方面 CPR 时 V/Q 比增大,相对过度通气,CO_2弥散力强从而代偿性地使 VCO_2在 CPR 中并未明显减少。这种补偿是有限的,根本解决组织呼酸还靠增加循环灌注,减少肺泡死腔。  相似文献   

2.
麻醉平稳时监测呼气末CO_2张力(P_(ET)CO_2)可以估计动脉血CO_2张力(PaCO_2),而通气、心排血量和CO_2产量稳定时则Pa-P_(ET)CO_2梯度不变。经验证明大血管手术时心脏指数(CI)有改变则Pa-P_(ET)CO_2的差异就比较明显。作者为了了解CI对PaCO_2和Pa-P_(ET)CO_2的影响,选择20例(ASAⅢ~Ⅳ级)拟做冠动脉搭桥或心瓣膜置换术的成人进行观察。这组病人44~79岁,体重64~90kg,身高156~175cm,均在静注芬太尼(或舒芬太尼)-肌松药后气管插管,吸异氟醚-O_2维持麻醉,控制呼吸10次/min,潮气量10ml/kg。主要在纵断胸骨前、后用温度稀释法测CI,以及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的PCO_2。采血样期间连续测P_(ET)CO_23次取其均值。  相似文献   

3.
动脉血的血气分析可反映肺功能。混合静脉血的血气分析可提示心搏出与组织的气体交换之间的平衡状态。血内pCO_2与CO_2含量呈直线比例关系,而血pO_2与O_2含量呈曲线关系。混合静脉血的pH及pCO_2可反映动脉血的酸碱平衡状态,其精确度具有临床价值。作者通过对混合静脉血和动脉血的pH及pCO_2的关系的研究,提出检测经中心静脉插管抽取的混合静脉血对确定急症病人  相似文献   

4.
作者选择40例实施机械呼吸的病人,采取中心静脉血标本进行血气分析,同时采动脉血标本作对照,探索临床应用静脉血作血气分析的可能性。此40例平均年龄3.6岁(1~14岁),其中心脏术后25例,一般外科术后15例。结果中心静脉血和动脉血的(1)pH平均值分别为7.399±0.045和7.462±0.052,两者的回归式为PH(动脉)=0.9910×pH(静脉)+0.1268,相关系数为0.9354;(2)PCO_2平均值(托)分别为41.86±9.26和35.42±9.12,PaCO_2=1.036×PvCO_2  相似文献   

5.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二氧化碳气体分析仪连续监测每一呼吸周期中二氧化碳分压(PCO_2)变化,记录二氧化碳图形(Capnography)显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具有无创、简便、反应迅速等优点。PETCO_2能较准确地反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合图形变化,对判断通气不当、气管导管误  相似文献   

6.
胃粘膜pH(pHi)测定是目前监测组织氧合最简单可靠的无创性方法。它可早期发现隐性休克,提前数小时甚至数天预报多脏器衰竭的发生。pHi的测定是根据消化液和粘膜表层有相同的PCO_2并假定粘膜组织液及粘膜毛细血管血[HCO_3~-]处于平衡状态,后者又与动脉血[HCO_3~-]相同。将胃肠道张力计(GIT)放入胃内,经90分钟左右,球囊中的盐水和消化液P CO_2取得平衡。将测定的盐水PCO_2和同一时间抽血测定的动脉血[HCO_3~-]代入改良的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即可算出pHi。当供氧量(DO_2)能满足该肠段代谢需要和“耗氧量(VO_2)不依赖DO_2”时,pHi在正常范围;但当“VO_2依赖DO_2”时,pHi随DO_2平行下降。因此,pHi低于正常是该部位组织氧合不足、无氧代谢和“VO_2依赖DO_2”的明确证据。胃肠道VO_2较大,休克时反射性血管收缩较强,粘膜血管又存在逆流交换系统,因此粘膜表层氧含量  相似文献   

7.
不同通气状态对神经外科手术病人胃粘膜pH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评估临床不同的肺通气状态对胃张力测定变量的影响。方法 16例ASAⅠ~Ⅱ级的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全麻诱导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以潮气量(V_T)7ml/kg为基础值,逐步增加潮气量至10ml/kg,然后即刻恢复7ml/kg。在不同通气状态持续1h时点T_1(V_T=7ml/kg)、T_2(V_T=8ml/kg)、T_3(V_T=9ml/kg)、T_4(V_T=10ml/kg)、T_5(V_T=7ml/kg),分别采集血液动力学指标、胃粘膜内CO_2分压(PgCO_2)、呼气未CO_2分压(P_(ET)CO_2)和动脉血气指标,并计算胃粘膜内pH(pHi)、PgCO_2-PaCO_2间隙(PCO_2gap)和动脉血pH(pHa)-pHi间隙(pHgsp)。结果 在高通气期间(T_2~T_4):PgCO_2显著下降,pHi显著增高(P<0.01),而PCO_2gap无明显变化(P>0.05),血液动力学指标亦无显著变化。在低通气期(T_5):PgCO_2显著升高(P<0.01),pHi显著下降(P<0.01),伴随着MAP的显著增加(P<0.05),PCO_2gap下降(P<0.05)。PgCO_2与PaCO_2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r=0.8616(P<0.01)。结论PgCO_2随PaCO_2平行变化,使计算出的pHi非常依赖于肺通气的变化,而PCO_2gap在过度通气期间不受通气变化的影响,更能反映内脏灌注的确切变化。  相似文献   

8.
单肺通气中低氧血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肺通气(OLV)的应用为胸心外科的发展、胸腔镜手术、各种疑难手术以及微创手术的推广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是OLV中的低氧血症仍是限制其应用的关键问题.OLV造成静脉血掺杂、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虽然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可以减少肺内分流,但仍然有约9%~27%[1]的病人发生低氧血症.所以如何降低分流,提高氧合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有自主呼吸的颅脑损伤病人,虽无明显呼吸困难,但65%有低氧血症,而改善氧合的各种方法都可能影响颅内压,故应及时适当处理。本文将讨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的病因学及其处理。一、氧运输的概述由吸入气和功能残气组成肺泡气,与混合静脉血平衡后成为动脉血而流入体循环。肺泡气与动脉血氧压差是由于:①弥散能力限制;②通气灌注不平衡;和③肺内动静脉短路所引起。PaO_2下降可能由于:①肺泡气氧分压(P_AO_2)下降,②肺泡与动脉血氧压差(P_(A~(-a))O_2)的增加或肺内通气  相似文献   

10.
迄今对心肺复苏(CPR)期间的肺功能障碍了解甚少,原因是这种场合往往条件简陋,除肉眼观察、测血压、有时测心电外,几乎没有其他监测手段。近年来才逐渐受人重视,目前已知的CPR期间肺功能障碍有肺水肿、潮气量下降、肺内压升高,从而肺顺应性下降、氧合不足、血动力学紊乱和血气异常,即动脉血呼吸性碱中毒和静脉血呼吸性酸中毒。早已知道CPR后的尸检经常见到湿而重的肺。Nagel等(1981)报告2228例入急  相似文献   

11.
以往十多年通过一系列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出血性、过敏性和脓毒性休克等低血流状态时组织二氧化碳分压(PCO_2)升高,包括混合静脉血、心脏大静脉血、肝、肾、脑皮质和胃组织PCO_2均升高。在猪和大鼠的实  相似文献   

12.
心肺复苏时对乳酸血症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肺复苏(CPR)期间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乳酸血症,当动脉血乳酸水平超过7~8mmol/L时常预示不良的预后。此外,乳酸血症还可影响细胞的代谢、诱发室颤、抑制心肌功能以及降低心肌对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反应性。过去多主张使用碳酸氢钠(NaHCO_3)纠正急性乳酸中毒,但近期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CPR期间采用这种传统的处理方法可能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3.
在象休克和心跳骤停这样的低血流量状态下,酸碱平衡和氧合是影响救治成功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在心肺复苏时,CO_2分压(Pco_2)是影响pH值的主要因素,这时动脉血常呈碱性而混合静脉血(MV)则为酸性,动静脉血间的Pco_2的梯度明显增加。本实验采用循环和呼吸双控制动物模型,研究低血流量时通气对酸碱平衡和氧合作用的影响。动物用10只体重43至102公斤的当地猪,麻醉后,行气管切开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记录呼气末CO_2浓度;行动静脉插管,持续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停跳心脏后建立体外循环。在血流量为心脏停跳前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41例麻醉后施行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的小儿测定了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混合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P_ECO_2)、动脉和混合静脉血氧浓度,并计算其PaCO_2、PETco_2差(△PCO_2),生理死腔量与潮气量的比值(V_D/V_T)和静脉血掺杂(Qs/Qt)比值。18例为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中9例为肺血流(PBF)正常,且心内解剖正常(正常组);9例PBF 增加(非紫绀型组)。23例为紫绀小儿,其中14例有心内右向左分流且PBF 减少(紫绀型D 组);9例为混合型缺损,PBF 正常或增加(紫绀型Ⅰ组)。对这四组  相似文献   

15.
(?)、高CO_2血症和低CO_2血症(?)麻醉中影响PaCO_2的主要因素包括:吸入CO_2浓度、CO_2排出量、肺泡通气量。当PaCO_2>45mmHg即为高CO_2血症,<35mmHg即为低CO_2血症。 (一)高CO_2血症的原因 1.内源性CO_2产生增加:麻醉中内源性CO_2产生((?)CO_2)约减少到基础状态的80%。然而当发热,脓毒病、恶性高热、寒颤、惊厥、儿茶酚胺产生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呼吸道阻塞以及全静脉营养过度时,  相似文献   

16.
CO_2气腹下腹腔镜手术常引起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的上升和全身血管阻力增大以及心率的加快。这种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使心肌需氧增加,往往对心功能欠佳的病人不利。这是由于激活了交感神经、下丘脑、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常需加深麻醉,辅用阿片类药和血管扩张药来处理。而腹腔吸收CO_2可致高碳酸血症,从而激活CNS和交感-肾上腺反应也使血压升高及心率增快。即使术中通气正常,于气腹后2h因体内CO_2聚集和产生CO_2增多,所以在苏醒早期仍可能出现酸中毒和高碳酸血症,特别是原先就有肺脏疾病的病人更明显。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尿量也减少,并伴有血浆肾素活性(PRA)增加,造成肾血管收缩和抗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从桡动脉测压管采血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的可行性.方法 将60例血管外科手术后留置桡动脉测压管的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第1组和第2组各30例.第1组从桡动脉测压管抽取5 ml肝素盐水稀释的动脉血弃去,更换注射器再抽取2 ml血检测ACT;同时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测定ACT.第2组按同法抽取血标本,不同之处为弃去10 ml肝素盐水稀释的动脉血.比较桡动脉测压管采血与静脉采血检测的ACT值.结果 第1组动脉血标本所测得的ACT值显著高于静脉血测得的ACT值(P<0.01),第2组动脉血标本所测得的ACT值与静脉血测得的A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桡动脉测压管采集动脉血检测ACT是可行的,但要先弃去10 ml肝素盐水稀释的动脉血.  相似文献   

18.
真空采血针动脉穿刺留取血气及常规血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患者大多病情危重,血液检验项目多,常需同时采集动脉血查血气和静脉血查血常规等.由于疾病影响以及长期输液等因素,患者外周血管情况较差,静脉穿刺困难,增加了护士采血的难度和患者的痛苦.有研究表明,动脉血与静脉血查血常规、电解质、凝血等检验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试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行动脉穿刺,同时留取血气及其他血标本,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缺氧是重症肺疾患病人的主要症状。缺氧的定义是“机体组织氧合不足”。其原因有低氧血症,供血不足,贫血,氧利用异常等。虽然有动脉血气分析、脉搏血氧测量仪及经皮氧测定等几种监测低氧血症的方法,但这些并不一定能显示组织缺氧的其它原因,因此不能反映出与氧供及氧耗有关的组织氧合状态,也就无法准确估计细胞氧的水平。临床需要的是一种能反映出“组织供氧充分性”的方法。出于这种考虑,作者提出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_2),混合静脉血  相似文献   

20.
无创部分二氧化碳复吸技术心输出量测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根据部分CO_2重复呼吸法和经修改后Fick方程原理,对无创监测心输出量(CO)的临床和技术性能作评估。方法 在腹主动脉瘤手术中,对15例患者同时用部分CO_2重复呼吸法(CO_(NICO))和热稀释法(CO_(TD))CO测定;并由NICO所估计的肺内分流和标准分流方程所获数值作比较。结果 CO_(NICO)和CO_(TD)之间相关极好(r=0.90),NICO检测的CO仅有很小的偏差(—0.21L/min),两者之间一致性范围(±2SD)为—1.89~1.74L/min。与动脉血和经Swan-Ganz导管采集混合静脉血血气所计算的标准分流比较,肺内分流偏低约10%。结论 临床评价显示,部分CO_2重复呼吸法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无创CO监测技术。此技术虽不能完全取代肺动脉插管,但它可用于监测大部分择期血管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