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前白蛋白(PA)在区分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40例感染患儿及20例体检儿童血清CRP和PA的含量。结果细菌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RP明显升高,PA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RP、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中CRP、PA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AP)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7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41例,病毒感染组37例)和42例无感染的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清PA和CRP的含量。结果细茼感染组较病毒感染组、对照组PA明显降低,CRP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菌感染组治疗后PA和CRP均恢复正常值。结论小儿呼吸道急性感染时,PA、CRP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C-反应蛋白(CRP)在手足口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5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人肠道病毒71型核酸和柯萨奇病毒A16型核酸的感染情况;采用速率散射法测定205例疑似手足口病患儿血清CRP和SAA水平。结果手足口病组血清SAA明显高于非手足口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水平高于非手足口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与CRP比值高于非手足口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足口病重症组血清SAA与CRP明显高于非手足口病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清SAA和CRP水平及了解SAA和CRP变化情况有助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危重症的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4.
血清前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血清中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对儿童早期感染的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的价值。方法:检测感染患儿50例及体检儿童20例血常规和血清中PA,CRP的含量,结果:(1)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PA明显降低,CRP则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01)。(2)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PA,CRP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小儿急性感染时,PA,CRP的检测有助于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儿童炎症及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胶体金双抗体夹心法检测50例患儿(观察组)和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CRP的含量,同时进行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观察组各种疾病的CRP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例患儿中,CRP阳性47例,阳性率94%,白细胞升高39例,阳性率78%,两种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检测对儿科炎症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组89例、病毒感染组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84例及健康儿童60例的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细菌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PP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细茵感染组比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升高明显(P〈0.05),而病毒感染组则无明显升高(P〉0.05)。细菌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纲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CRP水平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时疗效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C反应蛋白(cRP)对儿童急性肺部感染的鉴别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检测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急性肺部感染患儿与正常对照组(无感染)儿童血清CRP。结果:(1)急性肺部感染患儿血清CRP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疾病恢复期CRP迅速下降。结论:检测儿童急性肺部感染血清CRP浓度对鉴别细菌和非细菌感染、疴隋变化及疗效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C-反应蛋白对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用HITA—CH1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2例细菌感染患儿(观察组)及30例健康儿(对照组)的血清CRP含量。(2)用血细胞计数仪ABX—PENTRA60对以上82例细菌感染患儿(观察组)及30例健康儿(对照组)进行白细胞计数。(3)将以上两种方法做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各种疾病的CRP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82例患儿中,CRP阳性78例,阳性率95.1%;白细胞水平升高64例,阳性率78.0%,两种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和观察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细菌感染患儿200例为实验组,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CRP含量和WBC计数,CRP定量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WBC计数采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并统计其结果扣阳性检出率。结果实验组各种感染性疾病惠儿的CRP水平和WBC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RP阳性检出率为92.0%,WBC计数阳性检出率为76.0%,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7.0%。结论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CRP和WBC计数联合检测是一种敏感指标,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各种儿童感染性疾病患儿129例,将其分为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组。采用半定量的胶体金免疫结合法检测PCT,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阳性率分别为90.0%、80.0%,非细菌感染组阳性率分别为21.3%、65.2%,两组比较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PCT检测可作为早期快速鉴别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新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与hs-CRP联合检测在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1例(细菌感染患者61例,病毒感染患者8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我科取末梢全血进行血常规和hs-CRP检测,分析比较三组受试者血常规WBC计数和hs-CRP水平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WBC和hs-CRP平均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组hs-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WBC计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细菌感染组中WBC和hs-CRP双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细菌感染组单hs-CRP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hs-CRP、血常规WBC计数对小儿感染性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对于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有较高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检测93例新生儿感染(其中细菌感染63例和病毒感染30例)血清CRP的水平,以30例出生5d后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63例新生儿细菌感染血清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抗细菌治疗7d后,血清CRP含量与未治疗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检测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的可靠指标之一,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前白蛋白(PA)在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90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和86例健康体检儿童的血清标本中 PA 含量,同时对全血样本中的白细胞(WBC)进行计数,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 WBC 结果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血清 PA 水平低于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实验组经1个疗程治疗后 PA 明显升高,WBC 降低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血清 PA 检测有助于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对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均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急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该院2010年398例急性就诊患儿及50例健康体检儿童行外周血CRP和血常规检测,对入院治疗患儿分成轻症、重症两组,并将感染组入院治疗患儿分成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组,观察24 h CRP和血常规变化.结果 急症门诊患儿感染组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细菌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P<0.01),中毒和外伤组尽管阳性率略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均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24 h后,感染、中毒、外伤重症病例CRP水平较轻症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检测急诊患儿血清CRP 水平对于临床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与疗效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异型淋巴细胞对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的意义与价值。方法选择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病房40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A组,病毒性感染40例患者作为B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C组,观察3组CRP、WBC及异型淋巴细胞情况。结果 A组患儿CRP、WBC明显高于B、C两组;CRP及WBC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异型细胞明显高于 A、C两组,异型淋巴细胞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 CRP和 WBC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纯WBC升高可能难以诊断儿童感染性疾病,结合CRP和异型淋巴细胞对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儿童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148例细菌性感染患儿(观察组)及55例健康儿(对照组)的hs-CRP含量。(2)用拜耳AD-VIA2120全自动血细胞仪对上述148例细菌性感染患儿及55例健康儿进行白细胞计数。(3)将以上两种方法做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hs-CRP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48例细菌性感染患儿中,hs-CRP阳性143例,阳性率96.6%;白细胞水平升高119例,阳性率80.4%,两种检测值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和观察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WBC)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论断价值。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入院收治的462例患儿为研究组,26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析CRP和WBC的变化。结果:462例患儿中,CRP升高167例为36.2%,白细胞升高186例为18.6%。细菌感染患儿CRP、WBC值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lt;0.05)。结论: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同时检测CRP和WBC对于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联合细菌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9例下呼吸道感染者分为细菌感染组(75例)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4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荧光分析及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PCT及CRP,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同时对患者的痰及血液进行培养。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均高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以PCT>0.5ng/mL、CRP>8.0mg/L为阈值,PCT及CRP的敏感性分别为89.3%和84.0%(二者比较,P>0.05)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度为88.4%高于CRP的78.8%(P<0.05);痰培养和血培养联合检测可提高细菌的阳性检出率(41.3%);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实验的敏感度依次为:PCT与CRP大于细菌培养。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对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的阳性检出率为56.8%。结论 PCT及CRP适宜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PCT的特异度高于CRP;同时联合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检查及细菌培养对于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