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钼靶摄影术、超声与磁共振增强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钢靶摄影术、超声与磁共振动态增强和三者联合检测方法对120例乳腺肿块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评价.根据乳腺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包膜、内部回声、后方回声以及有无微钙化灶、动态增强曲线等特征,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按完全肯定良性、可能良性、不确定、可能恶性、肯定恶性5个诊断精度,分别作出4种影像方法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ROC分析评价。结果ROC评价硅示联合应用的ROC曲线比其他曲线更偏左上角,曲线下面积为三者联合(0.986)〉磁共振增强(0.921)〉超声(0.836)〉钼靶(0.821);联合运用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较三者单独运用准确(P〈0.05),磁共振增强与钼靶、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钼靶与超声检查间差异无屐著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增强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价值优于超声和铜靶摄影术,三者联合运用优于单独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评估容积成像( VIBRANT)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98例乳腺肿块患者,均接受双侧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VIBRANT动态增强MR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诊断符合度.结果 共113枚病灶,经病理诊断为恶性57例65枚病灶,良性41例48枚病灶.其中,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69%( 44/65)、68.75%(33/48)、74.58%(44/59)和61.11%(33/54),VIBRANT动态增强MR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62%( 55/65)、89.58%( 43/48)、91.67%(55/60)和81.13%(43/53).两种方法诊断符合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BRANT动态增强M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病变中的诊断价值高于钼靶X线摄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果以及在病理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嘉兴市武警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乳腺肿瘤女性患者78例,年龄17~86岁,平均56.1±13.2岁,其中47例为手术病理诊断,31例为穿刺病理证实。并进行动态增强MRI,观察病灶形态学征象、计冷点Slope、热点Slope、冷点流出斜率和热点流出斜率。结果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肿瘤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均能100%显示。良恶性肿瘤在肿瘤形态、肿瘤边缘和均匀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为2.357、3.838、2.532,均P〈0.01),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则、回声不均匀。而良恶性肿瘤在肿瘤的边界和环形强化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值分别为0.973、0.991,均P〉0.05),热点Slope和热点流出斜率在不同级别浸润性导管癌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冷点Slope中病理Ⅱ级、Ⅲ级低于病理Ⅰ级(t=2.14,P〈0.05;t=11.0,P〈0.01),病理分级Ⅲ低于病理分级Ⅱ(t=12.4,P〈0.01)。冷点流出斜率,病理Ⅱ级、Ⅲ级低于病理Ⅰ级(t=3.9,P〈0.05;t=6.6,P〈0.01),病理Ⅲ级低于病理分级Ⅱ(t=3.7,P〈0.01)。结论动态增强MRI可有效辨别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并能在一定程度判断乳腺病变的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数字化乳腺X线检查与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21年9月临汾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65例乳腺病变患者,将手术引导穿刺活检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3例)、观察组(82例),分别予以数字化乳腺X线、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比较X线、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效能,以及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中不同弥散敏感系数(b)值下良性、恶性病变组织ADC值。结果:MR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准确率(97.56%)、灵敏度(98.72%)、特异度(75.00%)均高于X线(84.34%、87.34%、25.00%),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差异明显(P<0.05),特异性两种诊断方式无统计学差异,X线与手术引导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一致性一般,MR扩散加权成像与手术引导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一致性较好。b值为600、1000时良性病变组织ADC值均高于恶性病变组织ADC值(P <0.05);手术引导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中观察组患者良性结节91个,恶性结节14个。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纤维腺瘤、纤维囊性乳腺病、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结果与手术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Micropure技术检测乳腺肿块中微钙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某医院87例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乳腺肿块,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比较Micropure技术与常规超声在检测乳腺良、恶性肿块微钙化方面的差异。结果:87例乳腺病灶中,常规超声检查37例显示微钙化(占42.52%),使用Micropure技术53例显示微钙化(占6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21例检出5例微钙化(23.81%),恶性组66例检出48例微钙化(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例检出微钙化的良性肿块中,3例呈散在分布,2例为少发钙化。而在48例检出微钙化的恶性肿块中,30例呈簇状分布(占62.50%),16例呈散在分布(占33.33%),2例为少发钙化(占4.17%)。结论:Micropure技术比常规超声显示乳腺肿块微钙化的能力更强,对微钙化的有无及分布特征可能有助于判断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扫描鉴别乳腺小肿块性质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的85例乳腺小肿块患者为对象,均进行乳腺MRI检查,分析MRI平扫序列以及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序列在乳腺小肿块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结果 85例患者共90个乳腺小肿块病灶,病理检查显示恶性病灶56个,良性病灶34例。乳腺小肿块良恶性病变的MRI平扫序列信号特点无显著差异(P>0.05)。DCE-MRI序列扫描显示,乳腺小肿块恶性病变的边缘、内部强化、TIC类型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显著(P <0.05)。DCE-MRI诊断乳腺小肿块恶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1.07%,特异度为88.24%,阳性预测值为92.73%,阴性预测值为79.31%,准确度为92.22%。结论 DCE-MRI序列可提高乳腺小肿块病变的检出率,在鉴别肿块性质方面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DEC-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行MRI常规平扫、DWI及MR动态增强检查,同时将55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正常组、前列腺增生组(BPH)以及前列腺癌肿组(Pca)的前列腺的外周带和中央叶的DEC-MRI信号变化、SI-T曲线特征及DWI-ADC值的变化特点。结果 MR动态增强和DWI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SI-T曲线的达峰时间(Tmax)从高到低依次为正常前列腺外周带、正常中央叶、BPH及Pca(P=0.000);强化程度(SI%)从高到低为BPH、正常中央叶、Pca及正常外周带(P=0.000);强化率(R)从高到低为Pca、BPH、正常中央叶及正常外周带(P=0.000)。ADC值从高到低为正常外周带、正常中央叶、BPH及Pca(P=0.000)。结论 MR动态增强及DWI可明显提高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例正常乳腺、22例乳腺良性病变和32例乳腺恶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5TMRI扫描仪,行常规TIWI、T2WI及脂肪抑制、DWI、动态增强成像及延迟增强扫描。DWI中的b值分别取200、500、800、1000、1200、1500、2000。比较正常乳腺、良性和恶性病变组的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乳腺恶性病变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良性病变表现为稍高信号;(2)各组所取得的ADC值因b值不同而不同,同一b值,恶性组与良性组、恶性组与正常组的ADC值有统计学差异,但良性与正常组无差异;(3)随着b值从200升到2000,鉴别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经历了一个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过程,在1000时最高,分别为91.2%、89.3%,此时的ADC阈值为1.22。结论:DWI结合ADC值测量,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WT)技术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及价值。方法纳入经活检或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78例病人的301个病灶,其中234个乳腺病灶ADC值可测量,用诊断试验的评价方法计算相关评价指标以评价良恶性病灶的ADC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曲线下面积,比较ADC值对肿块性病变及非肿块性病变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ADC值可测量的234例乳腺病变中,肿块性病变ADC均值〈非肿块性病变ADC均值;恶性肿块性病变ADC均值显著低于良性肿块性病变;恶性非肿块性病变ADC均值与良性非肿块性病变、恶性肿块性病变ADC值与恶性非肿块性病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块性病变ADC值的ROC下面积为0.837。非肿块性病变ADC值的ROC下面积为0.592。结论DWT应纳入乳腺MRT常规标准化检查程序中,但由于肿块性病变和非肿块性病变ADC值有很大差异,应将病变根据形态学分为肿块和非肿块并采取不同诊断策略。  相似文献   

10.
郭霞 《工企医刊》2014,27(5):1000-100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62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 超声诊断良性肿块的符合率为95.6%,恶性肿块的符合率94.1%.二维超声诊断下,良恶肿块在包膜、形态、内部回声,回声衰减以及腋下淋巴结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块血流信号以Ⅱ~Ⅲ级为主,良性肿块以0~Ⅰ级为主.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使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乳腺钼靶(MG)联合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120例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按照病变性质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两组均接受MG、 DCE-MRI扫描检查,分析MG、 DCE-MRI扫描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MG检查显示,良性组的病灶直径小于恶性组,病灶个数少于恶性组(P <0.05)。DCE-MRI扫描显示,良性组的形状、边缘类型、强化方式和信号强度曲线评分均低于恶性组(P <0.05)。MG联合DCE-MRI扫描诊断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均高于MG、 DCE-MRI扫描检查(P <0.05)。结论 MG联合DCE-MRI扫描对含钙化灶的致密型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陈素和 《现代保健》2011,(18):113-114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186例,采用高频彩超检查,并对良、恶性肿块的二维超声特点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良、恶性病变彩超检出率分别达到97.2%、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结合血流特征,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能够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值的测量对腋窝良恶性淋巴结鉴别的价值.方法:收集2006-06-2008-02在我院进行乳腺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有明确手术病理结果和/或针吸活检病理结果的56例共217个痛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WI可以准确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47例乳腺癌中出现163个淋巴结转移,与对照组9例54个良性病变反应增生性淋巴结在DWI均表现为高信号,随b值增加信号不减低,但前者信号高于后者;前者ADC值为(1.017±0.114)×10-3mm2/s,后者ADC值为(1.905±0.136)×10-3mm2/s,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R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DWI和ADC值测量是一种安全、无创、准确、快速的诊断腋窝转移性淋巴结和良性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62例患有乳腺肿块的患者,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检查病灶部位,并分析乳腺结节的CDFI级别。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总符合率为93.58%;恶性病灶血流信号总显示率(88.57%)明显高于良性病灶的总显示率(51.16%),两者差异显著(χ2=12.398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辐射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优势和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对265个乳腺肿块进行扫查,观察肿块的彩色血流信号、血流分布部位及血流参数,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恶性肿块内的检出血流明显多于良性肿块,恶性肿块的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峰值流速(Vmax)明显高于良性肿块(P〈0.01);以RI≥0.70或PI≥1.20或Vmax≥15cm/s诊断乳腺癌,其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82.1%(64/78)和80.2%(150/187)、80.8%(63/78)和71.7%(134/187)、69.2%(54/78)和78.6%(147/187)。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灰阶超声相结合可使乳腺癌的超声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达85.9%(67/78)和87.2%(163/187);在≤2cm的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血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9,(12):1854-1856
目的探讨超声BI-RADS分类在乳腺囊实性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乳腺囊实性肿块的超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60例乳腺囊实性肿块中,良性占44例(73%),恶性占16例(27%)。肿块各分型之间比较,Ⅳ型的恶性率高于其他类型。患者年龄、肿块最大径、形态、边缘、微钙化、血供、异常淋巴结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BI-RADS分类有助于鉴别乳腺囊实性肿块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非肿块样强化(NMLE)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7月该院收治的71例NMLE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将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动态增强MRI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NMLE良恶性分布特征、强化方式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结果经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得知,71例患者中有48例为恶性病变,23例为良性病变。依据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金标准",动态增强MRI诊断灵敏度为95.83%(46/48),特异度为86.96%(20/23),准确度为92.96%(66/71),阳性预测值为93.88%(46/49),阴性预测值为90.91%(20/22);动态增强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诊断结果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837)。良性NMLE区域样、弥漫样、多区域样、局灶样分布与恶性NML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NMLE导管样及节段样分布占比低于恶性NM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NMLE网状、斑点样强化占比高于恶性NMLE,不均匀、簇状强化占比低于恶性NM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NMLE TIC类型与恶性NML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诊断乳腺NMLE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当乳腺NMLE出现导管样、节段样分布,不均匀、簇状强化则提示为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高校女教职工乳腺疾病患病率与发病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乳腺疾病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天津肿瘤医院设计的调查表,对2012年1306例女教职工进行乳腺防癌调查,并由乳腺科专职医生对受检者进行临床触诊、乳腺超声检查、乳腺x线钼靶检查,可疑恶性者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参加普查者1306例,发现乳腺癌2例,乳腺良性疾病522例,乳腺疾病总患病率40.12%;乳腺良性疾病患病率为39.97%,恶性疾病患病率0.15%。40~49岁年龄组(r=25.63,P〈0.05)、经常失眠(χ2=23.13,P〈0.05)、高校教师(χ2=24.28,P〈0.05)、文化程度高(χ2=41.19,P〈0.05),乳腺疾病患病率显著增高。结论乳腺疾病与年龄、睡眠、职业及文化程度有关,因此应在高校中大力开展乳腺疾病早期防治的健康教育宣传,普及乳腺疾病早期发现的科普知识,广泛推广乳腺自检方法,定期进行乳腺防癌普查,降低乳腺疾病及乳腺癌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曲线在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乳腺肿瘤患者进行MRI动态增强扫描,在AW4.4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观察病灶的形态和动态增强表现,绘制它们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将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在发现的36个病灶中,经过病理证实其中良性病灶17个,恶性病灶19个。良性肿瘤动态增强曲线中单相型占82.3%(14/17),平台型占11.8%(2/17)及流出型占5.9%(1/17);恶性肿瘤中单相型占5.3%(1/19),平台型占36.8%(7/19)及流出型占57.9%(11/19),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动态增强曲线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血清糖类抗原(CA125)和癌胚抗原(CEA)用于卵巢囊肿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山东省烟台市北海医院妇产科收治的60例卵巢癌患者设为恶性组,同期收治的60例良性卵巢囊肿患者设为良性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7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确诊,在所有受检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血清CA125和CEA的检测对比,分析阳性表达率与卵巢囊肿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CA125水平对比显示,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19、27.858,均P<0.05),良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4.677,P<0.05);CEA水平对比显示,恶性组同样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4.306、13.715,均P<0.05)。恶性组患者的CA125、CEA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419、27.858、14.306、13.715,均P<0.05),良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t=1.709,P>0.05)。 CA125阳性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χ2值分别为17.319、19.847,均P<0.05),良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χ2=2.007,P>0.05);CEA阳性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χ2值分别为8.665、9.404,均P<0.05),良性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χ2=0.756,P>0.05);联合检出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χ2值分别为20.858、22.716,均P<0.05),良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437,P<0.05)。从检出率对比来看,恶性组联合检出率显著高于CA125和CEA的单项阳性率(χ2值分别为3.906、,8.055,均P<0.05),良性组联合检出率与CA125和CEA的单项阳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χ2值分别为0.413,1.796,均P>0.05)。结论血清CA125和CEA能够对卵巢囊肿的良恶性作出鉴别诊断,联合检测能够为早期卵巢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