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外照射剂量监测的结果,为进一步优化放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措施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研究的对象为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按不同工作性质,分为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影像诊断3组;按不同工作岗位,分为医师、技师、护师3组。采取热释光法对个人剂量进行监测并比较其结果。结果 该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水平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人均年有效剂量<5 mSv,且人均年有效剂量稳定在较低水平;不同工作性质人均年有效剂量值均数两两比较,其中介入放射学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放射影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放射学与核医学、核医学与放射影像诊断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岗位人均年有效剂量值均数两两比较,医师、技师、护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性质所致受照剂量最高,可以通过有效的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提升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职业防护和职业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2.
宁波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和掌握1999~2000年宁波市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剂量水平。方法 个人剂量应用热释光剂量法,定期测读。结果 10年期间累计监测5 726人(a),全市实测集体剂量当量4 098.556人·mSv,人均年剂量当量0.423~0.890 mSv/a,其中以医用X射线诊断和工业X射线探伤两大工种相对较高。结论 自1993年以来放射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呈下降趋势,表明宁波市放射工作单位的防护条件日益改善,防护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医用X射线诊断和工业探伤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广州军区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情况,为减少职业危害、优化放射防护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使用热释光法对该军区医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对2011—2013年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的1/10,人均年剂量频数〈5 mSv;各岗位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介入放射组最高,核医学组次之,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军区应加强介入和核医学的放射防护;通过加强医疗机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管理和放射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可以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4.
南通市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宦峰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4):254-254,269
目的了解掌握市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方法使用热释光剂量仪和热释光元件对南通市级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剂量监测。结果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稳中有降,不同岗位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年有效剂量当量不同。结论市级医院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及加强放射防护,使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崇文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本区的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对本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计统一管理,定期送市个人剂量监测中心检测,使用Excel等计算机程序对本区个人剂量数据分区分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4年监测率逐年提高,从1999年的91.1%提高到2004年的98.3%,6年总体人均剂量当量为0.40 mSv.person-1.a-1;1999~2002年不同职业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均<5 mSv,所有放射治疗和核仪表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均<5 mSv;6年中>5 mSv均为X射线诊断操作人员,仅占所有接受监测人数的0.5%;2002~2004年的年人均监测频次,因部分放射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更换剂量计,人均接受监测分别为3.5、3.7、3.5次.person-1.a-1,达不到4次.person-1.a-1更换剂量计的频数。结论6年个人剂量当量水平表明,本地区放射防护安全可靠;加强管理能有效提高本地区个人剂量监测率;介入放射学操作是本区放射防护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医院2011—2013年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剂量水平,正确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为加强放射防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进行监测。结果 2011—2013年累计监测516人,年集体有效剂量分别为27.8、34.1、31.7人·mSv;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18、0.19、0.17mSv。人均年有效剂量2mSv者占99.99%,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5mSv。3年中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所受的年有效剂量水平分别为0.26、0.28、0.23mSv/a,明显高于放射治疗、核医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所受的年有效剂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但不同工种的个人受照剂量水平差异仍然较大,其中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最高,应给予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某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采用热释光监测法对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分析2009-2016年剂量水平.结果显示,8a累计有效监测949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0mSv/a.各年份人年均有效剂量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最高;年有效...  相似文献   

8.
职业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能反映其防护效果并能动态了解和掌握其工作变化状态。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贵州省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剂量情况。方法按照国家标准采用热释光剂量法。结果连续8年的监测结果表明<5mSv的人员占98.7%,人均年剂量为0.791mSv。结论贵州省绝大多数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从事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选取浙江省3家综合性医院的介入放射工作人员50名,普通放射工作人员49名,采用个人剂量监测方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2.22 mSv,普通放射工作人员为0.36 mSv,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明显高于普通放射工作人员(P<0.01)。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中高于5 mSv而低于10 mSv,占总数的12.0%,高于10 mSv而低于20 mSv,占总数的8.0%。结论:应加强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监督与管理,以降低个人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状况,为加强和改善放射工作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和spss软件对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6年该县个人剂量监测结果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20mSv,从事介入放射诊断的工作人员平均剂量高于该地区年平均剂量水平。结论密云县放射防护工作应重点加强介入放射诊疗操作人员的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2.
朱瑾  孙卫克 《卫生软科学》2000,14(5):221-222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任务。云南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自1985年起步,监测人数逐年增加,但主要集中于昆明等三地州,监测率低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监督管理,提高监测率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医用回旋加速器环境辐射水平及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验其对环境、公众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方法:以住友HM12型回旋加速器为检测对象,使用多功能辐射仪及热释光剂量计测定环境辐射剂量、个人剂量水平。结果:加速器室与迷路门口^y射线辐射水平为96.16uSv/h,中子辐射水平为85.09uSv/h,迷路与控制室门口、控制室操作台、加速器室墙外及屋顶的辐射水平达到或接近本底水平,回旋加速器操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2.21mSv。结论:加速器室环境辐射剂量、操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远低于国家标准水平,应消除对回旋加速器操作的恐惧心理,但同时也要搞好放射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降低X线、CT检查过程中患者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方法:在检查中遵循正当化、参数选择最优化以及合理防护的原则。结果:在把握好患者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技术参数、有效防护,完全能够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结论:大量或额外的X线、CT检查势必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因此必须加强在检查过程中对患者及陪伴者的X线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MSCT检查时的辐射剂量与合理应用,同时注重辐射防护的相关问题。方法:使用SIEMENSDEFINITIONAS128层螺旋超快速CT和PHILIPSMX6000双层CT进行设备采样。结果:128层CT设备采样数据量大,扫描层面、层数多,辐射剂量较大。结论:在平时的检测中,须合理应用设备,加强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术蕾站立区域辐射剂量的分布特点,及我院不同心血管介入手术单次子术术者足踝部位的受照辐射剂量分布特点,为术者的辐射防护提供研究依据。方法用散射线测量仪及个人剂量仪分别测试术者站立区域各测试点及不同心血管介入手术术者足踝部位的辐射剂量,并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得到预设条件下的术者站立区域及不同心血管介入手术术行足踝部位辐射剂量监测数据,并绘制剂量分布曲线。结论术者站立区域的剂量分布存在一定的特征,不同手术术者足踩部位有不同程度的辐射剂黾,因此根据术者站立区域剂量分布特征,加强防护,做到辐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常规监测方法,对上海某医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在2000—2011年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共计1200人次。[结果]2000—2011年12年间该医院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22~0.44mSv/a,年均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25mSv/a,其中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均有效剂量最高,为0.52mSv/a。但各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水平普遍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均有效剂量限值和上海市及全国平均水平。[结论]该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均有效剂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个人剂量限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四川省放射工作人员及各个放射工种2009—2011年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和分布,了解不同放射工种之间所受外照射剂量的差异,为放射工作人员的放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检测。结果3年监测人数呈逐年递增,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年均剂量分别为1.15mSv/a、1.11mSv/a和1.19mSv/a,3年人年均剂量的平均值为1.15mSv/a。其中3年人年均剂量最高的放射工种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1.57mSv/a);3年间,年均剂量小于5mSv的人数占监测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97.13%、97.15%和97.05%。结论2009—2011年,四川省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年均剂量当量维持在一个较低且相对稳定的水平,工业应用的人年均剂量当量大于医学应用的人年均剂量当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省级三甲医院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外照射剂量水平,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97名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资料,对不同诊疗科室人员外照射剂量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全年个人剂量最高值为3.8 mSv,≤0.20 mSv的人数为26人(26.8%),0.2~1.0 mSv之间60人(61.9%),≥1.0 mSv11人(11.3%).个人剂量最高值为PET CT(正电子融合X射线体层扫描)工作人员. 结论 各科室外照射防护水平均达到国家标准,放射治疗和放射诊断个人剂量水平最低,PET-CT个人剂量水平最高,暂未发生放射性职业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