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铺层的双层细胞培养,观察内皮细胞和几种细胞因子对正常人和再障患者粒系造血的影响。方法:以人内皮细胞作铺层,作体外骨髓CFU-GM半固体双层培养,并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细胞因子GM-CSF、IL-2、IL-6和LAK细胞上清,观察内皮细胞和细胞因子对正常人和再障患者粒系造血的影响。结果在有内皮细胞的培养体系中CFU-GM的产生率均显著高于无内皮细胞的相应培养体系。在无内皮细胞时,I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0 引言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性.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密切相关[1-3]. 我们对50例AA患者血清进行了IL-8, IL-6, IFN-α和TNF-α系列检测,探讨其在AA发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或AA)是一种骨髓造血的功能过度抑制性疾病,其病理机制呈高度异质性,多年来研究的热点一直在造血干细胞、造血微环境及免疫系统上。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胞免疫紊乱参与再障的发病,认为再障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失衡,且异常激活的CD8细胞能抑制造血,此作用与其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及CD8介导的造血因子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体外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技术,观察了当归注射液对正常人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骨髓红系(CFU-E,BFU-E)、粒系(CFU-GM)的刺激增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骨髓培养体系中加入当归注射液后CFU-E、BFU-E、CFU-GM产率均明显提高,以终浓度为50μg/ml时最佳,以此浓度加入再障患者骨髓常规培养体系中,后者的CFU-E、BFU-E、CFU-GM产率分别提高36.2%、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补肾泻肝方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理,将25例再障患(其中肾阴虚14例,肾阳虚11例)的骨髓进行体外培养,观察不同中药复方[滋肾阴(Ⅰ)、泻肝炎(Ⅱ)、温肾阳(Ⅲ)、补肾泻肝(Ⅳ)]和细胞因子(IL-2、IRN-γ)对其红系、粒-巨噬系造血祖细胞(CFU-E、BFE-U、CFU-GM)集落形成的影响。结果:Ⅰ、Ⅲ、Ⅳ方对CFU-E、BFU-E、CFU-GM均有促进作用,Ⅳ方的作用尤其明显,而Ⅱ方无此作用;IL-2、IFN-γ对上述指标有抑制作用;加入Ⅱ、Ⅳ方后能减除这种抑制,但Ⅰ、Ⅲ方无此作用。提示:补肾泻肝方药是治疗再障的有效处方,减除IL-2、IRN-γ对造血祖细胞的抑制、促进CFU-E、BFU-E、CFU-GM的形成是其治疗再障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7.
8.
用GM-CFU测定50例再障患者的骨髓细胞生长,正常骨髓取自外科手术病人肋骨。培养体系分为5组:1.患者骨髓细胞,2.正常骨髓细胞,3.患者骨髓细胞与正常骨髓细胞等量混合,4.正常骨髓细胞经患者血清培育后,5.正常骨髓细胞经正常人血清培育后。结果本组再障发病机制分型为造血干细胞损伤25例,有抑制性淋巴细胞17例,血清中含有抑制因子3例,造血微环境缺陷并有抑制性淋巴细胞1例,4例抑制性淋巴细胞并有血清抑制因子。这表明再障发病机制在同一病人身上可以是多因素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从脐带中分离和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探讨其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原代贴壁法培养人脐带MSCs,将小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MSCs输注组进行实验。经静脉输注免疫介导方法建立再障模型小鼠,分别于3、7、14、21、28 d观察其外周血象指标变化和骨髓组织形态;ELISA检测造血负调控因子(IFN-γ)的水平,计数骨髓造血干细胞集落生成单位。结果:原代培养中脐带组织块直接贴壁后8~10 d,边缘爬出长梭形MSCs,随传代培养呈平行、漩涡状生长;再障小鼠经MSCs输注治疗后外周血象明显增高,IFN-γ水平下降(P0.01);治疗组骨髓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与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脐带来源的MSCs对再障模型小鼠骨髓可发挥造血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的细胞免疫功能状况及其在AA发生,发展中的影响,为AA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T细胞亚,TNF-α水平,采用微量甲基纤维素法研究了29例AA患粒一单系祖细胞(CFU-GM)集落形成及其骨髓细胞和血清对正常CFU-GM集落形成的影响,据此对AA进行发病机理分组。结果:免疫介导组CD4,CD8,HLA-DR,CD4/CD8,TNF-α与正常组相比均具有显差异性,干细胞缺陷组HLA-DR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CD4/CD8比值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微环境缺陷组与正常组相比均匀无显差异性。结论:极大部分免疫介导组,部分干细胞缺陷组和个别微环境缺陷组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AA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因子在AA患者中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及APAAP法对38例初治AA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的G-CSF、IL-6、TNFα、IFNα及IL-8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及HLA-DR表达。结果:AA患者外周血CD4减低,CD8增高,CD4/CD8减低或倒置,HLA-DR抗原表达率增高。AA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增高。G-CSF与CD4及CD4/CD8呈正相关而与IFNα呈负相关,IL-6与白细胞数及CD4呈负相关,TNFα与CD8呈正相关而与CD4/CD8呈负相关,IL-8与CD8及HLA-DR呈负相关,证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激活的CD8细胞可以抑制造血,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因子紊乱最终引发AA。  相似文献   

12.
用PAS方法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治疗前后与正常人骨髓中性粒细胞糖原含量进行积分半定量分析和显微分光图象分析仪相对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治疗前CAA患者骨髓中性粒细胞内糖原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讨论中对糖原升高机理作了初步阐明。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细胞免疫功能在再障发病中的作用,对165例再障患者淋巴细胞与全血细胞比值、138例再障患者的T细胞亚群、89例患者的HLA-DR抗原的表达及16例患者PBMNC培养上清的TNFα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再障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全血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外周血HLA-DR抗原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BMNC可自发分泌TNFα,PHA刺激后TNFα诱生水平显著增高,免疫抑制治疗可纠正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4.
用体外琼脂法测定102例再障病人骨髓GM-CFU 产率,均数为2.2/2×10~5,与102例正常骨髓GM-CFU 产率(均数101.5/2×10~5)比较,两者差别非常显著。认为骨髓GM-CFU 测定有利于对不典型再障的诊断,对再障病人的发病机理分型及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使用显微分光图像分析仪对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色素氧化酶(CCOase)与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含量进行了测试,并与对照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CCOase含量病人组为60.28±19.08;对照组为81.48±19.83(P<0.05)。SDH含量病人组12.91±3.71;对照组为17.60±5.37(P<0.05),二者差异皆有显著性。结果提示酶损伤在AA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细胞酶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对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治疗前、后骨髓细胞内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琥珀酸脱氢酶(SDH),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脱氧核糖核酸(DNA),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s)进行定量测试,并与正常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AA患者的CCO,SDH,DNA,AgNORs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NAP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病情稳定缓解后,其含量分别接近正常人(P>0.05).提示生物氧化酶,DNA,NAP,AgNORs代谢紊乱在AA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再障 97 例( S A AⅠ 21 例, S A AⅡ 34 例, C A A 42 例)经抗 T 单抗治疗后有效 66 例(6804% )。治疗前 C D+4 / C D+8 比值异常者疗效优于本身正常者,治疗后 T 细胞亚群好转者疗效优于未好转者,治疗后 H L A D R 抗原表达降低者疗效相对高于未降低者,重症型疗效低于慢性型;治疗前病程越长疗效越差;重复治疗不仅安全而且有效,但疗效与初次治疗反应有关,初治无效者重复治疗效果也差;单抗治疗后多在 6 个月内起效,随随访时间的延长疗效略有下降,病毒所致再障疗效相对较差,性别和年龄与疗效无关,3 种治疗方案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本结果为合理选用抗 T 单抗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去甲斑蝥酸钠1mg/kg腹腔给药3天,使正常小鼠骨髓粒-单系祖细胞产率增加;腹腔连续给药5天,在使放射损伤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回升的同时,还可使粒-单系祖细胞的产率得到部分恢复。文中对上述结果的理论和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免疫调节疗法对苯中毒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采用抗人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T)SMU3(抗CD3)和SMU8(抗CD8)治疗8例苯中毒所致AA,基本治愈4例,缓解1例,明显进步3例。治疗前CD+4/CD+8比例倒置,淋巴细胞表面HLADR抗原表达增高;治疗后CD+4/CD+8比例及HLADR抗原表达恢复正常。无血清病及血细胞减少等严重毒副作用。证明苯中毒所致AA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McAbT免疫调节治疗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