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与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接受替考拉宁治疗和11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MRSA肺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利奈唑胺组治愈率72.7%,细菌清除率81.8%,不良反应发生率10%;替考拉宁组治愈率27.8%,细菌清除率38.9%,不良反应发生率11%。结论利奈唑胺组治疗老年MRSA肺炎临床疗效优于替考拉宁组,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与糖肽类抗生素替考拉宁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8例接受替考拉宁治疗和11例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MRSA肺炎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利奈唑胺组治愈率72.7%,细菌清除率81.8%,不良反应发生率10%;替考拉宁组治愈率27.8%,细菌清除率38.9%,不良反应发生率11%。结论利奈唑胺组治疗老年MRSA肺炎临床疗效优于替考拉宁组,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达托霉素治疗骨科球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78例骨科球菌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采用利奈唑胺治疗,剂量为600 mg 1次/12 h;对照组39例,采用达托霉素治疗,剂量为6 mg/kg 1次/d。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退热时间,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3%,94.9%。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各1例,对照组出现血肌酐升高,肝功能异常各1例。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耐药性和退热时间,两组间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同抗生素的成本效果比较,利奈唑胺成本效果明显低于达托霉素。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治疗骨科球菌感染,利奈唑胺和达托霉素治疗效果基本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二者均安全可靠。利奈唑胺成本效果明显低于达托霉素,花费较低一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骨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接受治疗的64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基本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目的在于探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骨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方法的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8%(7/3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76%(14/32),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2±5.8)d,对照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8.5±6.7)d,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7.50%,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临观察分析,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血流感染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纳入MRSA血流感染患者14例,随机分为万古霉素组(n=8)和利奈唑胺组(n=6)。观察两种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28d病死率(16.7%和12.5%,P>0.05)、细菌清除率(83.3%和87.5%,P>0.05)、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3±1和4±1d,P>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万古霉素组退热时间短于利奈唑胺组(4.5±0.6和5.4±0.9d,P<0.05),细菌清除时间短于利奈唑胺组(4.0±0.8和4.4±0.9d,P<0.05),但ICU住院时间长于利奈唑胺组(19.8±2.5和16.4±2.7d,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与治疗前相比,自第3天开始下降,第5天出现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结果与上述变化相似,在治疗第5天开始与治疗前出现明显差异(P<0.05);万古霉素组内生肌酐清除率(CrCl)在第3天下降,于第5天达到峰值,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含利奈唑胺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 MDR-TB)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择收治的96例MDR-TB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在治疗前6个月给予采用左氧氟沙星、吡嗉酰胺、丙硫异烟胺、异烟肼以及利奈唑胺,而后6个月予以左氧氟沙星、吡嗉酰胺、丙硫异烟胺、异烟肼巩固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均不给予利奈唑胺,其余治疗药物同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CT显示的病灶吸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在为期1年的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方面都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此外,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8%(13/48),观察组不良反应率则为31.25%(15/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MDR-TB的患者而言,给予利奈唑胺联合其他抗结核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原始疗效,进一步提高病灶的吸收程度和转阴率,同时并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在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情况。方法2014年8月~2015年10月接受诊治的重症感染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应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结合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应用药物的起效时间以及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6.77%与对照组93.55%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起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应用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 P<0.05)。结论在重症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两种药物的应用效果对比中可见利奈唑胺的起效更快,同时对肾功能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施行综合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10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吞咽障碍护理训练等综合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吞咽障碍情况,评价护理有效率,并依据GQOL-74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2.6%(5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38/54),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1.35±8.26)分,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7.58±9.01)分,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在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纤支镜灌洗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接受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的患者98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患者运用纤支镜灌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95.9%、89.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致病菌株清除率分别为87.8%、41.4%,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致病菌株清除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纤支镜灌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和致病菌株的清除率,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退热时间,改善了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一种效果理想且显著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干预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老年患者7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实施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还给予干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在入组前后治疗遵从率的变化.结果 入组1个月后,观察组完全遵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完全不遵从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遵医行为干预护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服从性,改善了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疾病复发率为2.17%,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行鼻内窥镜手术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刘美荣 《武警医学》2018,29(11):1036-1039
 目的 探讨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时强化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2014-01至2016-12入院治疗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50例重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干预前、后患者血气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依从性,观察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气指标(PaO2、PaCO2、SaO2)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完全依从性(77.33%)显著高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70、31.852,χ2=31.097,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消失、气促缓解及机械通气、住院平均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8、8.020、5.113、19.051,P<0.05)。结论 给予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辅助治疗时配合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可使患者血气指标获得更大程度改善,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无痛胃肠镜诊疗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行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老年患者116例,按照检查时间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绪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无痛胃肠镜诊疗术的老年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患者诊疗前的焦虑情绪,减轻诊疗中生命体征波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对照组采取经输尿管镜腔内钬激光碎石术。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4.34%,对照组为69.81%(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手术时间短,清除结石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艳敏  牛敬雪 《武警医学》2013,24(4):340-342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106例老年AMI患者,其中康复组53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对照组53例接受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日、不良症状的发生及焦虑的程度。结果 康复组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组治疗后焦虑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减轻。两组比较,康复组不良症状发生、焦虑程度改善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AMI患者效果肯定,可以明显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减轻焦虑的程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合理的适合急性胰腺炎的全程优质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55例为观察对象,2014年4月~2015年3月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4月~2016年3月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患者75例设为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统计并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生存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大于10天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而生存质量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优良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有显著的正面效果,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脑转移瘤患者再次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辽宁省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52例老年脑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n=24)和联合治疗组(n=28)。放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治疗组在放疗组基础上口服替莫唑胺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25/28),放疗组为75.0%(18/2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3.1个月,较放疗组(10.5个月)明显延长(P<0.05)。联合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放疗组,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则显著高于放疗组(P<0.05);两组间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老年脑转移瘤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新华  李姗姗  于虹  高兰 《武警医学》2015,26(4):360-363
 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早期胃癌(early gastirc cancer,EGC)的个体化综合性护理模式。方法 在我院接受ESD术治疗的EGC及癌前病变64例,随机分为个体化综合护理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护理问题清单个体化评估基础上的针对性综合护理模式。观察指标包括焦虑评分、疾病不确定感、治疗的依从性、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症状评分,出院时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研究组护理干预后HADS评分与入院时相比显著降低[(14.32±4.38) vs (6.45±3.84), P<0.05)];与入院时相比手术前及出院时的疾病不确定感显著改善[(94.41±5.96) vs (82.55±7.83) vs ( 78.09±6.65) ,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的依从性显著提高(92.9% vs 52.3%, P<0.05)、下床活动[(1.5±0.2 ) vs (2.7±0.6), P<0.05)]及住院时间[(6.8±0.7) vs (10.4±2.4), P<0.05)]天数明显缩短,术后12 h 症状明显减轻[(4.5±0.8) vs(5.4±1.3),P<0.05)],总体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4.60±0.36) vs(4.03±0.44),P<0.05)]。结论 个体化综合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ESD治疗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高玉莲  杨丽翠 《武警医学》2015,26(10):982-984
 目的 观察老年结肠癌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05至2014-05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结肠癌患者100例,根据术后采取的干预措施不同,将患者分为快速康复组(FTS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FTS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早,且住院时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均显著优于手术前,且FTS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为88.7%,FTS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结肠癌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