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取儋州市人民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入单药组(n=43)和联合组(n=46).单药组在降压、抗凝、改善循环、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控制血脂水平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踟。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们在常规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高龄冠心病高脂血症42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蒋冬瑞  王吉  胡智 《人民军医》2020,63(12):1197-120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某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血肌酸酐(SCr)等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C、TG、LDL-C、ApoA1、ApoB和hs-CRP等水平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DL-C水平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BUN、ALT、CK和SCr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服用瑞舒伐他汀,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70%,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DL-C、TG、TC、hs-CRP、LVEF、HDL-C及FMD相比于对照组来说有明显的改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分别为6%、30%,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03月-2023年01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3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加入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硫酸氯吡格雷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差异,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MRI平扫脑梗死病灶、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NIHSS评分、BI指数的变化。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2)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MRI平扫脑梗死病灶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RI平扫脑梗死病灶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4)治疗前,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BI指数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日常生活能力)与MMSE(简易智能量表)评分.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半个月末、治疗1个月末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的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联合黄芪多糖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五医院自2014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及瑞舒伐他汀,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联合黄芪多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有效率(95.6%)明显高于A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A组、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3/45)、8.9%(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黄芪多糖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4月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10 mg/d剂量,观察组采用20 mg/d剂量,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认知功能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6、IL-8、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认知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促使患者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及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d,晚餐后1h口服,8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晚餐后1h口服,8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8周后血清hs-CRP水平和血脂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TC、TG、LDL-C和HDL-C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8周后,两组TC、TG、LDL-C水平降低相似,但观察组升高HDL-C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4、8周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相似的降脂作用,但瑞舒伐他汀升高HDL-C水平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应用凯力康(注射用尤瑞克林)进行静脉滴注药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近年来以急诊方式入院的110例患者的临床病情及整体治疗情况,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配成两组且两者唯一区别为治疗组加用凯力康进行静脉药物滴注治疗。评定药物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恢复的整体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各项临床指标均较用药前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统计学分析证实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更大的改善程度,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凯力康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57例脑梗死患者,检测其高敏C反应蛋白的血清水平。观察脑梗死不同病情含量变化,并分析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255,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组织受损程度有密切关系。hsCRP升高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hsCRP升高对治疗及估计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肖玲  王晓敏  杨勇  付玉伟  张馨蕊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31-1432,1434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巴曲酶+醒脑静)50例和对照组(巴曲酶)5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神经缺失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明显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巴曲酶联合醒脑静较单用巴曲酶疗效更明显.显效率高.且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桶评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和D-二聚体( D-D)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另外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别血清NSE、hs-CRP和D-D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中NSE、hs-CRP 和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NSE、hs-CRP和D-D水平亦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血清NSE、hs-CRP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脑梗死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180例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每组再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加用依达拉奉。分别于第1、4、7、10、14d检测两组患者血清CRP浓度,同型之间比较差异,分别于第1d和第14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其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院血清CRP均高于正常,第4d达高峰,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第7d开始逐渐下降,治疗4、7、10、14d治疗组各型血清CRP水平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治疗组重型水平下降明显,治疗后第14d治疗组各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降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RP水平,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螺旋桨扫描技术(PROPELLER FSE)和平面回波成像(EPI)两种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探讨PROPELLER技术在DWI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67例临床疑诊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分别行PROPEL-LER FSE DWI、EPI DWI和常规T1WI、T2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检查,比较两种不同的DWI序列的图像质量,病灶检出率和对病变的显示程度。结果67例EPI DWI图像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磁化率伪影,67例PROPELLER FSE DWI图像未见明显伪影及变形。67例中共发现并确诊46个急性脑梗死灶(4例为颅内多发病灶),其中病灶位于颅底区域12个,非颅底区域34个。PROPELLER FSE DWI和EPI DWI均可分辩出所有非颅底区域梗死灶。对12个颅底病灶PROPELLER FSE DWI检出率达100%,而EPI DWI可以明确诊断的7个,检出率达58.3%,病灶形态显示不充分或变形者3个,占25%,漏诊2个,漏诊率为16.7%。所有颅底区域病灶EPI DWI上信噪比(SNR)低于相应PROPELLER FSE DWI的SNR(t=-2.874,P<0.05)。结论PROPELLER FSE DWI能提高图像SNR,有效消除颅底磁化率伪影,改善图像质量,提高颅底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梗死及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患者组160例,其中伴发糖尿病者52例,正常对照组60人血清CRP水平,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脑梗死组(P<0.01),血清CRP升高的患者功能改善明显低于CRP正常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的升高是脑梗死患者不良愈后的有用的指标,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黄静  罗秋华 《西南军医》2008,10(3):16-17
目的观察疏血通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脑梗塞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62例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应用疏血通6ml静脉滴注,治疗组应用疏血通6ml和阿魏酸钠0.2g联合用药,均每天1次,共15天,两组均予拜阿斯匹林,甘露醇,康复理疗等常规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SS)及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进行评分来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和阿魏酸钠联合应用治疗脑梗塞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用于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神经内科近1年来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80例,年龄38~65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0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大剂量阿司匹林(300 mg)疗法,对照组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法。观察及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在80例患者中,大剂量阿司匹林疗法有效率91.03%,小剂量阿司匹林法的有效率为83.67%。经χ2检验两两比较,大剂量阿司匹林疗法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法,P值为0.042。大剂量阿司匹林疗法组无论是在血小板开始下降时间,还是在血小板达到最低值时间和梗塞病症得到控制时间均明显低于小剂量阿司匹林(100 mg)法组,并且上述数值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25、0.031和0.043)。结论大剂量阿司匹林疗法对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小剂量阿司匹林法对脑梗死急性期抗血管形成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6 4例脑梗塞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两组 :(1)颈中交感神经阻滞组 (下简称阻滞组 ) :34例。 (2 )对照组 :30例。两组在脑梗塞常规用药上相同 ,阻滞组采用气管旁颈 6横突法 ,隔日阻滞 1次 ,共 6次。 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阻滞组总有效率 (88 2 3 % )明显高于对照组 (6 0 % )。结论 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是一种创伤较小的侵入性交感神经阻断技术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