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对于胆管癌的治疗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诊治手段,抑癌基因替代疗法正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重要的抗肿瘤措施。P15作为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发现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但是对于其在胆管癌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尚在探索阶段,本研究为预防人胆管癌的发生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目的:通过构建稳定高表达抑癌基因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研究p15对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设立实验对照组,开放性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在南京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研究对象为人胆管癌细胞系。干预:以稳定高表达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为实验组,稳定表达空载体的细胞模型为对照组。将抑癌基因p15的cDNA构建到高效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pcDNA3-neo中的EcoRI/XbaI位点,构建成p15真核表达质粒pcDNA3p15;通过脂质体法将pcDNA3p15质粒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系0BC939,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高表达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及相应的表达空载体的细胞模型,并经Western分子杂交分析证实。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速率、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c-Fos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15高表达的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高表达p15人胆管癌细胞所形成的克隆明显少于对照组所形成的克隆(P&;lt;0.01);流式细胞光度术表明p15同时阻遏细胞由G。期向s期及G2期向M期的转换;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高表达p15抑癌基因的细胞癌基因c-Fos的蛋白水平下降约为对照组的40%。结论:p15高表达明显抑制了人胆管癌细胞的生长,并且基因c-myc的蛋白水平表达下降可能是p15抑制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DAC)对胆管癌细胞QBC939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DAC对QBC93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甲基化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DAC作用前后p53-Bax凋亡通路DNA甲基化变化;观察经DAC作用后5-氟尿嘧啶(5-Fu)对胆管癌细胞体内、外生长的影响。结果 DAC对QBC939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经DAC处理后,电镜下细胞退变,有较多凋亡小体形成;DAC处理后胆管癌细胞凋亡率约43.04%,而未经DAC处理胆管癌细胞凋亡率仅为4.31%;未经DAC作用前p53-Bax凋亡通路中p14、DAPK抑癌基因甲基化,经DAC作用后p14、DAPK抑癌基因脱甲基化;DAC处理后增强了5-Fu对胆管癌细胞的凋亡率,裸鼠体内成瘤率下降,肿瘤体积减小。结论 DAC对胆管癌QBC939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DAC对胆管癌QBC939细胞p53-Bax线粒体凋亡通路DNA甲基化的影响使细胞凋亡功能得以恢复,增强5-Fu对胆管癌化疗的敏感性并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核型变化规律及意义,应用R显带技术对119例CML-BC患者的核型资料进行分析,并在其中随机选出28例以荧光原位杂交法(FlSH)检测衍生9号染色体[der(9)]是否缺失.结果表明:124例核型检查中Ph阴性11例(8.9%),P11阳性113例(91.1%),其中典型易位104例(83.9%),单纯变异易位4例(3.2%),复杂变异易位5例(4.0%);Ph阴性CML-BC中72.6%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类型是:i(17q)、+14,Ph阳性者72.3%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类型是:+Ph、+8、i(17q);Ph阴性CML-BC急变时间为2-66月,平均29.0月,Ph阳性者急变时间为1-127月,平均34.2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lSH检测发现5例(5/28,17.9%)der(9)缺失。结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附加染色体异常多见,Fl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  相似文献   

4.
背景 对于胆管癌的治疗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诊治手段,抑癌基因替代疗法正逐步成为一种新型的、重要的抗肿瘤措施. P15作为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发现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但是对于其在胆管癌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尚在探索阶段 ,本研究为预防人胆管癌的发生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目的 通过构建稳定高表达抑癌基因 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研究 p15对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设计完全随机,设立实验对照组,开放性实验研究. 地点和对象 实验地点在南京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室 ,研究对象为人胆管癌细胞系. 干预以稳定高表达 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为实验组,稳定表达空载体的细胞模型为对照组.将抑癌基因 p15的 cDNA构建到高效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 pcDNA3- neo中的 EcoRⅠ / XbaⅠ位点 ,构建成 p15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p15;通过脂质体法将 pcDNA3p15质粒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系 QBC939,经 G- 418筛选 ,获得稳定高表达 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及相应的表达空载体的细胞模型,并经 Western分子杂交分析证实.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速率、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 c- Fos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p15高表达的人胆管癌细胞 QBC939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高表达 p15人胆管癌细胞所形成的克隆明显少于对照组所形成的克隆 (P< 0.01);流式细胞光度术表明 p15同时阻遏细胞由 G1期向 S期及 G2期向 M期的转换; 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高表达 p15抑癌基因的细胞癌基因 c- Fos的蛋白水平下降约为对照组的 40%. 结论 p15高表达明显抑制了人胆管癌细胞的生长 ,并且基因 c- myc的蛋白水平表达下降可能是 p15抑制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p/19q分子遗传学改变在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少突胶质细胞瘤和星形细胞瘤共63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染色体1p/19q分子遗传学改变。结果:1p/19q呈多倍体改变5例,其中星形细胞瘤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1p和19q杂合性缺失58例,其中少突胶质细胞肿瘤41例,星形细胞肿瘤1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染色体1p,19q及1p/19q缺失率分别为65.9%,68.3%和58.5%,星形细胞瘤分别为17.6%,29.4%和1 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P=0.004)。少突胶质细胞瘤中1p/19q杂合性缺失24例,21例(87.5%)有典型少突胶质细胞瘤形态学特征,1p/19q未发生缺失17例,9例(52.9%)有典型组织学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少突胶质细胞瘤1p/19q杂合性缺失率高于星形细胞瘤。组织学特点较典型的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更倾向于合并1p/19q杂合性缺失。1p/19q多倍体多见于星形细胞亚型肿瘤。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报道首例伴有8号染色体四体(四体8)、8号染色体三体(三体8)异常的t(15;17)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ML-M3a),并探讨其形态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临床特点。用外周血及骨髓标本直接涂片观察形态学改变;采用骨髓细胞24小时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RH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以筑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RT—PCR)技术检测PML-RARa融合基因转录本;以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8号染色体数目异常;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结果表明:外周血涂片早幼粒细胞占65%,可见中晚幼粒细胞。骨髓涂片显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83.6%,其中早幼粒细胞占72.4%,胞浆内可见大量紫红色颗粒。染色体核型分析揭示核型为48,XY, 8, 8,t(15;17)(q22;q12)[16]/47,XY, 8,t(15;17)(q22;q12)[3]/46,XY,t(15;17)(q22;q12)[1]。RT—PCR检测PML-RARa( )。FISH检测显示具有1,2,3,4,5,6个绿色荧光信号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0.5,7,19,55,18和0.5。这不但证实了三体8和四体8克隆的存在.还发现存在一个较小的五体8克隆。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检测显示CD13(96.2%)、CD33(55.9%)、CYMPO(93.5%)阳性,其余抗原包括淋系抗原在内均为阴性。患者生存期只有10天。结论 本例四体8是t(15;17)的继发性改变,可能是三体8克隆进展的结果。伴有四体8的t(15;17)AML-M3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肺腺癌及肺鳞癌肿瘤中染色体异常变化和基因组的改变。探讨肺腺癌及肺鳞癌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揭示这两种NSCLC主要亚型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M-FISH技术,检测肺腺癌及肺鳞癌细胞株各1株,观察其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畸变情况,应用CGH技术对80例肺腺癌组织80例肺鳞癌组织中所提取的全基因组DNA进行检测,比较这两种类型的NSCLC全基因组的变化。结果M-FISH结果显示肺腺癌及肺鳞癌细胞中存在许多复杂的染色体重排,其中5、6、11、12、17号染色体最频繁参于染色体间的易位。CGH发现,在160例肺癌标本基因组中,最常见的扩增区域足1 q,2 p,3 q,5 p,5 q,7 p,8 q,11 q,12 q,14 q,16 p,17 p.19 p,20 q,21 q,22 q。最常见的缺失区域是2 q.3 p,4 p,5 q,7 q,8 p,9 p.13 q,14 q,17 p。在肺腺癌中最常见的扩增位点足16p13,阳性率达50%.而肺鳞癌中最常见的扩增位点是17q21(45%),并且这两个位点的变异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之间有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M- FISH和CGH技术是研究肺癌基因组变化的强有力的工具,本实验中发现的基因改变町能代表了与肺腺癌及肺鳞癌特有的病理,诊断相关和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构建稳定高表达抑癌基因 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 ,研究p15对胆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 将抑癌基因p15的cDNA构建到高效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 pcDNA3 neo中的EcoRⅠ /XbaⅠ位点 ,构建成p15真核表达质粒 pcD NA3 p15 ;通过脂质体法将pcDNA3 p15质粒转染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 9,经G 418筛选 ,获得稳定高表达 p15的人胆管癌细胞模型及相应的表达空载体的对照细胞模型 ,并经Western分子杂交分析证实。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p15高表达的人胆管癌细胞QBC93 9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 ;流式细胞光度术表明 p15同时阻遏细胞由G1 期向S期及G2 期向M期的转换。结论 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 ,癌基因c myc的蛋白水平表达下降可能是p15抑制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3、7、17号染色体和9p21位点畸变,并探讨其对尿路上皮癌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试剂盒(UroVysion)检测37例尿路上皮癌术后无病生存的随访患者和10例健康人尿液脱落细胞中3、7、17号染色体和9p21位点畸变情况,并分析其预测癌变复发的价值。结果膀胱癌复发组3、7、17号染色体和9p21位点的总畸变率分别为31.66%、40.14%、19.20%和21.24%,复发与未复发患者染色体畸变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的表型包括3、7、17号染色体多倍体以及7、17号染色体纯合缺失。37例患者术后复发8例,M-FISH检出6例阳性,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79.3%,阳性检出时间比膀胱镜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提早1~12个月。结论 M-FISH技术有助于预测尿路上皮癌术后复发,3、7、17号染色体畸变对术后复发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染色体的缺失可见于各型肿瘤中,包括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存在于5q、6q、8q、9q、11q、13q和17q。杂合性缺失分析是一有效的检测染色体缺失的方法,从而进一步研究在染色体的特定区域是否有可能存在抑制基因,达到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存在DNA甲基化分布异常。即在肿瘤细胞中同时还存在基因组某些区域,特别是在一些抑癌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现象。抑癌基因启动子及转录起始区高甲基化可能也是导致抑癌基因失活和细胞恶性转化的机制之一。抑癌基因p15(CDK2B)和p16(CDK2A)均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短臂(9p21),编码两种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抑制性蛋白,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调节。为探讨p15与p16在白血病细胞的甲基化状态及与表达水平的关系,我们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技术检测40例初诊急性白血病(AL)患p15和p16甲基化状态,同时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p15和p16基因mRNA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复杂异常核型AML/MDS因其较高的发生率和恶劣的预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应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光谱核型分析和比较基因组杂交等分子遗传学技术揭示了其细胞遗传学特征:在各种染色体异常中,不平衡易位较平衡易位多见,结构异常较数目异常多见,尤以不平衡易位导致染色体物质的缺失为主,增加次之.5q、7q和17p为最常涉及的缺失区域,其次为18q、12p和16q的缺失.11q、1p、8q和21q等为最常见的增加区域.数目异常中染色体三体较单体多见.分子水平研究表明,复杂异常核型AML有着独特的基因表达谱,并受基因剂量的影响.因此,该类白血病有着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已成为白血病中的一个特殊亚群.本文就近年来AML/MDS中复杂异常核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996年,Ohta等利用外显子捕获法(exon trapping experiment)从上皮癌细胞系3p14.2区域克隆出一个候选的抑癌基因,该基因包含染色体脆性部位FRA3B,并含有编码组氨酸三联体的功能区,故命名为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它是第一个将染色体脆性位点与肿瘤相联系的分子学证据。随后的研究发现,FHIT基因在人类许多肿瘤组织或细胞系中呈现高频率的异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可能为一抑癌基因,成为近年来肿瘤发生及肿瘤特异性基因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常伴有非随机性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畸变,这些改变常涉及原癌基因扩增及抑癌基因缺失,引起细胞表面或胞内抗原的异常表达。荧光免疫表型和间期细胞遗传学技术(fluorescence immunophenotypingand interphase cytogenetics as a tool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neoplasms,FICTION)是免疫组织化学与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相结合的新技术,能够结合细胞的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异地分析肿瘤细胞的基因改变。此方法是能集选择、筛选和检测一步实现的一种新型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本文就FICTION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F…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肺腺癌及肺鳞癌肿瘤中染色体异常变化和基因组的改变。探讨肺腺癌及肺鳞癌细胞遗传物质的改变,揭示这两种NSCLC主要亚型发生发展的内在本质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M—FISH技术,检测肺腺癌及肺鳞癌细胞株各1株,观察其染色体数目及结构畸变情况,应用CGH技术对80例肺腺癌组织80例肺鳞癌组织中所提取的全基因组DNA进行检测,比较这两种类型的NSCLC全基因组的变化。结果M-FISH结果显示肺腺癌及肺鳞癌细胞中存在许多复杂的染色体重排,其中5、6、11、12、17号染色体最频繁参于染色体间的易位。CGH发现,在160例肺癌标本基因组中,最常见的扩增区域是1q,2P,3q,5P,5q,7p,8q,11q,12q,14q,16P,17P,19P,20q,21q,22q。最常见的缺失区域是2q,3P,4P,5q,7q,8P,9P,13q,14q,17P。在肺腺癌中最常见的扩增位点是16p13,阳性率达50%,而肺鳞癌中最常见的扩增位点是17q21(45%),并且这两个位点的变异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之间有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M-FISH和CGH技术是研究肺癌基因组变化的强有力的工具,本实验中发现的基因改变可能代表了与肺腺癌及肺鳞癌特有的病理,诊断相关和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用组合荧光原位杂交(panel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panel FISH)技术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基因组异常检测的价值.方法 分别应用序列探针D13S25(13q14.3)、RB1、p53、ATM(11q23)和着丝粒探针12号(CSP12)等5种荧光素标记的DNA探针,对17例CLL患者进行FISH检测,并和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7例CLL患者中,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出1例(1/17)有染色体异常,为49,XX,+3,+8,+18;组合FISH检测出10例(10/17)有染色体异常,包括D13S25缺失4例、ATM缺失2例、p53缺失1例、D13S25合并RB1同时缺失2例、多种异常1例.FISH检测的总检出率高于常规细胞遗传学检测.结论 组合FISH技术是检测CLL患者染色体基因组异常的有效手段,与常规细胞遗传学方法相结合则可明显提高CLL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566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ALL)和586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的细胞遗传学进行对比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部分患者进行了FISH检测。结果表明:aALL与cALL的染色体异常存在明显的差异。aALL中异常核型占62.0%,染色体异常较多见的为t(9;22)(q34;q11)、亚二倍体、超二倍体(47—50)、abn(6q)、abn(9p)、-7等,预后不良的占多数。cALL中异常核型占39.2%,染色体异常较多见的为高超二倍体、亚二倍体、TEL/AML1(+)、+8、超二倍体(47—50)、+21等,预后良好的占多数。其中异常核型、总亚二倍体、总超二倍体(47—50)、t(9;22)(q34;q11)、-7、abn(7q)、abn(14q32)、+Ph在aALL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ALL;cAu.正常核型(N)、高超二倍体、+8、+21*2、TEL/AML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ALL。Ph(+)在aALL中的检出率为20.5%,伴有附加异常的占63.8%。Ph(+)aALL附加异常中+Ph、-7、i(9q+)、9p-、+8、+21、+x、6q-、abn(14q32)、+14出现的比例较高。Ph(+)在cALL中的检出率为4.4%,明显低于aALL(P:0.000),伴有附加异常的占42.3%,附加异常中abn(9p)、abn(7p)、-7、17p-、+21出现的比例较高。结论:本组病例染色体数目异常及结构异常几乎涉及到每一条染色体,复杂核型多见。aALL与cALL的染色体异常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31例12p染色体畸变血液病患者细胞遗传学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12p染色体异常的细胞遗传学和临床特点,收集临床病例并将患者骨髓细胞进行24小时短期培养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用G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31例中12p平衡易位16例,12p缺失10例,add(12p)6例,inv(12)1例。按复杂核型分类法,16例12p易位中简单畸变6例,复杂畸变6例,高度复杂畸变4例。10例12p缺失以高度复杂畸变为主,计有7例,简单畸变仅1例。31例中急性白血病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例,慢粒急淋变、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多发性骨髓瘤各1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14例,其中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仅进行常规化疗,3例获得完全缓解,该8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5月。结论12p染色体畸变累及多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核型多为复杂畸变,病人缓解率低、生存时间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染色体核型改变在不同类型白血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367例,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137例,男78例,女59例,其中加速期(AP)患者6例,慢性期(CP)患者117例,急变期(BP)患者14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230例,男109例,女121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1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111例;使用短期培养法制作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使用R显带技术对患者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 367例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有302例(82.3%),核型正常有65例(17.7%);AL患者中数量异常表现为非整倍体和多倍体,比如-Y、+4、+8、+21和-7等。结构异常主要是特异性染色体重新排列且和FAB亚型有联系,比如t(q23;q23)(9;20)、t(q23;q23)(9;20)等,少部分患者检查发现t(q33;q10)(8;21)、t(p13;p12)(7;15)、t(q22;p14)(2;18)等;114例CML患者Ph+表现是典型易位t(q32;q9)(10;19);剩余表现为变异易位比如t(q11;q32;q9)(3;8;19)、t(p23;q9)(2;21)等。结论 AL患者体内染色体畸变率比较高,且和FAB分型相关;CML患者体内出现额外染色体和其病情发展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0.
涉及 11q2 3的染色体易位是急性白血病患者最常见的核型改变之一 ,该类易位达 5 4种以上。t(6 ;11) (q2 7;q2 3)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但由于易位片段过小 ,往往难以被常规核型检测所发现或仅表现为 11q2 3的缺失。近来我们发现 1例携带该异常染色体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M5)患者 ,虽然化疗后骨髓获得完全缓解 (CR) ,但迅速复发 ,出现17号染色体短臂部分缺失 (17p - )的核型演变 ,荧光原位杂交 (FISH)证实有 p5 3基因缺失。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后获得CR2 ,但不久即死于再次复发。病例和方法1 病例患者 ,男 ,37岁 ,因发热、乏力 1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