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对开胸手术患儿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32例开胸手术患儿,随机分成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观察组)和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各16例,测定插管前和插管后各时点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血清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对照组插管后各时点较插管前MAP升高、HR增快、E和NE分泌增多(P<0.01),观察组插管前和插管后各时点MAP、HR、E和NE无显著性变化(P>0.05)。对照组插管后各时点MAP、HR、E和NE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减轻开胸手术所致的儿茶酚胺分泌增高,手术应激反应小,是小儿开胸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硬膜外阻滞麻醉辅助全麻对开胸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变化的影响.方法: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开胸术治疗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硬膜外辅助全身麻醉,40例)和对照组(单纯全身麻醉,38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有创血压(MAP)、心率(HR)、血糖水平、麻醉用药量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t 2、t 3、t 4时刻观察组患者的MAP值均显著较对照组低;t2、t3时刻观察组患者的HR值显著较对照组低;t1、t2、t3、t4时刻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浓度均显著较对照组低.OLV15、30min时两组患者血中PaO2浓度均较插管后TLV时明显下降,且恢复TLV时均显著上升;OLV15、30min时观察组患者的PaCO2浓度明显较插管后TLV时高,且恢复TLV时显著上升.观察组患者的麻醉用药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VAS评分及Ramsay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低.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辅助全麻可以有效保证开胸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气的稳定性,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红兵  李国卫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86-1387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的疗效.方法 将50例ASA Ⅱ~Ⅲ择期开胸手术患者分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组(观察组)与单纯全身麻醉组(对照组),各25例.两组全身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观察组在诱导前先行T7~8.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后测定麻醉平面并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部麻醉药.分别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及拔管时(T4)血压和心率变化,术毕记录全身麻醉药用量、清醒时间、清醒质量、拔管时间、术后清醒质量及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 T1时两组SBP、DBP较TD时有所降低,HR较T0时减慢(P<0.05);T3和T4时对照组HR、SBP、DBP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麻醉维持期间,观察组丙泊酚、维库溴铵、芬太尼用药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清醒质量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开胸手术,能明显减少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减少全身麻醉用药量,提高拔管期苏醒质量,术后镇痛完善,术后肺部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町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平  吴永伟 《海南医学》2005,16(12):98-98
目前临床上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应用比较多,实施方案各异,本文就硬膜外复合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用于开胸手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6.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开胸手术血流动力学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胸手术麻醉通常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存在着全麻药物用药量大、术后苏醒期延长、术后疼痛较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即使术后应用静脉镇痛也存在镇痛效果波动性大、呼吸抑制、排痰困难等问题,均可能造成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特别是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潜在着更大危险。自2002年以来,我科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实施硬膜外镇痛,  相似文献   

7.
我院对68例ASAⅡ~Ⅲ级胸科择期手术病人,实行气管内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性49例,女性19例,年龄35~70岁。其中食道癌24例,喷门癌26例,肺癌16例,纵隔肿瘤和食管裂孔疝各1例。术前患者无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及内分泌疾患,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2 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注安定0.2mg/kg,阿托品0.5mg。喷门癌根治术者硬膜外选择T7~T8椎间隙穿刺,胸内手术选T5~T6椎间隙穿刺,向头端置管3~4cm。硬膜外用药1.3%利多卡因,0.2…  相似文献   

8.
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气腹的应激反应变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秀影  梁伟 《广西医学》2004,26(6):798-799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CO2 气腹对血浆儿茶酚胺浓度的影响。方法  1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 ,随机分成全麻组 (A组 ,10例 )和硬膜外 全麻组 (B组 ,8例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气腹前后血浆肾上腺素 (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浓度。结果 气腹时血浆肾上腺素 (E)和去甲肾上腺素 (NE)浓度A组均明显增加 (P <0 0 5 ) ,B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在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中对剖胸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剖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GEA,n=15)与全麻组(GA,n=15),测定入室(T1)点基础值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与插管后5min(T2),切皮后5min(T3),切皮后1h(T4)及拔管后即刻(T5)等时间点NE、E值。结果两组病人组间及各时点(除基础值T1)NE、E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T2、T3、T4、T5各时点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与T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GEA)与单纯全麻(GA)均能抑制剖胸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两组比较GEA组应激反应明显小于GA组。  相似文献   

10.
王淑伟 《现代医学》2014,(8):902-90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手术娩出新生儿的影响,寻求不适于椎管麻醉产妇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用全身麻醉,对照组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间,两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0 min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出生后1、3、5 d神经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6.5±6.7)min,对照组手术时间(38.4±7.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0 min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3、5 d神经行为评分逐渐增加,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椎管麻醉均适用于剖宫产手术。全身麻醉不会对新生儿的安全产生影响,可用于不适用椎管内麻醉的产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析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其机体的应激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 临床选择2013年6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进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静脉麻醉,对照组进行全身静脉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5 min(T0)、切皮后1 h(T1)、切皮后4 h(T2)、切皮后24 h(T3)的血清IL-4、IL-8、皮质醇含量水平.结果 实验组T1、T2、T3的血清IL-4、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25.33、21.77、4.64、5.11、12.77,P<0.05);实验组T1、T2、T3的血清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0、24.09、12.45,P<0.05).结论 直肠癌手术病人进行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静脉麻醉可降低机体应激反应,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4例.研究组选择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选择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心率、血糖、皮质醇、血浆β-内啡肽及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结果 术中及术后研究组T1、T2、T3时间点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率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间组点研究患者Cor、β-E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含量均高于同组诱导前(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较全身麻醉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体外循环(CPB)前去除预充血液中的白细胞,探讨其对CPB肺保护作用。方法 50例≤10岁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去白细胞血预充,对照组用库存全血预充。测定围术期血浆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含量;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及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结果实验组CPB后血浆NE、TNF-α、IL-6和IL-8浓度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P(A-a)O2低于对照组(P〈0.05)。OI在CPB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白细胞血预充能减少CPB后血中NE、TNF-α、IL-6和IL-8的含量,改善术后肺换气功能,具有良好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麻醉方式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择期妇科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Ⅰ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Ⅱ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主要观察包括DBP、SBP、HR、SpO2、PETCO2等基本指标、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患者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两组基本指标无明显差异,气腹后15 minⅡ组所测DBP、SBP、HR值明显高于Ⅰ组,SpO2却明显低于Ⅰ组(P<0.05);Ⅰ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Ⅱ组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腰痛、心悸、气促、腹胀痛不良反应.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安全系数高,是腹腔镜下行妇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有创和无创两种表面麻醉用于经鼻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手术困难气道需清醒插管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采用2%利多卡因行鼻咽表面麻醉+纤支镜喷洒气道表面麻醉(Ⅰ组)和2%利多卡因行鼻咽表面麻醉+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Ⅱ组).记录入室后5 min(基础值,T0)、环甲膜穿刺注入局麻药或经FOB气管内喷洒局麻药(T1)、FOB过声门确认气管隆突位置(T2)、气管导管进入气管(T3)、插管完成1min (T4)、插管完成3 min (T5)时患者的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患者评价.结果 Ⅰ组患者HR、MAP在T3时间点较T0时间点有显著增高(P=0.009,P=0.027),Ⅱ组HR、MAP在T1、T2、T3、T4时间点较T0时间点均有显著增高(P<0.05);两组间,Ⅱ组HR在T1、T2、T3、T4时间点较Ⅰ组显著增高(P<0.05),Ⅱ组MAP在T1、T3、时间点较Ⅰ组显著增高(P<0.05);Ⅰ组呛咳明显少于Ⅱ组(P<0.05);患者评价Ⅰ组好于Ⅱ组(P<0.05).结论 2%利多卡因行鼻咽表面麻醉+纤支镜喷洒气道可为经鼻FOB清醒插管提供充分的表面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更安全舒适,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气管内插管全麻组和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硬膜外复合静脉麻醉组麻醉前、气腹后5min、气腹后30min、放气后5min时各节点的BP、HR、SpO2与全麻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硬膜外组术后完全苏醒时间(7.5±2.3)h明显短于全麻组(28.6±7.7)h(P<0.01)。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静脉阻滞,麻醉前后BP、HR、SpO2变化不大、术后完全苏醒时间短,能满足腹腔镜手术的要求,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李建桥  文竹  鲁鸿  吕兰  何伟  文婷婷  夏氢 《医学综述》2013,19(5):940-941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法对糖尿病患者阑尾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绵阳市中心医院将60例接受阑尾切除术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瑞芬太尼+丙泊酚)和对照组(氯胺酮+丙泊酚),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与麻醉深度,以及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的变化等。结果试验组的丙泊酚用药量和麻醉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的MAP与基础值相比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是用于糖尿病患者阑尾切除术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斌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40-1041
目的:探讨性别对颅内手术中使用七氟醚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颅内手术的患者随机选取12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性别将其分为男性组以及女性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七氟醚进行麻醉,同时对患者的相关生化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女性组患者其对七氟醚的敏感性高于男性组(P<0.05);男性组患者其持续时间高于女性组(P<0.05);两组患者的入出液量以及麻醉时间、年龄、体重指数、K+以及Na+等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对两种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血浆总蛋白含量以及血浆白蛋白含量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性别因素对七氟醚的麻醉效果均有明显的差异性,男性对七氟醚的麻醉效果起效时间长于女性,但男性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复杂性肛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来本院就诊治疗的复杂性肛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而试验组采用自控镇痛联合局部麻醉;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试验组在麻醉操作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VAS评分上对照组和试验组与观察组比较优势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则是试验组较其余两组具有一定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控镇痛联合局部麻醉具有麻醉操作时间短、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优点,值得作为临床治疗复杂性肛瘘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