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外线引起皮肤色素沉着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外线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包括速发色素沉着和迟发色素沉着。紫外线可通过黑素细胞内的一些分子作用引起皮肤色素沉着,但其它细胞也参与色素沉着的发生,其中角质形成细胞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角质形成细胞可通过旁分泌因子影响黑素细胞黑素的生成。  相似文献   

2.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10):758-760
已有大量研究强调了人类角质形成细胞在皮肤色素沉着中所起的作用。例如,角质形成细胞通过释放大量的促色素沉着旁分泌生长因子,如αMSH、内皮素1(ET?1)、干细胞因子(SCF)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紫外线(UV)急性照射诱导的黑素合成(晒黑)。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真皮内成分在皮肤色素沉着调控中的作用不容忽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证实细胞外基质(ECM)可调节黑素细胞的增殖、凋亡抑制和黑素生成活性。有报道证实,真皮成纤维细胞可通过分泌可溶性因子对色素沉着起调控作用。另外,对于构成性肤色,研究发现在掌跖,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的Dikkopf?1(DKK?1)对黑素细胞的生长、活性以及对黑素小体转移均有抑制作用,且认为是这两处身体部位颜色较浅的原因。反之,深肤色皮肤内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神经调节蛋白1(NGR?1)的促色素沉着效应提示,该特定信号分子在决定高度色素沉着的皮肤类型中发挥作用。此外,在各种先天性色素沉着过度障碍中,如系统性硬皮病、皮肤纤维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的咖啡牛奶斑和泛发性进行性色素异常症,已知真皮黑素生成生长因子数量增加;这些因子包括SC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或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表皮与细胞间质之间紧密的互动也可能在黑素细胞内稳态中发挥作用。最近已证实,层粘连蛋白332可通过调节L酪氨酸摄取来促进黑素生成。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调节环也存在于真皮细胞和表皮细胞之间,并参与色素沉着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紫外线抑制免疫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臭氧层损耗,使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紫外线不但引起皮肤晒黑、红斑、色素沉着及光老化等急慢性皮肤损伤,而且通过影响朗格汉斯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诱导调节性T细胞形成、损伤DNA、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合成与释放细胞因子、影响尿刊酸代谢、神经内分泌等途径抑制皮肤免疫系统,最终发生皮肤肿瘤。  相似文献   

4.
紫外线对角质形成细胞与炎症反应及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线可引起皮肤局部的炎症反应及免疫抑制、发热等全身反应,由于角质形成细胞位于皮肤的最外层,且占表表皮细胞的绝大部分;在这些病理反应中,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的一些炎症因子及免疫调节因子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皮肤色素沉着在很大程度上受黑素小体向角质形成细胞内转运和再分布、降解的影响。而目前发现黑素小体转运的重要调节剂是蛋白酶活性受体2(PAR-2),上调或下调PAR-2活性可提高或减少黑素体转运并影响色素沉着。应用蛋白酶激活受体-2抑制剂在治疗皮肤色素沉着疾病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波紫外线诱导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外线照射表皮后引起DNA损伤的表皮细胞通过日晒伤细胞(凋亡的角质形成细胞)的形成来清除。p53、Fas、Trp53等基因的表达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凋亡,而survivin的表达则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紫外线照射后皮肤可产生环丁烷嘧啶二聚体和6-4光产物,这两种光产物可以作为UVB诱导凋亡的起始信号。凋亡在清除DNA损伤的皮肤起着重要作用。在皮肤中通过凋亡清除DNA损伤的细胞,防止日光诱导癌变,而不是依赖于DNA损伤的校正修复。silibinin对中波紫外线引起人HaCaT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凋亡具有双向调控作用。对UVB引起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调控药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紫外线町引起皮肤局部的炎症反应及免疫抑制、发热等全身反应,由于角质形成细胞位于皮肤的最外层,且占表皮细胞的绝大部分;在这些病理反应中,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的一些炎症因子及免疫调节因子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紫外线辐射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线辐射诱导角质形成细胞凋亡,与多种皮肤病理过程关系密切,已引起人们关注。紫外线可通过诱导活性氧及细胞因子产生DNA损伤和基因表达改变等致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此过程有多个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其中p53、CD95、Bcl-2、半胱天冬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黑素是决定皮肤颜色的主要色素,它由黑素细胞合成。黑素细胞主要存在于皮肤和毛囊中,黑素在黑素小体内合成后,随其迁移到树突末端,树突朝邻近的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并释放。然后,黑素小体在多种分子的调节下,进入邻近的角质形成细胞,形成皮肤色素并起到有效的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皮肤颜色的差异主要由黑素在皮肤中的含量、种类及其分布状态(颗粒状或分散状)来决定。黑素在黑素细胞的黑素小体内被合成后,借助多种途径完成在黑素细胞内以及从黑素细胞到邻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最终在角质形成细胞内被降解而排出体外。对于黑素的生成和转运,各方面的研究很多,而对黑素在角质形成细胞内的降解过程研究甚少,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研究认为,自噬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黑素转运机制的研究 ,人体皮肤黑素沉着过程包括黑素生成、黑素转运以及黑素分布与代谢。而黑素转运是指黑素以黑素小体为载体从黑素细胞转运到角质形成细胞的过程 ,此过程包括黑素在黑素细胞内的运输和由黑素细胞进入角质形成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谷氨酸信号通路在黑素细胞及角质形成细胞伪足形成及黑素小体转运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 原代培养并纯化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建立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扫描电镜观察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MK801及激动剂NMDA作用下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的伪足形态变化,以311 nm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为阳性对照。免疫荧光双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MK801及NMDA对黑素小体转运的调节。 结果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100 μmol/L MK801作用24 h后黑素细胞树突末端明显变细,树突变长,树突数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表面的丝状伪足数量明显变少,且伪足长度变短;100 μmol/L NMDA作用24 h后黑素细胞树突的末端明显变宽、树突变短,树突数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表面丝状伪足数量明显增多,丝状伪足长度增加。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体系中,未用药组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间有丝状伪足相连接,黑素细胞的角质形成细胞侧丝状伪足数量多于对侧。100 μmol/L MK801作用于共培养体系24 h后,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丝状伪足数量及黑素细胞伸向角质形成细胞的丝状伪足数量减少;100 μmol/L NMDA作用于共培养体系24 h后,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之间的丝状伪足数量及黑素细胞伸向角质形成细胞的丝状伪足数量增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共培养体系下,未用药组角质形成细胞中存在黑素小体;100 μmol/L MK801作用24 h后角质形成细胞中的黑素小体数量减少;100 μmol/L NMDA作用24 h后角质形成细胞中的黑素小体数量增多,且与黑素细胞不相邻的角质形成细胞中也发现黑素小体存在。 结论 谷氨酸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黑素细胞树突的形态及丝状伪足的形成参与调节黑素小体自黑素细胞至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 【关键词】 角蛋白细胞; 黑素细胞; 谷氨酸; 伪足; 黑色素小体; 树突  相似文献   

13.
UVA1对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临床应用(综述);308nm准分子激光对豚鼠皮肤黑素细胞的影响;马拉色菌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黑素合成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紫外线诱导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c—jun活性的影响;人毛囊体外分离及培养技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黑素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黑素转运机制的研究,人体皮肤黑素沉着过程包括黑素生成、黑素转运以及黑素分布与代谢。而黑素转运是指黑素以黑素小体为载体从黑素细胞转运到角质形成细胞的过程,此过程包括黑素在黑素细胞内的运输和由黑素细胞进入角质形成细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表皮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的体外模型,并且在模型中观察黑素小体的转运。方法:分别培养人表皮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用二乙酰羧基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标记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然后将两种细胞共培养,并在倒置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模型中黑素小体由黑素细胞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结果:培养至第3天和第7天可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同存活,并通过树突发生联系,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可直接观察到黑素小体由黑素细胞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结论:成功建立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的体外模型,并利用CFDA-SE标记,在共聚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黑素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  相似文献   

16.
异丙嗪抑制中波紫外线辐射诱导HaCaT细胞产生白介素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外线过量辐射是导致人类皮肤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角质形成细胞受到紫外线等外来因素刺激时,包括白介素6(IL-6)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增加[1]。有研究证实组织胺可显著放大角质形成细胞对IL-6的基础分泌和紫外线辐射诱导的分泌[2],而异丙嗪是一种H1受体阻滞剂,通过结合组织胺受体而发挥抗组织胺作用,故异丙嗪对紫外线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对IL-6的分泌可能有某种作用。本研究探讨异丙嗪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诱导HaCaT细胞产生IL-6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影响黑素代谢的药物都可以作为脱色剂用于治疗色素异常性皮肤病。熊果苷、壬二酸、曲酸及其衍生物、甘草黄酮、氢醌等通过竞争和/或非竞争机制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黑素生成;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α-硫辛酸、α-生育酚等则通过抗氧化作用干扰黑素合成;维A酸主要通过阻止黑素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运而发挥作用;不饱和脂肪酸可刺激细胞更新,促进含黑素颗粒的角质形成细胞脱落,而产生脱色作用;部分中药单体或方剂通过不同途径发挥脱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黑素变化调节着皮肤颜色深浅。既往研究认为,黑素转运存在胞吐-胞吞、脱落-吞噬、细胞吞噬、膜融合四种途径,黑素小体是黑素转运的主要载体。新近研究显示,依赖于胞吐-胞吞途径的黑素核在黑素转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黑素核转运中黑素细胞胞吐、角质形成细胞胞吞过程及转运后在角质形成细胞内的降解过程,为难治性色素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9.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构成.表皮黑素细胞是合成黑素的场所,其黑素合成过程受到外环境(紫外线等)及内环境(表真皮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化学递质、分泌型蛋白质等)的共同影响.本文将对紫外线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内皮细胞对黑色素合成过程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自噬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生命现象,在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研究证实,自噬可以调节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在皮肤色素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噬和氧化应激在皮肤色素代谢中的作用表现为:影响黑素小体的合成和成熟,影响角质形成细胞中黑素小体的降解,参与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过程,但在黑素小体转运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另外,自噬可以调节毛发和表皮的角化,但不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本文综述了自噬在皮肤氧化应激和色素代谢中的作用,可能为临床上难治性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如白癜风、黄褐斑以及黑素瘤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