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对上海市3座有机垃圾处理设施(厨余果皮、果蔬垃圾、餐饮垃圾)分选后的原料进行了3~5个月的跟踪测试,分析了厨余果皮、果蔬垃圾、餐饮垃圾的含水率、p H、有机质、生物降解度、元素(C、H、N、S)、总养分、氯化物、动植物油、重金属(Cr、Cd、Ni、As、Zn、Cu、Pb、Hg)等9类指标的特性差异及变化趋势,并以此对处理工艺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彭斌 《环境卫生工程》2013,21(1):30-31,34
基于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研究,在试点区域范围建立了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与分类转运的作业模式。通过对生活垃圾分类监管技术与方法比较研究,应用物联网、GIS、车载GPS等技术,建立了试点区域的收运监管系统,实现了垃圾分类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  相似文献   

3.
以厦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厂进厂的厨余垃圾为研究对象,建立厨余垃圾快速干化堆肥的工艺方法,用生产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厨余垃圾快速干化堆肥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厨余垃圾快速干化堆肥单批次处理周期短,可以实现厨余垃圾快速减量及无害化卫生要求,并可作为后续资源化的原料。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厨余垃圾现状调查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调查了深圳市重点区域餐饮单位厨余垃圾的排放量、排放去向,收运和处置现状,并采样分析了厨余垃圾成分,提出了深圳市厨余垃圾的收运处理对策:即统一收运,建立厨余垃圾处理厂,建议利用厨余垃圾堆肥或制作饲料.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市集中安装厨余垃圾粉碎机的小区用户使用感受、社区管理情况及北京市污水管网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调研小区中均存在家庭下水管道和社区管道堵塞情况,调研小区中缓冲池(化粪池)出水存在超标现象。结合北京市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能力现状,在城市建成区以及农村地区不建议规模化推广使用厨余垃圾粉碎机,新建小区应在雨污分流和污水处理厂运行处理有余量、厨余垃圾排放系统的建立满足相关工程技术标准的条件下,才可规模化使用厨余垃圾粉碎机。已安装使用厨余垃圾粉碎机的小区,油污性厨余垃圾建议统一回收处理。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技术应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国内外厌氧消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近年来生活垃圾产生量和成分变化,对其中小区厨余垃圾、宾馆饭店餐饮垃圾以及城市粪便等有机垃圾的产生量及处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厌氧消化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垃圾填埋场好氧治理技术是一种在好氧条件下加速生活垃圾生物降解的技术方法。针对大连某垃圾填埋场的现状,提出了好氧治理的系统设计,通过建立监测系统有效地调整运行参数,保证治理效果,达到了无害化处理和降低生态环境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分类收集到的厨余垃圾为发酵底物,以湿式厌氧污泥及养牛场牛粪为接种物,在中温(38±1)℃,接种比为接种物∶厨余垃圾=2∶1的试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不同接种物对厨余垃圾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餐厨垃圾湿式厌氧污泥相对于养牛场牛粪有更好的接种效果;湿式厌氧污泥中的消化污泥接种效果最好,发酵启动第3天即可达到日产气量峰值,累积产气量最高,为1 619 mL,VS降解率为21.7%。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新的垃圾分类国家标准,厨余垃圾又被细分为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厨余垃圾经过分选、粉碎、厌氧发酵等产沼工艺会产生大量的残余物,其中主要包括三相分离固渣、厨余分离机固渣、湿式沼渣和干式沼渣.三相分离固渣和厨余分离机固渣的pH呈酸性,若作为有机肥料或绿化用有机基质,其含水率过高,pH、有机质和总养分基本符合要求.湿式沼渣和干式沼渣的pH呈碱性,若作为有机肥料,其含水率过高,pH、有机质和总养分基本符合要求.厨余垃圾固态残余物的pH、电导率和发芽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较高.三相分离固渣和厨余分离机固渣建议采用厌氧发酵、好氧发酵、能源化利用技术、制备饲料蛋白技术、制备工业原料、人工饲养昆虫等方法处理后再利用.湿式沼渣和干式沼渣建议采用好氧堆肥、热解气化处理、人工饲养昆虫、能源化利用技术、制备中链脂肪酸技术等方法处理.同时也均可采用多种技术相结合,协同处理.  相似文献   

10.
厨余垃圾分类作为垃圾管理的先进理念,符合生态和环境友好的目标。同时,厨余垃圾的分类处理,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实现资源和能源化利用。在我国现实情况下,厨余垃圾与焚烧发电协同处理,将厨余垃圾机械生化处理的产物进行焚烧发电利用,是比较现实可行的途径。MYT技术是一种对厨余垃圾中有机质进行水解后再进行挤压分离实现快速脱水的机械生物处理技术,分离出的有机质液相厌氧消化后进行沼气能源利用,脱水的固相物料含水率可达到40%,很容易通过焚烧发电设施进行处理和能源利用。  相似文献   

11.
厨余垃圾是我国生活垃圾的主体组分,淋滤水解是较为适合我国厨余垃圾特性的预处理方式之一。通过中试试验,以分类后的厨余垃圾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淋滤水解+挤压脱水"预处理工艺对厨余垃圾的分离提质效果。结果表明:在淋滤水解阶段,控制淋洗液与厨余垃圾质量比2∶1,在高淋滤强度(淋洗泵每工作5 min停止25 min)下,厨余垃圾的水解效果良好。产生的水解液COD约为75 105 mg/L、VFA浓度约为19 815 mg/L、氨氮浓度约为922 mg/L、出水的pH范围为5.87~6.57,适宜厌氧发酵产沼。对固液分离后的固相进行分析,固相残渣减量率可以达到57.96%,含水率约为33%,低位热值约为10 705 kJ/kg,可以通过焚烧进一步回收能量。可见"淋滤水解+挤压脱水"工艺对于厨余垃圾进行预处理是可行的,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2.
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的实施,产生了巨量厨余垃圾,需要建立新的终端设施以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机械生物消融(EMBT)技术是一种可将垃圾中有机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技术,生物水解反应器是EMBT技术的核心单元,可以将不同类型有机质从固相高效转化为液相,通过挤压后得到的有机浆液可应用于高效湿式厌氧反应器。经水解酸化后的浆液,产气率更高,可缩短厌氧反应器停留时间并提高其稳定性。通过开展中试试验,对比不同的停留时间、搅拌速率和温度条件下厨余垃圾减量化率和浆液COD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直接挤压参数进行对比,发现最佳结果是在2 d停留时间下,厨余垃圾减量化率可达64%,COD转化总量达到247 kg/t以上,生物水解后产生浆液的VS产气率可达877.6 mL/g,该结果优于厨余垃圾直接挤压对应的减量化率以及产生浆液的各项参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城市厨余垃圾分出量急剧增加,亟需研发适宜性的处理技术。水热炭化是一种有机固废高值化处理技术,但是在厨余垃圾处理中的适用性仍然有待研究。对淀粉类(馒头)、纤维素类(长白菜)和蛋白质类(瘦猪肉) 3种典型厨余垃圾组分以及真实混合厨余垃圾的水热炭化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了3种原料在不同炭化温度、恒温时间和含水率条件下的水热炭产率及产物性质。结果表明,炭化温度和恒温时间是水热炭产率和炭化程度的关键影响因素,而含水率的影响较小。3种厨余原料的水热炭化产物性质有显著差异。淀粉类原料的水热炭产率(41.7%~52.4%)高于纤维素类原料(27.3%~47.5%),两种水热炭都是微球形貌且炭化程度较高;而蛋白质类原料不易产生水热炭(产率仅6.2%~24.0%),无固定形态,且炭化程度较低。真实混合厨余垃圾水热炭产率可达49%,炭化程度较高。淀粉类和纤维素类原料的炭化液为酸性(pH为3.1~4.7),而蛋白质类原料的炭化液为中性或碱性(pH为6.2~9.2),蛋白质类原料是炭化液总有机碳和腐植酸的主要贡献者;真实厨余垃圾水热炭化液为酸性,含有一定的氮磷营养元素和腐植酸等有机物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收费方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废品回收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估,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废纸的回收情况以及垃圾中其他成分,介绍了德国、美国垃圾分类收集情况,从而提出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在厨余垃圾、家庭有毒有害垃圾和包装垃圾三个方面有待突破,垃圾收费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条件才能推行。最后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生活垃圾源头产生和分类处理情况的深入调查,获得了深圳市2018年生活垃圾产生和回收利用的真实状况,评估了生活垃圾资源化潜力,提出了改善回收利用的可行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26 037 t/d,人均1.189 kg/d,其中居住区、工作场所、餐饮企业的垃圾产生量最多,分别占全部垃圾量的54.67%、16.02%和10.94%。生活垃圾总的回收利用率为29.3%,目前89%的回收量通过再生资源系统实现。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的44%,其中,家庭厨余垃圾最多,当时尚未开展回收,餐饮垃圾回收利用率为28%,而果蔬垃圾为89%。玻璃、金属、橡塑、纸类等占生活垃圾的52%,总回收利用率44%,其中金属回收利用率最高,其次是纸类,而低价值的玻璃、塑料的回收利用率偏低。末端设施进场的塑料、纸类中可回收物比例较低,可供挖掘的潜力有限;而生活垃圾中玻璃容器基本未回收。结合深圳市正在构建的全量焚烧末端处理模式,提高餐饮垃圾回收利用率至80%、家庭厨余垃圾回收率至20%、玻璃回收利用率至80%,并规范再生资源的回收,可以使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  相似文献   

16.
菜帮、菜叶、瓜果皮核、剩菜剩饭、蛋壳、动物骨骼和内脏、茶叶渣和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等厨余垃圾在城市垃圾中大约占70%。能将厨余垃圾经堆肥方式变成有机肥,再让它回归大地,就能达到有机物质循环及垃圾减量。在张敬家这些原本被丢到垃圾桶里的厨余垃圾,却成了宝贝。张敬家住一楼,买房时就是看中一层带一个8平米的小院子,父母从农村来,正好可以发挥特长,将这片院子开垦出来种上各种应季蔬菜,完全可以满足一家五口人食用。平时家里择出的菜叶,每天会单独放在一起,密闭好。菜园留出三分之一不种菜,专门用来沤肥。休闲时间,大人孩子在菜园的空地里,把平时积攒的果皮菜叶埋到80厘米深的地下。第二年预留的这块地翻翻土,土质会非常肥沃。"操作很简单,很像过去农村积肥。家中有小菜园或者露台种菜养花的,可以用这个方法把厨余垃圾沤成肥。"用厨余  相似文献   

17.
依托上海老港综合填埋场可持续填埋研究和工艺示范,在陈垃圾筛分前增设沉淀冲洗脱水工艺,结果显示脱水15 min相比脱水8 min轻质物筛出率上升7.0%~7.8%,设备堵塞频率下降.通过测算各筛分组分质量占比,总结了垃圾组分降解变化一般规律,新鲜垃圾的厨余组分主要转化为陈垃圾的细粒组分,其中厨余组分占比由69.9%降低到...  相似文献   

18.
以某区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为例,分析了减量效果与分类收集投入的关系,结果显示:在分类收集初级阶段,专项分流效果显著;从发展潜力来看,居民家庭厨余果皮垃圾的分类减量是今后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已占到全球垃圾产生量的13%,其处理处置已然成为我国建设“无废城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对标和梳理了国际通行的4种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分析了各方法应用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碳减排核算的适用性和不足。进而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在调研分析国内外案例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优化焚烧技术性能、高效利用填埋气、厌氧消化处理厨余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回收物、建设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等城市生活垃圾碳减排路径,并对每条路径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综合国内外食物垃圾处理机安装前后的对比研究,从居民使用成本和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角度探索家庭厨余垃圾经破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但将大量的食物有机垃圾转移至污水处理系统对其造成的长远影响有待进一步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