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临床表现和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学检查所见,提出了小儿腺病毒肺炎辨"血瘀证"的依据,认为中医血瘀证与西医微循环障碍有其共同的病理基础和临床表现。临床以活血化瘀中药为主治疗婴幼儿腺病毒肺炎654例,病死率从六十年代初期30%左右降至5.66%;活血化癌中药对早期 ARDS 的肺组织电镜观察的动物实验也支持该论点。  相似文献   

2.
舌下血管的观察对血瘀辨证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具有典型血瘀证的冠心病、心肌梗塞、脉管炎、肺心病、慢阻肺、慢性肝炎、肝硬化、脑梗塞、糖尿病、紫癜、痛经等病人与健康人对照观察舌下血管的变化情况,发现差异极显著。血瘀证患者,有半数以上的微循环障碍,表现为微血管畸形,微血流缓慢和瘀滞,血细胞聚集和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微血管周围渗出和出血,微血管缩窄和闭塞等,均与血瘀病情相一致。故舌下血管异常是血瘀证的重要见证,可作为血瘀证诊断的一个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从瘀论治的理论及临床进展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晓宏 《国医论坛》2001,16(5):53-54
1 糖尿病血瘀证的研究血瘀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 ,血液积蓄、血流滞缓等血液循环障碍都可导致血瘀证 [1]。鉴于外周循环障碍、血液流变性和血液凝固异常与血瘀形成的关系[2 ] ,以及在糖尿病中的改变 ,有关糖尿病瘀证的研究多从这些方面展开。1 .1 糖尿病与微循环障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并发微血管病患者均可出现外周循环障碍 ,其发生机理多与其糖代谢和脂代谢障碍有关[3] 。陈氏对 2 0 0例糖尿病病人的甲皱微循环 1 6项指标进行综合定量分析 ,通过观察其形态、流态、袢积分、总积分值 ,发现有 90 %左右的患者管袢模糊与渗出 ,个别…  相似文献   

4.
血瘀和活血化瘀的研究进展及其前景(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血瘀本质的探讨目前研究的结果,比较一致认为血瘀可能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积蓄、血流滞缓等血液循环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具体的表现在:(一)微循环障碍:血瘀证患者微循环紊乱的共同特点是:1.血流缓慢与瘀滞:手指甲皱和球结膜微循环观察,可见血瘀证患者微血管中血细胞流动速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活血化瘀治疗前后的多部位微循环观察,并设立了正常对照组。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整个病变过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其障碍程度随病情加重而递增,经活血化瘀等治疗后得到改善。通过对甲皱微循环,肺、手指血流图,舌腹面及舌尖微循环,眼底及球结膜以及血液流变学的联合观察,发现彼此之间呈现一致性。由于观察比较简便、安全、无痛、可连续观察以及可进行药物试验等方法学特点,所以对探讨上述疾病"血瘀证"的实质和血流动力学规律以及指导"活血化瘀"临床实践,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61例子宫肌瘤患者甲皱微循环9项指标观察,其中6项均有明显异常,证实微循环障碍是子宫肌瘤病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变化。因此,以上检查可作为子宫肌瘤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疗的一项观察指标。本文亦分析了出现微循环异常的机理,并就甲皱微循环异常出现率有关若干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角膜瘢痕,在祖国医学典籍中早有记述,属目疾之“外障”“翳”“矇”等。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在研究活血化瘀治则过程中,除认为循环障碍(尤其是微循环障碍)为血瘀证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以外,发现并提出结缔组织增生和变性亦是血瘀证的病理基础之一。因角膜瘢痕亦属于血瘀证之列,以活血化瘀药治之,收到理想效果。瘀血,中医指体内血液瘀滞。多因跌扑损伤,寒凝气滞,瘀热内结而成瘀。或经络失于通利,血液运行受阻所致。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对微循环的研究,"微循环"一词在1954年第一届美国微循环会议上正式确定和使用.微循环障碍是指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出现全身或局部性的微循环灌流与组织需要不相适应,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与代谢障碍,进一步引起组织变性坏死、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变化[1].中医"久病入络"理论的病理基础是血瘀证,而病理实质就是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实质上是中医血瘀理论一个重要的、具体的客观指标,血瘀证则是中医学对微循环障碍一类疾病的病理概括.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红细胞变形性与久病入络为瘀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 :12 8例长期、慢性病患者按病程分别分组做血瘀证、微循环、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变性能力观察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的血瘀证积分、微循环障碍积分增高 ,血液流变性异常 ,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瘀证、微循环障碍积分随病程延长而增加 ,红细胞变形能力亦随病程延长而呈递减变化。结论 :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可能是形成“久病入络为瘀”的重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久病入络患者瘀血证与微循环障碍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徐宗佩  郭伟 《陕西中医》1997,18(9):423-425
“久病入络”患者存在血瘀证,且随病程延长,血瘀证逐渐加重,血瘀证积分值逐渐增高。“久病入络”患者存在球结膜微循环障碍,随病程延长,微循环障碍逐渐加重,微循环积分值逐渐增高。血瘀证与微循环障碍有相关关系,随病程延长,相关系数依次递增。提示:“久病入络”的病理基础可能是血瘀证,病理实质可能是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1.
5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分别用活血化瘀中药和尿激酶治疗,疗效良好。其中43例进行治疗前后外周微循环观察,发现视网膜静脉阻塞外周微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微血流中红细胞聚集以及局部血流停滞。活血化瘀治疗后,球结膜微循环改善表现为微血流颜色的改善,微血流区域性停滞的减轻,红细胞聚集的离散,微血流速度的增加和微血管周围出血的吸收。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实验性腹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实验在大白鼠腹膜炎的早期单独使用丹参为主的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以加速渗出的纤维蛋白(原)的吸收,促进腹腔内感染的清除与消散。实验结果表明给药组动物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病理改变也明显减轻,从而为在腹膜炎治疗的早期和中期应用活血化瘀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气滞血瘀与气虚血瘀辨证微观指标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临床观察表明气滞血瘀和气虚血瘀两证在面、舌、甲、脉诊上各有一定的证候特征。面部血流图、舌甲微循环、脉图及心血管功能检测结果,两组病人除具有C/HS、h_4/h_1、RT增高,微循环红细胞聚集、瘀阻,流速减慢等“血瘀”共性之外,气滞血瘀病人出现HD、α/[α β]、h_3/h_1、w/t等明显升高,AC降低,微血管襻痉挛,絮状血流等血液周围血管异常的现象,提示正常心输出量、高外周阻力是气滞血瘀证的病生特征;而气虚血瘀患者多有HS、HS/α[t_4—t_1]/t、t_1/t及反映心脏功能的4项指标(SV、CO、SI、CI)都明显低下,微血管襻短小、模糊、充盈度差等心功能减退,血液灌注不良的现象,提示低心泵、低心输出量是气虚血瘀证的病生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以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加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194例和单纯西药治疗的153例对照观察。其疗效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5),且可缩短疗程(P<0.01)。并对40例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P<0.01),为活血化瘀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明确血瘀证诊断的400例门静脉高压症、原发性肝癌、冠心病、肺心病、中晚期胃癌等患者的舌象主要客观指标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淡紫、紫、青紫、绛紫、淡晦而暗、黄瘀等舌色,均系人体血瘀证舌色;瘀斑、瘀点、条纹线,舌下静脉宽度,静脉形态及隆起物,B 超所提示的舌内静脉宽度、舌组织透声度,舌尖微循环的主要血瘀改变,舌阻抗波形的改变等,对诊断血瘀证均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各项指标的血瘀组与非瘀证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均<0.01~0.001。  相似文献   

16.
孟君  秦鉴  金明华  丘瑞香 《中药材》2007,30(10):1337-1340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代谢综合征(MS)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流变及血瘀证积分的影响,旨在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MS及ACS患者高粘血症的临床作用。方法:63例MS合并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和西药,对照组单纯服用西药,两组疗程为3个月;观察其血粘度变化及血瘀证积分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还原高切、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变形指数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好转(两组治疗后相比P<0.05)。治疗组患者胸痛症状减轻、发作次数或例数减少,舌质紫暗瘀斑、口唇齿龈暗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血瘀证积分值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胸痛症状、血瘀证积分值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其它血瘀症状未见显著改善。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不但可改善ACS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和血瘀证积分,而且可改善MS患者的血流变,提示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中药可能会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高粘滞状态而起到改善代谢及治疗心绞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痛痹颗粒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痛痹颗粒抗炎、镇痛和活血化瘀的效果。方法采用醋酸和热刺激测定痛阈值和镇痛程度,采用二甲苯和醋酸致炎测定耳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采用皮下注入肾上腺素加冰水复制血瘀模型,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等指标。结果痛痹颗粒可明显升高痛阈值,减少痛觉反应,减轻耳肿胀程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结论痛痹颗粒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赤芍总甙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刘超  王静  杨军 《中药材》2000,23(9):557-560
观察了赤芍总甙的活血化瘀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赤芍总甙可以显著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降低血清,血浆粘度,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  相似文献   

19.
余天泰 《世界中医药》2013,8(10):1172-1176
高血压病的发生,乃由于人体脏腑阴阳失调,导致气血紊乱,血液运行失常,血行瘀滞所致。因此,将高血压病分为血瘀-肝气郁结等5个证型,分别拟定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作用的降压I号等5个协定处方进行治疗,共观察治疗200例,并设对照组对照观察200例,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6.85%,证侯疗效总有效率为为93.50%,对照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7.0%,证侯疗效总有效率为89.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之球结膜微循环、血脂、血液流变学、血浆内皮素-1及血清一氧化氮等指标治疗后皆有明显变化,但治疗组改变显著。初步说明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病不仅有理论依据,而且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常用治法相比,具有降压明显、证侯疗效好、疗效稳定持久等特点,显示了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故活血化瘀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方法,值得重视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复方白芷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复方白芷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用冰水中游泳和sc肾上腺素制造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复方白芷胶囊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用肾上腺素制造大鼠肠系膜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其对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以体外法,用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试剂盒测定血液凝固时间,观察其对PT及KPTT的影响。结果:复方白芷胶囊能明显降低大鼠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及血小板粘附率,减轻血瘀大鼠血液的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可抑制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细动脉管径缩小、流速减慢、毛细血管开放量减少、流态改变,并改善这些现象;可显著延长家兔PT,对KPTT有延长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白芷胶囊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障碍的作用,有抑制外源性凝血系统的作用.故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